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預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管網區域包括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和污水總管,整個管網區域按網格劃分為面積在0.2~4平方公里之間的雨水處理分區,每個雨水處理分區包括一個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和雨水分區處理單元,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具有進水口,污水出口和凈水出口,每個雨水處理分區內雨水支管和污水支管的出水口均與該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進水口連通,雨水分區處理單元的污水出口與污水總管連通,凈水出口與自然水體連接。采用分片處理的辦法,在管網沿線建立多個小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避免了管網遠點和近點匯流時間差造成的初雨中包含后期雨水的問題,雨水處理效果良好。
【專利說明】
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預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當前社會,城市化發展越來越迅速,城市的面積越來越大,城市雨水管網結構越來越復雜,城市雨水處理系統的處理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城市雨水管網分為三種:分流制、合流制和混流制。
[0003]傳統的合流制管網雨水處理系統如圖1所示,其采用一個大的雨水處理系統負責一片很大的匯水區域,因為匯水區域過大,沒有充分考慮到雨水在管道或是地表徑流上的延遲時間,導致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大量混合。例如,某城市在靠近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地區修建有調蓄池,假設M地區距離該調蓄池lKm,M地區內的城市雨水通過管網直接排放到調蓄池,M地區的城市初期雨水完全排放到調蓄池的時間為Tl。對于超出該區域的距離調蓄池較遠的地區,假設N地區距離調蓄池的直線距離為10km,N地區的城市初期雨水完全排放到調蓄池的時間為T2,從時間長短來看,T2顯然要遠遠大于Tl。而當調蓄池收集滿了初期雨水后,超出的雨水就開始自動排放到自然水體中,調蓄池從開始收集雨水到開始向自然水體排放的時間為T3。實際運行時,如果僅僅顧及紙也區的雨水排放情況,S卩M地區的初期雨水能夠通過調蓄池進入到污水處理系統中、后期的潔凈雨水能夠排放到自然水體中,需要T3大于Tl,一旦超出T3,調蓄池立馬向自然水體排放,而此時N地區流向調蓄池的雨水還是污染很嚴重的初期雨水,即T3小于T2,向自然水體排放無疑會造成很嚴重的污染。
[0004]如果僅僅考慮到N地區的雨水排放情況,S卩T3大于T2,那N地區的初期雨水能夠通過調蓄池進入到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中,得到很好的處理。但是對于M地區來說,Mft區有大量的后期潔凈雨水也在調蓄池排放N地區的初期雨水的時間內排放到了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中,這樣的排放情況會給城市污水系統造成很大的處理壓力。另外,實際運行時紙也區和N地區的管網一般為連通情況,由于距離的不同,路途上的滯留作用,N地區的初期雨水可能會嚴重污染紙也區的后期潔凈雨水,也會導致雨水排放情況的不合理。
[0005]由于初雨與后期雨水大量混合,如果要實現對該區域初期雨水的完全調蓄,則需要建一個體積龐大的大型調蓄池8,導致成本過高,其調蓄效果也由于初雨和后期雨水的混合而大大降低。
[0006]有些地方也設置多個調蓄池對雨水進行處理,但調蓄池的數量在設置時并未考慮前述遠點與近點之間匯流時間差的問題,因此其初雨與后期雨水仍然存在大量混合的現象,雨水處理效果與經濟效益仍然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雨水處理效果更好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管網區域包括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和污水總管,整個管網區域按網格劃分為面積在0.2?4平方公里之間的雨水處理分區,每個所述雨水處理分區包括一個雨水支管、一個污水支管和一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具有進水口,污水出口和凈水出口,每個雨水處理分區內雨水支管和污水支管的出水口均與該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進水口連通,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的污水出口與污水總管連通,凈水出口與自然水體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為棄流井、調蓄池、截流井中的任意一種。
[0010]進一步的,至少兩個所述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結構不同。
[0011 ]進一步的,還包括末端調蓄池和污水處理廠,所述末端調蓄池進水口與污水總管末端連通,出水口與污水處理廠連通。
[0012]進一步的,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包括棄流井,所述棄流井的井體包括沉淀室、浮箱室和浮球室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室連接棄流井進水管,所述浮箱室、浮球室共同連接棄流井出水管,所述浮球室連接棄流井棄流管,所述棄流井的棄流管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出水管管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箱室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球室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均高于棄流管管口,所述浮箱室內設有浮箱,所述浮球室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的棄流通道和可將棄流通道口覆蓋的浮球,所述浮箱的重量大于浮球的重量,所述浮箱與浮球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棄流井的井體內設置相互垂直的豎直布置的第一擋墻第二擋墻,所述第一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沉淀室,所述第一擋墻的一部分、第二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浮箱室,所述第一擋墻的另一部分、第二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浮球室,所述第一溢流口開在第一擋墻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溢流口開在第一擋墻的另一部分上。
[0014]進一步的,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包括與污水總管連通的緩沖池,所述緩沖池的排水出口端設置有流量控制閥門,所述緩沖池旁設置有與其連通的初雨調蓄池、在線處理調蓄池和緊急泄洪通道;所述初雨調蓄池與所述緩沖池共用的側壁墻體上設置有初雨調蓄池進水口;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與所述緩沖池共用的側壁墻體上設置有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 ;所述緊急泄洪通道與所述緩沖池共用的側壁墻體上設置有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 ;所述初雨調蓄池進水口和所述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上均設置有堰門或者水力閘門;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的進水口最低水位線A大于或等于所述初雨調蓄池進水口的進水口最高水位線B;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的進水口最高水位線C小于或等于所述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的進水口最低水位線D。
[0015]進一步的,所述初雨調蓄池通過垂直于所述緩沖池的側壁墻體的第四墻體、第二墻體和平行于所述緩沖池的側壁墻體的第三墻體以及所述緩沖池的側壁墻體圍成,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通過所述緩沖池的側壁墻體、第一墻體、第三墻體和第四墻體圍成;所述第四墻體上設置有閘門。
[0016]進一步的,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內設置有水力顆粒分離器、存水區和污水廊道;所述污水廊道位于靠近所述緩沖池的側壁墻體的一端;所述污水廊道的池底端面低于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的池底端面;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和所述污水廊道的池底均存在坡度;所述存水區通過第一墻體、第三墻體、第四墻體和第七墻體圍成;所述第七墻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墻體的高度;所述第七墻體上安裝有拍門式沖洗門。
[0017]進一步的,所述緊急泄洪通道通過所述緩沖池的側壁墻體、所述初雨調蓄池的第二墻體、第三墻體、第一墻體以及平行于所述緩沖池的第三墻體的第五墻體和平行于所述緩沖池的第二墻體的第六墻體成;所述緊急泄洪通道的池底設置有坡度;所述緊急泄洪通道的排水出口端連通自然水體。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將管網劃分為面積在0.2-4平方公里的雨水處理分區,每個雨水處理分區設立單獨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每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對每個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進行處理。由于雨水處理分區面積較小,每個分區內距離雨水分區處理單元遠點與近點的雨水匯流至雨水分區處理單元進水口的時間差較小,初雨與后期雨水的混合度大大降低,雨水的處理效果顯著提高。此外,各個雨水處理分區通過各自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對分區內的雨水進行處理,不同分區雨水的處理過程可以同時進行,大大的提高了雨水處理的效率。相較于在整個區域內修建總的大型的雨水調蓄系統,本實用新型的片區獨立結構體積更小,初雨收集純度更高,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實現了經濟效益最大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現有合流制管網的雨水處理系統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21 ]圖3為其中一種棄流井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圖3的俯視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其中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圖5緩沖池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緊急泄洪通道X-X斷面示意圖;
[0026]圖8為初雨調蓄池Y-Y斷面示意圖;
[0027]圖9為在線處理調蓄池Z-Z斷面示意圖;
[0028]其中:1.1.遠點雨水處理分區1.2.其余雨水處理分區2.雨水支管3.污水支管4.棄流井5.污水總管6.污水處理廠7.自然水體8.大型調蓄池9.末端調蓄池10.井體11.進水管
12.出水管13.沉淀室14.浮箱室15.浮球室16.浮球17.第一浮箱18.棄流管19.第一溢流口20.第二溢流口 21.泄水孔22.滑輪組23.第一擋墻24.第二擋墻25.棄流通道26.旱季污水溢流口 27.浮箱限位塊28.匯流管29.緩沖池30.流量控制閥門31.初雨調蓄池32.在線處理調蓄池33.緊急泄洪通道34.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5.液動旋轉堰門36.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37.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 38.水力自動閘門39.自清理水平格柵40.閘門41.智能沖洗裝置42.集水池43.水力顆粒分離器,44.拍門式沖洗門45.存水區46.污水廊道47.第一墻體;48.第二墻體49.第三墻體50.第四墻體51.第五墻體52.第六墻體53.第七墻體54.轉軸55.第二浮箱56.堰門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0]如圖2所示為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系統包括管網區域內的雨水支管2、污水支管3和與污水處理廠6連通的污水總管5。整個管網區域按網格劃分的多個雨水處理分區,雨水處理分區包括距離污水處理廠6最遠的遠點雨水處理分區1.1和其余雨水處理分區1.2,其余雨水處理分區1.2內設有匯流管28。每個雨水處理分區的面積在0.2?4平方公里之間,每個雨水處理分區內均包括一個雨水支管2、一個污水支管3和一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可以為棄流井、截流井、調蓄池中的任意一種。至少有兩個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結構不同。
[0031]以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為棄流井進行說明,棄流井的結構有多種,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功能的都棄流井都應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如圖3-4所示為棄流井其中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棄流井包括井體10,所述井體10內設置沉淀室13、浮箱室14和浮球室15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13室連接進水管11,所述浮箱室14、浮球室15共同連接出水管12,所述浮球室15連接棄流管18,所述棄流管18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11、出水管12管口,所述沉淀室13與浮箱室14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 19,所述沉淀室13與浮球室15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 20,所述第一溢流口 19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 20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 19、第二溢流口 20均高于棄流管18管口,所述浮箱室14內設有第一浮箱17,所述浮球室15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18的棄流通道25和可將棄流通25道口覆蓋的浮球16,所述第一浮箱17的重量大于浮球16的重量,所述第一浮箱17與浮球16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
[0032]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井體10內設置相互垂直的豎直布置的第一擋墻23和第二擋墻24,所述第一擋墻23與井體10內壁之間圍成沉淀室13,所述第一擋墻23的一部分、第二擋墻24與井體10內壁之間圍成浮箱室14,所述第一擋墻23的另一部分、第二擋墻24與井體10內壁之間圍成浮球室15。所述第一溢流口 19開在第一擋墻23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溢流口20開在第一擋墻23的另一部分上。
[0033]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溢流口20底部開有旱季污水溢流口 26,所述旱季污水溢流口 26低于第二溢流口 20開設。晴天時的旱流污水通過進水管11進入精確棄流井,在沉淀室13沉淀后,通過旱流污水溢流口 26進入浮球室15,再通過棄流管18排出。由于旱流污水溢流口 26高度低于第二溢流口 20和第一溢流口 19,旱流污水不會進入浮箱室14,可避免浮箱室14泄水孔21發生堵塞。
[0034]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一端與第一浮箱17固定,另一端穿過滑輪組103與浮球16固定。
[003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浮箱室14與浮球室15之間底部開有泄水孔21,所述泄水孔21的孔徑小于出水管12和棄流管18管口的面積。
[003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浮箱室14內底部設有浮箱限位塊27。
[0037]本實用新型雨水通過進水管11進入精確棄流井,在沉淀室13沉淀后,通過第一溢流口 19、第二溢流口 20分別進入浮箱室14和浮球室15。第一浮箱17與浮球16通過滑輪組103相連。由于浮箱14的重量大于浮球的重量,初始狀態下第一浮箱17處于最低位置,而浮球16處于最高位置(即開啟狀態),若開始下雨,則初雨可通過棄流管18棄流。當雨量逐漸增大時,浮箱室14內的水位逐漸升高,達到停止棄流水位,此時第一浮箱17在浮力作用下達到最高位置,而浮球16達到最低位置(即關閉狀態)。由于浮球16堵住棄流通道25,此時雨水會在浮球室15內聚集,當浮球室15內水位升高至出水管13處時,雨水從出水管13排出,此時雨水已變得較為干凈,達到了預處理的效果。此裝置需要定期維護,清理沉淀室內的淤泥。其中,第一溢流口 19、第二溢流口 20的開口大小比例和停止棄流水位,可根據不同情況的初雨量的體積設定。
[0038]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還可以為另一種雨水處理結構,該結構包括與污水總管5相連的緩沖池29;緩沖池29的排水出口端設置有流量控制閥門30,緩沖池29的池底設置有I %坡度,流量控制閘門30由流量傳感器和電動閘門組成,平時流量控制閘門設定一個恒定的流量,保證污水總管5里的污水以一個恒定的流量進入污水處理廠;緩沖池29旁設置有與其連通的初雨調蓄池31、在線處理調蓄池32和緊急泄洪通道33;初雨調蓄池31通過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4與緩沖池29連通;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4上設置有液動旋轉堰門35 ;在線處理調蓄池32通過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 36與緩沖池29連通;緊急泄洪通道33通過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 37與緩沖池29連通;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上設置有水力自動閘門38;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 36的進水口最低水位線A等于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4的進水口最高水位線B ;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 36的進水口最高水位線C等于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 37的進水口最低水位線D。其中,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和所述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上設置的堰門或者水力閘門不一定只是本實施例中的具體結構,而是該堰門或者水力閘門只要可以根據所述緩沖池29內初雨雨水量的水位實現自動開啟和關閉即可。
[0039]其中,由圖6所示的緩沖池結構示意圖可知,緩沖池29的進水口端與合流制管道I的污水排水口端連通,緩沖池29的出水口端連通污水處理廠,緩沖池29的出水口端設置有用以保證污水排放流量的流量控制閥門,緩沖池29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初雨調蓄池31連通的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4,該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4處安裝有自清理水平格柵39和液動旋轉堰門35,液動旋轉堰門35包括固定設置初雨調蓄池進水口 34—側的油缸,油缸驅動端與門板一側端面鉸接;門板另一側端面通過旋轉軸鉸接在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另一側,通過油缸驅動,門板可以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擺動,從而使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開啟或關閉,本實施例的油缸還可以配備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可以根據水位的高低自動控制油缸工作與否,進而達到自動控制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開啟或關閉,達到完全自動化的目的。緩沖池29的側壁上還設置有與在線處理調蓄池32連通的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 36,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 36處安裝有自清理水平格柵39;緩沖池29的側壁上還設置有與緊急泄洪通道33連通的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處設置有水力自動閘門38。其中自清理水平格柵39包括框架、水平固定于框架上的格柵條、油缸支架、第二液壓油缸和耙齒,油缸支架包括固定端和活動端,固定端豎直固定于框架上下邊之間,活動端共四個,豎直設置于框架上,活動端的上下端與框架滑動連接,四個活動端之間通過連桿連接。第二液壓油缸水平對稱設置于固定端兩側,油缸的缸體底部固定于固定端上,活塞桿固定于活動端上,隨著第二液壓油缸的工作,活塞桿代用活動端沿框架水平滑動。耙齒縱向均勻分布于活動端上,與格柵條相對應。
[0040]由圖5和圖7所示的緊急泄洪通道X-X斷面示意圖可知,緊急泄洪通道33通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所述初雨調蓄池31的第二墻體48、第三墻體49、第一墻體47以及平行于緩沖池29的第三墻體49的第五墻體51和平行于緩沖池的第二墻體48的第六墻體52圍成;緊急泄洪通道33的池底設置有坡度;緊急泄洪通道33的排水出口端連通自然水體。緊急泄洪通道33的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 37處設置有水力自動閘門38,水力自動閘門38包括設置于水道內的轉軸54、第二浮箱55和堰門板56,所述的浮箱55通過浮箱支撐臂固定在旋轉軸54的一端,所述的堰門板56通過堰門板支撐臂固定在旋轉軸54上,浮箱55和堰門板56位于旋轉軸54的同側。其工作原理為:浮箱室的浮箱室進水口高度是通過計算得到的,當浮箱室內的水位高度達到浮箱室進水口的高度時,浮箱55所受的浮力正好克服其重力,浮箱55能夠浮起。當下暴雨時,雨水排水管道的水道內的水位開始上升,當堰門前的水逐漸蓄積的高度漫過浮箱室進水口的高度時,需要對雨水進行泄洪。此時水道內的雨水瞬間涌進浮箱室,并在瞬間與浮箱室進水口的高度平齊。此時浮箱的浮力克服其重力,浮箱向上浮起。由于浮箱55和堰門板56都是固定在旋轉軸上的,而旋轉軸可以在兩水道側墻之間旋轉,又由于堰門板56與浮箱55位于旋轉軸的同側,所以堰門板56在旋轉軸的帶動下向上運動,堰門達到瞬間開啟。由于采用的是下方位排水,漂浮物都被堰門板攔截,防止了水體的污染。當水道的水位漸漸下降時,浮箱室內不再有水進入,浮箱室內的水通過浮箱室側壁上的小口徑浮箱室出水口緩緩的排出,浮箱室內的液面緩緩下降,浮力逐漸減小,浮箱55緩緩下沉,堰門板56在旋轉軸的帶動下緩緩關閉,由于關閉比較緩慢,可以防止堰門板的損壞。關閉后堰門板與堰門密封圈緊密接觸,實現了良好的密封。流入緊急泄洪通道33的初期雨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
[0041]由圖5和圖8所示的初雨調蓄池Y-Y斷面示意圖可知,初雨調蓄池31通過垂直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的第四墻體50、第二墻體48和平行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的第三墻體49以及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圍成。初雨調蓄池31內還設置有智能沖洗裝置41;智能沖洗裝置41包括自動化控制系統、液位傳感器、沖洗裝置和潛污栗;沖洗裝置包括水栗、出水管總成和電機;水栗與出水管總成之間通過可沿水平面旋轉的旋轉接頭連接;出水管總成與電機轉軸連接;電機轉軸與旋轉接頭的旋轉中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液位傳感器、電機、潛污栗和水栗均與自動化控制系統電連接。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潛污栗將初雨調蓄池的水向外抽出,初雨調蓄池水位開始下降時控制沖洗裝置對初雨調蓄池底進行攪拌和固定方向沖洗,當初雨調蓄池內水位下降到預設高度時,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沖洗裝置對初雨調蓄池進行旋轉沖洗。初雨調蓄池水排空時,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沖洗裝置對初雨調蓄池進行旋轉沖洗;旋轉沖洗結束后,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沖洗裝置對初雨調蓄池進行污點定點沖洗;所述沖洗裝置對初雨調蓄池進行旋轉沖洗結束后,攝像頭采集初雨調蓄池底部畫面,并將該圖像信號傳遞給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對初雨調蓄池池底進行智能化網格區域劃分,若初雨調蓄池底部存在污點,則根據污點位置與沖洗裝置的坐標關系,控制水栗出水揚程和沖洗裝置所需旋轉角度,對污點位置進行點對點清洗。初雨調蓄池31內設置有集水池42;所述集水池42的池底端面低于所述初雨調蓄池31的池底端面。初雨調蓄池31和所述集水池42的池底均存在坡度。
[0042]由圖5和圖9所示的在線處理調蓄池Z-Z斷面示意圖可知,在線處理調蓄池32通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第一墻體47、第三墻體49和第四墻體50圍成;第四墻體50上設置有閘門40。在線處理調蓄池32內設置有水力顆粒分離器43,拍門式沖洗門44,存水區45和污水廊道46;存水區45通過第一墻體47、第三墻體49、第四墻體50和第七墻體53圍成;第七墻體5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墻體49的高度;第七墻體53上安裝有拍門式沖洗門44;在線處理調蓄池32和污水廊道46的池底均存在坡度;而水力顆粒分離器43包括支架和擋水板;擋水板相互平行連接于所述支架上;擋水板與水平方向存在傾角;擋水板的上方連接有所述過水槽。初雨調蓄池31和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32通過閘門40連通。在線處理調蓄池32過濾后的雨水通過過水槽溢流到自然水體。
[0043]將整個管網區域按網格劃分為多個小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實現對雨水的分片處理。這種處理方式由于管網路線短,大大的縮短了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遠點和近點雨水的收集時間差,防止了初雨與后期雨水的混合,從而使得雨水的處理效果更為良好。而各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可同時對雨水進行處理,雨水處理效率大大提高。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管網區域包括雨水支管(2)、污水支管(3)和污水總管(5)、其特征在于:整個管網區域按網格劃分為面積在0.2?4平方公里之間的雨水處理分區,每個所述雨水處理分區包括一個雨水支管(2)、一個污水支管(3)和一個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具有進水口,污水出口和凈水出口,每個雨水處理分區內雨水支管(2)和污水支管(3)的出水口均與該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進水口連通,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的污水出口與污水總管(5)連通,凈水出口與自然水體(7)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為棄流井、調蓄池、截流井中的任意一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雨水處理分區內的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結構不同。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末端調蓄池(9)和污水處理廠(6),所述末端調蓄池(9)進水口與污水總管(5)末端連通,出水口與污水處理廠(6)連通。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8)包括棄流井,所述棄流井的井體(10)包括沉淀室(13)、浮箱室(14)和浮球室(15)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室(13)連接棄流井(4)進水管,所述浮箱室(14)、浮球室(15)共同連接棄流井出水管(12),所述浮球室(15)連接棄流井棄流管(18),所述棄流井(4)的棄流管(18)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11)、出水管(12)管口,所述沉淀室(13)與浮箱室(14)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I9),所述沉淀室(13)與浮球室(I5)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20),所述第一溢流口(19)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20)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19)、第二溢流口(20)均高于棄流管(I8)管口,所述浮箱室(I4)內設有浮箱(17),所述浮球室(I5)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18)的棄流通道(25)和可將棄流通道口覆蓋的浮球(16),所述浮箱(17)的重量大于浮球(16)的重量,所述浮箱(17)與浮球(16)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棄流井(4)的井體(10)內設置相互垂直的豎直布置的第一擋墻(23)和第二擋墻(24),所述第一擋墻(23)與井體(10)內壁之間圍成沉淀室(13),所述第一擋墻(23)的一部分、第二擋墻(24)與井體(10)內壁之間圍成浮箱室(14),所述第一擋墻(23)的另一部分、第二擋墻(24)與井體(10)內壁之間圍成浮球室(15),所述第一溢流口(19)開在第一擋墻(23)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溢流口(20)開在第一擋墻(23)的另一部分上。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區處理單元(4)包括與污水總管(5)連通的緩沖池(29),所述緩沖池(29)的排水出口端設置有流量控制閥門(3),所述緩沖池(29)旁設置有與其連通的初雨調蓄池(31)、在線處理調蓄池(32)和緊急泄洪通道(33);所述初雨調蓄池(31)與所述緩沖池(29)共用的側壁墻體上設置有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32)與所述緩沖池(29)共用的側壁墻體上設置有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36);所述緊急泄洪通道(33)與所述緩沖池(29)共用的側壁墻體上設置有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所述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和所述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上均設置有堰門或者水力閘門;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36)的進水口最低水位線(A)大于或等于所述初雨調蓄池進水口(34)的進水口最高水位線(B);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進水口(36)的進水口最高水位線(C)小于或等于所述緊急泄洪通道進水口(37)的進水口最低水位線(D)。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調蓄池(31)通過垂直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的第四墻體(50)、第二墻體(48)和平行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的第三墻體(49)以及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圍成,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32)通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第一墻體(47)、第三墻體(49)和第四墻體(50)圍成;所述第四墻體(50)上設置有閘門(40)。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32)內設置有水力顆粒分離器(43)、存水區(45)和污水廊道(46);所述污水廊道(46)位于靠近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的一端;所述污水廊道(46)的池底端面低于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32)的池底端面;所述在線處理調蓄池(32)和所述污水廊道(46)的池底均存在坡度;所述存水區(45)通過第一墻體(47)、第三墻體(49)、第四墻體(50)和第七墻體(53)圍成;所述第七墻體(5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墻體(49)的高度;所述第七墻體(53)上安裝有拍門式沖洗門(44)。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合流制管網的雨水分區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緊急泄洪通道(33)通過所述緩沖池(29)的側壁墻體、所述初雨調蓄池(31)的第二墻體(48)、第三墻體(49)、第一墻體(47)以及平行于所述緩沖池(29)的第三墻體(49)的第五墻體(51)和平行于所述緩沖池的第二墻體(48)的第六墻體(52)圍成;所述緊急泄洪通道(33)的池底設置有坡度;所述緊急泄洪通道(33)的排水出口端連通自然水體。
【文檔編號】E03F5/10GK205475586SQ20162012070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5日
【發明人】李習洪, 周超
【申請人】武漢圣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