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壩泄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壩泄水結構,它包括大壩上部的泄水表孔,泄水表孔閘門井,大壩底部的放空底孔,放空底孔閘門井,與放空底孔閘門井連通的底部退水隧洞;所述底部退水隧洞下游設有豎直穿過底部退水隧洞的豎井,所述豎井與泄水表孔閘門井連通。本實用新型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物布置空間,使之兼具泄洪和放空的功能;將泄洪表孔和放空底孔共用一個退水隧洞,無需將泄水表孔泄水結構和放空底孔泄水結構分開布置,減少了洞挖量、支護量及占地面積。
【專利說明】一種大壩泄水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水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將泄洪表孔和放空底孔結合的大壩泄水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為保障大壩的安全,常采用泄洪表孔來宣泄洪水。而在非常情況下,還需布置放空洞,以實現放空和檢修功能。
[0003]傳統的大壩中,泄洪表孔泄水結構與放空底孔泄水結構一般分開布置,S卩,泄水表孔與大壩上端的退水隧洞連通,放空底孔與壩底部的退水隧洞連通。這樣就需要在壩的上、下端都開挖橫穿水壩的隧洞,而隧洞的開挖要根據地形、河道等實地環境來設計,將占用一定的地形和河道,而且橫向隧洞開挖量及其支護量大,成本高、造價高。對于河道狹窄,泄洪建筑物布置空間有限的工程,這種問題尤為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大壩泄水結構。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6]所述大壩泄水結構包括大壩上部的泄水表孔,泄水表孔閘門井,大壩底部的放空底孔,放空底孔閘門井,與放空底孔閘門井連通的底部退水隧洞;所述底部退水隧洞下游設有豎直穿過底部退水隧洞的豎井,所述豎井與泄水表孔閘門井連通。
[0007]優選地,所述豎井底端設有水墊塘。
[0008]優選地,所述水墊塘深度為大壩上游水位與水墊塘高程差的8 —12%,優選10%。
[0009]優選地,所述豎井與底部退水隧洞下游出水端之間的連接段為壓坡段。
[0010]下面結合設計原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本實用新型在大壩放空底孔退水隧洞下游開挖一豎井,通過此豎井將放空底孔和泄水表孔連通,這樣就不需要在泄水表孔處額外開挖一條退水隧洞了,節約了開挖成本,降低了工程造價,同時也減少了支護量,減少了人力、物力。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豎井底端設置一個水墊塘。該水墊塘主要用于對水流的消能,其消能效果與其消能容積有關,本實用新型中,水墊塘深度取上游水位與水墊塘高程差的8 —12%,通過水力學試驗發現,本實用新型水墊塘的水流消能率可達到74%以上。
[0013]另外,從泄水表孔閘門井處放出的水流經豎井跌落及在水墊塘消能后,其流態相當紊亂。因此,為改善流態,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將豎井與底部退水隧洞下游出水端之間的連接段設為壓坡段。
[0014]總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5](I)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物布置空間,使之兼具泄洪和放空的功能;
[0016](2)將泄洪表孔和放空底孔共用一個退水隧洞,無需將泄水表孔泄水結構和放空底孔泄水結構分開布置,減少了洞挖量、支護量及占地面積。【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大壩泄水結構縱向剖面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大壩泄水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0020]圖中:1、泄水表孔;2、放空底孔;3、放空底孔閘門井;4、底部退水隧洞;5、豎井;
6、泄水表孔閘門井;7、水墊塘;8、壓坡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見圖1和圖2,所述大壩泄水結構包括大壩上部的泄水表孔1,泄水表孔閘門井6,大壩底部的放空底孔2,放空底孔閘門井3,與放空底孔閘門井3連通的底部退水隧洞4 ;所述底部退水隧洞4下游設有豎直穿過底部退水隧洞4的豎井5,所述豎井5與泄水表孔閘門井6連通。 [0022]所述豎井5底端設有水墊塘7。
[0023]所述水墊塘7深度為大壩上游水位與水墊塘7高程差的10%。
[0024]所述豎井5與底部退水隧洞4下游出水端之間的連接段為壓坡段8。
[0025]以某水庫為例,泄洪表孔泄洪流量359m--/s,放空底孔泄洪流量127 m--/s,原方案泄洪表孔、放空底孔洞身采用城門洞型,表孔洞身長258m,尺寸為5m (寬)X 7m (高),底孔洞身長298m,尺寸3m (寬)X4m (高),原投資分別為2451萬元和1141萬元。現將表孔與底孔結合,共用的退水隧洞尺寸為5m (寬)X7m (高),節省投資864萬元。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壩泄水結構,包括大壩上部的泄水表孔(I),泄水表孔閘門井(6),大壩底部的放空底孔(2),放空底孔閘門井(3),與放空底孔閘門井(3)連通的底部退水隧洞(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退水隧洞(4)下游設有豎直穿過底部退水隧洞(4)的豎井(5),所述豎井(5 )與泄水表孔閘門井(6 )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壩泄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井(5)底端設有水墊塘(7)。
3.如權利要去2所述的大壩泄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墊塘(7)深度為大壩上游水位與水墊塘(7)高程差的8 —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壩泄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井(5)與底部退水隧洞(4)下游出水端之間的連接段為壓坡段(8 )。
【文檔編號】E02B8/06GK203559405SQ201320667848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劉昊, 胡娟, 朱友軍, 陳剛, 王小平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