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適用于河道上穿地鐵車站或其它地下結構工程的防水工程。
【背景技術】
[0002]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車站及其它地下結構工程在修建的過程中往往遇到河流從結構頂部上穿通過,此時,河流的防滲問題尤為嚴重,稍有不慎會造成河水入滲或是淹沒地鐵車站等地下結構工程,所以防滲對于這類型的工程尤為嚴重。
[0003]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車站及其它地下結構工程在遇到上述情況時采取的措施是:加厚河流上穿結構板(頂板或是中板)的厚度,但由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沒有振搗密實,多次發生了河水入滲地鐵車站或其它地下結構工程的情況。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該結構能夠降低河水入滲地鐵車站及其它地下結構的風險。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砂漿層、防水層、粘土層和U型渡槽,所述砂漿層設置在河道上穿的結構板的上表面上。
[0006]在所述粘土層和所述U型渡槽之間設有防水布。
[0007]所述砂楽層的厚度為5?10cm。
[0008]所述防水層的厚度為2?4cm。
[0009]所述粘土層的厚度為2?3m。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利用砂漿層、防水層和粘土層自身防滲能力強的特點減少河水入滲地下結構的風險,另外通過在上部增設U型渡槽來引流河水,同時利用U型渡槽自身的防滲性能,近一步減少河水入滲結構的風險。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圍護結構;2、立柱;3、底板;4、結構板;5、砂漿層;6、防水層;7、粘土層;
8、U型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0014]請參閱圖1,一種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砂漿層5、防水層6、粘土層7和U型渡槽8,所述砂漿層5設置在河道上穿的結構板4的上表面上。
[0015]上述防水結構的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0016]I)待河道上穿的結構板4達到設計強度后,在所述結構板4頂部用木抹子抹砂漿,形成砂漿層5。
[001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地下結構是地鐵車站,結構板4是地鐵車站的中板,圍護結構1、底板3、中板-結構板4及立柱2是構成車站的基本骨架,底板3和中板之間通過內墻和立柱2連接。河道上穿中板。砂漿是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所述砂漿層5的厚度為5?1cm0
[0018]2)待所述砂漿層5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后,在所述砂漿層5上形成防水層6。
[001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防水層的厚度為2?4cm。形成防水層6的方法有兩種:一)用刷子涂抹水泥基防水材料兩遍,形成水泥基防水層。二)鋪設兩層防水卷材,以形成防水層6o
[0020]3)待所述防水層6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粘土層7的施工,所述粘土層7在豎向上分層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每層粘土需碾壓密實,并達到設計的密實度要求。
[00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粘土層7的厚度為2?3m,在施工所述粘土層7時,所述粘土層7的豎向分層厚度不得超過50cm;并且所用粘土不得含有有機質,雜質的含量不得超過
[0022]4)在完成所述粘土層7的施工后,在粘土層7上完成U型渡槽8的施工。
[0023]上述U型渡槽8可以采用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中的任意一種,當所述U型渡槽8采用素混凝土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所述U型渡槽8所用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不得低于P10。
[0024]在所述步驟3)完成之后,在所述步驟4)實施之前,可以在所述粘土層7上鋪設防水布。
[00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6]砂漿層5直接抹在結構板4的頂部,其作用是將結構板4的頂部找平,將結構板4頂部的細微裂縫填充密實。
[0027]防水層6設置在砂漿層5的上表面上,其作用是利用自身的防滲性能,減小河水入滲的風險。
[0028]粘土層7鋪在防水層的上表面上,其作用是利用粘土自身滲透系數小的特點,減小河水入滲的風險。
[0029]U型渡槽8施作在粘土層7的上方,其作用是引流河水,讓河水從地下結構的頂部流過,另外也是利用U型渡槽8自身的防滲性能,減小河水入滲的風險。
[0030]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砂漿層、防水層、粘土層和U型渡槽,所述砂漿層設置在河道上穿的結構板的上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土層和所述U型渡槽之間設有防水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漿層的厚度為5?1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層的厚度為2?4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層的厚度為2?3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穿河道的地下結構的防水結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砂漿層、防水層、粘土層和U型渡槽,所述砂漿層設置在河道上穿的結構板的上表面上。本實用新型利用砂漿層、防水層和粘土層自身防滲能力強的特點減少河水入滲地下結構的風險,另外通過在上部增設U型渡槽來引流河水,同時利用U型渡槽自身的防滲性能,近一步減少河水入滲結構的風險。
【IPC分類】E02D31-02
【公開號】CN204551550
【申請號】CN201520204379
【發明人】柴艷飛, 任富芝, 徐利, 鞏漢波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