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尤指一種具有節省馬桶清潔劑用量為功效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
時下廁衛清潔工作中,使用于馬桶水箱的錠塊狀清潔劑乃直接浸置于其水箱中,而一馬桶水箱有效儲水容積約達10公升儲水量;是以,蓋清潔劑是溶解稀釋于該10公升之水中,于每次沖水時,皆造成10公斤稀釋清潔液之流失入沖水馬桶中。清潔劑稀釋在水中的濃度也是與時間成正比,待時間愈久,濃度愈高。以高濃度的稀釋清潔液直接沖洗排泄物實屬非常不經濟乃不言而喻,此尤以沖除小便尿液最為浪費。且根據報導,過多清潔液一但流入污水管中,其更將造成污物腐噬的不易。
以經濟及環保的觀點,沖洗馬桶時,最好先用未含有清潔劑的清水沖除排泄物,然后再用適當濃度的稀釋清潔液量清洗馬桶,使造成保護膜達除臭、消毒的功效,如此才能經濟而有效地使用清潔劑,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且延長清潔劑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是基于上述觀點而設計,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得以有效節省清潔劑用量,且增長廁衛清潔錠使用壽命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完全自動控制,且結構簡單、制造容易,不易發生故障的馬桶清潔劑釋量自動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達到的一種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器,安置在馬桶水箱內,其上蓋連設有通氣管,其內放置清潔劑錠;一液面控制室,獨立于該容器內部的一空間,并連結具有一進出水口,且該進出水口連通于馬桶水箱的內容空間;一虹吸管一端開口固定并連通于該液面控制室,且低于液面控制室的進出水口高度,另端則位于該容器內部空間;該液面控制室是結合于容器上,而其進出水口則作為容器入水時的進出水口,而該虹吸管結合于液面控制室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如下方式達到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液面控制室是連結設于容器的外側壁下部。
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虹吸管是連通固定于設在容器內的管座,該管座下方的空間獨立于該容器內部空間,并且連通于液面控制室。
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虹吸管是由下端連通于液面控制室上端為敞開狀的內管;及保持間隙地套于內管外,上端為封閉狀而下端與容器內部連通的外管所組成。
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器在清潔劑錠放置空間的上方設有滴水容器。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是將清潔劑錠置于容器內,待稀釋成溶液后,再于馬桶沖水的出水最后階段始流入馬桶水箱內,得將業經由清水沖洗過的馬桶利用該稀釋溶液再中洗一次,使在馬桶表面形成除臭護膜。因此,與習知清潔劑直接置于水箱內的方式比較,清潔劑的使用量可大為節省,而且得以延長使用壽命,符經濟原則。一般而言,水箱有效儲水容積約10公升,本實用新型的容器約1公升,因此,可節省大約10倍左右的清潔劑用量。當然也可經由容器容積、虹吸管徑、液面控制室高度、口徑的大小設計來調整。
再者,本實用新型中稀釋液的流出及補充水的進入皆利用液面控制室及虹吸管來控制,其動力來自大氣壓及水的重力,可達到完全自動化,且未使用任何可動構件,無故障之虞。
以下藉由一具體實施例配合圖式說明,以對本實用新型構造及特征有更明顯的了解。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2為
圖1的II-II線剖面圖;圖3為
圖1的III-III線剖面圖;圖4、5、6、7為本實用新型的進水與出水圖例說明示意圖。
配合圖示的詳細說明如
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是包括一可置于馬桶水箱內的容器1,具有進出水口20的液面控制室2,連通該容器1內部與液面控制室2的虹吸管3。
容器1,于本實施例中是將外觀設計呈橫剖面具扇形的形狀,得以方便置于馬桶水箱內的角落,不致影響浮球的上下升降。但此種造型形狀并非唯一的式樣,倘水箱無設浮球或空間足夠大,即亦可制成其他形狀。
該容器1于上端開口處設有一可蓋罩以密閉的可卸式上蓋10,同時將一向上延伸且可彎曲的通氣管11連設于該上蓋10,且該通氣管11上端出氣口的高度需高設于水箱盛水液面的最高液面之上。
該容器1的板材可用比重大于水的玻璃、陶瓷……等制成,如用輕質塑料制成,則需于底處加設配重塊(如鉛塊)等重物,或用卡榫、固定栓……等任一種元件固定于水箱內保持沉底狀態,使其不會隨水箱內水液的升降而幌動傾倒。
而其液面控制室2,是結合設于容器1外側壁下方之處,其上端開口則作為容器1入水時的進出水口20,該進出水口20的高度即作為容器1內的最低液面高度。
該液面控制室2的特征在于利用進出水口20決定容器1內液面高度,其形狀、大小、設置位置均無限定必要。例如,該液面控制室2可為設于容器1內的獨立空間(圖未示),利用一管體(圖未示)連通該獨立空間與容器外部,且以該管體位于容器外的開口作為入水的進出水口。
虹吸管3,構造上包括一管座30、內管31及外管32;管座30為利用斷面呈L型的板體固設在容器1內的一側底板,令該管座30下方的空間30a與容器1內部的其余空間隔開,但與前述的液面控制室2相連通。內管31下端固定于管座30,并與該管座下方的空間30a相連通,外管32其管徑大于內管31罩套于內管31外,上端具封閉端與內管31上端開放狀通口保持間隙,下端則抵套在三只L型固定塊33上,以與管座30的底板保持間隙,供容器1內的清潔劑稀釋液進出流通。
再于容器1底部,為設虹吸管座30一側的空間,則可作為放置清潔劑錠的區域。于該區域上方及容器上蓋10的底面,復以卡合方式設有一滴水容器12,其底板上設有許多小滴水孔12a。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其次說明其安裝及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裝置安裝時的步驟如下(1)打開容器1的上蓋10,在容器1中先予充滿水,至液面控制室2的進出水口20有水流出;(2)將清潔劑錠M放入容器1內;(3)將上蓋10蓋妥,同時將整個容器1沉置于馬桶水箱T內固定位;安裝時馬桶水箱T內可先充水或安裝完成后再充水。
此時,清潔劑錠M在容器1內遂逐漸溶解稀釋,最后使整具容器1內皆成為清潔劑稀釋液,但虹吸管3內因流路甚長且呈折曲狀,故稀釋液進入虹吸管3內的量并不多(如圖4)。
一旦有人使用馬桶而按下沖水把手時,在最初階段,水箱T內的儲水大量流出,將排泄物沖下,在此同時,容器1內的液體會少量從液面控制室的進出水口20被帶出。
然后,水箱T內水面迅速降至低于該進出水口20(如圖5),此時容器1內的大部分清潔劑稀釋液便迅速經由虹吸管3的外管32、內管31(如箭頭所示)、液面控制室2,而從進出水口20處迅速灌流入水箱T內,并排出至馬桶中,以大致令清潔劑清洗已經清水沖洗過的馬桶內壁,并形成一層保護膜作為除臭、消毒之需。
至于存留在水箱內未沖出的清潔劑稀釋液,則與后續流入水箱的清水混合于容器1中,以作為清潔劑錠塊M再次溶解供下一次沖水之用。
根據實際測試結果,上述容器1內的稀釋液迅速流出(約須費時6秒鐘),至液面達液面控制室2的進出水口20高度時,稀釋液即停止流出(如圖6)。亦即,進出水口20的高度即為容器1內的基本液面高度;此時,容器1底部、虹吸管3及液面控制室2內皆留存有稀釋液,在此同時,滴水容器12內經由其滴水孔12a的稀釋液即會沖激清潔劑錠塊,打破其表面所形成的薄膜,以利迅速再溶解于后續流入容器1內的補充水。
其次,于馬桶水箱T內的沖水液流出至最低限度時,水箱開始進水,至水箱水面超過液面控制室2的進出水口20后,水箱T內的水又經由進出水口20、液面控制室2、虹吸管3的內管31、外管32而對容器1內補充進水(如圖7),至水滿為止,同時清潔劑亦逐漸溶解稀釋,等待下次備用。
上文陳述是就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所作的說明,依照相同的技術思想,本實用新型尚可作其他諸多改變,例如虹吸管可用倒U型管取代內外管套合的方式、虹吸管不采用管座而直接將內管下端連通于液面控制室、滴水容器不設于上蓋下面而改以掛鉤或扣具設于容器側壁上……等均屬可行之道,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并不限定于實施例的形態,先予陳明。
權利要求1.一種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器,安置在馬桶水箱內,其上蓋連設有通氣管,其內放置清潔劑錠;一液面控制室,獨立于該容器內部的一空間,并連結具有一進出水口,且該進出水口連通于馬桶水箱的內容空間;一虹吸管一端開口固定并連通于該液面控制室,且低于液面控制室的進出水口高度,另端則位于該容器內部空間;該液面控制室是結合于容器上,而其進出水口則作為容器入水時的進出水口,而該虹吸管結合于液面控制室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液面控制室是連結設于容器的外側壁下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虹吸管是連通固定于設在容器內的管座,該管座下方的空間獨立于該容器內部空間,并且連通于液面控制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虹吸管是由下端連通于液面控制室上端為敞開狀的內管;及保持間隙地套于內管外,上端為封閉狀而下端與容器內部連通的外管所組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器在清潔劑錠放置空間的上方設有滴水容器。
專利摘要一種馬桶清潔劑釋出量自動控制裝置,包括可取卸上蓋且設有通氣管的容器,與馬桶水箱連通具進出水口的液面控制室結合于一側;于進出水口處設有高度保持于容器內的虹吸管;虹吸管包括內管和外管,內管下端連通且固定于液面控制室,外管上端為封閉狀,而下端保持間隙地套置該內管。清潔劑錠塊在容器內稀釋,于馬桶沖水末段時方釋出,具有節省清潔劑用量的功效。
文檔編號E03D9/02GK2223758SQ9520447
公開日1996年4月3日 申請日期1995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1995年2月23日
發明者林森茂 申請人:田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