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式活動拼裝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古典式活動拼裝椅,涉及家具椅子技術領域,包括座椅面,所述座椅面下部連接有4個座椅腿,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兩個座椅腿上下均設有連接加強筋,連接加強筋與兩個座椅腿構成的封閉式梯形座椅腿,且下面為向上弧形突起式連接筋,座椅面上部對應梯形座椅腿處設有扶手,座椅面上部后側與扶手之間通過插接方式和/或螺釘連接有靠背,所述扶手與座椅腿之間設有插接式扶手支撐架,本實用新型結構輕巧、組裝方便、美觀實用、安裝方便,拆卸后的各部分疊在一起體積小、節省空間、方便外出攜帶和運輸。
【專利說明】
古典式活動拼裝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椅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古典式活動拼裝椅。
【背景技術】
[0002]椅子作為一種生活用具出現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其使用的場合非常廣泛,根據其使用場合的不同,椅子的類型也不同。許多家具用椅子以美觀、大方、耐用而深受人們喜愛。目前椅子大多采用固定連接,裝配成椅子,費時費工,很不方便,尤其是古典式椅子,體積大,包裝運輸非常不便,運輸過程中容易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結構輕巧、組裝方便、美觀實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包括座椅面,所述座椅面下部連接有4個座椅腿,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兩個座椅腿上下均設有連接加強筋,連接加強筋與兩個座椅腿構成的封閉式梯形座椅腿,且下面為向上弧形突起式連接筋,座椅面上部對應梯形座椅腿處設有扶手,座椅面上部后側與扶手之間通過插接方式和/或螺釘連接有靠背。
[0005]作為優選,所述扶手為整體式U形扶手。
[0006]作為優選,所述扶手與梯形座椅腿之間設有兩個插接式扶手支撐架。
[0007]作為優選,所述靠背上設有靠背透氣孔。
[0008]作為優選,所述座椅面上部設有與座椅面適配的座椅墊。
[0009]作為優選,所述座椅面和梯形座椅腿為卡扣式和/或螺釘式連接。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輕巧、組裝方便、美觀實用、安裝方便,拆卸后的各部分疊在一起體積小、節省空間、方便外出攜帶和運輸,使用時再進行安裝。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結構拆分示意圖。
[0013]圖中:I座椅面;2梯形座椅腿;3靠背;4扶手;5扶手支撐架;6座椅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古典式活動拼裝椅的一個實施例: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包括座椅面I,所述座椅面I下部連接有4個座椅腿,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兩個座椅腿上下均設有連接加強筋,連接加強筋與兩個座椅腿構成的封閉式梯形座椅腿2,且下面為向上弧形突起式連接筋,所述座椅面I和梯形座椅腿2通過卡扣加螺釘連接,座椅面I上部對應梯形座椅腿2處設有扶手4,所述扶手4為整體式U形扶手,座椅面I上部后側與扶手4之間通過插接方式和螺釘連接有靠背3,靠背3上設有靠背透氣孔,所述扶手4與梯形座椅腿2之間設有兩個插接式扶手支撐架5,保證扶手的強度,所述座椅面I上部設有與座椅面適配的座椅墊6。
[0016]該古典式活動拼裝椅采用卡扣加螺釘和插接的方式連接,運輸時可以將椅子拆成單個零件,方便攜帶,帶到有空間的地方再進行拼裝使用,或者放在室內時如不經常使用也可以拆成零件節約室內空間,等使用時再進行安裝,該椅子采用古典式樣式,結構輕巧、組裝方便、美觀實用。
【主權項】
1.一種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面(I),所述座椅面(I)下部連接有4個座椅腿,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兩個座椅腿上下均設有連接加強筋,連接加強筋與兩個座椅腿 構成的封閉式梯形座椅腿(2),且下面為向上弧形突起式連接筋,座椅面(I)上部對應梯形座椅腿(2)處設有扶手(4),座椅面(I)上部后側與扶手(4)之間通過插接方式和/或螺釘連接有靠背(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為整體式U形扶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與梯形座椅腿(2)之間設有兩個插接式扶手支撐架(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上設有靠背透氣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I)上部設有與座椅面適配的座椅墊(6)。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典式活動拼裝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I)和梯形座椅腿(2)為卡扣式和/或螺釘式連接。
【文檔編號】A47C4/02GK205671834SQ20162036725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公開號201620367251.8, CN 201620367251, CN 205671834 U, CN 205671834U, CN-U-205671834, CN201620367251, CN201620367251.8, CN205671834 U, CN205671834U
【發明人】王勇, 王婭寧, 康輝
【申請人】華北電力大學(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