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〇〇〇1]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應力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
【背景技術】
[0002] 預應力錨固作為一種技術用于建筑基坑和地基基礎加固的各種土木工程,從20世紀初的預應力錨桿到20世紀50年代的錨索加固技術,發展到現在的錨索技術,在國內外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應用領域也涉及水利水電、鐵路隧道、橋梁、工業與民用建筑、礦山開采、環境治理、軍事工程等。
[0003]而以往預應力錨桿(索)造成了嚴重的地下環境污染,使之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臨時性支護用普通錨桿(索)由于在支護功能失效后無法回收,與所建的構筑物一起長期埋藏于地下,形成地下垃圾,造成地下環境污染,對今后相鄰地塊的粧基施工、基坑開挖、周圍的市政施工、地鐵施工、城市的長遠規劃及可持續發展等造成嚴重影響。所以采用創新的可回收式錨索是必然發展趨勢。
[0004]【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
[0006]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包括有張拉端錨板、墊板、可回收式錨板,工具鋼鋼絞線分別穿過張拉端錨板、墊板、可回收式錨板中心處的回收孔,可回收式錨板的回收孔外周圓向分布有四個錐孔,錐孔的斜度為6°,錐孔內壁與鋼絞線外壁之間夾置有工作夾片,可回收式錨板的錐孔外側、內側分別為外圓組件、內圓組件。
[0008] 所述的可回收式錨板中心處的回收孔直徑為Φ 14. 5_。
[0009]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回收時不需專用設備,只需用前卡式單根穿心式千斤頂10kN左右的力把工具鋼絞線拉出20cm后,就可以人工用手輕松將鋼絞線抽出,回收一索鋼絞線不超過10分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回收可靠率達100% ;回收后埋設于地下承載體只有Φ l〇CmX17cm的金屬錨固體,從而減少了對地下的污染;回收的鋼絞線經過處理還可以反復使用2-3次。
[0010]為了方便回收時工具鋼絞線的穿入和拽出,張拉端錨板中心需鉆一個Φ 18通孔,實現在回收張拉時夾緊工具鋼絞線。
[0011]【附圖說明】:
[0012]圖1為錨索固定端可回收式錨板結構圖;
[0013]圖2為可回收式錨具配合錨索使用示意圖。
[0014]【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附圖,一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包括有張拉端錨板3、墊板4、可回收式錨板6,工具鋼鋼絞線5分別穿過張拉端錨板3、墊板4、可回收式錨板6中心處的回收孔10,可回收式錨板6的回收孔10外周圓向分布有四個錐孔,錐孔的斜度為6°,錐孔內壁與鋼絞線外壁之間夾置有工作夾片2,可回收式錨板3的錐孔外側、內側分別為外圓組件8、內圓組件9,可回收式錨板6中心處的回收孔直徑為Φ 14. 5mm。
[0016]切割主體鋼絞線1和工具鋼絞線5,完成后穿入可回收式錨板6的孔內,預留一定長度,除中間的工具鋼絞線5外全部用工作夾片2鎖緊,然后旋上導向帽7,完成后將錨索順利安放到孔底部(如遇阻力不能強行置入,應先把錨索取出進行清孔后再放入錨索)后往回收50cm,下一步注漿,將水灰比為0. 5左右的純水泥漿液通過高壓注漿機將整個孔道注滿漿液,直至洞口溢出水泥漿液,等漿體養護期到后,使用張拉端錨具進行張拉到位,張拉時可回收式錨板6的組件2因為拔模斜度及Φ 14. 5中心孔的存在逐漸夾緊工具鋼絞線5,基坑基礎起來后,使用前卡式單根穿心式千斤頂將工具鋼絞線5拉出20cm后,用手拉工具鋼絞線5,,拉動過程中可回收式錨板6的組件2逐漸脫離組件1,錐孔內的工作夾片2脫落,不再鎖緊鋼絞線1,此時可將鋼絞線1連同張拉端錨板3 —起拽出孔道,完成一束錨索的回收。
【主權項】
1.一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張拉端錨板、墊板、可回收式錨板,工具鋼鋼絞線分別穿過張拉端錨板、墊板、可回收式錨板中心處的回收孔,可回收式錨板的回收孔外周圓向分布有四個錐孔,錐孔的斜度為6°,錐孔內壁與鋼絞線外壁之間夾置有工作夾片,可回收式錨板的錐孔外側、內側分別為外圓組件、內圓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回收式錨板中心處的回收孔直徑為Φ 14.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回收式錨索的錨具,包括有張拉端錨板、墊板、可回收式錨板,工具鋼鋼絞線分別穿過張拉端錨板、墊板、可回收式錨板中心處的回收孔,可回收式錨板的回收孔外周圓向分布有四個錐孔,錐孔的斜度為6°,錐孔內壁與鋼絞線外壁之間夾置有工作夾片,可回收式錨板的錐孔外側、內側分別為外圓組件、內圓組件。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回收時不需專用設備,只需用前卡式單根穿心式千斤頂10kN左右的力把工具鋼絞線拉出20cm后,就可以人工用手輕松將鋼絞線抽出,回收一索鋼絞線不超過10分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IPC分類】E02D5/76
【公開號】CN205062813
【申請號】CN201520719021
【發明人】余海平, 楊方, 陳宜強, 鐘智強, 朱徐平, 林松, 周亮, 汪偉
【申請人】安徽金星預應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