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泥土加固質量,解決現有技術無法保證攪拌葉是否打開形成變徑樁的問題;在攪拌過程中,緩慢打開和/或收縮攪拌葉,可以形成連續變徑截面的攪拌樁,連續的變徑攪拌樁無應力集中,強度大,提高軟質泥土加固質量;使用一臺攪拌樁機施工形成多種直徑的攪拌樁,減少操作人員更換攪拌葉的時間,提高攪拌工作效率;采用外管和內管正反轉動,具有壓漿作用,解決冒漿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2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1的攪拌頭結構示意圖;
[0032]圖3為圖2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
[0033]圖4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1的攪拌葉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34]圖5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1的鉆桿局部示意圖;
[0035]圖6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1的過渡套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0036]圖7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1的過渡套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0037]圖8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2的攪拌頭局部示意圖;
[0038]圖9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3的攪拌頭局部示意圖;
[0039]圖10為本發明變徑攪拌樁機實施例4的攪拌頭局部示意圖;
[0040]圖11為本發明成樁施工方法形成一種變徑攪拌樁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0041]圖12為本發明成樁施工方法形成一種連續變徑攪拌樁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0042]圖13為本發明成樁施工方法形成一種等徑攪拌樁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0043]圖14為本發明成樁施工方法形成一種地下變徑攪拌樁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0044]圖中,10:攪拌頭;20:機座;30:升降機構;40:塔架;50:轉動驅動機構;11:夕卜管;12:內管;13:攬樣葉組;14:外管頭座;15:內管頭座;16:導向桿;17:伸縮機構;111:外管福圈;121:唆衆口 ;122:內管福圈;123:過渡套;124:上滑動福圈;125:下滑動福圈;1230:內套圈;1231:上輻圈;1232:下輻圈;131:攪拌葉;1311:第一葉片;1312:第二葉片;1313:鉸鏈;17-1:伸縮缸;17-2:電動葫蘆;17_3:升降掛鉤;31:升降電機;32:升降減速器;33:升降卷筒;34:鋼絲繩;35:升降滾輪;51:外管驅動單元;52:內管驅動單元;511:外管驅動電機;512:外管傳動組件;513:外管轉動輪;521:內管驅動電機;522:內管傳動組件;523:內管轉動輪;100:鉆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46]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正反轉動”用于說明外管和內管轉動的方向相反,并不用于限定外管為正向,內管為反向。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術語“軸向”在未特別指定的情況下,指外管的軸向。
[0047]實施例1:
[0048]如圖1到4所示,本發明的變徑攪拌樁機,包括:機座20、塔架40、攪拌頭10和升降機構30。塔架40固定在機座20上。攪拌頭10通過升降機構30吊裝在塔架40上,升降機構30帶動攪拌頭10上下移動。升降機構30具有排繩器式、電動葫蘆式或升降滑軌式等多種結構,均為現有技術。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采用排繩器式,升降機構30包括升降電機31、升降減速器32、鋼絲繩34、升降滾輪35和升降卷筒33,升降電機31安裝在機座20上,通過升降減速器32與升降卷筒33相連接,帶動升降卷筒33轉動,升降滾輪35安裝塔架40上。鋼絲繩34的一端固定在升降卷筒33上,另一端與攪拌頭10連接,鋼絲繩34沿升降滾輪35滑動。當升降卷筒33轉動卷起鋼絲繩34時,攪拌頭10上升;當升降卷筒33轉動放出鋼絲繩34時,攪拌頭10下降。
[0049]參照圖2所示,攪拌頭10包括鉆桿100、轉動驅動機構50和伸縮機構17。鉆桿100包括外管11和內管12,外管11和內管12均可由鋼管制成,外管11的內徑大于內管12的外徑,內管12空套在外管11中,與外管12同軸設置,且內管12的前部穿出外管11。內管12的后端用于與送漿泵通過管道連接,接收水泥等固化劑,內管12的前部設有噴漿口 121,參照圖1所示,噴漿口 121優選設置在內管12前部的前端位置。外管11設有一個外管輻圈111,且通過焊接固定在外管11上;內管12的前部設有一個內管輻圈122,且通過焊接固定在內管12的前部,且與噴漿口 121相近。內管12的前部還設有一個可滑動的過渡套123,過渡套123設置在外管輻圈111與內管輻圈122之間,空套在內管12前部的外壁,可沿內管12的外壁滑動。過渡套123設有可相對轉動的上輻圈1231和下輻圈1232。參照圖2和3所示,外管輻圈111與上輻圈1231之間鉸接安裝有一組攪拌葉組13,每組攪拌葉組13包括三個攪拌葉131,攪拌葉131的兩端分別與外管輻圈111及上輻圈1231相鉸接。優選的,三個攪拌葉131沿外管輻圈111和上輻圈1231的周向均勻排列。內管輻圈122與下輻圈1232之間同樣鉸接安裝一組攪拌葉組13,每組攪拌葉組13包括三個攪拌葉131,攪拌葉131的兩端分別與內管輻圈122及下輻圈1232相鉸接,三個攪拌葉131沿內管輻圈122和下輻圈1232的周向均勻排列。參照圖4所示,每個攪拌葉131包括第一葉片1311、第二葉片1312和鉸鏈1313,第一葉片1311和第二葉片1312的通過鉸鏈1313相鉸接。轉動驅動機構50安裝在鉆桿100上,轉動驅動機構50分別與外管11及內管12的后部相連接,用于帶動外管11和內管12正反轉動或者同向轉動。伸縮機構17安裝在鉆桿100上,用于驅動內管12與外管11沿軸向相對移動,使第一葉片1311和第二葉片1312之間的夾角增大或者減小,改變攪拌葉的攪拌直徑。
[0050]進一步的,參照圖1和2所示,鉆桿100還包括外管頭座14和內管頭座15。外管11通過軸承或轉動套與外管頭座14可轉動地連接,內管12通過軸承或轉動套與內管頭座15可轉動地連接。內管頭座15位于在外管頭座14的上方,由于內管12空套在外管11中,內管頭座15與外管頭座14可沿外管的軸向相對移動。轉動驅動機構50包括外管驅動單元51和內管驅動單元52,外管驅動單元51安裝在外管頭座14上,內管驅動單元52安裝在內管頭座15上。參照圖2所示,外管驅動單元51包括外管驅動電機511、外管傳動組件512和外管轉動輪513,外管轉動輪513固定在外管11的頭部,外管驅動電機511通過外管傳動組件512與外管轉動輪513連接。內管驅動單元52包括內管驅動電機521、內管傳動組件522和內管轉動輪523,內管轉動輪523固定在內管12的頭部,內管驅動電機521通過內管傳動組件522與內管轉動輪523連接。其中,內管傳動組件522和外管傳動組件512可以選用同步帶機構或減速器等,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需要說明的是,轉動驅動機構具有多種形式,除了上述所述的結構形式外,還可以將外管驅動電機511和內管驅動電機521采用同一個電機,并分別通過內管傳動組件522和外管傳動組件512與內管12及外管11連接,帶動內管11和外管12轉動。伸縮機構17帶動內管頭座14和外管頭座15相對移動,使內管12和外管11沿軸向相對移動。
[0051]參照圖5所示,鋼絲繩34與外管頭座14連接,在外管頭座14上設有兩根但不限于兩根導向桿16,內管頭座15設有導向孔,內管頭座15與導向桿16可滑動地套接。伸縮機構17包括伸縮缸17-1,伸縮缸17-1安裝在外管頭座14和內管頭座15之間,伸縮缸17_1的缸筒固定在外管頭座14上,伸縮缸17-1的活塞桿與外管11相平行,且伸縮缸的頂端與內管頭座15相固定,伸縮缸117-1的活塞桿伸出或收回驅動內管頭座15與外管頭座14沿軸向相對移動。優選的,伸縮缸17-1米用液壓缸。外管11和內管12之間沿軸向相對移動的過程中,沿著導向桿16移動,避免內管或外管晃動,攪拌葉損壞,提高攪拌頭的使用效率。
[0052]優選的,內管12的前部用于過渡套123滑動的外表面截面可以為圓形或六角形,當呈六角形時,過渡套123具有多種結構,以下介紹兩種典型結構:(I)參照圖6所示,過渡套123包括內套圈1230、上輻圈1231和下輻圈1232,內套圈1230的內表面也呈六角形,內套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