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包括水龍頭、與水龍頭相連接的分水器和凈水設備,該凈水設備的進出水口數量與分水器的進出水口數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凈水設備通過管道相連接,還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夾管排,所述塑夾管排內設置有與管道數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齊有序。本裝置結構簡單,布局美觀整齊大方。
【專利說明】
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普遍提高,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對飲用水的安全衛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此各種類型的凈水設備開始走進他們生活中,其中還有不少是可以分質供水凈水機(器)作為終端凈水設備進入百姓家庭。這些比較高檔的凈水機(器)可以安裝廚房臺面上或墻上,有的還可以擺放在飯廳或客廳,不僅要求方便使用,還要求大方美觀。在從現有技術上分析,這些終端凈水設備,特別是分質供水凈水機(器),都有相近的特點,就是從凈水設備到水龍頭或戶內進水管路的出水口,有多根輸水管線,有一進一出或一進多出,承擔不同水質的輸水,其共同的弊端:多根管線自由伸長,無序纏撓,顯得零亂,影響美觀,且不安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結構簡單,布局整齊美觀大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包括水龍頭、與水龍頭相連接的分水器和凈水設備,該凈水設備的進出水口數量與分水器的進出水口數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凈水設備通過管道相連接,還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夾管排,所述塑夾管排內設置有與管道數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齊有序。
[0005]進一步的,所述塑夾管排包括相貼合的底座和蓋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弧形凹槽,所述底座兩端均設置有下彎鉤,所述蓋板的下表面設置有與凹槽數量相等的弧形卡槽,所述蓋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下彎鉤相卡扣的上彎鉤,以使底座和蓋板相扣合時,凹槽和卡槽共同構成一管狀空腔。
[0006]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優弧狀,所述卡槽的橫截面呈劣弧狀,凹槽與卡槽共同構成一圓形管道。
[0007]進一步的,所述凹槽數量為多個時,相鄰凹槽之間的最小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
[0008]進一步的,所述凹槽底部至底座下表面的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所述卡槽底部至蓋板上表面的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
[0009]進一步的,所述底座兩端的下彎鉤對稱設計,下彎鉤居內向外勾,所述蓋板兩端的上彎鉤對稱設計,上彎鉤居外向內勾。
[0010]進一步的,所述管道安裝在塑夾管排內時,管道兩端均需長出塑夾管排兩端部至少I Omm,以便于管道連接,所述塑夾管排通過螺釘或膠粘固定。
[0011]進一步的,所述管道側壁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別管道。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裝置由于采用塑夾排管的輸水管路,并將凈水設備和水龍頭連接,保證了整個塑夾排管輸水裝置規劃統一,配置合理,安裝簡單,布局整齊,方便使用。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構造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部分管道的構造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塑夾管排的構造示意圖。
[0017]圖中:1-水龍頭,2-分水器,21-自來水出口,22-過濾水進口,23-直飲水進口,3_管道,31-進水管,32-過濾水管,33-直飲水管,4-塑夾管排,41-蓋板,411-上彎鉤,42-底座,421 -下彎鉤,5-螺釘,6-進、出水端頭;7-凈水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一:如圖1?3所示,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包括水龍頭1、與水龍頭相連接的分水器2和凈水設備7,該凈水設備7的進出水口數量與分水器的進出水口數量相等,所述分水器2和凈水設備7通過管道3相連接,還包括用于固定管道3的塑夾管排4,所述塑夾管排4內設置有與管道數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3布置整齊有序。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塑夾管排4包括相貼合的底座42和蓋板41,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三個弧形凹槽,所述底座兩端均設置有下彎鉤421,所述蓋板41的下表面設置有與凹槽數量相等的弧形卡槽,所述蓋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下彎鉤相卡扣的上彎鉤411,以使底座和蓋板相扣合時,凹槽和卡槽共同構成一管狀空腔。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優弧狀,所述卡槽的橫截面呈劣弧狀,凹槽與卡槽共同構成一圓形管道。
[0021 ]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數量為多個時,相鄰凹槽之間的最小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 1.0-2.0 倍。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底部至底座下表面的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所述卡槽底部至蓋板上表面的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兩端的下彎鉤421對稱設計,下彎鉤居內向外勾,所述蓋板兩端的上彎鉤411對稱設計,上彎鉤居外向內勾。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管道安裝在塑夾管排內時,管道兩端均需長出塑夾管排兩端部至少1mm,以便于管道連接,所述塑夾管排通過螺釘或膠粘固定。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管道側壁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別管道。
[0026]本實施例中,管道有三根,包括藍色輸水管31、黃色輸水管32和白色輸水管33,選藍色輸水管31用于自來水為進水(管內水流向相對于凈水設備而言,下同,其流向如圖箭頭所示),選黃色輸水管32用于過濾出水,選白色的輸水管33用于直飲出水;另選有三孔的塑夾管排4,將3根輸水管一一卡入底座42的空腔中,其中藍色管31居中,黃色管32、白色管33分別居其左右空腔中;帶底座42和管道3的可直線布置,利用底座42內圓槽底上穿孔安裝螺釘5,將底座42固定于臺面、墻面等合適的位置后,再扣上相對應的蓋板41,其上、下彎鉤相扣合;當遇到管路拐彎時,可由3根管道單獨各自拐彎;塑夾管排4和管道3布置后的兩端預留管分則再與凈水設備7和與水龍頭I上的三流分水器2連接,其中與水龍頭I接近的管道3的藍色輸水管31與三流分水器2的中間出水口 21連接,黃色輸水管32與三流分水器2的左邊進水口 22連接,白色輸水管33與三流分水器2的右邊進水口 23連接,其中與凈水設備7接近的管道3分別穿過凈水設備7上進出水端頭6,藍色輸水管31與凈水設備7的進水口連接,黃色輸水管32與凈水設備7的第一出水口連接,白色輸水管33與凈水設備7的第二出水口連接。
[0027]實施例二,選藍色輸水管31用于自來水為進水(管內水流向相對于凈水設備而言,下同),選白色的輸水管33用于直飲出水;另選有二孔的塑夾管排,將2根輸水管卡入底座42其空腔中;帶底座42和管道3的可直線布置,利用底座42內圓槽底上穿孔安裝螺釘5,將底座42固定于臺面、墻面等合適的位置后,再扣上相對應的蓋板41,其上、下彎鉤相扣合;當遇到管路拐彎時,可由2根輸水管3單獨各自拐彎;塑夾管排4和管道3布置后的兩端預留管分則再與凈水設備7和與水龍頭I上的二流分水器連接,其中與水龍頭I接近的管道3的藍色輸水管31與二流分水器2的出水口21連接,白色輸水管33與二流分水器2的進水口23連接,其中與凈水設備7接近的管道3分別穿過凈水設備7上進出水端頭6,藍色輸水管31與凈水設備7的進水口連接,白色輸水管33與凈水設備7的出水口連接。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龍頭、與水龍頭相連接的分水器和凈水設備,該凈水設備的進出水口數量與分水器的進出水口數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凈水設備通過管道相連接,還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夾管排,所述塑夾管排內設置有與管道數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齊有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夾管排包括相貼合的底座和蓋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弧形凹槽,所述底座兩端均設置有下彎鉤,所述蓋板的下表面設置有與凹槽數量相等的弧形卡槽,所述蓋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下彎鉤相卡扣的上彎鉤,以使底座和蓋板相扣合時,凹槽和卡槽共同構成一管狀空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優弧狀,所述卡槽的橫截面呈劣弧狀,凹槽與卡槽共同構成一圓形管道。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數量為多個時,相鄰凹槽之間的最小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至底座下表面的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1.0-2.0倍,所述卡槽底部至蓋板上表面的厚度為圓形管道半徑的 1.0-2.0 倍。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兩端的下彎鉤對稱設計,下彎鉤居內向外勾,所述蓋板兩端的上彎鉤對稱設計,上彎鉤居外向內勾。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安裝在塑夾管排內時,管道兩端均需長出塑夾管排兩端部至少10mm,以便于管道連接,所述塑夾管排通過螺釘或膠粘固定。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夾管排輸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側壁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別管道。
【文檔編號】E03C1/02GK205530486SQ20152111447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
【發明人】徐道華, 黃萬榮, 鄭德謀
【申請人】福州品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