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包括移動門以及固定門,所述移動門包括門框以及扇葉,所述門框的外側設置有加強柱,所述扇葉包括鋁框和固定在所述鋁框內部的中空玻璃,所述扇葉與所述門框通過鉸接機構連接,所述扇葉能夠相對于所述門框呈預定角度向室內方向傾倒。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安裝方便、牢固、外形美觀、密封性好、防、排水效果好,同時抗風壓性能和節能性能好,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使用要求。它的內倒功能可以使門在半關閉的狀態下,能達到通風、防雨的效果,平移時,門在開啟的時候,不占用空間面積,開啟平穩,外表美觀,方便出入。
【專利說明】
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開門,具體的涉及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
【背景技術】
[0002]門窗按其所處的位置不同分為圍護構件或分隔構件,有不同的設計要求要分別具有保溫、隔熱、隔聲、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節能,寒冷地區由門窗縫隙而損失的熱量,占全部采暖耗熱量的25%左右。門窗的密閉性的要求,是節能設計中的重要內容。門和窗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們的形狀、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對建筑的整體造型都要很大的影響。
[0003]現有建筑物所安裝的門、窗,普遍為外開式或內開式門、窗,即內開式門、窗。這類門窗采用邊軸(如鉸鏈)等安裝結構形式和繞其邊軸旋轉地開啟方式,在結構上除存在門、窗扇下垂、易變形,且開啟方式單一等缺陷外,還存在密封性差等顯著缺陷。在門完全關閉時通風效果差,在門開啟時,隱私效果差,且不能防雨遮陽,為人們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提到的現有的門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它的內倒功能可以使門在半關閉的狀態下,能達到通風、防雨的效果,平移時,門在開啟的時候,不占用空間面積,開啟平穩,外表美觀,方便出入。
[0005]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包括移動門以及固定門,所述移動門能夠向所述固定門方向平移,所述移動門包括門框以及扇葉,所述門框的外側設置有加強柱,所述扇葉包括鋁框和固定在所述鋁框內部的中空玻璃,所述扇葉與所述門框通過鉸接機構連接,所述扇葉能夠相對于所述門框呈預定角度向室內方向傾倒。
[0006]優選地,所述門框與所述扇葉之間設置有密封膠條和等壓膠條。
[0007]優選地,所述扇葉以及所述門框分別設置有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所述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的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之間插有隔熱條。
[0008]優選地,所述卡槽為燕尾形卡槽。
[0009]優選地,所述門框的第二內腔設置有燕尾形卡槽的側壁上開設有密封膠條槽口,所述扇葉的第二內腔設置有燕尾形卡槽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密封膠條槽口相配合的密封膠條搭接槽。
[0010]優選地,所述密封膠條為T形膠條。
[0011]優選地,所述門框的第一內腔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槽口,所述扇葉的第一內腔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與第二槽口之間安裝有鉸接機構。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二槽口之間的距離為20-21mm。
[0013]優選地,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二槽口之間的距離為21.5mm。
[0014]優選地,所述扇葉的第一內腔的側壁外部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設置有滑槽,所述扇葉的第二內腔的側壁外部設置有導槽。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安裝方便、牢固、夕卜形美觀、密封性好、防、排水效果好,同時抗風壓性能和節能性能好,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使用要求。它的內倒功能可以使門在半關閉的狀態下,能達到通風、防雨的效果,平移時,門在開啟的時候,不占用空間面積,開啟平穩,外表美觀,方便出入。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之一;以及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如圖1所示,其包括移動門I以及固定門2,移動門I能夠相對于固定門2進行平移,以便打開或關閉門。從而不占用室內空間。移動門I包括門框3以及扇葉4,門框3的外側設置有加強柱5。為了整個門在開啟或關閉的狀態下達到安全和密封性能好,門框3和扇葉4的壁厚增加到一定的厚度,在受力的位置設置了加強柱5,門在開啟平移時所受到的拉力和門的重量影響,在外形的受力下加強柱如圖3中的53位置承受重力,使整體受力達到很好的效果。
[0020]扇葉4包括鋁框和固定在鋁框內部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起到隔熱的作用,既美觀又能隔熱節能。
[0021]在具體使用時,扇葉4與門框3通過鉸接機構連接,扇葉4能夠相對于門框3呈預定角度向室內方向傾倒,從而實現內開功能,可以使門在半關閉的狀態下,能達到通風、防雨的效果,平移時,門在開啟的時候,不占用空間面積,開啟平穩,外表美觀,方便出入。
[0022]優選地,門框3與扇葉4之間設置有密封膠條和等壓膠條,以便更好的達到密封的效果。
[0023]優選地,如圖2所示,扇葉4以及門框3分別設置有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第一內腔設置在室內方向,第二內腔設置在室外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扇葉4設置有第一內腔41以及第二內腔42,第一內腔41以及第二內腔42的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配合的燕尾形卡槽43,兩個相配合的燕尾形卡槽43之間插有隔熱條。
[0024]門框3設置有第一內腔31以及第二內腔32,第一內腔31以及第二內腔32的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配合的燕尾形卡槽33,兩個相配合的燕尾形卡槽33之間插有隔熱條。
[0025]優選地,門框3的第二內腔32設置有燕尾形卡槽的側壁上開設有密封膠條槽口34,扇葉4的第二內腔42設置有燕尾形卡槽的側壁上開設有與密封膠條槽口 34相配合的密封膠條搭接槽44。密封膠條槽口 34與密封膠條搭接槽之間設置有所述密封膠條,所述密封膠條為T形密封膠條。
[0026]優選地,門框3的第一內腔31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槽口35,扇葉4的第一內腔41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槽口 45,第一槽口 35與第二槽口 45之間安裝有鉸接機構。
[0027]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地,第一槽口 35與第二槽口 45之間的距離為20_21mm。優選距離為21.5mm。保證門框3和扇葉4兩者之間的距離是21.5mm,就可以達到安裝內開內倒配件的要求,使兩者之間的密封性能相對比其他鋁型材的密封性能更好。
[0028]優選地,如圖3所示,加強柱5設置有第一內腔51、第二內腔52以及用于承受壓力的第三內腔53。其第一內腔52以及第三內腔53分別與扇葉4的第一內腔41以及第二內腔42配合。第三內腔53用于在變形情況下承受門的壓力,以達到良好的受壓效果。
[0029]優選地,扇葉4的第一內腔41的側壁外部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46,延伸段46上設置有滑槽6,扇葉4的第二內腔42的側壁外部設置有導槽7,滑槽6和導槽7的設置用于實現門的平移效果。
[0030]本實用新型新型提供的內開式平移門的結構也可以應用在其他設有相同功能的門窗上,關閉時密閉性好,達到隔熱節能的效果,開啟時能夠達到通風效果。
[003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安裝方便、牢固、夕卜形美觀、密封性好、防、排水效果好,同時抗風壓性能和節能性能好,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使用要求。它的內倒功能可以使門在半關閉的狀態下,能達到通風、防雨的效果,平移時,門在開啟的時候,不占用空間面積,開啟平穩,外表美觀,方便出入。
[0032]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包括移動門以及固定門,所述移動門能夠向所述固定門方向平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門包括門框以及扇葉,所述門框的外側設置有加強柱,所述扇葉包括鋁框和固定在所述鋁框內部的中空玻璃,所述扇葉與所述門框通過鉸接機構連接,所述扇葉能夠相對于所述門框呈預定角度向室內方向傾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框與所述扇葉之間設置有密封膠條和等壓膠條。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扇葉以及所述門框分別設置有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所述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的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之間插有隔熱條。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為燕尾形卡槽。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框的第二內腔在設置有燕尾形卡槽的側壁上開設有密封膠條槽口,所述扇葉的第二內腔在設置有燕尾形卡槽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密封膠條槽口相配合的密封膠條搭接槽。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膠條為T形膠條。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框的第一內腔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槽口,所述扇葉的第一內腔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與第二槽口之間安裝有鉸接機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二槽口之間的距離為20-21mm。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二槽口之間的距離為21.5mm。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倒式隔熱平開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扇葉的第一內腔的側壁外部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設置有滑槽,所述扇葉的第二內腔的側壁外部設置有導槽。
【文檔編號】E06B1/52GK205638159SQ20162045423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7日
【發明人】黎志盛
【申請人】廣東季華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