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排水技術領域,涉及ー種石材地面收水的構造,尤其涉及ー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
背景技術:
為了造景需要,在標志性建筑物群和園林中,人工建造的具有裝飾性的旱式噴泉池的噴水裝置——旱式噴泉池,也稱旱地噴泉、旱式噴泉,簡稱旱噴。石材地面是指天然花崗石、大理石及人造花崗石、大理石等地面。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設計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其排水系統工程所要達到的良好效果應為無論是對通常的地面排水,還是多年不遇的暴雨,排水系統都應能迅速排水以阻止地面積水,使地面的鋪裝材料免遭損環。
坐落于天津市保定橋畔的泰安道壹號院工程,為高檔酒店式公寓,建筑風格為英式風格,建成后將作為天津市泰安道五大院英式風情區的標志性建筑,已成為海河沿岸重要的景觀建筑之一。整個建筑物由兩個U型平面結構組成,形成一個環形建筑,內庭院采用石材地面,正中間有ー個旱式噴泉池。內庭院的旱式噴泉池的石材地面設有線性收水構造,由下至上依次設計為加蓋板的鋼筋混凝土排水溝、蓋板中間處開設的縫隙寬40mm和呈“L”型形狀結構的通長線性不銹鋼材收水口構成成型收水的構造成品。其中所述鋼筋混凝土澆筑排水溝,是分段兩次進行澆筑,排水溝收水口為厚壁8mm的帶金屬連接件的亞光不銹角鋼收邊。現有技術的收水ロ的構造,其建造施工過程以及收水ロ的構造成品實際排水過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I)、現有技術的排水溝砼澆筑,是分段兩次進行澆筑,因此使最后一段的內模板拆除困難甚至無法拆除。2)、由于收水溝的內部結構的截面面積小,使溝壁模板的加固、砼的澆筑及溝底抹灰找泛水等工作可操作的空間小,稍有瑕疵,勢必影響收水口的構造的收水效果。3)、寬24mm的收水縫隙并稱“L”型結構形狀的不銹鋼收水口,在其上一旦堆積了地面上的諸如煙頭、樹葉等垃圾雜物,或掉進“L”型收水口縫隙中,極易造成收水口的收水溝的排水不暢甚至堵塞,這樣給日常的正常使用造成極大地隱患。上述收水口的結構造存在的缺陷,已成為收水口構造成品設計中項目經理部人員和建筑施工技術人員極為關注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課題,因此旱式噴泉池的石材地面線性收水的構造市場,亟待開發具有良好收水和排水效果的線性收水的構造成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該收水構造的收水口設計合理,便于清理其上堆積的垃圾雜物,使積水順利排放。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包括加蓋板鋼筋混凝土排水溝、蓋板中間處的“ L”型結構形狀的收水口構造和相鄰石材鋪裝,其特征在于線性收水的構造由下述的組件組建構成
1)、一次燒筑混凝土的排水溝;
2)、澆筑整個排水溝的砼;
3)、在綁收水溝溝底及溝壁鋼筋后,安裝固定在一次澆筑混凝土的排水溝I內的既做填充內摸,同時又作為排水通道的波紋管;
4)、澆筑混凝土前在收水口位置預埋的模板;
5)、通過砼切割機在預留的模板和波紋管之間的上ロ處開的收水ロ;
6)、由2片呈“Z”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和B反向組合成ー收水ロ構造體,其中不銹鋼件A的α角度為90° 140°,不銹鋼件B的β角度為90° 140°,“Ζ”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與“Ζ”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B之間焊接有Φ8πιπι不銹鋼圓棒,間距300mm ;
由上述1-6的組件組建構成一體線性收水的構造。所述排水溝,其內寬度和深度規格,分別設計為400mm和300m。所述波紋管,其直徑尺寸設計為300mm。所述模板,其寬度尺寸設計為30mm 50mm,長度尺寸設計為IOOmm 200mm。所述收水口成品縫隙,其內寬尺寸設計為20mm 30mm。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I)、排水溝一次性澆筑成型,這樣保證了砼排水溝的整體強度。同時波紋管內壁光滑,便于積水的順利排放。2)、收水口牢固,收水縫嚴密,便于垃圾雜物的清理。24mm寬收水口下的收水縫僅僅3mm,即使有雜物只能堆積在收水口處,及時清理即可,保證排水溝的正常排水。
圖I是本發明的切割收水口前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3是圖I中2片“Z”字型結構形狀的不銹鋼件組合收水口的結構示意 圖4是現有技術的結構不意 圖5是現有技術的結構中的收水口的結構示意圖。圖I中ト排水溝;2-砼;3-波紋管;4-模板。圖2中1_排水溝;2-砼;3_波紋管;5-收水口 - ;6_收水ロ構造;
7-鋪裝的石材。圖3中8_Φ8不銹鋼圓棒;Α- “Ζ”型不銹鋼件;Β_ “Ζ”型不銹鋼件。圖4中9-排水溝;10-砼;11-收水口; 12-收水口構造;13-鋪裝的石材。圖5中C- “L”型不銹鋼件;D- “L”型不銹鋼件;14_金屬連接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ー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如圖2所示的一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由下述的組件組建構成
1)、一次燒筑混凝土的排水溝I;
2)、澆筑整個排水溝I的砼2;
3)、在綁收水溝溝底及溝壁鋼筋后,安裝固定在一次澆筑混凝土的排水溝I內的既做填充內摸,同時又作為排水通道的波紋管3 ;
4)、澆筑混凝土前在收水口5位置預埋如圖I所示的的模板4 ;
5)、通過砼切割機在預留的模板4和波紋管3之間的上ロ處開的收水口5 ;
6)、由如圖3所示的2片呈“Z”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和B反向組合成ー收水口構造體6,其中不銹鋼件A的α角度為90° 140°,本實施例α角度設計為135°,不銹鋼件B的β角度為90° 140°,本實施例β角度設計為135°,“Ζ”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與“Ζ”字型結構形狀B不銹鋼件B之間焊接有OSmm不銹鋼圓棒8,間距300mm處,以保證收水ロ寬度一致;
由上述1-6的組件組建構成一體線性收水的構造,與所述線性收水的構造相鄰的地面為鋪裝的石材7。所述排水溝1,其內寬度和深度規格分別設計為400mm和300_。所述波紋管3,其直徑尺寸設計為300mm。所述模板4,其厚度尺寸設計為30mm 50mm,長度尺寸設計為IOOmm 200mm,本實施例設計為30mm,長度尺寸設計為150mm。所述收水口 5成品縫隙,其內寬尺寸設計為20mm 30mm ,本實施例設計為24mm。如圖4所示的現有技術的線性收水ロ構造,由加蓋板的混凝土排水溝9,蓋板中間處開設的縫隙寬40mm,砼10,收水口 11和如圖5所示的2片呈“L”型形狀結構的通長線性不銹鋼材C和D及通長線性不銹鋼材C和D通過金屬連接件14與混凝土澆筑在一起組成收水口構造12,相鄰于收水口構造12的地面為鋪裝的石材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2片呈“Z”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和B反向組合成一收水口構造體6,在防止垃圾雜物的進入方面,具有更有效的阻止效果。本發明在排水溝I內安裝放置既做填充內摸,同時又作為排水通道的波紋管3,使地面上的積水從波紋管3順暢排入現有蓄水池內,以便進ー步進行循環利用。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包括加蓋板鋼筋混凝土排水溝、蓋板中間處的“ L”型結構形狀的收水口構造和相鄰石材鋪裝,其特征在于線性收水的構造由下述的組件組建構成 1)、一次燒筑混凝土的排水溝(I); 2)、澆筑整個排水溝(I)的砼(2); 3)、在綁收水溝溝底及溝壁鋼筋后,安裝固定在一次澆筑混凝土的排水溝(I)內的既做填充內模,同時又作為排水通道的波紋管(3); 4)、澆筑混凝土前在收水口(5)位置預埋的模板(4); 5)、通過砼切割機在預留的模板(4)和波紋管(3)之間的上ロ處開縫的收水口(5); 6)、由2片呈“Z”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和(B)反向組合成ー收水口構造體(6),其中不銹鋼件(A)的α角度為90° 140°,不銹鋼件(B)的β角度為90° 140°,“Ζ”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A)與“Ζ”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B)之間焊接有Φ8πιπι不銹鋼圓棒(8),間距 300mm; 由上述1-6的組件組建構成一體線性收水的構造。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1,其內寬度和深度規格,分別設計為400mm和300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管(3),其直徑尺寸設計為300_。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4),其寬度尺寸設計為30mm 50mm,長度尺寸設計為IOOmm 200mm。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口(5)成品縫隙,其內寬尺寸設計為20mm 3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旱式噴泉池石材地面的線性收水的構造,由波紋管和砼組成一次澆筑混凝土的排水溝,澆筑整個排水溝的砼,安裝固定在一次澆筑混凝土的排水溝內的既做填充內模,同時作為排水通道的波紋管,通過砼切割機在預留的模板和波紋管之間的上口處開縫的收水口和2片呈“Z”字型結構形狀不銹鋼件反向組合構成的一收水口構造體以及每片結構形狀不銹鋼件之間焊接有間距為300mm的Φ8mm不銹鋼圓棒組成。本發明“Z”字型結構形狀的收水口構造,有效的防止垃圾雜物浸入收水口內。在排水溝內安裝放置既做填充內模,同時又作排水通道的波紋管,使地面上的積水從波紋管順暢排入現有蓄水池內,以便進一步進行循環利用。
文檔編號E03F5/00GK102828556SQ20121024691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劉杰, 劉樂園, 楊虹軼, 張少珊, 邢永博, 郭文澤, 李勝, 趙義, 孟凡貴, 李錦春, 宋紅智 申請人: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