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排空防凍消防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空防凍消防栓。
背景技術:
消防栓,是一種固定消防工具。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根據安裝位置不同,消防栓可分為室內消防栓、室外消防栓和地下消防栓等。消防栓主要供消防車從市政給水管網或室外消防給水管網取水實施滅火,也可以直接連接水帶、 水槍出水滅火。所以,消防栓是撲救火災的重要消防設施之一。傳統的消防栓主要包括閥體,閥體上固設有與閥體的閥腔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閥體內設有閥座和閥桿,閥體外設有通過傳動變向機構驅動閥桿軸向移動的手輪,閥桿內端安裝有能與閥座壓緊密封配合的閥塞。旋轉手輪,就可以通過傳動變向機構將轉動力轉化為閥桿軸向移動的力,進而使閥塞遠離閥座或與閥座密封壓緊在一起,起到了接通或關閉閥腔的目的,這樣,就可以通過出水管向外放水或關閉水源,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傳統結構的消防栓,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不足之處在于,當閥塞密封壓緊在閥座上時,消防栓處于關閉狀態,此時閥腔內會積存自來水,在冬季容易出現結冰凍管現象,甚至凍破閥體造成材損失和水資源的浪費,嚴重的影響了滅火的進度和時效。使用壽命同樣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能夠及時排除存水、防止凍閥,且操作方便的排空防凍消防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排空防凍消防栓包括閥體,閥體上固設有與閥體的閥腔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閥體內設有閥座和閥桿,閥體外設有通過傳動變向機構驅動閥桿軸向移動的手輪,閥桿內端安裝有能與閥座壓緊密封配合的閥塞,其結構特點是閥體上安裝有副閥體,副閥體內設有與閥腔連通的副閥腔,副閥體上還設有與副閥腔連通的排水管, 副閥腔內設有沿副閥腔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副閥塞,副閥塞上安裝有副閥桿,閥桿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副閥桿動作。本結構的排空防凍消防栓是通過雙閥體聯動結構來實現能夠及時排除存水、防止凍閥,且操作方便的。雙閥體聯動結構主要包括設置在閥體外部的副閥體,副閥體與閥體固接為一體的雙閥體結構。副閥體內設有與閥體閥腔連通的副閥腔,副閥腔通過排水管與外界連通。副閥腔內設有連接在一起的副閥塞和副閥桿,副閥塞與副閥腔內壁滑動密封配合。閥體的閥桿和副閥體的副閥桿之間設置有傳動機構,當閥桿移動時,閥桿將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副閥桿一起移動。這樣,兩個閥體的動作部件便實現了同步聯動。為便于敘述,將閥體及其內部結構稱為主閥,將副閥體及其內部結構稱為副閥。當轉動手輪時,手輪通過傳動變向機構將轉動方向的力轉化成閥桿軸向移動的力,這樣,閥塞將在閥桿的驅動力下向靠近或遠離閥座的方向移動,此時,閥桿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副閥桿和副閥塞沿副閥腔內壁滑動。當閥塞與閥座密封壓緊在一起時,主閥處于關閉狀態,此時,副閥塞沿副閥腔內壁滑動并從副閥腔中脫離出來,副閥處于開啟狀態。這樣,出水管便通過副閥腔與閥體的閥腔連通在一起,閥腔中積存的自來水便通過副閥腔和排水管排出,起到了防止凍管的目的。當反向驅動閥桿, 使閥塞與閥座分離時,閥桿通過傳動機構將副閥塞推入副閥腔中。此時,副閥塞因為被推入副閥腔中,副閥處于關閉狀態,而主閥處于開啟狀態,進水管通過閥腔向出水管順利供水。作為一種實現方式,所述副閥腔軸線與閥腔軸線平行設置,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傳動桿一端與副閥桿固定安裝在一起,傳動桿另一端與閥桿固定連接在一起。將副閥腔與閥腔的軸線平行設置,可以使閥塞和副閥塞的移動軌跡也平行設置, 這樣,有助于主閥和副閥實現動作聯動。通過傳動桿將閥桿和副閥桿固定連接在一起,結構簡單,動力傳動穩定可靠。作為改進,所述副閥體與閥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將閥體與副閥體設計為通過螺栓固接的兩體結構,不但降低了制造難度,調試維護時也更加方便。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排水管固定連接在副閥體下端,副閥體上端密封擰緊有密封帽。將排水管設置在副閥體下端,可以方便存水順利流出。在副閥體上端設置密封帽, 在安裝維護時,可以將密封帽擰下,以方便操作。作為更進一步改進,副閥塞外周上安裝有與副閥腔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密封圈。密封圈可以起到提高副閥塞和副閥腔內壁壓緊密封效果的作用,有效避免漏水現象。綜上所述,采用這種結構的排空防凍消防栓,結構合理,能夠及時排除存水、防止凍閥,且操作方便,適合在室外使用,有助于提高供水可靠性。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開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閥體,2為進水管,3為出水管,4為閥腔,5為閥桿,6為閥塞,7為副閥體, 8為副閥腔,9為閥座,10為傳動桿,11為副閥塞,12為副閥桿,13為排水管,14為螺栓,15 為密封帽,16為密封圈,17為手輪,18為連接管,19為手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排空防凍消防栓包括閥體1,閥體1呈圓管狀,豎直設置,閥體1內設有閥腔4,閥腔4為上部細下部粗的臺階狀腔體,閥體1上端固接有與閥腔4連通的出水管3,閥體1下端固接有與閥腔4連通的進水管2,進水管2上設有與外部水管配合的連接部。閥腔4中部固設有閥座9,閥座9呈圓環狀,閥腔4上部通過閥座9內腔與閥腔4下部連通。閥腔4內還設有閥塞6,閥塞6呈與閥座9壓緊配合的圓板狀。閥腔4內還設有閥桿5,閥桿5為圓柱狀直桿,閥桿5下端與閥塞6中部固定安裝在一起。閥桿5上部與閥體 1滑動密封配合,閥桿5上端通過傳動變向機構與閥體1外部的手輪17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變向機構主要包括與手輪17固接在一起的手輪軸19,手輪軸與閥體螺接配合。手輪軸下端設有盛裝閥桿5上端的凹腔,閥桿5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環,手輪軸19下端固定安裝有將所述凸環卡裝在凹腔內的定位塊。這樣,閥桿5和手輪軸就可以同軸相對轉動。通過轉動手輪17,可以推動閥桿5上下軸向移動,閥桿5驅動閥塞6相對閥座9上下移動,從而起到開啟或關閉閥門的作用。閥體1中部固設有向外延伸的連接管18,連接管18為水平設置的圓管,連接管18 外端通過螺栓14密封連接有副閥體7。副閥體7內設有副閥腔8,副閥腔8通過連接管18 與閥腔4連通。副閥體7呈豎直設置的圓管狀,副閥體7上端密封螺接有密封帽15,副閥體 7下端設有與副閥腔8連通的排水管13,副閥體7中部固設有與連接管18對應設置的連接部。副閥腔8內設有副閥塞11,副閥塞11為與副閥腔8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圓板,副閥塞 11外周上設有向內凹陷的環槽,環槽內卡裝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副閥塞11與副閥腔8滑動配合時的密封性。副閥塞11圓心處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內固定插裝有副閥桿12,副閥桿12為圓桿,豎直設置。連接管18內設有傳動桿10,傳動桿10為水平設置的圓桿。傳動桿10右端設有豎直設置的定位孔,副閥桿12上端插入傳動桿10的定位孔內并與傳動桿10固定連接在一起。閥桿5上設有與傳動桿10右端位置對應的安裝孔, 傳動桿10右端插入安裝孔內并通過螺母與螺桿5緊固在一起。這樣,閥桿5與副閥桿12 便通過傳動桿10固定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了閥塞6與副閥塞11的聯動。如圖2所示,正向旋轉手輪17,手輪軸19相對閥體1轉動并驅動閥桿5向上移動, 這樣,閥桿5帶動閥塞6向上移動,并同時通過傳動桿10帶動副閥桿12和副閥塞11上移。 如圖1所示,當閥塞6密封壓緊在閥座9上時,主閥處于關閉狀態,此時,副閥塞11滑動到副閥腔8上部,排水管13通過副閥腔8與連接管18連通,副閥處于開啟狀態。這樣,閥腔4 中的存水通過副閥的排水管排出,避免了凍閥現象。當反向旋轉手輪17時,閥桿5驅動閥塞6與閥座9分離,并通過傳動桿10將副閥塞11推入副閥腔8下部,此時副閥處于關閉狀態,主閥處于開啟狀態,進水管2通過閥腔4向出水管3順利供水,如圖2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排空防凍消防栓,包括閥體(1),閥體(1)上固設有與閥體(1)的閥腔(4)連通的進水管(2 )和出水管(3 ),閥體(1)內設有閥座(9 )和閥桿(5 ),閥體(1)外設有通過傳動變向機構驅動閥桿(5)軸向移動的手輪(17),閥桿(5)內端安裝有能與閥座(9)壓緊密封配合的閥塞(6),其特征是閥體(1)上安裝有副閥體(7),副閥體(7)內設有與閥腔(4)連通的副閥腔(8),副閥體(7)上還設有與副閥腔(8)連通的排水管(13),副閥腔(8)內設有沿副閥腔(8)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副閥塞(11),副閥塞(11)上安裝有副閥桿(12),閥桿(5) 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副閥桿(12)動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空防凍消防栓,其特征是所述副閥腔(8)軸線與閥腔(4)軸線平行設置,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10),傳動桿(10) —端與副閥桿(12)固定安裝在一起,傳動桿(10)另一端與閥桿(5)固定連接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空防凍消防栓,其特征是所述副閥體(7)與閥體(1)通過螺栓(14)固定連接在一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空防凍消防栓,其特征是排水管(13)固定連接在副閥體 (7 )下端,副閥體(7 )上端密封擰緊有密封帽(15)。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排空防凍消防栓,其特征是副閥塞(11)外周上安裝有與副閥腔(8)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密封圈(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排空防凍消防栓,包括閥體,閥體上固設有與閥體的閥腔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閥體內設有閥座和閥桿,閥體外設有通過傳動變向機構驅動閥桿軸向移動的手輪,閥桿內端安裝有能與閥座壓緊密封配合的閥塞,閥體上安裝有副閥體,副閥體內設有與閥腔連通的副閥腔,副閥體上還設有與副閥腔連通的排水管,副閥腔內設有沿副閥腔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副閥塞,副閥塞上安裝有副閥桿,閥桿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副閥桿動作。采用這種結構的排空防凍消防栓,結構合理,能夠及時排除存水、防止凍閥,且操作方便,適合在室外使用,有助于提高供水可靠性。
文檔編號E03B9/02GK202044687SQ201120091428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孫占標 申請人:濰坊三華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