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包括豎直對稱設置在渡槽兩側內壁上的槽鋼軌道、連接在對應槽鋼軌道之間位于渡槽人行橋上的連接門架、將槽鋼軌道上部固定安裝在渡槽人行道板上的固定件以及連接在槽鋼軌道和渡槽人行道板之間的上下游斜撐,槽鋼軌道在渡槽同一內側壁上設置為雙排軌道,雙排軌道之間連接有橫撐。本實用新型采用倒龍門架結構作為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便于攔撈柵體準確穩定的放置到渡槽內,且不會破壞渡槽連接梁,可直接在渡槽內進行安裝制作,將連接門架固定在渡槽人行橋上避免了安裝過程中損傷槽身。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置制作方便,能夠快捷穩定的固定放置攔撈柵體。
【專利說明】
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目前以明渠為主長距離輸水線路輸水過程中,線路露天開放容易受到污染,水中不可避免存有漂浮物等雜質,為有效攔撈這些雜質,在輸水線路的渡槽進出口處落地段設置攔撈裝置較方便可行,由于在渡槽上均設置有人行道板,所以在設置攔撈網時,攔撈面積會小于渡槽的過流斷面面積才能順利將攔撈網放入渡槽內,這樣攔撈效果較差,現在缺少一種適用于渡槽安裝和放置的軌道結構,外置式軌道結構會破壞渡槽連接梁,不易后期安裝,不能夠方便快捷的將攔撈柵體放入渡槽中且穩定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設置方便、穩定性好的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包括豎直對稱設置在渡槽兩側內壁上的槽鋼軌道、連接在對應槽鋼軌道之間位于渡槽人行橋上的連接門架、將槽鋼軌道上部固定安裝在渡槽人行道板上的固定件以及連接在槽鋼軌道和渡槽人行道板之間的上下游斜撐;
[0006]所述槽鋼軌道在渡槽同一內側壁上設置為雙排軌道;
[0007]所述雙排軌道之間連接有橫撐。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渡槽人行橋之間設置有渡槽連接梁。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倒龍門架結構作為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便于攔撈柵體準確穩定的放置到渡槽內,且不會破壞渡槽連接梁,可直接在渡槽內進行安裝制作,將連接門架固定在渡槽人行橋上避免了安裝過程中損傷槽身。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置制作方便,能夠快捷穩定的固定放置攔撈柵體。
【附圖說明】
[0011]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渡槽結構示意圖。
[0014]在附圖中:
[0015]I渡槽連接梁、2渡槽人行道板、3渡槽人行橋、4固定件、5槽鋼軌道、6橫撐、7上下游斜撐、8攔撈柵體、9渡槽、1連接門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的敘述。
[0017]如附圖1-3所示,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包括豎直對稱設置在渡槽9兩側內壁上的槽鋼軌道5、連接在對應槽鋼軌道5之間位于渡槽人行橋3上的連接門架10、將槽鋼軌道5上部固定安裝在渡槽人行道板2上的固定件4以及連接在槽鋼軌道5和渡槽人行道板2之間的上下游斜撐7,所述槽鋼軌道5在渡槽9同一內側壁上設置為雙排軌道,所述雙排軌道之間連接有橫撐6。所述渡槽人行橋3之間設置有渡槽連接梁I,攔撈柵體8通過相鄰渡槽連接梁I之間的間隙進入渡槽9內,攔撈柵體8兩側通過渡槽9內的槽鋼軌道5滑到渡槽9內。本實用新型采用倒龍門架結構作為攔撈柵體8的軌道結構,便于攔撈柵體8準確穩定的放置到渡槽9內,且不會破壞渡槽連接梁1,可直接在渡槽內進行安裝制作,將連接門架固定在渡槽人行橋上避免了安裝過程中損傷槽身。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置制作方便,能夠快捷穩定的固定放置攔撈柵體8。
[0018]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并非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的窮舉。對于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對其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應當被認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豎直對稱設置在渡槽(9)兩側內壁上的槽鋼軌道(5)、連接在對應槽鋼軌道(5)之間位于渡槽人行橋(3)上的連接門架(10)、將槽鋼軌道(5)上部固定安裝在渡槽人行道板(2)上的固定件(4)以及連接在槽鋼軌道(5)和渡槽人行道板(2)之間的上下游斜撐(7); 所述槽鋼軌道(5 )在渡槽(9 )同一內側壁上設置為雙排軌道; 所述雙排軌道之間連接有橫撐(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攔撈柵體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人行橋(3)之間設置有渡槽連接梁(I)。
【文檔編號】E02B5/08GK205557462SQ201620309356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明人】丁紅強, 李連余, 趙瑞海, 張文濤, 尚立華, 張傳蒼, 楊帆, 馬艷榮, 劉彥強
【申請人】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