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該圍井結構包括:圍井井壁、貫穿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與出水中孔配合設置的拍門;圍井井壁圍繞消溢洞洞口設置,圍井井壁的地基深入水庫庫底,圍井井壁將消溢洞洞口上方的井內區域與井外區域隔離,以形成分離的消溢洞洞內區域和水庫庫內區域。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圍井井壁上設置出水中孔和與該出水中孔配合設置的拍門,利用圍井井壁兩側的水位差自動控制拍門的關閉或者開啟,從而即可以實現防止水庫內水源通過消溢洞滲漏至地下暗河,又可以達到地下暗河通過消溢洞和貫穿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為水庫補給水源的效果,并減少了庫底天然防滲層的上下水壓差,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
【專利說明】
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巖溶地區具有許多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如地下蘊藏豐富的喀斯特水資源;地下洞穴中富集石油、天然氣、砂礦及礦泉資源;各種奇特的地貌現象常是很好的旅游資源;喀斯特洞穴曾是人類祖先的棲居地,蘊藏著寶貴的考古資源。然而,由于巖溶地區容易產生消溢洞,從而巖溶地區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水庫漏水。也就是說,對巖溶地區工程地質研究有利于人們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巖溶地區水庫滲漏問題普遍存在,由于水庫與地下暗河之間形成的消溢洞,當地下暗河水位低于水庫時,水庫中水量將通過消溢洞滲漏至地下暗河,導致水庫水量流失的問題,因而,需要對巖溶地區的消溢洞進行防滲處理。
[0003]當前,相關技術中提供了一種工程處理巖溶地區消溢洞的防滲結構,該防滲結構主要采用鋪蓋回填、圍井等方式來解決由于消溢洞的產生引起的水庫水量滲漏至地下暗河而導致的水庫內水量流失的問題,主要處理過程為:首先,工作人員清除消溢洞內的充填物,然后,通過向消溢洞內回填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方式在消溢洞內造建防滲結構;上述巖溶地區消溢洞的防滲結構容易增加庫底天然防滲層上下水壓差,從而增加庫底天然防滲層被擊穿的可能性,且當地下暗河水位高或者突然涌水時,將在上述防滲結構上作用一定的水壓,此時對防滲結構具有一定的破壞性,另外,對于大型的消溢洞而言,采用鋪蓋回填、圍井的方式來造建防滲結構存在工程量大、投資成本高、施工范圍大等問題。
[0004]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
【申請人】發現相關技術中提供的巖溶地區消溢洞的防滲結構容易導致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且無法有效利用地下暗河來水,無法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以實現防止水庫內水源通過消溢洞滲漏至地下暗河,并達到地下暗河通過消溢洞和貫穿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為水庫補給水源的效果,同時減少了庫底天然防滲層的上下水壓差,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
[0006]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該圍井結構包括:圍井井壁、貫穿該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以及與該出水中孔配合設置的拍門;
[0007]上述圍井井壁圍繞消溢洞洞口設置,上述圍井井壁的地基深入水庫庫底,上述圍井井壁將上述消溢洞洞口上方的井內區域與井外區域隔離,以形成分離的消溢洞洞內區域和水庫庫內區域;
[0008]上述出水中孔用于連通上述消溢洞洞內區域與上述水庫庫內區域;
[0009]上述拍門在上述消溢洞洞內區域與上述水庫庫內區域之間形成的水位差的作用下,自動開啟或者自動關閉,以控制上述出水中孔導通或閉合。
[0010]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拍門包括上懸式拍門,上述上懸式拍門以繞頂部可旋轉方式固定安裝于上述圍井井壁的外側。
[0011]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上懸式拍門包括配重結構,以使上述上懸式拍門在上述圍井井壁兩側的水位差符合預設的閾值時自動開啟或者自動關閉。
[0012]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出水中孔的下緣高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上述出水中孔的上緣低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
[0013]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以下的底部防滲結構;
[0014]其中,上述底部防滲結構的底端與上述圍井井壁的地基上表面相連,上述底部防滲結構的側壁與上述圍井井壁的底端相連,并沿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庫底外延指定的距離設置,用于防止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水通過上述水庫的庫底滲透至地下暗河。
[0015]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底部防滲結構包括粘土層,上述粘土層是將上述圍井井壁兩側的原始庫底泥土挖走一部分后回填粘土并夯實后形成的。
[0016]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底部防滲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粘土層上表面的反濾層,和/或干砌石護面。
[0017]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出水表孔;
[0018]上述出水表孔貫穿上述圍井井壁設于上述圍井井壁的頂部,上述出水表孔的下緣高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上述出水表孔的上緣低于上述圍井結構的井內區域的最尚水位。
[0019]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圍井井壁外側,并位于上述出水中孔與上述出水表孔之間的鋼爬梯。
[0020]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圍井井壁頂部兩側的防護圍欄。
[0021]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中,該圍井結構包括:圍井井壁、貫穿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以及與出水中孔配合設置的拍門;圍井井壁圍繞消溢洞洞口設置,圍井井壁的地基深入水庫庫底,圍井井壁將消溢洞洞口上方的井內區域與井外區域隔離,以形成分離的消溢洞洞內區域和水庫庫內區域。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圍井井壁上設置出水中孔和與該出水中孔配合設置的拍門的方式,利用圍井井壁兩側的水位差自動控制拍門的關閉或者開啟,從而即可以實現防止水庫內水源通過消溢洞滲漏至地下暗河,又可以達到地下暗河通過消溢洞和貫穿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為水庫補給水源的效果,同時減少了庫底天然防滲層的上下水壓差,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
[002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4]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1a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的上懸式拍門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9]考慮到相關技術中提供的巖溶地區消溢洞的防滲結構容易導致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且無法有效利用地下暗河來水,還存在工程量大、投資成本高、施工范圍大等問題,無法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下面通過實施例進行描述。
[0030]如圖1所示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圍井結構包括:圍井井壁
11、貫穿該圍井井壁11設置的出水中孔22、以及與該出水中孔22配合設置的拍門33;
[0031]上述圍井井壁11圍繞消溢洞洞口設置,上述圍井井壁11的地基深入水庫庫底,上述圍井井壁11將上述消溢洞洞口上方的井內區域與井外區域隔離,以形成分離的消溢洞洞內區域和水庫庫內區域,具體的,可以將圍井井壁11內區域作為消溢洞洞內區域,當地下暗河水量大時,通過消溢洞溢出至圍井井壁11內區域,對應的,將圍井井壁11外區域作為水庫庫內區域;
[0032]上述出水中孔22用于連通上述消溢洞洞內區域與上述水庫庫內區域;
[0033]上述拍門33在上述消溢洞洞內區域與上述水庫庫內區域之間形成的水位差的作用下,自動開啟或者自動關閉,以控制上述出水中孔22導通或閉合。
[0034]具體的,在巖溶地區,當處于枯水期時,地下暗河來水量變小,此時,消溢洞洞內的水位低于水庫庫內的水位,消溢洞洞內與水庫庫內之間形成一定的水位差,上述拍門33的兩側產生一定的水壓差,消溢洞洞內一側水壓小于水庫庫內一側的水壓,將控制拍門33自動關閉,從而防止水庫庫內水量滲透至消溢洞洞內,進而避免了水庫庫內水量通過消溢洞滲透至地下暗河,解決了在枯水期水庫庫內水量嚴重流失的問題;
[0035]相對應的,當處于汛期時,地下暗河來水量增大,消溢洞洞內水上涌,此時,消溢洞洞內的水位高于水庫庫內的水位,消溢洞洞內與水庫庫內之間形成一定的水位差,上述拍門33的兩側同樣產生一定的水壓差,消溢洞洞內一側水壓大于水庫庫內一側的水壓,將控制拍門33自動打開,從而實現消溢洞洞內水量通過上述出水中孔22流入水庫庫內,進而實現地下暗河通過消溢洞和貫穿圍井井壁11設置的出水中孔22為水庫補給水源,達到了在汛期有效利用地下暗河的水資源的效果,同時,由于消溢洞洞內水位與水庫庫內水位的差值小于預設值(如,0.5m)時,拍門33將自動打開而溢水,減少了庫底天然防滲層的上下水壓差,從而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
[0036]實際上,上述圍井結構可以設計為圓柱形,圍井井壁11上可以設置多個出水中孔22,圖1為將圍井井壁11的截面圖,只示出了在圍井井壁11上設置兩個出水中孔22的情況,并不限制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在圍井井壁11上預留多個出水中孔22,而且出水中孔22的尺寸和位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考慮到由于地下暗河來水量的不同,消溢洞洞內的水位高低不同,因此,可以通過在圍井井壁11的不同高度設置出水中孔22,從而實現消溢洞洞內水位達到任意數值時均可有效利用地下暗河的水資源;以為岜蒙水庫設計的1#圍井結構為例,圍井結構直徑設置為15m,可以在圍井井壁11上設置6個出水中孔22,出水中孔22的大小設置為Φ 2.5m。
[0037]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中,上述圍井結構包括:圍井井壁11、貫穿圍井井壁11設置的出水中孔22、以及與出水中孔22配合設置的拍門33;圍井井壁11圍繞消溢洞洞口設置,圍井井壁11的地基深入水庫庫底,圍井井壁11將消溢洞洞口上方的井內區域與井外區域隔離,以形成分離的消溢洞洞內區域和水庫庫內區域。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圍井井壁11上設置出水中孔22和與該出水中孔22配合設置的拍門33的方式,利用圍井井壁11兩側的水位差自動控制拍門33的關閉或者開啟,從而即可以實現防止水庫內水源通過消溢洞滲漏至地下暗河,又可以達到地下暗河通過消溢洞和貫穿圍井井壁11設置的出水中孔22為水庫補給水源的效果,同時減少了庫底天然防滲層的上下水壓差,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即在巖溶地區有效控制庫內水量滲漏流失的同時實現了對地下暗河來水的有效利用、以及還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
[0038]例如,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巖石受水的溶蝕作用和伴隨的機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如石芽、石溝、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發育地區,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比較缺乏,但地下水系卻比較發達,采用上述圍井結構既可以防止滲透,有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
[0039]進一步的,上述拍門33可以包括上懸式拍門,上述上懸式拍門以繞頂部可旋轉方式固定安裝于上述圍井井壁11的外側,如圖1a所示的上述圍井結構的上懸式拍門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40]進一步的,上述上懸式拍門可以包括配重結構,以使上述上懸式拍門在上述圍井井壁11兩側的水位差符合預設的閾值時自動開啟或者自動關閉,其中,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設計配重結構的相關參數,而實現在不同預設的閾值下自動開啟拍門33,如,該預設的閾值可以是0.5m。
[0041]具體的,考慮到各個水庫均存在一定的死水水位和正常蓄水位,且各個水庫間的死水水位和正常蓄水位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基于此,在設計出水中孔22在圍井井壁11上的位置時,需根據水庫的死水水位和正常蓄水位而定,基于此,上述出水中孔22的下緣高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上述出水中孔22的上緣低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仍以為岜蒙水庫設計的I #圍井結構為例,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為791.510,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為802.410,因此,需要將出水中孔22設計在水位為791.510至802.410之間。
[0042]進一步的,考慮到可能存在水庫庫內的水量通過水庫庫底滲透至地下暗河的情況,或者在造建圍井結構之后某一時間段又形成新的消溢洞的情況,因此,在庫底的圍井井壁11周圍指定區域內設置有相應的結構,以進一步防止水庫庫內水量滲透至地下暗河,基于此,如圖2所示,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以下的底部防滲結構4 4,仍以為岜蒙水庫設計的I #圍井結構為例,將底部防滲結構4 4設置在水位為791.510以下的位置,優選的,將底部防滲結構44的上表面設置在水位為791.510處;
[0043]其中,上述底部防滲結構44的底端與上述圍井井壁11的地基上表面相連,上述底部防滲結構44的側壁與上述圍井井壁11的底端相連,并沿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庫底外延指定的距離設置,用于防止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水通過上述水庫的庫底滲透至地下暗河。
[0044]具體的,上述底部防滲結構44包括粘土層443,該粘土層443的下表面與圍井井壁11的地基上表面相連,上述粘土層443是將上述圍井井壁11兩側的原始庫底泥土挖走一部分后回填粘土并夯實后形成的。
[0045]進一步的,上述底部防滲結構44還包括設置于上述粘土層443上表面的反濾層442,和/或干砌石護面441,其中,該反濾層442作為中間過渡層,起到反濾的作用;該干砌石護面441用于防沖砂,防止上述粘土層443中的粘土被帶走,仍以為岜蒙水庫設計的1#圍井結構為例,將反濾層442的厚度設計為500mm,將干砌石護面441設計為600mm。
[0046]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出水表孔201;
[0047]上述出水表孔201貫穿上述圍井井壁11設于上述圍井井壁11的頂部,上述出水表孔201的下緣高于上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上述出水表孔201的上緣低于上述圍井結構的井內區域的最高水位,仍以為岜蒙水庫設計的1#圍井結構為例,可以在圍井井壁11上設置5個出水表孔201,井內區域的最高水位為803.050,在設計出水中孔22的位置時需要參考圍井內區域的最高水位,因此,需要將出水表孔201設計在水位為802.410至803.050之間。
[0048]進一步的,為了便于后續工作人員對圍井結構進行檢修、維護,基于此,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圍井井壁11外側,并位于上述出水中孔22與上述出水表孔201之間的鋼爬梯202。
[0049]進一步的,為了提高工作人員在對圍井結構進行檢修、維護時的安全性,上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上述圍井井壁11頂部兩側的防護圍欄203,該防護圍欄203可以采用漿砌磚制作而成,仍以為岜蒙水庫設計的1#圍井結構為例,可以將防護圍欄203的厚度設計為I20mmο
[0050]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通過在圍井井壁11上設置出水中孔22和與該出水中孔22配合設置的拍門33的方式,利用圍井井壁11兩側的水位差自動控制拍門33的關閉或者開啟,從而即可以實現防止水庫內水源通過消溢洞滲漏至地下暗河,又可以達到地下暗河通過消溢洞和貫穿圍井井壁11設置的出水中孔22為水庫補給水源的效果,同時減少了庫底天然防滲層的上下水壓差,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即在巖溶地區有效控制庫內水量滲漏流失的同時實現了對地下暗河來水的有效利用、以及還有效防止庫底天然防滲層被破壞;進一步的,通過在庫底的圍井井壁11周圍指定區域內設置有底部防滲結構44,可以進一步防止水庫庫內水量滲透至地下暗河;更進一步的,底部防滲結構44采用三層結構,可以更好的起到防滲且防沖砂的效果。
[0051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5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5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5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可輕易想到變化,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變化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圍井結構包括:圍井井壁、貫穿所述圍井井壁設置的出水中孔、以及與所述出水中孔配合設置的拍門; 所述圍井井壁圍繞消溢洞洞口設置,所述圍井井壁的地基深入水庫庫底,所述圍井井壁將所述消溢洞洞口上方的井內區域與井外區域隔離,以形成分離的消溢洞洞內區域和水庫庫內區域; 所述出水中孔用于連通所述消溢洞洞內區域與所述水庫庫內區域; 所述拍門在所述消溢洞洞內區域與所述水庫庫內區域之間形成的水位差的作用下,自動開啟或者自動關閉,以控制所述出水中孔導通或閉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拍門包括上懸式拍門,所述上懸式拍門以繞頂部可旋轉方式固定安裝于所述圍井井壁的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懸式拍門包括配重結構,以使所述上懸式拍門在所述圍井井壁兩側的水位差符合預設的閾值時自動開啟或者自動關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中孔的下緣高于所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所述出水中孔的上緣低于所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死水水位以下的底部防滲結構; 其中,所述底部防滲結構的底端與所述圍井井壁的地基上表面相連,所述底部防滲結構的側壁與所述圍井井壁的底端相連,并沿所述水庫庫內區域的庫底外延指定的距離設置,用于防止所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水通過水庫的庫底滲透至地下暗河。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滲結構包括粘土層,所述粘土層是將所述圍井井壁兩側的原始庫底泥土挖走一部分后回填粘土并夯實后形成的。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滲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粘土層上表面的反濾層,和/或干砌石護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圍井結構還包括:出水表孔; 所述出水表孔貫穿所述圍井井壁設于所述圍井井壁的頂部,所述出水表孔的下緣高于所述水庫庫內區域的正常蓄水位,所述出水表孔的上緣低于所述圍井結構的井內區域的最高水位。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圍井井壁外側,并位于所述出水中孔與所述出水表孔之間的鋼爬梯。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巖溶地區水庫的圍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圍井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圍井井壁頂部兩側的防護圍欄。
【文檔編號】E02B3/10GK205711965SQ201620652519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韋海勇, 陳宏明, 陳桂斌, 歐輝明, 梁天津, 甘彬, 陸華南, 唐翔, 黎東曉, 李艷平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