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溢流損失的裝載機液壓系統,在裝載機原始液壓系統的基礎上加裝蓄能器、換向閥、傳感器、控制器等部件,并且進行部分簡化,通過相應的控制策略,可以實現定量泵輸出流量與負載(外負載與蓄能器)需求流量相匹配,完全避免溢流損失,減小節流損失和沿程損失;回收勢能用于向轉向器供能,將裝載機的多泵液壓系統改為單泵液壓系統,通過蓄能器存儲能量,減小液壓系統建壓時間和發動機裝機功率,實現裝載機整機效率的提高。利用蓄能器吸收壓力沖擊,提高了液壓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元件的疲勞壽命。
【專利說明】
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裝載機無溢流損失的節能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裝載機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由工作液壓系統和轉向液壓系統組成。在中小型裝載機中,工作液壓系統一般采用定量栗,容易造成栗與負載需求流量不匹配,出現溢流損失,導致燃油經濟性下降和油溫升高。大型裝載機工作液壓系統普遍采用變量栗,造價高昂且液壓件對污染敏感。轉向液壓系統為保證在發動機怠速的情況下仍能快速進行全轉向,提高生產效率,一般選用大排量定量栗,但是在發動機高速時會產生大量的功率損失。
[0003]目前產品主要采用的節能技術有雙栗合流技術和雙栗合流等值卸荷技術,但是均沒有徹底解決溢流問題,所以節能效果非常有限。小松公司在其裝載機轉向系統流量放大閥中應用了合流技術,但是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無法大規模推廣。變量栗技術雖然可以降低功率損失,但是由于其造價昂貴,目前難以普及。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節能液壓系統,通過對定量栗系統進行改進,就可完全避免溢流損失,減少節流損失和沿程損失,實現與變量栗系統相同的節能效果,同時避免了高昂的造價。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溢流損失的裝載機液壓系統。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系統由發動機、傳動軸、過濾器、油箱、定量栗、三位四通換向閥、兩位三通換向閥,蓄能器、轉向器、轉向限位閥、流量放大閥、轉向油缸、安全閥、傳感器、單向閥、雙作用安全閥、多路閥、轉斗油缸、動臂油缸、控制器。所述蓄能器包括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和轉向蓄能器20;所述轉向限位閥包括左轉向限位閥15和右轉向限位閥16;所述流量放大閥包括或門型梭閥14,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第二安全閥28;所述傳感器包括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所述多路閥包括三位六通換向閥I和四位四通換向閥2;所述雙作用安全閥包括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和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所述安全閥包括第一安全閥23、第二安全閥28、第三安全閥29和第四安全閥36;所述過濾器包括第一過濾器32、第二過濾器34、第三過濾器35和第四過濾器37。所述發動機26通過傳動軸25與定量栗24聯接;所述定量栗24進油口經第二過濾器34與油箱33連接,出油口分兩路,一路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的P 口相連,另一路與第一安全閥23相連;第一安全閥23出油口經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出油口 A分為三路,一路與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P、P1 口相連,一路與高壓蓄能器8相連,另一路通過第三安全閥29經過第一過濾器32與油箱33相連,出油口B分兩路,一路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的P 口相連,一路與轉向蓄能器20相連,T口與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的P口相連。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的A 口分兩路,一路與轉向器18進油口相連,一路與低壓蓄能器10相連;B 口經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轉向器18出油口 L經過左轉向限位閥15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控制端相連,出油口R經過右轉向限位閥16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控制端相連。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的A 口與左轉向油缸12的無桿腔和右轉向油缸13的有桿腔相連;B 口與左轉向油缸12的有桿腔和右轉向油缸13的無桿腔相連。或門型梭閥14的兩個輸入口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的A、B口相連,輸出口通過第二安全閥28經過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A 口與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P 口相連,Al 口分兩路,一路與轉斗油缸3有桿腔相連,一路通過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經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與油箱33相連,B 口分兩路,一路與轉斗油缸3無桿腔相連,另一路通過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經由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與油箱33相連。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P 口與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A 口相連,T口與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的P 口相連,A口與動臂油缸4的有桿腔相連,B 口與動臂油缸4的無桿腔相連。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的P口分別與三位六通換向閥1、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T口,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的出口相連,A口經由第一過濾器32與油箱33相連,B 口通過單向閥30與低壓蓄能器10相連。控制器5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三位六通換向閥1、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操縱手柄,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的信號輸出端相連。控制器5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和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的信號輸入端相連。壓力傳感器9、11和21分別通過液壓管路與蓄能器8、10和20相連。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在對原有裝載機液壓系統改造較小的情況下使栗的輸出流量與負載(包括工作負載與蓄能器)需求流量相匹配,避免了溢流損失造成的能源消耗,提高了整機效率。
[0009]2、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采用單栗驅動整個液壓系統,與原有多栗系統相比減小了節流損失和沿程損失,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0010]3、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使定量栗系統與變量栗系統具有相同的節能效果。本系統采用了抗污染能力較強、成本較低的定量栗,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維修成本。同時通過蓄能器吸收壓力沖擊,提高了液壓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元件疲勞壽命。與采用變量栗的負載敏感性系統相比,本系統通過控制可以實現相同的節能效果。
[0011]4、本實用新型采用能量密度較高的低壓蓄能器回收動臂下降勢能,用于驅動轉向機構,進一步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0012]5、本實用新型通過蓄能器存儲能量,減小了發動機裝機功率,提高了整機經濟性。
[0013]6、本實用新型中液壓系統由于蓄能器的存在,減小了液壓系統建壓的時間,提高了整機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示意圖
[0015]圖2為總模式邏輯圖
[0016]圖3為轉向模式邏輯圖
[0017]圖4為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邏輯圖
[0018]圖5為工作模式邏輯圖
[0019]圖6為怠速模式邏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系統由發動機、傳動軸、過濾器、油箱、定量栗、三位四通換向閥、兩位三通換向閥,蓄能器、轉向器、轉向限位閥、流量放大閥、轉向油缸、安全閥、傳感器、單向閥、雙作用安全閥、多路閥、轉斗油缸、動臂油缸、控制器組成。所述蓄能器包括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和轉向蓄能器20;所述轉向限位閥包括左轉向限位閥15和右轉向限位閥16;所述流量放大閥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或門型梭閥14和第二安全閥28;所述傳感器包括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所述多路閥包括三位六通換向閥I和四位四通換向閥2;所述雙作用安全閥包括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和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所述安全閥包括第一安全閥23、第二安全閥28、第三安全閥29和第四安全閥36;所述過濾器包括第一過濾器32、第二過濾器34、第三過濾器35和第四過濾器37。
[0021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如下:
[0022]由于系統包含工作液壓系統和轉向液壓系統,且根據實際工作條件可知,裝載機在工作過程中應該優先保證轉向系統正常工作,所以定量栗24應該優先通過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向轉向蓄能器20供能,其次向高壓蓄能器8供能。為保證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和轉向蓄能器20在任何情況下均應該保有驅動對應系統工作一個循環的能量。低壓蓄能器10的主要能量來源為回收的動臂下降勢能,所以僅在轉向器18工作且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低于下限值時定量栗24才向低壓蓄能器10供能。控制模型由轉向模式、工作模式和怠速模式構成,轉向模式下有子模式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裝載機工作時首先通過總模式優先選擇轉向模式,工作模式次之,怠速模式最后;然后選擇相應的模式進行控制,三種模式之間又有聯系,三種模式遍歷之后通過總模式再次進行模式選擇,循環往復,確保裝載機正常工作。具體過程如下:
[0023]轉向模式
[0024]1、左轉向工況:
[0025]裝載機在正常工作過程中,存在轉向工況。駕駛員通過操縱轉向器18使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工作在右位,此時左轉向油缸12有桿腔、右轉向油缸13無桿腔進油,裝載機左轉向。在此過程中,控制器5通過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和第三壓力傳感器21檢測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和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計算其壓力變化率,然后驅動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使定量栗的流量與負載(工作負載與蓄能器)需求流量相匹配,避免溢流損失。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0026]控制器5通過轉速傳感器17檢測轉向器18速度信號,判別為轉向工況。通過檢測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并計算其變化率,進而根據變化率預測其下一時刻的壓力值:
[0027](I)低壓蓄能器10壓力值及其預測壓力值均高于下限值,則去檢測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值及其變化率,判別其是否足以驅動轉向。
[0028](2)低壓蓄能器10壓力值及其預測壓力值二者有一項低于壓力下限值,則說明其無法保證轉向器18供油,所以判斷轉向器18轉速是否為0,如果轉向器18轉速不為0,優先保證轉向器18供油,則此時控制器驅動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中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左位;如果轉向器18轉速為O,由于低壓蓄能器10的主要能量來源為動臂下降的勢能,所以定量栗24并不向其充能,此時去檢測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值及其變化率,判別其是否足以驅動轉向。
[0029]在優先滿足轉向器18供油的情況下,控制器5通過檢測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值、預測壓力值和壓力變化率,驅動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有以下情況:
[0030](I)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值、預測壓力值均高于下限值,其壓力變化率也高于相應轉向器18轉速對應的變化率下限值,說明此時轉向蓄能器20內能量足以驅動轉向。然后判斷三位六通換向閥1、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操作手柄角度是否為0,如果均為O則說明工作裝置不動作,則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均不動作,控制器5進入下一循環判斷;如果有一操作手柄角度不為O,則說明工作裝置動作,控制程序進入工作模式進行判別。
[0031](2)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值、預測壓力值和壓力變化率中有一值低于其下限值,則說明其保有能量不足以驅動轉向,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右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定量栗24與轉向蓄能器20合流。且當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右位時,在轉向未完成的情況下,如果低壓蓄能器10滿足轉向器18的供油需求,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右位,直至轉向蓄能器20內壓力達到其上限值;如果低壓蓄能器10不滿足轉向器18供油的供油需求,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中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左位。在轉向完成的情況下,如果工作裝置不動作或者工作裝置動作時高壓蓄能器8仍足以驅動工作系統,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右位,直至轉向蓄能器20內壓力達到其上限值,然后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中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定量栗24卸荷,進行下一循環模式選擇;如果高壓蓄能器8不足以驅動工作系統,進行工作模式判別。
[0032]2、右轉向工況:
[0033]參考左轉向工況,此時駕駛員通過操縱轉向器18使R口排油,L 口回油,使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工作在左位,此時右轉向油缸13有桿腔、左轉向油缸12無桿腔進油,裝載機右轉。具體工作過程參考左轉向工況。
[0034]工作模式:
[0035]3、工作裝置作業工況:
[0036]裝載機工作裝置作業工況包括裝載機鏟斗插入物料工況、收斗工況、動臂舉升工況、卸料工況、空載收斗工況、動臂下降勢能回收工況。裝載機工作裝置工作過程中,在優先保證轉向的情況下,控制器5檢測高壓蓄能器8內能量是否足夠驅動工作裝置,如果足夠,則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如果高壓蓄能器8內能量不足以驅動工作裝置,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定量栗24與高壓蓄能器8共同為工作液壓系統供能。當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時,若轉向系統供能不足,則進行轉向模式判別;若轉向系統供能充足,則定量栗24與高壓蓄能器8—直共同為工作系統供能直至高壓蓄能器8的壓力達到其上限值,然后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
[0037]由于插入物料工況、收斗工況、動臂舉升工況、卸料工況、空載收斗工況控制邏輯相似,因此僅以收斗工況和動臂下降回收勢能工況作為實施例。
[0038]一、收斗工況
[0039]駕駛員操縱三位六通換向閥I工作在右位,轉斗油缸3無桿腔進油,有桿腔出油,轉斗油缸3驅動鏟斗向后翻轉。在此工況中,鏟斗受到自身重力、物料的重力、物料對鏟斗運動的阻力且均達到最大值,此時工作裝置液壓系統工作在高壓小流量狀態。控制器5通過檢測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操作手柄角度,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計算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變化率,然后驅動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和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使定量栗24輸出流量與負載需求流量相匹配,避免溢流。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0040](I)高壓蓄能器8內壓力值和預測壓力值均大于其下限值,壓力變化率大于對應操作手柄角度下的變化率下限值,則說明高壓蓄能器8內能量足以驅動工作裝置,工作裝置由高壓蓄能器8單獨驅動,控制器5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
[0041](2)高壓蓄能器8壓力值、預測壓力值和壓力變化率有一值小于其下限值,則說明高壓蓄能器8內能量不足以驅動工作裝置,控制器5驅動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定量栗24與高壓蓄能器8共同為工作液壓系統供能。且當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時,若轉向系統不工作,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直工作在右位,直至高壓蓄能器8壓力達到上限值,然后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若轉向系統工作,判別轉向系統是否需要供能,如果轉向系統需要供能則進行轉向模式判別,優先保障轉向,如果轉向系統不需要供能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直工作在右位,直至高壓蓄能器8壓力達到上限值,然后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以上控制模式循環往復,直至收斗完成。
[0042]二、動臂下降回收勢能工況
[0043]駕駛員操縱四位四通換向閥2工作在左I位,動臂油缸4有桿腔進油無桿腔出油,動臂平穩下降到初始位置,在此工況下液壓系統處于輕載大流量狀態。控制器5通過檢測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操作手柄角度和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計算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變化率,然后驅動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和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實現動臂快速下降同時進行能量回收,回收的能量用于向轉向器18供能。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0044](I)高壓蓄能器8內壓力值和預測壓力值均大于其下限值,壓力變化率大于對應操作手柄角度下的變化率下限值,則說明高壓蓄能器8內能量足以驅動工作裝置,工作裝置由高壓蓄能器8單獨驅動。控制器5通過第二壓力傳感器11檢測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值,如果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值低于其上限值,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在右位,低壓蓄能器10回收動臂下降勢能,直至低壓蓄能器10壓力達到其上限值,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在左位;如果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值不低于其上限值,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在左位,不回收動臂下降勢能;控制器5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
[0045](2)高壓蓄能器8壓力值、預測壓力值和壓力變化率有一值小于其下限值,則說明高壓蓄能器8內能量不足以驅動工作裝置,控制器5驅動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定量栗24與高壓蓄能器8共同為工作液壓系統供能,此時為避免定量栗24的輸入功率增加,不進行動臂勢能回收,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在左位。且當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時,若轉向系統不工作,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直工作在右位,直至高壓蓄能器8壓力達到上限值,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若轉向系統工作,判別轉向系統是否需要供能,如果轉向系統需要供能則進行轉向模式判別,優先保障轉向,如果轉向系統不需要供能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直工作在右位,直至高壓蓄能器8壓力達到上限值,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以上控制模式循環往復,直至動臂下降完成。
[0046]怠速模式:
[0047]4、怠速工況
[0048]裝載機液壓系統存在既不轉向也不工作工況,此時控制器5進行怠速模式判別:如果轉向蓄能器20壓力低于其上限值,進行轉向蓄能器判別模式。如果轉向蓄能器20壓力不低于其上限值,則判斷高壓蓄能器8壓力是否低于其上限值:若高壓蓄能器8壓力低于其上限值,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定量栗24向高壓蓄能器8充能,在此過程中檢測轉向系統、工作系統是否工作,如果任一系統工作,則進行相應的模式進行判別,如果轉向系統、工作系統均不工作,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直工作在左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一直在右位,直至高壓蓄能器8壓力達到其上限值,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中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然后進行總模式判斷;若高壓蓄能器8壓力不低于其上限值,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工作在中位,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工作在右位,然后進行總模式判斷。
【主權項】
1.一種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傳動軸、過濾器、油箱、定量栗、三位四通換向閥、兩位三通換向閥,蓄能器、轉向器、轉向限位閥、流量放大閥、轉向油缸、安全閥、傳感器、單向閥、雙作用安全閥、多路閥、轉斗油缸、動臂油缸、控制器;所述蓄能器包括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和轉向蓄能器(20);所述轉向限位閥包括左轉向限位閥(15)和右轉向限位閥(16);所述流量放大閥包括或門型梭閥(14)、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和第二安全閥(28);所述傳感器包括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所述多路閥包括三位六通換向閥(I)和四位四通換向閥(2);所述雙作用安全閥包括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和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所述安全閥包括第一安全閥(23)、第二安全閥(28)、第三安全閥(29)和第四安全閥(36);所述過濾器包括第一過濾器(32)、第二過濾器(34)、第三過濾器(35)和第四過濾器(37);發動機(26)通過傳動軸(25)與定量栗(24)聯接;定量栗(24)進油口經第二過濾器(34)與油箱(33)連接,出油口分兩路,一路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的P 口相連,另一路與第一安全閥(23)相連;第一安全閥(23)出油口經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出油口 A分為三路,一路與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P、Pl 口相連,一路與高壓蓄能器(8)相連,另一路通過第三安全閥(29)經過第一過濾器(32)與油箱(33)相連,出油口B分兩路,一路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的P 口相連,一路與轉向轉向蓄能器(20)相連,T 口與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的P口相連;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的A口分兩路,一路與轉向器(18)進油口相連,一路與低壓蓄能器(10)相連;B口經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轉向器(18)出油口 L經過左轉向限位閥(15)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控制端相連,出油口 R經過右轉向限位閥(16)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控制端相連;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的A 口與左轉向油缸(12)的無桿腔和右轉向油缸(13)的有桿腔相連;B 口與左轉向油缸(12)的有桿腔和右轉向油缸(13)的無桿腔相連;或門型梭閥(14)的兩個輸入口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I 9)的A、B 口相連,輸出口通過第二安全閥(28)經過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A□與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P□相連,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Al 口分兩路,一路與轉斗油缸(3)有桿腔相連,一路通過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經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與油箱(33)相連,B 口分兩路,一路與轉斗油缸(3)無桿腔相連,另一路通過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經由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與油箱(33)相連;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P 口與三位六通換向閥(I)的A口相連,T 口與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的P 口相連,A 口與動臂油缸(4)的有桿腔相連,B 口與動臂油缸(4)的無桿腔相連;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的P口分別與三位六通換向閥(I)、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T口,有桿腔雙作用安全閥(6)、無桿腔雙作用安全閥(7)的出口相連,A口經由第一過濾器(32)與油箱(33)相連,B口通過單向閥(30)與低壓蓄能器(10)相連;控制器(5)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三位六通換向閥(I)、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操縱手柄,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的信號輸出端相連;控制器(5)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和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的信號輸入端相連;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和第三壓力傳感器(21)分別通過液壓管路與高壓蓄能器(8)、低壓蓄能器(10)和轉向蓄能器(20)相連; 在多路閥與定量栗(24)之間加裝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高壓蓄能器(8);在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之間加裝轉向蓄能器(20);在液壓工作系統回油油路中加裝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和低壓蓄能器(10),并且將低壓蓄能器(10)與轉向器(18)進油口相連;在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回油口與油箱(33)之間加裝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的A口與轉向器(I8)的進油口相連,B口通過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控制器(5)檢測三位六通換向閥(I)和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操作手柄角度,并且通過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分別檢測高壓蓄能器(8)的壓力、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和轉向器(18)的轉速,然后通過相應的控制策略驅動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和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實現定量栗(24)驅動轉斗油缸(3)、動臂油缸(4)、左轉向油缸(12)和右轉向油缸(13)正常工作且無溢流損失,并且減少節流損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裝載機液壓系統中的高壓蓄能器(8)可單獨驅動也可與定量栗(24)合流共同驅動轉斗油缸(3)和動臂油缸(4);轉向蓄能器(20)可單獨驅動也可與定量栗(24)合流共同驅動左轉向油缸(12)與右轉向油缸(13);低壓蓄能器(10)可單獨向轉向器(18)供油也可與定量栗(24)合流共同向轉向器(18)供油,低壓蓄能器(10)也可用于回收勢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三位六通換向閥(I)、四位四通換向閥(2)、轉向器(18)均無中位回油功能。
【文檔編號】E02F3/42GK205530438SQ201620069754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4日
【發明人】張宇, 王繼新, 韓燊睿, 高靖, 韓云武, 楊永海, 范久臣, 李新華
【申請人】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