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系統包括:于臨時地連墻的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一次梁,于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二主梁和多個第二次梁;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二主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多個第一次梁和多個第二次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臨時地連墻的兩側;臨時地連墻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位置開設有貫穿的通孔,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于通孔內相互連通;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對應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別設有傳力型鋼,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分別于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固接于傳力型鋼。
【專利說明】
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超高層建筑的不斷規劃興建,多為塔樓與裙房組成,基坑階段兩個區域多為分別施工,采用“臨時地連墻+多道混凝土內支撐”形式作為支護體系,用于基坑階段土方開挖工作。土方開挖完成后主體結構從下而上施工,隨之多道混凝土支撐梁由下而上逐步拆除,然而臨時地連墻兩側的主體結構被臨時地連墻階段,無法貫通,從而無法形成基坑內力傳遞。且此時臨時地連墻不能拆除,若此時施工臨時地連墻,則兩側基坑內力失衡。待多道混凝土支撐均拆除后,且地下階段主體結構完成,方可拆除臨時地連墻。
[0003]在臨時地連墻不能拆除的工況下,如何保證其兩側的基坑內力傳遞為施工難題,若基坑內力失衡,則造成基坑變形,尤其是周邊環境極其復雜的超深基坑,可能造成嚴重的坍塌事故,后果異常嚴重。同時在地下階段主體結構施工時,由于存在設計后澆帶,如何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及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亟需解決。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在基坑施工階段臨時地連墻暫不能拆除工況下,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包括:
[0006]于臨時地連墻的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一次梁,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二主梁和多個第二次梁;
[0007]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
[0008]所述臨時地連墻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內相互連通;
[0009]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對應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別設有傳力型鋼,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別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固接于所述傳力型鋼。
[0010]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在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位置在地連墻上開通孔,將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相互連接,保證主梁貫通。在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位置設置傳力型鋼,將將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連接在傳力型鋼上,采用傳力型鋼將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11 ]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一側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二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個連接梁。
[0012]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個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位置均采用臨時型鋼立柱進行支頂。
[0013]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每層后澆帶位置間距1500mm?2500mm設置有傳力型鋼。
[0014]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環形坡道位置設置有傳力型鋼。
[0015]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包括:
[0016]于臨時地連墻的一側間隔布置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一次梁,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間隔布置多個第二主梁和多個第二次梁;
[0017]將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將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
[0018]在所述臨時地連墻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開設貫穿的通孔,將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內相互連通;
[0019]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對應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別設置傳力型鋼,將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別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固接于所述傳力型鋼。
[0020]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在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位置在地連墻上開通孔,將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相互連接,保證主梁貫通。在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位置設置傳力型鋼,將將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連接在傳力型鋼上,采用傳力型鋼將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21 ]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分別設置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二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個連接梁。
[0022]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在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個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位置均采用臨時型鋼立柱進行支頂。
[0023]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每層后澆帶位置間距1500_?2500mm設置傳力型鋼。
[0024]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環形坡道位置設置傳力型鋼。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的平面示意圖。
[0026]圖2是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7]圖3?圖11是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29]配合參看圖1所示,圖1是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的平面示意圖。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包括:
[0030]于臨時地連墻90的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一主梁110和多個第一次梁210,于臨時地連墻90的另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二主梁120和多個第二次梁220。
[0031]多個第一主梁110和多個第二主梁120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臨時地連墻90的兩側,多個第一次梁210和多個第二次梁220以——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臨時地連墻90的兩側。
[0032]臨時地連墻90于第一主梁110和第二主梁120的位置開設有貫穿的通孔,第一主梁110和第二主梁120于所述通孔內相互連通,保證主梁貫通。
[0033]臨時地連墻90的兩側對應第一次梁210和第二次梁220的位置分別設有傳力型鋼30,第一次梁210和第二次梁220分別于臨時地連墻90的兩側固接于傳力型鋼30,通過傳力型鋼30將臨時地連墻90兩側基坑內力傳遞。優選地,傳力型鋼30為45α工字型鋼。
[0034]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在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位置在地連墻上開通孔,將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相互連接,保證主梁貫通。在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位置設置傳力型鋼,將將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連接在傳力型鋼上,采用傳力型鋼將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35]進一步地,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還包括:于臨時地連墻90的一側架設于多個第一主梁110和多個第一次梁210上以及于臨時地連墻90的另一側架設于多個第二主梁120和多個第二次梁220上的多個連接梁40,可以增強結構強度。
[0036]并且,多個第一主梁110、多個第一次梁210、多個第二主梁120、以及多個第二次梁220靠近臨時地連墻90的位置均采用臨時型鋼立柱50進行支頂,防止長跨度結構梁沉降過大。優選地,臨時型鋼立柱50包括豎向設置的28型槽鋼以及沿豎直方式間隔設置于28型槽鋼上的綴板。間距優選為500mm。綴板的尺寸優選為150 X 100 X 6mm。
[0037]更進一步地,臨時地連墻90的每層后澆帶位置間距1500mm?2500mm設置有傳力型鋼。優選地為間距2000mm。臨時地連墻90的環形坡道位置也設置有傳力型鋼。均可用于結構傳遞基坑內力。優選地,傳力型鋼為16型工字鋼。
[0038]因此,在基坑施工階段臨時地連墻暫不能拆除工況下,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通過在每層地下結構水平樓板后澆帶增加傳力型鋼,并在臨時地連墻位置以主梁貫通、次梁傳力的方式,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39]參見圖2所示,圖2是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為了實現上述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包括:
[0040]步驟SlOl:于臨時地連墻的一側間隔布置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一次梁,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間隔布置多個第二主梁和多個第二次梁;
[0041]步驟S102:將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將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
[0042]步驟S103:在所述臨時地連墻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開設貫穿的通孔,將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內相互連通;
[0043]步驟S104: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對應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別設置傳力型鋼,將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別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固接于所述傳力型鋼。
[0044]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在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位置在地連墻上開通孔,將臨時地連墻兩側主梁相互連接,保證主梁貫通。在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位置設置傳力型鋼,將將臨時地連墻兩側次梁連接在傳力型鋼上,采用傳力型鋼將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45]進一步地,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還包括: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分別設置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二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個連接梁,可以增強結構強度。
[0046]并且,在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個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位置均采用臨時型鋼立柱進行支頂,防止長跨度結構梁沉降過大。優選地,臨時型鋼立柱包括豎向設置的28型槽鋼以及沿豎直方式間隔設置于28型槽鋼上的綴板。間距優選為500mm。綴板的尺寸優選為150 X 100 X 6mm。
[0047]更進一步地,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每層后澆帶位置間距1500mm?2500mm設置傳力型鋼。優選地為間距2000mm。并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環形坡道位置設置傳力型鋼。均可用于結構傳遞基坑內力。
[0048]因此,在基坑施工階段臨時地連墻暫不能拆除工況下,本發明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通過在每層地下結構水平樓板后澆帶增加傳力型鋼,并在臨時地連墻位置以主梁貫通、次梁傳力的方式,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49]以下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參見圖3?圖11所示,圖3?圖11是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示意圖。
[0050]參見圖3所示,圖3是基坑開挖完成后基坑支護的剖面圖。施工時,基坑主體結構隨多道砼支撐結構由下而上逐步拆除而向上施工,臨時地連墻90的兩側分別為先施工區域和后施工區域。如圖3所示,圖中以施工道地下四層為例(S卩BI?B4層),臨時地連墻90上由下至上依次設有底板80、多道砼支撐結構的第一道砼支撐810、第二道砼支撐820、第三道砼支撐830、以及第四道砼支撐840。
[0051]參見圖4和圖5所示,分別為B4層的主梁貫通立面圖和次梁傳力立面圖。如圖4和圖5所示,當拆除B4層的第四道砼支撐840后,采用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進行B4層的主梁(圖中所示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圖中所示為第二主梁210)的設置,并且B4層的主梁和次梁均通過臨時型鋼立柱50支設于底板80上。通過在每層地下結構水平樓板后澆帶增加傳力型鋼,并在臨時地連墻位置以主梁貫通、次梁傳力的方式,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52]參見圖6和圖7所示,分別為B3層的主梁貫通立面圖和次梁傳力立面圖。如圖6和圖7所示,當拆除B3層的第三道砼支撐830后,采用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進行B3層的主梁(圖中所示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圖中所示為第二主梁210)的設置,并且B3層的主梁和次梁均通過臨時型鋼立柱50支設于B4層的主梁和次梁上。通過在每層地下結構水平樓板后澆帶增加傳力型鋼,并在臨時地連墻位置以主梁貫通、次梁傳力的方式,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53]參見圖8和圖9所示,分別為B2層的主梁貫通立面圖和次梁傳力立面圖。如圖8和圖9所示,當拆除B2層的第二道砼支撐820后,采用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進行B2層的主梁(圖中所示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圖中所示為第二主梁210)的設置,并且B2層的主梁和次梁均通過臨時型鋼立柱50支設于B3層的主梁和次梁上。通過在每層地下結構水平樓板后澆帶增加傳力型鋼,并在臨時地連墻位置以主梁貫通、次梁傳力的方式,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54]參見圖10和圖11所示,分別為BI層的主梁貫通立面圖和次梁傳力立面圖。如圖10和圖11所示,當拆除BI層的第一道砼支撐810后,采用本發明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進行BI層的主梁(圖中所示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圖中所示為第二主梁210)的設置,并且BI層的主梁和次梁均通過臨時型鋼立柱50支設于B2層的主梁和次梁上。通過在每層地下結構水平樓板后澆帶增加傳力型鋼,并在臨時地連墻位置以主梁貫通、次梁傳力的方式,保證基坑內力通過后澆帶與臨時地連墻進行傳遞,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005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臨時地連墻的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一次梁,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間隔布置的多個第二主梁和多個第二次梁; 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 所述臨時地連墻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內相互連通; 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對應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別設有傳力型鋼,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別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固接于所述傳力型鋼。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一側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二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個連接梁。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個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位置均采用臨時型鋼立柱進行支頂。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每層后澆帶位置間距1500mm?2500mm設置有傳力型鋼。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環形坡道位置設置有傳力型鋼。6.一種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臨時地連墻的一側間隔布置多個第一主梁和多個第一次梁,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另一側間隔布置多個第二主梁和多個第二次梁; 將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將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 在所述臨時地連墻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開設貫穿的通孔,將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內相互連通; 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對應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別設置傳力型鋼,將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別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固接于所述傳力型鋼。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于所述臨時地連墻的兩側分別設置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架設于多個所述第二主梁和多個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個連接梁。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多個所述第一主梁、多個所述第一次梁、多個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個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臨時地連墻的位置均采用臨時型鋼立柱進行支頂。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每層后澆帶位置間距1500_?2500mm設置傳力型鋼。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臨時地連墻兩側基坑內力傳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所述臨時地連墻的環形坡道位置設置傳力型鋼。
【文檔編號】E02D5/18GK105937219SQ201610357618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6日
【發明人】于海申, 裴鴻斌, 蘇亞武, 亓立剛, 周洪濤, 劉鵬, 楊紅巖, 柯子平, 高輝, 戚明浩, 王宜彬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