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雨水棄流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棄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無動力物理雨水棄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全球淡水缺乏的情況下,雨水收集利用變得非常必要,由于降雨過程中不同歷時的降雨水質有很大差別,且受到大氣、建筑物表面、室外道路等因素影響,雨水中帶有懸浮物等污染物,而污染物比較集中與雨水管道的底層,在雨水收集時只需要收集雨水管道中中上層的雨水,而將下層污染物含量較高的雨水棄流。傳統的雨水棄流裝置都需要電力驅動,能耗大,成本高,而且結構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雨水棄流裝置,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進水管、分流管、棄流管和出水管,分流管管壁上設有斜向分流口,棄流管底部與分流管底部、出水管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斜向分流口的底邊緣高于棄流管的頂邊緣。
[000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斜向分流口的軸線與分流管橫截面在豎直方向的直徑呈30° -60°夾角。由此,可以將污染物含量較低的中上層雨水分流,得以利用。
[00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溢排管,溢排管的一端連通進水管,另一端連通出水管。由此,當雨水量過大時,多余的雨水可以從雨排管通過,以保證雨水可以及時排出。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溢排管管壁上設有檢查口。由此,可以通過檢查口來檢查管道內是否有堵塞。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分流口的底邊緣設置高于棄流管的頂邊緣,可以將污染物含量較高的底層雨水棄流排除,將污染物含量較低的中上層雨水分流,得以利用,且無需電力驅動,節能環保,降低成本,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雨水棄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雨水棄流裝置的分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2]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進水管1、分流管2、棄流管3和出水管4,具體來說,進水管I的一端與分流管2的一端法蘭連接,分流管2的另一端通過偏心大小頭與棄流管3 —端連接,棄流管3另一端通過偏心大小頭與出水管4 一端連接。
[0013]分流管2管壁上設有斜向分流口 21,斜向分流口 21的軸線與分流管2橫截面在豎直方向的直徑呈30°?60°夾角,在本實施例中,夾角為45°,分流效果最佳。棄流管3底部與分流管2底部、出水管4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斜向分流口 21的底邊緣高于棄流管3的頂邊緣,由此可以將管道中污染物含量較高的底層雨水棄流排除,將污染物含量較低的中上層雨水分流,得以利用。
[0014]此外,還可以設置溢排管5,溢排管5的一端通過法蘭連通進水管I的管壁,另一端通過法蘭連通出水管4的管壁,由此,可以通過檢查口來檢查管道內是否有堵塞。
[0015]此外,溢排管5管壁上還可以開設有檢查口 51,檢查口 51在不使用時,用封堵板將其封堵,封堵板與檢查口螺栓連接。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分流口的底邊緣設置高于棄流管的頂邊緣,可以將污染物含量較高的底層雨水棄流排除,將污染物含量較低的中上層雨水分流,得以利用,且無需電力驅動,節能環保,降低成本,結構簡單。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通的進水管(1)、分流管(2)、棄流管(3)和出水管(4),所述分流管(2)管壁上設有斜向分流口(21),所述棄流管(3)底部與所述分流管(2)底部、出水管(4)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斜向分流口(21)的底邊緣高于所述棄流管(3)的頂邊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分流口(21)的軸線與所述分流管(2)橫截面在豎直方向的直徑呈30° -60°夾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溢排管(5),所述溢排管(5)的一端連通所述進水管(I),另一端連通所述出水管(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排管(5)管壁上設有檢查口(51)。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雨水棄流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進水管、分流管、棄流管和出水管,分流管管壁上設有斜向分流口,棄流管底部與分流管底部、出水管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斜向分流口的底邊緣高于棄流管的頂邊緣。由此,通過將分流口的底邊緣設置高于棄流管的頂邊緣,可以將污染物含量較高的底層雨水棄流排除,將污染物含量較低的中上層雨水分流,得以利用,且無需電力驅動,節能環保,降低成本,結構簡單。
【IPC分類】E03F1-00, E03F3-04
【公開號】CN204510415
【申請號】CN201520181196
【發明人】許建華, 錢進, 郭志兵, 葛云
【申請人】南通百海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