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木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道路下的排水檢查井,均采用紅磚砌筑或現場澆筑成型,道路交工使用一段時間以后,道路上成千上萬個排水檢查井均下沉,在道路上形成成千上萬個凹坑,僅武漢市就有123萬個排水檢查井,即有100多萬個凹坑;從而產生如下問題1、形成道路和排水檢查井的不均勻沉降,影響道路和排水檢查井的使用壽命,維修工作量大、成本高;2、影響行車安全;3、對車輛和輪胎損害大、噪音大、能耗大,成本高且不節能環保;4、排水檢查井和管網漏水,加速土體和排水檢查井及管網的沉降,從而進一步影響道路和排水檢查井使用效果;5、現場工作量大,工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及其制作方法。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井筒、控制沉降底座,所述控制沉降底座連接所述井筒的底部,所述控制沉降底座的寬度大于所述井筒的寬度,所述控制沉降底座包括嵌入部、本體部、及控制沉降部,所述嵌入部嵌入至所述井筒內腔的底部,所述本體部位于所述嵌入部的下方且與所述嵌入部相連接,所述控制沉降部由所述本體部的外壁向外延伸,所述控制沉降部的頂面與所述井筒的底面齊平,所述井筒的筒壁上還開設有多個注漿孔。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沉降部的底面與所述本體部的底面齊平,所述控制沉降部的高度為15cm — 60cm。上述方案中,所述井筒與控制沉降底座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成一體成型。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沉降部環繞所述本體部的外壁。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沉降部為空心圓臺形狀或圓筒形狀,當為空心圓臺形狀時,所述空心圓臺的外徑由井口至底座的方向是不斷增大的,所述控制沉降部的外徑比所述井筒的外徑寬30cm - 200cm。上述方案中,所述井筒的橫截面為多邊形。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沉降部包括多個控制沉降塊,所述多個控制沉降塊等間隔的環繞所述本體部的外壁分布,所述多個控制沉降塊位于同一平面上。上述方案中,每個控制沉降塊的縱截面為梯形或矩形,每個控制沉降塊的寬度為15cm — IOOcm0所述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1)預制井筒,在所述預制井筒的筒壁上形成有多個注漿孔;
2)將所述預制井筒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
3)在預制井筒內腔的底端向下挖土形成一個擴孔坑;
4)將液壓擴孔器放置于所述擴孔坑內,所述液壓擴孔器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利用所述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由所述擴孔坑坑壁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將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填充至所述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中;
5)重復步驟4),再形成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將所述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內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再重復步驟4),直至所有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一一形成并在形成的同時填充完畢;
6)將現澆鋼筋混凝土填充至所述擴孔坑、及預制井筒內腔與所述擴孔坑相連接的底部 區域;
7)往所述多個注漿孔中注入水泥漿。所述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O預制井筒,在所述預制井筒的筒壁上形成有多個注漿孔;
2)將所述預制井筒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
3)在預制井筒內腔的底端向下挖土形成一個擴孔坑;
4)將液壓擴孔器放置于所述擴孔坑內,所述液壓擴孔器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利用所述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由所述擴孔坑坑壁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
5)重復步驟4),形成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然后將所有控制沉降孔一并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
6)將現澆鋼筋混凝土填充至所述擴孔坑、及預制井筒內腔與所述擴孔坑相連接的底部區域;
7)往所述多個注漿孔中注入水泥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液壓方式向外擴孔,是擠土式的擴孔,增加了地基土的密實度,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載力,從而可以控制排水檢查井的沉降;
本發明擴孔是采用液壓對頂式擴孔方法成對進行,最終形式為非連續的擴孔或連續圓周的擴孔,而不是采用人工擴孔,相比人工擴孔有以下不同(1)擴孔方式不同;人工擴孔為非擠土式擴孔;本發明采用液壓方式向外擴孔,液壓對頂式擴孔是擠土式的擴孔;(2)擴孔效果不同;人工擴孔無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實度和地基土的承載力;液壓對頂式擴孔方法增加了地基土的密實度,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載力,從而可以控制排水檢查井的沉降;
2)由于控制沉降底座增大了與土體之間的接觸面積,故可以增大排水檢查井的承重能力,大大提高了控制沉降效果;
3)由于擴孔是在預制井筒的底部以下進行,同時控制沉降底座在井內的頂部高于井外的頂部(不同于常規的底板井內外一樣厚),相當于為雙底板,防水性能更佳,剛度更大;
4)筒壁上預留有注漿孔,利用該注漿孔可以向井外土體注漿,有效地增加土體的強度以及土體與筒壁之間的結合緊密程度,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排水檢查井的控制沉降效果;
5)由于利用注漿孔向井外土體注漿,在固化了土體的同時,即使發生管網漏水,對土體的軟化程度也少得多,也起到了減少沉降的效果。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立體圖。圖5為預制井筒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形成有擴孔坑的工作狀態圖。圖7為將液壓擴孔器放置在擴孔坑內的工作狀態圖。·圖8為形成有控制沉降孔的工作狀態圖。圖9為液壓擴孔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當然下述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一
如圖I和圖2所示,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它包括井筒I及控制沉降底座2。控制沉降底座2的寬度大于井筒I的寬度。控制沉降底座包括嵌入部3、本體部4、及控制沉降部5。嵌入部3嵌入至井筒I內腔的底部。本體部4位于嵌入部3的下方且與嵌入部3相連接。控制沉降部5由本體部4的外壁向外延伸,控制沉降部5的頂面與井筒I的底面齊平。井筒I的筒壁上還開設有多個注漿孔6。井筒I及控制沉降底座2的材料均為鋼筋混凝土。在本實施例中,井筒I為圓筒形。可以理解的是,井筒I的橫截面還可以為多邊形。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沉降部5的底面與本體部4的底面齊平。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沉降部5的高度為15cm — 60cm。在本實施例中,井筒I與控制沉降底座2 —體成型,其可以采用通過模板預制鋼筋混凝土的方法制作。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沉降部5環繞本體部4的外壁。控制沉降部5為空心圓臺形狀,該空心圓臺的外徑由井口至底座的方向是不斷增大的。在本實施例中,空心圓臺的最大外徑比井筒的外徑寬30cm - 200cm。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它與實施例一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控制沉降部7為圓筒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沉降部7的外徑比井筒的外徑寬30cm - 200cm。實施例三
如圖4所示,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它與實施例一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控制沉降部包括多個控制沉降塊8。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沉降塊8的數目為四個。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沉降塊8的數量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的四個,優選為偶數個。四個控制沉降塊8等間隔的環繞本體部的外壁對稱分布,四個控制沉降塊8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控制沉降塊8的縱截面為梯形。可以理解的是,每個控制沉降塊8的縱截面也可以為矩形或其它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控制沉降塊8的寬度為15cm - IOOcm0在本實施例中,井筒I與控制沉降底座2 —體成型,其可以采用通過模板預制鋼筋混凝土的方法制作。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中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與實施例三大致相同,但制作方法不同,該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如圖5所示,預制井筒1,預制井筒I的筒壁上形成多個注漿孔6,該井筒I是無底結
構;
2)將預制井筒I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
3)如圖6所示,自預制井筒I內腔的底端向下挖土形成一個擴孔坑9;
4)如圖7至圖9所示,將液壓擴孔器10放置于擴孔坑9內,液壓擴孔器10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11,利用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11由擴孔坑9的坑壁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12 ;
5)米用下述二種方案之一
將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填充至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12中,然后重復步驟4),再形成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將所述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內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再重復步驟4),直至所有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一一形成并在形成的同時填充完畢;
或者重復步驟4),形成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然后將所有控制沉降孔一并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
6)將現澆鋼筋混凝土填充至擴孔坑9、及預制井筒I內腔與擴孔坑9相連接的底部區域3 (如圖I所示),即在預制井筒I底部的上、下區域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成一體,從而得到如圖4所示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
7)往所述多個注漿孔6中注入水泥漿。在本實施例中,擴孔板11的板面為弧形,擴孔板11可以通過伸縮桿沿著軸線方向進行伸縮。可以理解的是,擴孔板的形狀和尺寸,以及施工時擴孔板與地面的夾角可根據防沉降孔的形狀和尺寸進行調整,擴孔板設置的個數也可根據施工工藝要求做相應調整。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結構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相同,但制作方法不同,該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如圖5所示,預制井筒1,預制井筒I的筒壁上形成多個注漿孔6,該井筒I是無底結
構;
2)將預制井筒I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
3)如圖6所示,自預制井筒I內腔的底端向下挖土形成一個擴孔坑9;
4)如圖7至圖9所示,將液壓擴孔器10放置于擴孔坑9內,液壓擴孔器10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11,利用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11由擴孔坑9的坑壁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12,將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填充至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12中;
5)重復步驟4),再形成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將所述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內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再重復步驟4),直至所有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一一形成并在形成的同時填充完畢;
6)將現澆鋼筋混凝土填充至擴孔坑9、及預制井筒I內腔與擴孔坑9相連接的底部區域3 (如圖I所示),即在預制井筒I底部的上、下區域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成一體,從而得到如圖2或圖3所示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
7)往所述多個注漿孔6中注入水泥漿。在本實施例中,自擴孔坑9的整個坑壁上均向外形成有控制沉降孔,即可形成如圖2和圖3所示的整體式的控制沉降部。在本實施例中,擴孔板11的板面為弧形,擴孔板11可以通過伸縮桿沿著軸線方向進行伸縮。可以理解的是,擴孔板的形狀和尺寸,以及施工時擴孔板與地面的夾角可根據控制沉降孔的形狀和尺寸進行調整,擴孔板設置的個數也可根據施工工藝要求做相應調整。 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四中的排水檢查井可以采用實施例四的步驟5)中的任一種方案制作;而實施例五中的排水檢查井僅能通過本實施例的步驟5)中的方案實現制作。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井筒、控制沉降底座,所述控制沉降底座連接所述井筒的底部,所述控制沉降底座的寬度大于所述井筒的寬度,所述控制沉降底座包括嵌入部、本體部、及控制沉降部,所述嵌入部嵌入至所述井筒內腔的底部,所述本體部位于所述嵌入部的下方且與所述嵌入部相連接,所述控制沉降部由所述本體部的外壁向外延伸,所述控制沉降部的頂面與所述井筒的底面齊平,所述井筒的筒壁上還開設有多個注漿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沉降部的底面與所述本體部的底面齊平,所述控制沉降部的高度為15cm - 60cm。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與控制沉降底座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成一體成型。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沉降部環繞所述本體部的外壁。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沉降部為空心圓臺形狀或圓筒形狀,當為空心圓臺形狀時,所述空心圓臺的外徑由井口至底座的方向是不斷增大的,所述控制沉降部的外徑比所述井筒的外徑寬30cm - 200cm。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橫截面為多邊形。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沉降部包括多個控制沉降塊,所述多個控制沉降塊等間隔的環繞所述本體部的外壁分布,所述多個控制沉降塊位于同一平面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每個控制沉降塊的縱截面為梯形或矩形,每個控制沉降塊的寬度為15cm — 100cm。
9.如權利要求I至8任一項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1)預制井筒,在所述預制井筒的筒壁上形成有多個注漿孔; 2)將所述預制井筒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 3)在預制井筒內腔的底端向下挖土形成一個擴孔坑; 4)將液壓擴孔器放置于所述擴孔坑內,所述液壓擴孔器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利用所述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由所述擴孔坑坑壁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將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填充至所述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中; 5)重復步驟4),再形成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將所述兩個第二控制沉降孔內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再不斷重復步驟4),直至所有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一一形成并在形成的同時填充完畢; 6)將現澆鋼筋混凝土填充至所述擴孔坑、及預制井筒內腔與所述擴孔坑相連接的底部區域; 7)往所述多個注漿孔中注入水泥漿。
10.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O預制井筒,在所述預制井筒的筒壁上形成有多個注漿孔;2)將所述預制井筒放置于地基中的預定位置; 3)在預制井筒內腔的底端向下挖土形成一個擴孔坑; 4)將液壓擴孔器放置于所述擴孔坑內,所述液壓擴孔器設置有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利用所述至少兩個相對的擴孔板由所述擴孔坑坑壁向外擴孔,形成兩個第一控制沉降孔; 5)不斷重復步驟4),形成預定數量的控制沉降孔,然后將所有控制沉降孔一并填充預制鋼筋混凝土塊; 6)將現澆鋼筋混凝土填充至所述擴孔坑、及預制井筒內腔與所述擴孔坑相連接的底部區域; 7)往所述多個注漿孔中注入水泥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它包括井筒及控制沉降底座。該控制沉降底座包括嵌入部、本體部、及控制沉降部。該嵌入部嵌入至該井筒內腔的底部。該本體部位于嵌入部的下方且與嵌入部相連接。該控制沉降部由本體部的外壁向外延伸。該控制沉降部的頂面與井筒的底面齊平。該井筒的筒壁上還開設有多個注漿孔。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控制沉降的排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由于控制沉降底座增大了與土體之間的接觸面積,故可以增大排水檢查井的承重能力,大大提高防沉降效果;井筒壁上預留有注漿孔,利用該注漿孔可以向井外土體注漿,有效地增加土體的強度以及土體與井筒壁之間的結合緊密程度,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排水檢查井的防沉降效果。
文檔編號E03F5/02GK102877541SQ20121036305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王平, 蔡曉波 申請人: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