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活動擋水蓄水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水工設施,特別是一種用于抗旱抗洪及圍堰的活動式水工設施。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土、砂、石料等用來筑壘堤壩及圍堰已成為人們的常識,也造成了一種思維定勢。然而,土、砂、石料的拋填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不耐浸泡。今年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大洪水,到處險情不斷,抗洪搶險工作極其困難,便是最好的佐證,這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已到了非抓緊解決不可的地步。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變人們的思維定勢和傳統觀念,開辟一條以水治水的新路,設計一種可用以抗洪抗旱,制做圍堰的活動擋水蓄水墻,以期從根本上解決前述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途徑得以實現一種活動擋水蓄水墻,它由各側面圍成一內部用以蓄水的密閉空腔,空腔之縱截面呈梯形,空腔內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及頂面和底面間以纜繩牽掛加固;并在迎水面或頂面上開設連通空腔的進排水口;在底面周緣以定位樁將墻體與地面固接。
使用時,利用抽水機械向空腔內灌水,水灌滿后即構成一堅固墻體,可用以擋水,干旱時,可將墻體內所蓄之水放出用以抗旱;同時,可將墻體逐節聯接成長堤,用以起抗洪堤作用,或將墻體做成環狀圍堰,將圍堰內的水抽干后即可進行水利及橋梁工程的施工。由此可見,本發明兼具抗洪抗旱及圍堰作用,耐浸泡,可重復使用,使用方便快捷,較之土石堤及圍堰省工省料,可大幅降低抗洪及施工費用。
下面結合附圖及其實施例對本發明詳細描述
圖1是實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縱向外觀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縱向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2,即圍堰縱向內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2,即圍堰俯視示意圖;本發明是一種可拆卸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具體地說,它包括如下兩種主要實施方案實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它由迎水面2、背水面3、頂面4、底面5及前后兩側面8圍成一內部用以蓄水的密閉空腔1,空腔1之縱截面呈梯形,空腔1內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間及頂面4與底面5之間以纜繩6牽掛加固;并在迎水面2和頂面4上均各開設一聯通空腔1的進排水口9;在底面5周緣以定位樁7將墻體與地面固接。在前后側面8上分別設一公母榫10,并在迎水面邊緣設搭邊12,以該公母榫10相互嵌套配合搭邊聯接將若干分段墻體聯合組成抗洪抗旱長堤或子堤。為保護迎水面2,使之不被刺破,在迎水面2旁的定位樁7上可設一張濾渣網;在頂面4上部固聯一人行板11以便于人在堤上行走;并可在底面5上連接一塊護堤裙,該護堤裙可搭在主堤上,一則避免水滲入本發明之墻體底面5下,二則亦可起到防水沖刷以保護主堤的作用。
實施例2,圍堰。它主要由迎水面2、背水面3、頂面4、底面5圍成一內部用以蓄水的密閉空腔1,空腔1縱截面呈梯形,橫截面呈環形,空腔1內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間及頂面4和底面5之間以纜繩6牽掛加固,并在迎水面2頂部或頂面4開設一聯通空腔1的進排水口9;在底面5周緣以定位樁將墻體與地面固接。
本發明可采用鋼性材料做骨架,再在骨架上蒙上高強度耐水面料,如橡膠等制成,也可采用高強度耐水面料直接粘縫成柔性產品以便于運輸。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動擋水蓄水墻,其特征在于它由各側面圍成一內部用以蓄水的密閉空腔[1],空腔[1]縱截面呈梯形,空腔[1]內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及頂面[4]和底面[5]間以纜繩[6]牽掛加固;并在迎水面[2]或頂面[4]上開設聯通空腔[1]的進排水口[9];在底面[5]周緣以定位樁[7]將墻體與地面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其特征在于密閉空腔[1]由迎水面[2]、背水面[3]、頂面[4]、底面[5]及前后兩側面[8]圍成,在迎水面[2]及頂面[4]上各開進排水口[9],在前后兩側面[8]分別設一公母榫[10],在迎水面邊緣設搭邊[12],以該公母榫[10]相互聯接組成長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其特征在于空腔[1]為由迎水面[2]、背水面[3]、頂面[4]及底面[5]圍成的環形空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其特征在于在迎水面[2]旁的定位樁[7]上可設一張濾渣網[13]。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其特征在于在頂面[4]上部固聯一塊人行板[11]。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其特征在于在底面[5]上可連接一塊護堤裙。
全文摘要
本發明系一種可拆卸的活動擋水蓄水墻,它由各側面圍成一內部用以蓄水的密閉空腔,空腔內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及頂面與底面間以纜繩牽掛加固,并在迎水面及頂面上開設連通空腔1的進排水口;在底面周緣以定位樁將墻體與地面固接。本發明可做成抗洪抗旱長堤(子堤)及圍堰,解決了采用砂、土、石料筑壘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難題。
文檔編號E02B3/12GK1245236SQ9811259
公開日2000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1998年8月15日
發明者劉天球 申請人:劉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