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儲油水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水面浮油裝置,尤其是通過“罩”和“噬”來控制水面浮油擴散的人工儲油水母。
背景技術:
當油輪發生溢油海難,目前一般先用圍油欄來控制溢油,進而再用其它設備進行回收。但圍油效果取決于當時當地的氣象和海況,或水流流速的高低等環境情況,情況越惡劣,溢油就越容易在風浪作用下從圍油欄的上部和下面逃逸,尤其噸位大的油輪出了事故后,人們往往無法及時調集足夠有效的裝備來控制溢油的擴散、污染,溢油海難進一步發展成一場大的環境災難,最終甚至會觸動社會政治經濟的穩定。對此,目前尚無良策。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輕便、價格便宜、設計中充分利用水和油的物性,從而可以很快地控制大面積浮油,遏止它發展成大的環境災難,并在以后陸續對它們進行回收的暫儲裝置。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基點是充分認識風浪這種自然力的強大,改變目前常規的人和自然對抗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把圍油欄設計成輕型、中型、重型來應對不同等級風浪的設計理念,進而采用仿生機械學中順應與和諧性原理,仿照巨大的水母順應了自然力的作用,憑籍一層沒有什么強度和剛度的薄膜就可以包容大量液體,在大風大浪里隨波逐流的自然現實——設計出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儲油水母。
本實用新型發明內容是設計一種柔性薄膜制的,可折疊,充氣后外形類似于圓環形救生圈的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儲油水母,部和連續拱狀的水囊粘連,使人工水母具有罩油功能。充氣圓環頂部四周粘有徑向邊緣相互重疊的扇形薄膜,多片徑向邊緣重疊的扇形薄膜構成外緣高中心低的中空倒錐。風浪如果把浮油和水沖入倒錐,只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倒錐流向中空部分或從扇形薄膜重疊的徑向邊緣的縫隙中流入水母里,油比水輕,上浮至水面,水則融入海中,因此人工水母具有“罩”“噬”水面浮油的功能。
實際上人工儲油水母可以看成把一段圍油欄設計成一個自我封閉后的圓環,起到罩油的作用;而中空的倒錐可使流入的油水只進不出,因而具有“罩”“噬”浮油的功能。顯然本實用新型能對海面溢油,起到暫控作用,回收時飄散的人工儲油水母則需要動用相配套的捕撈回收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充氣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沿徑向OABCD或OA’B’C’D’的剖視圖。圖中1-充氣圓環2-裙部3-連續拱狀水囊4-扇形薄膜5-圓環薄膜6-浮油7-充氣使用時漂浮的水平面線。
具體實施方式
充氣圓環1是一種塑料薄膜制的充氣后外形類似于救生圈的圓環,其下部是薄膜裙部2,連續拱狀水囊3粘連在裙部2上使裙部有一定的剛度,起到罩油的作用。扇形薄膜4長弧部分粘連在充氣圓環1的頂部,其徑向邊緣相互重疊,多片扇形薄膜4的短弧部分和圓環薄膜5粘連形成一個中空倒錐,起到“罩”“噬”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柔性薄膜制的,可折疊,充氣后外形類似于圓環形救生圈的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儲油水母,其特征是充氣圓環的下部是裙部,裙部和連續拱狀的水囊粘連,充氣圓環頂部四周粘有徑向邊緣相互重疊的扇形薄膜,多片的徑向邊緣重疊的扇形薄膜構成外緣高中心低的中空倒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儲油水母,其特征是裙部是強度、剛度比較好和高吸油率的柔性編織物。
專利摘要人工儲油水母是一種柔性薄膜制的,輕便可折疊,價格特別低廉,充氣后外形類似于圓環形救生圈的圓環。其下面是粘有連續拱狀水囊而具有一定剛度的裙部。上部則是多片徑向扇形薄膜疊合構成的中空倒錐,因此,它可以罩著水面浮油,并在隨波逐流的過程中,“罩”“噬”浮油,當大型油輪在惡劣氣象和海況或水流涌急時發生溢油海難后,可拋灑大批人工儲油水母,先暫行控制浮油的擴散,在后繼回收船趕來后捕撈回收。
文檔編號E02B15/04GK2677448SQ0322895
公開日2005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3年2月21日
發明者黃有方, 楊勇生, 梁肇基, 孫永明, 陳耀松, 劉海威 申請人:上海海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