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其主要包括:地基,及設置在地基上的路面;所述的地基最外部端設置有混凝土墻壁,所述的混凝土墻壁里層端設置有混凝土墻體,所述的混凝土墻體里層端設置有塊石層,所述的塊石層里層設置有砂石墊層,所述的砂石墊層里層端設置有毛石泥土層,在所述的路面上設置有混凝土護欄石塊,所述的混凝土護欄石塊一側端設置有綠化層,在所述的地基上設置有泄水孔,在所述的地基延伸段處設置有擋水護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穩定性好,適應性較廣,耐沖擊性好,負載能力強,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生態環保功能和景觀效果為一體,滿足了經濟、環保的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的破壞,我國水土流失的危害已達到十分嚴重的程度,它是造成土地資源平衡失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道的護坡工程影響到河道暢通。植物的生長需要相對松軟的空間,在松軟的空間中才會有足夠的水和空氣保證植物存活。天然土質河岸帶由于受坡內的滲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沖刷作用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容易崩塌等。且周邊環境極不協調,外觀丑陋,生態環保效果較差,不符合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穩定性好,適應性較廣,耐沖擊性好,負載能力強,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生態環保功能和景觀效果為一體的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其主要包括:地基,及設置在地基上的路面;所述的地基最外部端設置有混凝土墻壁,所述的混凝土墻壁里層端設置有混凝土墻體,所述的混凝土墻體里層端設置有塊石層,所述的塊石層里層設置有砂石墊層,所述的砂石墊層里層端設置有毛石泥土層,在所述的路面上設置有混凝土護欄石塊,所述的混凝土護欄石塊一側端設置有綠化層,在所述的地基上設置有泄水孔,在所述的地基延伸段處設置有擋水護坡。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墻體內設置有鋼筋骨架。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墻壁呈正六邊形。
[0009](三)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穩定性好,適應性較廣,耐沖擊性好,負載能力強,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生態環保功能和景觀效果為一體,滿足了經濟、環保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1-地基;2-路面;3-混凝土墻壁;4-混凝土墻體;5-塊石層;6_砂石墊層;7_毛石泥土層;8-泄水孔;9-擋水護坡;10-混凝土護欄石塊;11-綠化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的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其主要包括:地基I,及設置在地基I上的路面2;所述的地基I最外部端設置有混凝土墻壁3,所述的混凝土墻壁3里層端設置有混凝土墻體4,所述的混凝土墻體4里層端設置有塊石層5,所述的塊石層5里層設置有砂石墊層6,所述的砂石墊層6里層端設置有毛石泥土層7,在所述的路面2上設置有混凝土護欄石塊10,所述的混凝土護欄石塊10—側端設置有綠化層11,在所述的地基I上設置有泄水孔8,在所述的地基I延伸段處設置有擋水護坡9;進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墻體4內設置有鋼筋骨架;進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墻壁3呈正六邊形。
[001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穩定性好,適應性較廣,耐沖擊性好,負載能力強,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生態環保功能和景觀效果為一體,滿足了經濟、環保的要求。
[0015]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主權項】
1.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及設置在地基上的路面;所述的地基最外部端設置有混凝土墻壁,所述的混凝土墻壁里層端設置有混凝土墻體,所述的混凝土墻體里層端設置有塊石層,所述的塊石層里層設置有砂石墊層,所述的砂石墊層里層端設置有毛石泥土層,在所述的路面上設置有混凝土護欄石塊,所述的混凝土護欄石塊一側端設置有綠化層,在所述的地基上設置有泄水孔,在所述的地基延伸段處設置有擋水護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墻體內設置有鋼筋骨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用生態護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墻壁呈正六邊形。
【文檔編號】E02B3/12GK205421161SQ201620189890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4日
【發明人】劉慶偉
【申請人】劉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