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層全互通式人車分道立交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路和城市道路四路交叉互通式立交橋。
背景技術:
車輛的急劇增加給公路的交通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特別是路網的交織點,對車輛的阻塞問題更是突出,交叉路口的立交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常用的立交橋的技術方案,如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道路交叉規劃設計與施工》所涉及的苜蓿葉式、環形、菱形等多種形式,大都有占地面積大,工程量大,投資大,施工周期長,層數少時難于兼顧行人及非機動車從地面穿越路口等問題,使其在很多公路和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難于實施或根本無法實施。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二層式立交橋,用車道平面交叉的占地面積,實現車、行人分道,互不干涉,各自完全互通無阻式通行。本發明沒有環形匝道,不多占地,層數少,結構簡單,工程量小,造價低,施工周期短;由于沒有環形匝道,駕駛員便于識別,減少車輛繞行費用;實現行人及非機動車的地面通行,提高了二層式立交橋的綜合使用功能。本發明力圖用最簡單的結構,最少的占地,最低的成本實現以上的功能。
發明的幾何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繪圖給出。
圖(1)是根據本發明提出的二層全互通式人車分道立交橋的平面示意圖。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各路左轉彎的車道在入口處用跨線橋引至左側的最外道,即與逆向右轉彎車道同道同層,兩相向車道在中心交叉區內分別再接入左轉彎匝道和右轉彎匝道,進入另一軸同側的出口段車道,因此簡化了車道在中心交叉區內的交叉,使兩軸的直行主線道在中心交叉區內實現無沖突點的立體交叉,滿足直行機動車順直快速行駛和通行能力較大的要求;用各路的左轉彎車道的跨線橋起始位置至交叉中心區邊沿留出的一段沒有通行車輛的道路,分別做為人行道和建造人行天橋,形成地面上的“十”字形人行立體通道,從而實現車、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涉完全互通的無阻式立體交叉。
(五)具體實施方法下面結合圖(1)以雙向六車道的四路交叉為例詳細說明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方案結構的細節及功能情況。
該立交橋的道路橫向為軸(X),縱向為軸(Y)。兩軸機動車正、負方向通行各有左轉彎、直行、右轉彎三種功能的車道,它們的路徑軸(X)正方向左轉彎道(1)入口——引橋——跨線橋(13)——引橋——地面左轉彎匝道——道(7’)出口。
直行道(2)入口——道(2’)出口。
右轉彎道(3)入口——地面右轉彎匝道——道(12’)出口。
軸(X)負方向左轉彎道(6)入口—引橋——跨線橋(14)——引橋——地面左轉彎匝道——道(12’)出口。
直行道(5)入口——道(5’)出口。
右轉彎道(4)入口——地面右轉彎匝道——道(7’)出口(該道與同軸正方向左轉彎道出口合流,視車流情況也可各接入一道,以下有合流車道均可參照處理)。
軸(Y)正方向左轉彎;道(7)入口——引橋——跨線橋(15)——高架左轉彎匝道——引橋——道(6’)出口。
直行道(8)入口——引橋——跨線橋(17)——引橋——道(8’)出口。
右轉彎道(9)入口——引橋—高架右轉彎匝道——引橋——道(2’)出口。
軸(Y)負方向左轉彎道(12)入口——引橋—跨線橋(16)——高架左轉彎匝道——引橋——道(1’)出口。
直行道(11)入口——引橋——跨線橋(18)——引橋——道(11’)出口。
右轉彎;道(10)入口——引橋—高架右轉彎匝道——引橋——道(6’)出口。
行人及非機動車的地面穿越路口。由于兩軸四向其左轉彎的車道分別在道(1)、(6)、(7)、(12)入口處改向,所以從上述道別高架橋位置至交叉中心區分別有一段沒有通行機動車的道路,利用這段道路作為行人通道的出入口,在交叉中心(O)處集散,可到達任意目的街區,具體的做法是;在軸(X)的位置(A)、(B)處分別設人行跨線橋(19)、(20)跨越道(2)、(3)和道(4)、(5),在軸(Y)道(7)的位置(C)、(D)之間設一人行跨線橋(21),其在交叉中心區內分別跨越道(6)左轉彎地面匝道、直線道(2)、(5)以及道(4)的左轉彎地面匝道,位置(C)、(D)處端點均有梯道上下跨線橋(21),并在交叉中心(O)處再設梯道上下跨線橋(21)。如第三街區的行人從位置(A)處的人行跨線橋(19)跨越,至交叉中心區地面,直行穿越交叉中心(O),通過位置(B)處人行跨線橋(20)跨越,至第一街區。若在交叉中心(O)處上人行跨線橋,則可從位置(C)、(D)處的人行梯道下至第二、第四街區。同理第一街區的行人可從位置(B)處跨線橋(20)往各個目的街區;第二街區的行人從地面在位置(D)處下穿道(10)、(11)的引橋,通過梯道上人行跨線橋(21),直行從位置(C)處的梯道下穿道(8)、(9)的引橋可至第四街區。若從交叉中心(O)處梯道下至地面,可通過位置(A)、(B)處的人行跨線橋(19)、(20)到達第三、第一街區。同理第四街區的行人從位置(C)處的梯道上人行跨線橋(21),在交叉中心(O)處中轉,往各個目的街區。
兩軸直行車道在交叉中心區域可向外彎曲,以取得更寬暢的人行通道空間;如將人行梯道做成平坡與階梯道并行,則可同時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本發明可根據車流、地形等現場實際情況設置兩軸和增加車道。
權利要求
二層全互通式人車分道立交橋1.一種二層全互通式人車分道立交橋,其兩軸四向中的左轉彎車道在入口段各有一座跨線橋(13)、(14)、(15)、(16),跨越同軸左側逆向車道,將左轉彎車道引至左側最外道,右轉彎車道(3)、(4)、(9)、(10)入口在道路右側最外道,軸(Y)正、負方向直行主線道各有一座跨線橋(17)、(18)跨越交叉中心區同側的所有地面車道,軸(X)的交叉中心邊沿兩側各有一座人行天橋(19)、(20)分別橫跨道(3)、(2)和道(4)、(5),軸(Y)中的道(7)在交叉中心區邊沿兩側有人行天橋(21)通交叉中心點(O)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軸(X)的跨線橋(13)、(14)跨越后由引橋下至地面道在交叉中心區各自接入左轉彎匝道,道(4)、(3)入口段右轉彎地面道在交叉中心區各自接入右轉彎匝道,道路同側相向的兩路轉向后進入軸(Y)同側的出口段車道,軸(Y)的跨線橋(15)、(16)跨越后在交叉中心區分別接入左轉彎高架匝道,道(10)、(9)入口段在交叉中心區分別由引橋接入右轉彎高架匝道,道路同側相向的兩路轉向后進入軸(X)同側的出口段車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橋,其特征是跨線橋(13)、(14)、(15)、(16)、(17)、(18)組成獨立的機動車立交系統,與人行天橋(19)、(20)、(21)組成的的地面人行立交系統是可分的,機動車立交系統也可與人行地道組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道路四路互通式的立體交叉。目前的四路立交橋,大都占地面積大,結構復雜,造價高。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設計。將四路中的左轉彎車道用跨線橋引至左側最外道,與同道順行的右轉彎車道同層,轉向后一起接入另一軸出口段的車道,從而簡化了交叉中心區域的車道交叉,滿足了直行機動車順直快速行駛和通行能力較大的要求。用各路的左轉彎車道的跨線橋起始位置至交叉中心區邊沿留出的一段沒有通行車輛的道路,做人行道和建造人行天橋,形成地面上的“十”字形人行立體通道,在原道路平面交叉的占地面積內,用二層結構實現人車的地面立體交叉;沒有環形匝道,結構簡單,投資小。
文檔編號E01C1/04GK1344838SQ0112535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18日
發明者楊子榮, 楊人杰 申請人:楊子榮, 楊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