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縱向外伸懸臂索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斜拉橋的索塔,特別涉及一種縱向外伸懸臂梁的索塔。
目前,斜拉橋所用的索塔,其拉索分布有輻射式、扇式、星式等幾種形式,在橋梁縱向上,拉索基本都是一端通過索塔頂端或沿塔身方向分布,另一端連接主梁。其缺點是限制了拉索的延伸范圍,嚴重束縛了斜拉橋跨徑的伸長。并嚴重影響了橋梁事業發展和其社會經濟效益的獲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能大大延長斜拉橋的跨徑。從而提高橋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推動橋梁事業發展。
本實用新型按權利要求1在塔座上固裝著塔腳,塔腳頂端固連著塔身,塔身頂部固裝著縱向外伸梁,縱向外伸梁上固裝著拉索。塔身與塔腳連接處的外側為弧形曲線。塔腳為雙“人”字形結構。塔腳的中上部固裝著懸臂梁。縱向外伸梁與塔身頂端用拉索連接,縱向外伸梁上的拉索的另一端一部分與懸臂梁連接,一部分與掛梁連接。它延長了拉索位置與塔身的距離,從而大大延長斜拉橋的跨徑。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大大延長斜拉橋的跨徑。通過增大斜拉橋的跨徑,可以減少索塔的數量,節省材料;橋梁跨徑的增大可以使泄水和通航更方便。從而提高橋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行進一步描述
圖1是縱向外伸懸臂索塔的主視圖,圖2是縱向外伸懸臂索塔的左視圖,圖3是縱向外伸懸臂索塔的俯視圖。圖4是縱向外伸懸臂索塔的舉例實施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塔身1、塔腳2、塔座3、縱向外伸梁4、懸臂梁5、拉索6、和拉索7組成。塔身1底部固裝著塔腳2,塔身1與塔腳2連接處的外側為弧形曲線8。塔腳2是有四個支撐的結構,正面和側面圖都為“人”字形,所以塔腳2為雙“人”字形結構。塔腳2坐落在塔座3上。縱向外伸梁4和懸臂梁5分別固裝在塔身1的上部和塔腳2的中上部,縱向外伸梁4與塔身1的頂部用拉索6連接,縱向外伸梁4上的拉索7的另一端一部分與懸臂梁5連接,一部分與搭接在懸臂梁上的掛梁連接。懸臂梁與掛梁構成橋梁的主梁。
下面結合實例將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按權利要求1并結合施工用料,根據橋梁設計寬度,確定索塔左右兩部分位置,如
圖1所示。采用對稱施工的方法,在縱方向上逐節進行懸臂拼裝,梁段間采用環氧樹脂粘結,并有拉索的水平分力加以預應力。按設計位置架設索塔,如圖4所示,塔身、塔腳及縱向外伸梁為鋼桁架結構,懸臂梁及塔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待懸臂梁達到一定要求的強度后,在索塔之間吊裝掛梁,并用縱向外伸梁上的拉索懸吊。一座斜拉橋即告建成。
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尤其適用于大中型、特大型橋梁。
權利要求1.一種縱向外伸懸臂索塔,是在塔座上固裝著塔腳,塔腳頂端固連著塔身,其特征在于塔身頂部固裝著縱向外伸梁,縱向外伸梁上固裝著拉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向外伸懸臂索塔,其特征在于塔腳的中上部固裝著懸臂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向外伸懸臂索塔,其特征在于塔腳為呈雙“人”字形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向外伸懸臂索塔,其特征在于塔身與塔腳連接處的外側為弧形曲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縱向外伸懸臂索塔,其特征在于縱向外伸梁上拉索的另一端一部分與懸臂梁連接,一部分與掛梁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縱向外伸懸臂索塔,其特征在于縱向外伸梁與塔身頂端用拉索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縱向外伸懸臂索塔,塔身底部固裝著塔腳,塔腳為雙“人”字形結構,坐落在塔座上。縱向外伸梁和懸臂梁分別固裝在塔身的上部和塔腳的中上部,縱向外伸梁與塔身頂端用拉索連接,縱向外伸梁上拉索的另一端一部分與懸臂梁連接,一部分與掛梁連接。懸臂梁與掛梁構成橋梁的主梁。它可以大大延長斜拉橋的跨徑。該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尤其適用于大中型、特大型橋梁。
文檔編號E01D11/04GK2443036SQ0025527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11日
發明者張勤發 申請人:張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