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轉速大流量螺旋水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螺旋水泵的改進,具體地說它是一種低轉速大流量螺旋水渠。
現有的螺旋水泵,其螺旋葉片和中心軸為一整體,構成轉子,在“U”形槽內旋轉,螺旋葉片對水產生推力,將水提上來。但有部分水回流,提水效率較低,而且多為金屬制成,防腐性較差,應用范圍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以風力機為主要動力的低轉速、大流量、耗能少、效率高、耐腐蝕的提水設備。
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葉片、主軸和外殼三者做成一體,構成渠體,工作時一同轉動,三者形成的渠體內腔是螺旋形,渠體每轉動一周,腔內的水就上升一個螺距,從而提高了水的勢能,不斷旋轉,水就不斷從渠內流出,不存在水的回流。外殼的兩端分別裝有一個加固圈,主軸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通過法蘭盤與上半軸和下半軸聯接,上半軸和下半軸分別固定在兩個軸承座上,軸承座和底座鉸接。渠體的一端放入水里,隨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而上升和下降,渠體與水平面的夾角(即按裝角)也隨之變化。
附
圖1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
1-下軸承座2-下半軸3-葉片4-外殼5-加固圈6-主軸7-上半軸8-上軸承座9-底座葉片3和外殼4均用玻璃鋼制作,葉片3呈螺旋形,線數2-6,葉片3、外殼4、主軸6三者構成渠體,主軸6用無縫鋼管制成,外露部分用玻璃鋼纏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螺旋形的渠體內腔,從而每旋轉一周,渠體內的水就上升一個螺距,隨著渠體的不斷旋轉,水不斷從渠體內流出。在外殼4的兩端制作兩個加固圈5,以增強外殼4的牢固性。主軸6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通過法蘭盤與上半軸7和下半軸2聯接,上半軸7和下半軸2分別固定在軸承座8和軸承座1上,軸承座1、軸承座8和底座9鉸接。上半軸7為動力輸入軸。在制作時要保證主軸6的外徑與外殼4的內徑之比為13~3.5,螺距為外殼4內徑與主軸6外徑之差的一半。渠體的按裝角范圍為25°~35°,渠體的一頭要插入水里,工作時轉速范圍為1-150轉/分,旋轉方向要與螺旋旋向相同。提水高度為1-5米。
若渠體長度為3.45米,按裝角30°,則提水高度為1.7米,當轉速為50轉/分時,出水量可達100米3/小時。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具有如下優點1.由于螺旋轉子與外殼園筒之間固定,無縫隙,水不產生回流,從而提高了提水效率。
2.由于渠體停止轉動時,水停留在螺旋葉片、外殼形成的內腔內,只要轉動就能上水,增大速度,上水量增大,特別適合與風力機配套使用,也可用人力驅動。
3.本實用新型可用于稻田灌概、鹽場提取海水,也可用于污水處理。
4.由于主要部件用玻璃鋼制作,所以耐腐蝕、抗老化、重量輕。
權利要求1.一種由葉片[3]、外殼[4]、主軸[6]組成的螺旋水渠,其特征是葉片[3]、主軸[6]和外殼[4]構成一體,工作時一同轉動,外殼[4]的兩端分別裝有一個加固圈[5],主軸[6]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通過法蘭盤與上半軸[7]和下半軸[2]聯接,上半軸[7]和下半軸[2]分別固定在軸承座[8]和軸承座[1]上,軸承座[1]、[8]和底座[9]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渠,其特征是葉片〔3〕的螺旋線數為2~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渠,其特征是葉片〔3〕,外殼〔4〕均用玻璃鋼制作,主軸〔6〕的外露部分用玻璃鋼纏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渠,其特征是主軸〔6〕外徑與外殼〔4〕內徑之比為13~3.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渠,其特征是轉速為1-150轉/分,按裝角為25°~3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渠,其特征是葉片〔3〕螺距為外殼〔4〕內徑與主軸〔6〕外徑之差的一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轉速大流量螺旋水渠,它的葉片是螺旋形,并與軸和外殼連為一體,構成渠體,靠渠體的旋轉,來提高進入渠體內的水的勢能,使水不斷從渠體上端流出。其特點是轉速低、流量大、耐腐蝕。可用風力機帶動,也可用人力驅動,不僅能用于稻田灌溉、鹽場提取海水和工廠排除污水,而且能用于提固體粉末。
文檔編號E02B13/00GK2106192SQ90210998
公開日1992年6月3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1990年5月18日
發明者王玉恒 申請人:山東省萊蕪市科技開發中心實驗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