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水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地漏,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夠能夠防異味、防溢水的排水地漏。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的地漏產品主要以傳統的水封式地漏為主,在其工作中,當排放的廢水水位高于泄水管上沿口時,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動向泄水管內流動,最終排放掉,每次排放后,由于地漏中水封帽下沿口與泄水杯中的泄水管上沿口之間有一定水位差,從而儲存一定的水量(俗稱水封),它阻隔了室內與下水管道間的空氣流通,達到防止臭氣蔓延的效果,但傳統水封式地漏存在以下缺點1.水密封持續時間短,當流入地漏的污水量較大時,水封處易產生虹吸現象,導致剩余水封水量較少,一旦蒸發干涸后,就會與公共下水管道的氣味連通,失去封堵異味的作用;2.抗壓能力差,即使水封中的水沒有干涸,也會在首層的地漏處聽到汩汩的水泡聲,并伴有散發出難聞的惡臭,其主要原因是下水管道的內壁殘存有大量的滯留物,使得管徑變小,流水不暢等,進而在管道內積存有壓縮氣體,當該 壓力超出地漏水封中的壓力時,下水管道中的壓縮氣體就會從地漏中冒出;3.無防止溢水的功能,當下水管由于堵塞或其他原因,使管內污水和氣體通過地漏反溢入用戶室內,從而造成不同程度環境污染與損害。籍此,解決以上問題已成為廣大用戶的迫切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排水地漏。本實用新型將排水通道設計為上小下大,能夠有效防止排水時產生虹吸現象,進而防止水封被部分或者全部抽離,同時通過特殊結構設計的防溢組件,既能排水通暢,又能防止異味上返,還能防止污水反溢。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排水地漏,它包括外筒、濾水篦子、水封裝置和內筒,所述濾水篦子蓋裝在外筒的上端口,所述外筒的上端口內設置有凸臺,外筒下部設置為階梯式縮口狀,所述內筒為漏斗狀,其安裝在外筒內,且其上口沿搭裝在凸臺上,內筒下部插裝在水封裝置內,所述水封裝置懸裝在外筒內。進一步的,所述水封裝置包括水槽、阻水筒、底筒和導流板,所述水槽呈倒八字狀,所述阻水筒的一端固裝于水槽的外端沿上,所述底筒固裝在水槽底部,所述導流板固裝在底筒外壁上。進一步的,它還包括內蓋和浮球,所述內蓋蓋裝在內筒的上端口,且內蓋的中心設置有通孔,所述浮球設置在內筒內。進一步的,所述內筒內壁上設置有多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呈螺旋狀均衡排布。進一步的,所述導流板為L型結構。進一步的,所述浮球的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進一步的,所述所述內筒為一體式結構。進一步的,所述水封裝置為一體式結構。[00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有I、本實用新型首先采用傳統的水封阻隔方式,內筒與水封裝置之間儲存的水深且穩定,密封性能好,其次是增設了浮球,氣體上頂會引起內筒中的水位上升,進而使得浮球上升至內蓋并封堵內蓋上的通孔,在內筒中形成密閉的腔室,且隨著氣體上排量增大,腔室內的氣壓增大,既能夠使得浮球更加穩固的封堵住內蓋,防止異味氣體排放至外界,又能夠防止廢水外溢,另,高壓腔室能夠增強排水的效果,使得累積于下水管道或者地漏中的雜物高壓排出,進而疏通下水管道。2、本實用新型的外筒的出水口設置為階梯狀的縮口,既便于將其插入到下水管道中,又能夠使得水從小口徑往大口徑排放,有效的降低了發生虹吸現象的概率,進而確保排水后水封裝置能夠存有足夠積水量以實現水封。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封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外筒,11凸臺,2濾水篦子,3水封裝置,31水槽,32阻水筒,33底筒,34導流板,4內筒,41引流板,5內蓋,51通孔,6浮球,7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的實施例,一種排水地漏,它包括外筒I、濾水篦子2、水封裝置3和內筒4,外筒I的上端口內設置有凸臺11,下部設置為階梯式縮口狀,與下水管道口徑相適配,便于插接到下水管道中,且能夠防止排水時產生虹吸現象;濾水篦子2蓋裝在外筒I的上端口,濾水篦子2用于過濾水中雜物,防止地漏或者下水道堵塞;水封裝置3懸裝在外筒I的腔內下部,且水封裝置3能夠上下滑動,水封裝置3的具體結構如圖1、2所示,它由水槽31、桶口邊沿往外往下延伸形成的阻水筒32、安裝在水槽31底部的底筒33構成,其中底筒33的直徑小于水槽31的直徑,且底筒33的圓周側均衡的設置有多個L形的導流板34,水封裝置3的底筒33插入至外筒I的縮口中,導流板34在起到導流作用的同時,還起到縱向、橫向限位的作用;安裝在外筒I內的內筒4為漏斗形,其下部插裝在水封裝置3的水槽31內,其上部卡裝在外筒I的凸臺11上;在內筒4的上端口蓋裝有內蓋5,且內蓋5的中心設置有通孔51,在內筒4的腔內安放有浮球6,在內筒4的上端口外圈還安裝有密封圈7,在內筒4的上部內壁上設置有多組引流板41,且呈螺旋狀均衡排布,能夠使得排水呈現渦流狀,對浮球6起到一定的沖刷作用,還能夠對浮球6起限位作用,使其能夠準確的上浮至通孔51中,為防止浮球6浮至內蓋以外,將通孔51的孔徑設置為小于浮球6的直徑;優選的,內筒4及其水封裝置3分別設計為一體結構。當排水時,廢水經濾水篦子2過濾掉大宗雜物后,通過內蓋5的通孔51沖入內筒4中,經由引流板41產生渦流狀的水流沖刷浮球6,此時浮球6漂浮在液面上;水從內筒4的下端口進入水槽31中,并繼續流入至內筒4與水槽31之間的腔室中,進而水面上升漫過水槽31最高處后,依次穿過阻水筒32與外筒I之間的腔室,經過相鄰導流板34之間的腔室(即底筒33與外筒I的縮口之間的腔室)排出。排水后,內筒4和水槽31之間的腔室存有積水形成水封,此時水封裝置3在水的重力作用下落在外筒I的底部,若長期沒有排水,隨著水蒸發致使水封面逐漸降低,浮球6也隨之降低,當低至剛好卡合在內筒4的漏斗底部時,浮球6將水封與外界隔絕,能夠減緩水蒸發;即使水完全蒸發,卡合在底部的浮球也能夠起到一定防異味的作用;當返水時,阻水筒32及底筒33能夠阻擋水上返的同時,將水封裝置3浮起使其與內筒4、密封圈7鎖緊,防止水繼續上返;若水進一步上返,進入內筒4后將浮球7浮起封堵住通孔51,上返的水被內蓋5所阻止,同時,封堵住通孔的內蓋還能夠有效的防止異味外泄。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筒(I)、濾水篦子(2)、水封裝置(3)和內筒(4),所述濾水篦子(2)蓋裝在外筒(I)的上端口,所述外筒(I)的上端口內設置有凸臺(11),外筒(I)下部設置為階梯式縮口狀,所述內筒(4)為漏斗狀,其安裝在外筒(I)內,且其上口沿搭裝在凸臺(11)上,內筒(4 )下部插裝在水封裝置(3 )內,所述水封裝置(3 )懸裝在外筒(I)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裝置(3)包括水槽(31)、阻水筒(32)、底筒(33)和導流板(34),所述水槽(31)呈倒八字狀,所述阻水筒(32)的一端固裝于水槽(31)的外端沿上,所述底筒(33)固裝在水槽(31)底部,所述導流板(34)固裝在底筒(33)外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內蓋(5)和浮球(6),所述內蓋(5)蓋裝在內筒(4)的上端口,且內蓋(5)的中心設置有通孔(51),所述浮球(6)設置在內筒(4)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4)內壁上設置有多組引流板(41),所述引流板(41)呈螺旋狀均衡排布。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板(34)為L型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6)的直徑大于通孔(51)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內筒(4)為一體式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裝置(3)為一體式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排水地漏,它包括外筒、濾水篦子、水封裝置和內筒,所述濾水篦子蓋裝在外筒的上端口,所述外筒的上端口內設置有凸臺,外筒下部設置為階梯式縮口狀,所述內筒為漏斗狀,其安裝在外筒內,且其上口沿搭裝在凸臺上,內筒下部插裝在水封裝置內,所述水封裝置懸裝在外筒內;本實用新型將排水通道設計為上小下大,能夠有效防止排水時產生虹吸現象,進一步避免水封被部分或者全部抽離,同時通過特殊結構設計的內筒等組件,既能排水通暢,又能防止異味上返,還能防止污水反溢。
文檔編號E03C1/282GK202466799SQ2012201084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劉榮家 申請人:劉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