專利名稱:采用模塊設計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道路施工方法和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于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該方法所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和車流量的日益加大,交通堵塞已經成為了困擾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傳統的做法一般是修建立交橋、人行天橋、地下隧道,但是,這些工程造價太高;施工周期太長,影響正常通行;修建后不能搬遷,一旦有了新的規劃,原有的設施就只能廢掉,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業界在嘗試各種新的交通設施與方法來緩解城市的交通堵塞問題。
如中國專利申請第CN92113802.4號所揭示的一種移動式可拆卸公路立交橋,其包括一弧形橋面,其兩端與地面相互貼近;以及一副或一副以上的用來支持上述弧形橋面的弓形主跨,該弓形主跨的上部與弧形橋面可拆卸地連接;下端通過一固定裝置與地面接觸并固定。但是,這種移動式可拆卸公路立交橋必須在道路上進行裝配施工,施工周期比較長,將影響車輛正常通行;而且,這種移動式可拆卸公路立交橋對路基的要求較高,必須修建專門的路基來支撐該立交橋;此外,這種立交橋主要解決的是車流之間的問題,而不是專門對車流與人流進行分流。
又如中國專利第CN97203655.5號所揭示的一種快速組裝立交橋,其包括預先在工廠制造的支架、縱梁和橋面,其中,支架是用型鋼焊接而成的上寬下窄的四邊形,厚鋼板制作的底板用螺栓固定在地基上,支架梁上用螺栓固定“口”型鋼縱梁,橋面是由橫向排列固定在兩架“H”型鋼副梁上的型鋼組成,“H”型鋼副梁嵌在縱梁之上,且在兩端部用螺栓固定。但是,這種快速組裝立交橋在地面上的支撐點分布太稀疏,因此路基必須達到較高的要求,否則將造成安全事故;此外,這種快速組裝立交橋沒有進行模塊化設計,雖然可以分成若干個獨立部分,但是其制造、運輸、施工過程都不能像模塊那樣方便;而且,這種快速組裝立交橋是橫跨在道路上,而不是縱向鋪設在道路上,原則上還是傳統的橋梁設計思維。
因此,提供一種基本不影響通行、施工周期短、可以方便搬遷、對路基要求沒有特殊要求、可以在普通車行道路上施工的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對應裝置成為了業界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周期短、可方便搬遷、可在普通車行道路上施工的能夠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根據本發明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所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采用模塊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一)根據一施工路段的具體路況條件與規劃要求設計出適用于該施工路段的分流通行裝置;(二)根據設計出的分流通行裝置選擇用于組建分流通行裝置的若干個模塊;(三)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若干組用于分別連接固定各個模塊的固定座;(四)將各個模塊對應鋪設在施工路段上的與其對應的預定安裝位置上,并將各個模塊與各組固定座對應固定連接。
在設計分流通行裝置時,具體包括根據實際交通流量及道路的寬窄、機動車道的數目設計分流通行裝置的長度和寬度。根據車流的數量和載重情況設計分流通行裝置的承載能力。根據人流的數量及流向設計分流裝置的人流通道的數量和具體設置位置。分流通行裝置由多個標準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均有柱腳或支撐件與路基上的固定座相連接,從而構成一個獨立的受力單元,每個模塊所承受的荷載通過其自身的支撐件傳遞予路基,荷載得以均勻分布。構成分流通行裝置的各個標準模塊分為坡道模塊、行人通道模塊、商鋪模塊、交叉路口轉角模塊、弧形模塊等幾種類型。分流通行裝置施工時,選用上述各類模塊進行組合拼裝。
其中,優先選擇預先完成固定座的設置,并且可以根據施工計劃先設置部分固定座,完成這部分的模塊鋪設后再設置其他的固定座。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固定座具體是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高密度淺基礎的固定座,使固定座的密度達到每2~10平方米范圍內包括至少一個固定座,并使每個固定座深入施工路段的路基內的深度小于2米。優選地,固定座的密度達到每3~5平方米范圍內包括至少一個固定座,并使每個固定座深入施工路段的路基內的深度小于1米。這樣的深度在車輛通行時不會對地下的管線造成影響,高密度淺基礎的固定座使分流通行裝置受到的壓力均勻的分布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因此對路基的承載要求較低。設置固定座具體包括,在制造工廠內生產若干預制件;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開設若干個用于對應收容每個預制件的容置孔;其中,每個預制件的上表面均設有用于和各個模塊固定連接的固連部,優選地,預制件收容到容置孔以后,固連部的頂端低于或者平齊于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此時,可以采用鐵板將所有容置孔蓋上,一方面保護了固定座,另一方面不妨礙正常的交通運行,并且還可以在施工時保護固定座,使其不會被施工設備損壞。優選地,可對容置孔底部和側壁進行加強處理,比如采用樁孔擠密法或粉體噴射法處理,提高地基承載力。
可供選擇的,固定座可以直接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現場澆筑,固定座的頂端也可以高于施工路段的路面,此時可以采用架空隔板將這些固定座保護起來,施工設備運行在架空隔板上,并一邊施工一邊撤掉架空隔板。
另一種設置固定座的可供選擇的方案是,將多個固定座設置于整塊厚鋼板上,所有鋼板的面積總和最大可與施工路段原道路面積相等或近似相等,將原路面取成平面后直接將厚鋼板設置其上,并通過地埋螺栓將厚鋼板鎖定、固牢。這樣,單個模塊所承受的荷載由固定座傳遞于整塊厚鋼板,并通過厚鋼板進一步擴散至路基上,荷載得以均勻分布。
施工時,在施工路段的中央區域與施工路段的各個端頭區域之間形成的各個安裝區段上分別進行模塊鋪設,各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同時進行、分別單獨進行或者部分同時進行。優選的是各個安裝區段同時進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縮短工期。施工路段的全部模塊構成一個模塊矩陣,每個安裝區段上的各個模塊構成一個成排成列的子模塊矩陣,其中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可以是,沿著安裝區段的縱向方向依次鋪設每排模塊,先鋪設靠近施工路段中央區域的對應模塊,最后鋪設施工路段端頭區域的對應模塊。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也可以是,在橫穿安裝區段的方向上將子模塊矩陣分為至少兩列,先依次鋪設其中一列的模塊,再依次鋪設另一列的模塊,其中,每列模塊的鋪設是沿著安裝區段的縱向方向先鋪設靠近施工路段中央區域的對應模塊再鋪設靠近施工路段端頭區域的對應模塊。這兩種方式也可以結合進行。并且每排模塊的鋪設可以是由安裝區段的中間向安裝區段的兩邊鋪設、由安裝區段的一邊向安裝區段的另一邊鋪設、或者由安裝區段的兩邊向安裝區段的中間鋪設。
其中,施工路段為直行道路或者交叉道路,最先安裝的模塊是位于直行道路或者交叉道路的中央位置的模塊,然后依次安裝由中央位置到直行道路兩頭或者到交叉道路各路口的各個模塊,直到所有模塊均被安裝到預定的位置上,優選的是,在直行道路兩頭或者交叉道路各路口同時進行施工。具體地,采用至少兩臺吊裝設備,用于從施工路段的中央分別向施工路段的兩頭同時吊裝施工,并且為每臺吊裝設備提供至少兩臺運輸設備,使至少兩臺運輸設備不間斷為吊裝設備輸送模塊。對于直行道路,采用從中間向兩頭的方向同時施工的方式,對于十字路口,采用從中間向四頭的方向同時施工的方式。優選的方案是,每個方向的施工都提供有兩臺以上吊裝設備,每臺吊裝設備都配有兩臺運輸設備為其提供模塊。當然,還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將運輸設備上的模塊放置到施工路段上。
優選地,根據每個模塊在分流通行裝置中所處的位置,將各個模塊分別運送到該模塊所對應的安裝區段上,并進行模塊與路面和/或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連接固定。各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進一步可以將相鄰的至少兩個模塊在制造工廠內組裝成一個組合模塊,在運送和安裝過程中將組合模塊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處理。
該方法所選用的模塊可以是直接從制造商那里購買的標準模塊,也可以是為某個施工路段專門制造的模塊。因此該方法還可能包括將設計出的分流通行裝置分割成若干個便于運輸及安裝組合并可作為獨立受力單元的模塊;在制造工廠內對應生產出用于構成模塊的構件和/或的模塊和/或由至少兩個模塊構成一體的組合模塊;在施工路段上直接鋪設模塊或組合模塊,或者在施工路段上將構件組裝成模塊或組合模塊后再鋪設。
而且,分流通行裝置的所有模塊全部安裝完以后,還包括對整個分流通行裝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的步驟,確保所有的模塊都被有效的連接固定。在所有模塊都安裝以后,進一步包括對分流通行裝置進行附加處理的步驟,比如進行防水、防滑、防銹處理。施工路段的施工時間優選的是在夜間進行,這樣可以避免影響道路的正常運營。
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可以拆卸回收、移動到其它適合的施工路段,并且可以方便的進行模塊更換和維修。
本發明的方法在施工時,運輸設備和吊裝設備均在施工路段上運作,不需要占用人行道區域,這有效避免了對兩側人行道下方的電、水、氣、通訊等各類線路的損害。其中,本發明可進行施工的路段可以為一直條街道、弧形街道、十字路口、T字路口等。
可選擇地,可以將模塊先運輸到一中轉站,再由中轉站運輸到施工路段。道路施工的過程可在一夜之間完成。優選地,在工廠內將模塊分為坡道模塊、行人通道模塊、商鋪模塊等幾大類模塊進行分別制造和組裝。并且對模塊分別標上醒目的標記,并在施工圖紙上作對應的標記,施工時,根據施工順序按照施工圖紙將模塊依次安裝到對應的位置上。并且,本發明的方法的各步驟的順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調整。
本發明的另一種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分流通行裝置,其中,分流通行裝置包括設置于施工路段的路面上的承載基體、設于承載基體頂部的行車路面、至少一個橫向貫穿承載基體兩側且位于行車路面下方的行人通道,行車路面的各個端頭平滑過渡到施工路段的路面上。
依照該方法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包括縱向設置于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上的承載基體、設于承載基體頂部的行車路面、至少一個橫向貫穿承載基體兩側且位于行車路面下方的行人通道,行車路面的兩端平滑過渡到施工路段的路面。承載基體包括若干個獨立的部分,行車路面也包括若干個獨立的部分,其中每部分獨立的承載基體與其頂上的每部分獨立的行車路面在制造工廠內或者施工路段上被結合成每個模塊。
具體地,行車路面的各個獨立的部分可以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面板或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形板。承載基體的各個獨立部分可由框架構成,每個框架均包括用于鋪設車行路面的承載件、至少四個用于將承載基體固定于施工路段的路基上并承受重量的支撐件、連接在各支撐件之間的加強件以及用于和其它部分進行連接固定的連接件。其中框架內形成可以容置若干行人的立體空間,以便用作行人通道或商鋪。承載基體的各個獨立部分還可采用其他多支點的支撐結構,例如網架結構、桁架結構、多拱結構等等。而且,在承載件與行車路面之間可以設置減震件,在承載基體的支撐件與固定座之間也可以設置減震結構。
為實現多支點支撐,承載基體的底部平均每5平方米的范圍內至少設置一個支撐件,從而使承載基體受到的壓力均勻的分布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這樣淺基礎處理及可滿足承載力要求。
分流通行裝置的所有模塊在施工路段上構成一個模塊陣列,其中在沿著施工路段方向上,模塊陣列包括至少三個模塊,且位于中段的模塊為平緩的行車路面,位于前后段的模塊為分別逐漸向施工路段表面傾斜的行車路面,在垂直于施工路段方向上模塊陣列包括至少一個模塊,且同一排的模塊具有同樣的行車路面形狀。
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分流通行裝置的行車路面兩側設有護桿和/或隔音和/或防塵和/或防雨和/或透明的保護罩。同時,在承載基體的兩側設置至少一個可容置若干行人的立體空間,用作商鋪位置,分流通行裝置的行車路面兩側設有站臺,便于車輛停靠行人上落,分流通行裝置進一步設有樓梯和/或升降裝置用于在原路面與行車路面之間運送行人。
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可以用于多種場合,比如,分流通行裝置鋪設在一直行街道上,用于在直行街道上形成至少一個橫穿直行街道的行人通道;或者分流通行裝置為“十”字形,鋪設在十字路口并在分流通行裝置的中央處設置紅綠燈,車流在分流通行裝置的行車路面上行駛,行人在分流通行裝置行車路面下方開設的若干個行人通道之間直接往返于各個路口;或者分流通行裝置設置為“T”字形,鋪設于三岔路口,以便于這種路口的人車分流;或者分流通行裝置鋪設在一直行街道上,用于將直行街道改造成步行街,分流通行裝置下方內部和兩側空間用作商鋪和行人通道,分流通行裝置兩側與直行街道的路緣之間留有2米以上的距離,以便于行人行走,分流通行裝置同時可跨越多個路口,保持步行街的連貫性,保證行人安全購物不受機動車干擾。
可供選擇的,承載基體的各個獨立部分均由鋼筋水泥預制塊構成,鋼筋水泥預制塊平鋪在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還可以設有車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的各個模塊是提前在工廠內生產和組裝,施工時只需運送到施工路段即可,而且道路的施工可以選擇在車流量較小的晚間進行,并且數小時之內就可完成施工,因此本發明的方法基本上不影響正常的交通;本發明的施工是從中央向各個方向同時施工,各方的施工相互不干擾,因此有效提高了施工的速度;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底部是平均每3~5平方米的范圍內至少設有一個支撐件,從而使分流通行裝置受到的壓力能夠均勻的分布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因此施工時只需要對路基進行簡單的處理即可,不需要像以往的方法那樣進行復雜的路基處理,而且,如果采用本發明的方法來改造舊的道路,不需要將原有道路挖掉再重新修建新的路基,可以直接在原有的道路的路基上修建本發明的分流通行裝置,這樣大大節省了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縮短了施工周期、基本不會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行;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改變了以往的人從橋上過、車從橋下過的思維方式,讓車流從分流通行裝置的上層通過,讓人流從分流通行裝置的下層通過,這樣就可以將整個分流通行裝置的高度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是因為在分流通行裝置上開設的人流通道的高度只需要達到2.3-2.5米,因此整個分流通行裝置的高度只需要2.8米左右,這樣的高度既便于修建施工,又可以有效保證通行的安全;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使行人不用穿地下道不用爬天橋就可以直接橫穿馬路,因此有效地防止了行人橫穿馬路時造成的交通事故;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的下部可以設置商鋪位置,再結合道路兩側的店鋪,可以形成一個商業區域,這樣可以充分地利用道路的立體空間,既能為行人提供服務又能創造經濟價值。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任何在本發明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本發明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分流通行裝置,在本實施例中用于構建商業步行街,比如,在一直行街道上鋪設本發明的分流通行裝置,分流通行裝置行車路面下方內部和兩側空間用作行人通道和商鋪,分流通行裝置的兩側與直行街道的邊緣之間留有2米以上的距離,以便于行人行走,這樣車輛與行人可以分別在不同的層面上活動,相互不會干擾,即實現了步行街的商業價值,又不會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本發明的分流通行裝置可以用于新修的街道上,也可以用于對舊的街道進行改造。該方法包括以下過程。
根據一施工路段的具體路況條件與規劃要求設計出適用于該施工路段的分流通行裝置的虛擬的或實物的圖紙或模型,比如,根據實際交通流量及道路的寬窄、機動車道的數目設計分流通行裝置的長度和寬度。根據車流的數量和載重情況設計分流通行裝置的承載能力。根據人流的數量及流向設計分流裝置的人流通道的數量和具體設置位置。
將設計出的所述分流通行裝置分割成若干個便于運輸及安裝組合并可作為獨立受力單元的模塊,這些模塊的長、寬可以設定成一致的標準尺寸,也可以根據具體需要設計成不同的尺寸,比如,可以將每個模塊的長、寬設計成標準化的4.2米×3.75米,以便于生產、運輸和安裝。其中每個模塊均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受力單元,比如,每個模塊上均可停放至少一輛汽車。
對每個獨立模塊進行受力和結構分析,并將每個模塊與其它相鄰的模塊進行組合分析,根據各項分析結果,確定每個模塊的合適的形狀和規格,確定相鄰模塊之間的配合關系,以及確定模塊與路面之間的配合關系。
對由模塊組合成的分流通行裝置進行整體受力和結構分析,確保整體結構安全。
根據確定的各個模塊的形狀和規格在一制造工廠內生產出對應的模塊,制造工廠可以臨時設立在施工路段附近,也可以是遠離施工路段的固定工廠,后種情況下可在臨近施工路段的地方設置一中轉站用于存放各模塊。而且,還可將生產的兩個或者三個模塊在制造工廠內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組合模塊,以便于運輸和安裝。
在道路施工前,還包括提前在施工路段對路基進行簡單處理的步驟,比如,在路基上形成若干個用于固定分流通行裝置的固定座,而且這個處理步驟基本不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行。其中,固定座應預先制作,并且可以根據施工計劃先設置部分固定座,完成這部分的模塊鋪設后再設置其他的固定座。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固定座具體是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高密度淺基礎的固定座,使固定座的密度達到每5平方米范圍內包括至少一個固定座,并使每個固定座深入施工路段的路基內的長度小于2米。優選地,固定座的密度達到每3平方米范圍內包括至少一個固定座,并使每個固定座深入施工路段的路基內的長度小于1米。這樣的深度在車輛通行時不會對地下的管線造成影響,高密度淺基礎的固定座使分流通行裝置受到的壓力均勻的分布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因此對路基的承載要求較低。固定座的設置具體包括在制造工廠內生產若干預制件;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開設若干個用于對應收容每個預制件的容置孔;其中,每個預制件的上表面均設有用于和各個模塊固定連接的固連部,預制件收容到容置孔以后,固連部的頂端低于或者平齊于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此時,可以采用鐵板將所有容置孔蓋上,一方面保護了固定座,另一方面不妨礙正常的交通運行,并且還可以在施工時保護固定座,使其不會被施工設備損壞。容置孔的深度在施工路段的原始地表以下一定距離,并對容置孔底部和側壁進行加強處理,比如采用水泥或者混凝土滲透。可供選擇的,固定座可以直接在施工路段的路基制造,固定座的頂端也可以高于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此時可以采用架空隔板將這些固定座保護起來,施工設備運行在架空隔板上,并一邊施工一邊撤掉架空隔板。
采用至少四臺運輸設備,將模塊根據預定施工順序依次運輸到施工路段。
采用至少兩臺吊裝設備,將運輸設備上的模塊按照預定的安裝順序依次放置于施工路段上的預先設定的位置上,并進行模塊與路面以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快速連接固定,其中,施工時,在施工路段的中央區域與施工路段的各個端頭區域之間形成的各個安裝區段上分別進行模塊鋪設,各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同時進行、分別單獨進行或者部分同時進行。優選的是各個安裝區段同時進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縮短工期。施工路段的全部模塊構成一個模塊矩陣,每個安裝區段上的各個模塊構成一個成排成列的子模塊矩陣,其中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可以是,沿著安裝區段的縱向方向依次鋪設每排模塊,先鋪設靠近施工路段中央區域的對應模塊,最后鋪設施工路段端頭區域的對應模塊。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也可以是,在橫穿安裝區段的方向上將子模塊矩陣分為至少兩列,先依次鋪設其中一列的模塊,再依次鋪設另一列的模塊,其中,每列模塊的鋪設是沿著安裝區段的縱向方向先鋪設靠近施工路段中央區域的對應模塊再鋪設靠近施工路段端頭區域的對應模塊。這兩種方式也可以結合進行。并且每排模塊的鋪設可以是由安裝區段的中間向安裝區段的兩邊鋪設、由安裝區段的一邊向安裝區段的另一邊鋪設、或者由安裝區段的兩邊向安裝區段的中間鋪設。
其中,提供的兩臺吊裝設備,用于從施工路段的中央分別向施工路段的兩頭同時吊裝施工,并且為每臺吊裝設備提供兩臺運輸設備,以便不間斷地為吊裝設備輸送模塊。施工時,所有的重型施工設備均運行在施工路段上。
而且,分流通行裝置的所有模塊全部安裝完以后,還包括對整個分流通行裝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的步驟,確保所有的模塊都被有效的連接固定。在所有模塊都安裝以后,進一步包括對分流通行裝置進行附加處理的步驟,比如進行防水、防滑、防銹處理。
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從宏觀上來看,其包括縱向設置于施工路段的路面上的承載基體、設于承載基體頂部的行車路面、至少一個橫向貫穿承載基體兩側且位于行車路面下方的行人通道,行車路面的兩端平滑過渡到原路面,行人通道方便行人橫穿街道,即從被分流通行裝置隔開的街道的一側到另一個側。
本發明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從微觀上來看,其包括若干個獨立的模塊,且所有模塊在施工路段上構成一個模塊陣列。在本實施例中,在沿著施工路段方向上,每列模塊包括至少10個模塊,且位于中段的模塊為平緩的行車路面,位于前后段的各個模塊為分別逐漸向施工路段表面傾斜的行車路面,在施工路段橫向方向上每排模塊包括至少2個模塊,且同一排的模塊具有同樣的行車路面形狀。
承載基體包括若干個獨立的部分,行車路面也包括若干個獨立的部分,其中每部分獨立的承載基體與其頂上的每部分獨立的行車路面在制造工廠內或者施工路段上被結合成每個獨立模塊。在本實施例中,行車路面的各個獨立的部分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面板,承載基體的各個獨立部分均由金屬框架構成,比如高強度鋼框架,每個框架均包括用于鋪設行車路面的承載件、承載件與行車路面之間設置的減震件、4個用于將承載基體固定于施工路段的固定座的固連部上并承受重量的支撐件、連接在各支撐件之間的加強件以及用于和其它部分進行連接固定的連接件。因為承載基體的底部平均5每平方米的范圍內至少設有一個支撐件,從而使承載基體受到的壓力均勻的分布在施工路段的路基上,從而避免局部路基的受力超出其承受能力。
分流通行裝置行車路面下方的內部和兩側空間用作行人通道和商鋪。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商鋪位置由至少一個框架的內部空間構成。
為了保證商業步行街具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分流通行裝置的行車路面兩側設有護桿,并且整個分流通行裝置上方設有隔音、防塵、防雨、透明美觀的保護罩。
為了方便行人往返該商業步行街,分流通行裝置的行車路面兩側分別設有站臺,便于車輛停靠和行人上落,分流通行裝置進一步設有自動升降裝置用于在施工路段表面與行車路面之間運送行人。
實施例2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本發明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分流通行裝置用于改造一條舊的道路,比如,將本發明的分流通行裝置鋪設在一直行街道上,用于在直行街道上形成至少一個橫穿該直行街道的行人通道,將人車分流,使行人在不用爬天橋或鉆地下隧道的情況下可以安全的橫過馬路而不受車流的影響,從而有效避免了行人為圖方便而橫穿馬路所導致的交通事故。
在本實施例中,本法明所建立的分流通行裝置可以不設置商鋪位置,并且可以不設置站臺和升降裝置。
本發明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還可以用于弧形的道路。
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吊裝設備以外的方式將模塊放置于施工路段上,比如鏟車。本發明還可以不采用運輸設備,而直接采用吊裝設備或者鏟車將附近生產的模塊轉移到對應的施工路段并直接進行安裝。
實施例3作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方式,本發明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分流通行裝置用于十字型或者T字形交叉路口,比如,分流通行裝置設計成“十”字形或“T”字形,鋪設在交叉路口并在分流通行裝置的中央處設置紅綠燈,車流在分流通行裝置的行車路面上行駛,行人在分流通行裝置上開設的若干個行人通道之間直接往返于各個路口。
在該實施例中,多臺吊裝設備從十字型或者T字形交叉路口的中央向四個路口或者三個路口同時開始施工,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速度。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模塊設計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一)根據一施工路段的具體路況條件與規劃要求,選擇用于組建分流通行裝置的模塊和/或構成所述模塊的構件;(二)在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用于固定連接所述模塊的固定座;(三)將所述模塊對應鋪設在所述施工路段上的與其對應的預定安裝位置上,并將所述模塊與所述固定座對應地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固定座包括在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上設置高密度淺基礎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密度為每2~10平方米范圍內包括至少一個所述固定座,所述每個固定座深入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內的深度小于2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工路段的中央區域與所述施工路段的各個端頭區域之間形成的各個安裝區段上分別進行模塊鋪設。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路段的全部所述模塊構成一個模塊矩陣,所述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所述各個模塊構成一個成排成列的子模塊矩陣,其中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是,沿著所述安裝區段的縱向方向依次鋪設每排模塊,先鋪設靠近所述施工路段中央區域的對應模塊,最后鋪設所述施工路段端頭區域的對應模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路段的全部所述模塊構成一個模塊矩陣,所述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所述各個模塊構成一個成排成列的子模塊矩陣,其中每個安裝區段上的模塊鋪設方式是,在橫穿所述安裝區段的方向上將所述子模塊矩陣分為至少兩列,先依次鋪設其中一列的所述模塊,再依次鋪設另一列的所述模塊,其中,每列模塊的鋪設是沿著所述安裝區段的縱向方向先鋪設靠近所述施工路段中央區域的對應模塊再鋪設靠近所述施工路段端頭區域的對應模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固定座包括在制造工廠內生產若干預制件;在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上開設若干個用于對應收容每個所述預制件的容置孔;其中,每個所述預制件的上表面均設有用于和所述各個模塊固定連接的固連部,所述預制件收容到所述容置孔以后,所述固連部的頂端低于或者平齊于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施工路段的具體路況條件與規劃要求設計適用于該施工路段的分流通行裝置以及將設計出的分流通行裝置分割成若干個便于運輸及安裝組合并可作為獨立受力單元的模塊;在制造工廠內對應生產出用于構成所述模塊的構件和/或所述的模塊和/或由至少兩個所述模塊構成一體的組合模塊;在所述施工路段上直接鋪設所述模塊或者所述組合模塊,或者在所述施工路段上將所述構件組裝成所述模塊或所述組合模塊后再鋪設。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7之一的方法得到的分流通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行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表面上的承載基體、設于所述承載基體頂部的行車路面、至少一個橫向貫穿所述承載基體兩側且位于所述行車路面下方的行人通道,所述行車路面的各個端頭平滑過渡到所述施工路段的路面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分流通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基體包括若干個獨立的部分,所述行車路面也包括若干個獨立的部分,其中每部分獨立的承載基體與其頂上的每部分獨立的行車路面結合成所述的每個模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分流通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基體的各個獨立部分均由框架構成,每個框架均包括用于鋪設所述行車路面的承載件以及至少四個用于將所述承載基體固定于所述施工路段的路基的固定座上并承受重量的支撐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模塊快速改變道路通行格局的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根據已確定的各個模塊的形狀和規格,生產出對應的模塊;將生產的模塊根據預定施工順序依次運輸到施工路段;將模塊按照預定的安裝順序依次放置于施工路段上的預先設定的位置上,并進行模塊與路面以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快速連接固定。該分流通行裝置包括設置于施工路段上的承載基體、設于承載基體頂部的行車路面、以及至少一個橫向貫穿承載基體兩側且位于行車路面下方的行人通道。
文檔編號E01C5/00GK1837477SQ20061003502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8日
發明者鐘寶駒 申請人:鐘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