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用于自動滲干建筑地面上各種原因引起的滲漏積水,阻止水向樓板下面滲漏。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技術中,大多采用建筑排水用PVC-U管材,如上海力德奇塑膠有限公司生產的φ50*1.8,φ75*2.0GB/T5836.1-92,這種排水管排水效果好,但這種排水管只能排掉已進入管道內的下水,而低于管道入口或使用中由瓷磚縫隙滲入積存于水泥等縫隙中的水卻無法排入排水管內,而且這些管材都是光滑的圓筒外表面與混凝土、防水膠相切接觸,而混凝土與PVC-U管材的膨脹系不一樣,防水膠與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容易變硬,溫度變化及其它因素的碰撞等,使二者之間容易產生間隙,水就沿此間隙滲透到樓板下面。另外,安裝排水管須預留洞,即補洞的混凝土不能與樓板一次成型,二者之間難免不滲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能將低于管道入口或使用中由瓷磚縫隙滲入積存于水泥等縫隙中的水卻無法排入排水管內,以及與樓板之間容易產生間隙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PVC-U圓筒管外周面至上而下設有向外凸出并向上傾斜的簿環形片狀的第一止水環、第二止水環、第三止水環和第四止水環;該第一止水環環片面與上部圓筒管面夾角為25-50度,該第二止水環與第三止水環平行,其環片面與中部圓筒管的夾角為40-80度,上面三個止水環的半徑比中部圓筒管的半徑大8-25mm,其表面是粗糙的;最下面的第四止水環環片面與中部圓筒管的夾角為70-80度,其半徑比中部圓筒管大30一70mm,在第四止水環與中部圓筒管的夾角處設有向下傾斜并與中部圓筒管內側相通的下部滲水孔;在所述的上部圓筒管的內側設有軸向的多個滲水槽,在該滲水槽的底部設有與外周面相通的上部滲水孔,該上部滲水孔的內端低于外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建筑樓面施工時可以直接把該排水管放入樓板中,省去了開洞及填補洞口的麻煩,即使放入預留的施工洞中施工,也無須在樓板的下面制模板,減少了浪費,降低了總成本,提高了效率;建筑樓面地坪以上鋪貼瓷磚后水泥墊層中的水能自動滲透到該排水管內,而且在地坪以上管外不需要做防水饅頭,即使原樓板地坪以上部分人為損壞,水也不會溢出管外,是一種免維修防滲漏且自動滲干滲漏積水式排水管。結構簡單,成本低,施工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的仰視圖;圖5是圖3的A-A剖面圖;圖6是圖3的B-B剖面圖(與現有配套排水管連接狀態);圖7是本實用新型帶有粘貼滲水布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7,本實用新型在PVC-U圓筒管外周面至上而下設有向外凸出并向上傾斜的簿環形片狀的第一止水環5、第二止水環6、第三止水環7和第四止水環12。第一止水環5環片面與上部圓筒管3面夾角為25-50度,第二止水環6與第三止水環7平行,其環片面與中部圓筒管8的夾角為40-80度。上面三個止水環5、6和7的徑向半徑比中部圓筒管8的半徑大8-25mm,其表面是粗糙的。所述的第四止水環12環片面與中部圓筒管8的夾角為70-80度,其半徑比中部圓筒管8大30-70mm。在第四止水環12與中部圓筒管8的夾角處設有向下傾斜并與中部圓筒管8內側相通的下部滲水孔11。在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的內側設有軸向的多個滲水槽2,在該滲水槽2的底部設有與外周面相通的上部滲水孔4,該上部滲水孔4的內端低于外端。
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的頂端與所述的第一止水環5上口邊緣的距離為60-100mm;所述的第一止水環5、第二止水環6和第三止水環7三層止水環之間相距10-25mm;所述的第四止水環12上口邊緣到第三止水環7邊緣的距離為70-100mm;下部圓筒管13最低端比第四止水環12上口邊緣低50-60mm。
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與現有的同型號下水管1配套連接,下部圓筒管13與現有的下水管14配套連接(參見圖6)。
在所述的第四止水環12內均布有四個加固隔9,在該加固隔9上各開一個加固孔10。以上各部分均可用模型注塑組合而成。
在所述的滲水槽2的頂面粘貼頂面滲水布15,在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的外周面粘貼上部滲水布16,在所述的下部滲水孔11的外端面粘貼下部滲水布17(參見圖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現有配套排水管1與上部圓筒管3連接后,縱向的滲水槽2的槽口和上部滲水孔4的孔口管里面比外面低,第一止水環5以上有積水時,水就從滲水槽2、上部滲水孔4自動滲透到排水管內。上面三層止水環5、6、7之間相隔10-25mm,第一止水環5上口邊緣處在原建筑樓板地坪以下10-30mm,這三個止水環就在不同的位置被大面積地緊緊夾在混凝土和防水膠之間,不會因溫度變化及碰撞產生間隙,阻止了水沿排水管外滲透到樓板下。第四止水環12環片面與中部外殼面夾角在70-80度,其中傾斜的下部滲水孔11又把建筑施工預留洞所填補混凝土結合處的間隙滲下來的水自動滲透到排水管內。水的重力始終向下,排放的水也不可能是滿容量地完全連續的,即管內水向管外不會有壓力,所以管內的水不會向管外流淌。第四止水環12上口邊緣與樓板底面高度相同,半徑比中部圓筒管8大30-70mm,施工時省去了填補洞口制模板的麻煩,而且不會向樓下漏水泥漿,減少了浪費,提高了填補洞口的質量,降低了總成本,提高了效率。另外,上部圓筒管3比樓板地坪面高出50-70mm,以保證地坪以上鋪貼瓷磚的水泥墊層中的水都能從上部滲水孔4向排水管內滲透,而且瓷磚面上的水也能向管內滲透。第一止水環5上口邊緣比樓板地坪面低10-30mm,以保證建筑地地坪面以上的水都能滲透到管內,下部圓筒管13最低端比樓板底面低50-60mm,以便于下部圓筒管13能與現有配套排水管14連接和下部滲水孔(11)是傾斜的。現有配套排水管1最低端口處在上部滲水孔4最下一圈滲水孔以下,上部圓筒管3與現有配套排水管1連接后,一當滲漏水量較大時滲透水產生虹吸現象,極大地提高了滲透速度,而且在地坪以上管外不需要做防水饅頭,即使上部圓筒管3原樓板地坪以上部分人為損壞,水也不會溢出管外。
在第四止水環12內隔成四個第四止水環加固隔9,把第四止水環12分成四隔,同時在加固隔9上各開一個第四止水環加固孔10,所填補施工洞的水泥就牢牢地固定了第四止水環。在滲水槽2頂面粘貼頂面滲水布15,上部圓筒管3周圍粘貼上部滲水布16,下部滲水孔11所在平面粘貼下面滲水布17,減少施工時滲水槽2、上部滲水孔4、下部滲水孔11被水泥漿完全堵塞的數量,而且增大了吸附水間隙,在潮濕或有水的狀態下滲水布有良好的滲水作用和防臭作用,進一步提高了向管內滲水速度,而且管道內的臭氣不會進入室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PVC-U圓筒管外周面至上而下設有向外凸出并向上傾斜的簿環形片狀的第一止水環(5)、第二止水環(6)、第三止水環(7)和第四止水環(12);該第一止水環(5)環片面與上部圓筒管(3)面夾角為25-50度,該第二止水環(6)與第三止水環(7)平行,其環片面與中部圓筒管(8)的夾角為40-80度,這第一止水環(5)、第二止水環(6)、第三止水環(7)的半徑比中部圓筒管(8)的半徑大8-25mm,其表面是粗糙的;所述的第四止水環(12)環片面與中部圓筒管(8)的夾角為70-80度,在第四止水環(12)與中部圓筒管(8)的夾角處設有向下傾斜并與中部圓筒管(8)內側相通的下部滲水孔(11);在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的內側設有軸向的多個滲水槽(2),在該滲水槽(2)的底部設有與外周面相通的上部滲水孔(4),該上部滲水孔(4)的內端低于外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止水環(5)、第二止水環(6)和第三止水環(7)三層止水環之間相距10-25mm;下部圓筒管(13)最低端比第四止水環(12)上口邊緣低50-6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與現有的同型號下水管配套連接,下部圓筒管(13)與現有的下水管配套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四止水環(12)內均布有四個加固隔(9),在該加固隔(9)上各開一個加固孔(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滲水槽(2)的頂面粘貼頂面滲水布(15),在所述的上部圓筒管(3)的外周面粘貼上部滲水布(16),在所述的下部滲水孔(11)的外端面粘貼下部滲水布(17)。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滲干滲漏積水環片止漏式排水管,在圓筒管外周面至上而下設有四個向外凸出并向上傾斜的薄環形片狀的止水環、第二止水環、第三止水環和第四止水環;在所述的上部圓筒管的內側設有軸向的多個滲水槽,在該滲水槽的底部設有與外周面相通的上部滲水孔,該上部滲水孔的內端低于外端。在第四止水環與中部圓筒管的夾角處設有向下傾斜并與中部圓筒管內側相通的下部滲水孔。樓板上面的水從滲水槽及周圍的滲水孔自動滲透到管內,管外凸出的上部三個止水環被緊緊地夾在混凝土、防水膠之間,阻止了水沿中部外殼外滲透到樓下,第四止水環內的滲水孔又把來自施工預留洞立面與所填補的混凝土結合處的間隙滲下來的水自動滲透到管內,能夠有效地防止滲漏。
文檔編號E03C1/12GK2913471SQ200520047748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0日
發明者魯小和 申請人:魯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