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緩解克服地面下沉,涉及城市環境保護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道路也越來越多,城市道路的排水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對解決天雨城市地面積水的問題,歷來是讓雨水流入雨水井,雨水從雨水井流入下水道,再從排水管排出,排入江河、流入大海。這樣造成水資源流失,以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環境受損。由于傳統的下水道結構只是將雨水通過下水道排出,所以遇到雨水多,往往是積水成河,造成排水困難,給車輛和行人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城市地面集雨從排水道排出,無法滲入地下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能讓地面積水滲入到地下的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由被置于路面以下的路面積水排水裝置所組成,所述的裝置包括雨水井及設在雨水井上的排水管,雨水井上設有無孔井蓋,在雨水井的旁邊還設有引水井,引水井與雨水井共用壁處設有溢水口,引水井的井壁上設有無數流水小孔,引水井上設有有孔井蓋,引水井還連接用石子填充的滲水溝。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和創新。(1)本發明是通過一個引水、蓄水和滲水的過程,涵蓄水資源,保護環境的辦法,達到既快速引水,又將水充分滲透至地下,達到保護水資源的目的。(2)本發明結構簡單,造價低,效果好。
本發明適用于城市道路的集雨快速引蓄滲地。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剖示示意圖。
圖2為本實明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由被置于路面1以下的路面積水排水裝置5所組成,所述的裝置5包括雨水井2及設在雨水井2上的排水管4,雨水井2上設有無孔井蓋3,在雨水井2的旁邊還設有引水井10,引水井10與雨水井2的共用壁上設有溢水口11,引水井10的井壁上設有無數流水小孔9,引水井上設有有孔井蓋12,引水井10連接用石子8填充的滲水溝7。滲水溝7設在路基6的中間或兩邊。
如圖2所示,路基6的中間設有兩只引水井10,引水井10之間設有滲水溝7,滲水溝7上設有石子8鋪填至路基平。
實施例1本發明是通過引水、蓄水和滲水的過程來完成的。首先是挖引水并,引水井的大小和馬路上、住宅間的雨水井差不多,但筑法不同,引水井下面部分(約1/3處)用普通黃磚砌成,作沉淀污泥用,上面部分要用多孔磚砌成,要利用其多孔用于溢水,引水井上也要設置有孔的井蓋。
其次是開滲水溝,滲水溝與引水井相連接,用以接納和滲出引水井的雨水,滲水溝的形狀、寬度、長度和深度可根椐不同地方的集雨面積和地層結構來確定,如滲水溝可筑成一字形、十字形、井字形、S形、Y形、輻射形和螺旋形等。滲水溝開好后,要填上能蓄水、滲水的材料,如卵石、石塊、或混凝土塊。滲水溝填好后,再夯實鋪上混凝土,或修成綠化帶。
實施例2在已經筑有排水管道的地方,采用本發明技術的方法是引水井可挖在已有的雨水井的隔壁,即兩井共用一堵井壁,在共用壁的上部,要開一個溢水口,溢水口低于混凝土層的下面約10cm。這樣當特大暴雨時,滲水溝來不及滲水時,雨水便會從共用壁的溢水口滿出,流入雨水井,再由管道排出。滲水溝也可挖在人行道或綠化帶下面,以免損壞完好的馬路。這種滲水溝要防止泥漿進入,所以應該是底層用較大的石塊,中層用較小的石塊,上層用清水沙墊鋪。有些馬路路基鋪有厚達1m左右的石層,可以讓滲水溝與石層銜接,以提高滲水效率。有的引水井可貼近馬路下的石層,可直接利用石層作滲水溝,讓雨水從石層縫隙滲出,這樣可以節省不少工本。
本發明適用于城市道路的集雨快速引蓄滲地。
權利要求
1.一種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由被置于路面(1)以下的路面積水排水裝置(5)所組成,所述的裝置(5)包括雨水井(2)及設在雨水井(2)上的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雨水井(2)上設有無孔井蓋(3),在雨水井(2)的旁邊還設有引水井(10),引水井(10)與雨水井(2)的共用壁上設有溢水口(11),引水井(10)的井壁上設有無數流水小孔(9),引水井(10)上還設有有孔井蓋(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水井(10)連接用石子(8)填充的滲水溝(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滲水溝(7)設在路基(6)的中間或兩邊,也可設在綠化帶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面集雨快速引蓄滲地的方法,由被置于路面以下的路面積水排水裝置所組成,所述的裝置包括雨水井及設在雨水井上的排水管,雨水井上設有無孔井蓋,在雨水井的旁邊還設有引水井,引水井與雨水井的共用壁上設有溢水口,引水井的井壁上設有無數流水小孔,引水井上設有有孔井蓋,引水井連接用石子填充的滲水溝。本發明適用于城市道路的集雨快速引蓄滲地。
文檔編號E03F5/00GK1982553SQ20051006202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6日
發明者周大林 申請人:周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