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包括爐身,所述爐身包括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前、后、左、右側壁通過合頁連接形成爐腔,所述爐身底部固定設置有爐底,所述爐底通過螺栓與所述前、后、左、右側壁連接,所述爐腔內的所述左側壁和所述右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烤屜,所述烤屜將所述爐腔分隔成燃燒室和燒烤室,所述燃燒室位于所述烤屜的下方,所述燒烤室內設置有燒烤箱,所述燒烤箱上部邊沿和所述爐身頂部邊沿之間設置有中空矩形上蓋,所述燒烤箱頂部設置有爐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且徹底杜絕了油煙和飛灰的產生,綠色環保,燒烤熱量均勻、烤出的食物品質好。
【專利說明】
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烘烤食品的烤爐,特別是指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
【背景技術】
[0002]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燒烤已經成為了人們越來越喜歡的食品加工方式,現有的燒烤爐結構非常簡單,主要由支架和燒烤箱構成,燒烤箱為上部開口的長方體形箱體,木炭直接在燒烤箱中燃燒,肉串則在燒烤箱口進行燒烤。在燒烤過程中,由于油、調料等掉落在木炭上產生了油煙和飛灰,油煙和飛灰的產生不僅影響燒烤氛圍,而且還污染食物,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此外,由于用這種燒烤爐燒烤,食物直接置于在燃燒的木炭上方,受木炭燃燒程度不同的影響,食物接受的熱量也極不均勻,很難掌控燒烤的火候,烤出的食物或烤焦或夾生,難以保證食物燒烤的品質,還有就是現有的燒烤爐結構復雜,攜帶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問題,提供了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包括爐身,所述爐身包括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前、后、左、右側壁通過合頁連接形成爐腔,所述爐身底部固定設置有爐底,所述爐底通過螺栓與所述前、后、左、右側壁連接,所述爐腔內的所述左側壁和所述右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烤屜,所述烤屜將所述爐腔分隔成燃燒室和燒烤室,所述燃燒室位于所述烤屜的下方,所述燒烤室內設置有燒烤箱,所述燒烤箱上部邊沿和所述爐身頂部邊沿之間設置有中空矩形上蓋,所述燒烤箱頂部設置有爐蓋。
[0006]優選地,所述燒烤箱內設置有接油盤,所述接油盤和所述燒烤箱底部之間設置有內墊,所述接油盤內設置有多個烤簽。
[0007]優選地,所述烤簽包括樹枝狀的烤簽本體和支座,所述烤簽本體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設置在所述接油盤內,所述烤簽本體頂部還設置有手環。
[0008]優選地,所述烤屜上均勻設置有圓形通孔。
[0009]優選地,所述中空矩形上蓋上均勻設置有通氣孔。
[0010]優選地,所述燒烤箱的四周內壁上涂覆鋁箔涂層。
[0011]優選地,所述爐底中心位置設置有多個通氣排灰孔,所述爐底下方的四個角處分別設置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上設置有踩剎。
[0012]優選地,所述左側壁上設置有收納袋,所述右側壁上設置有調料架,所述調料架為可折疊設置。
[0013]優選地,所述燃燒室處的所述前側壁上設置有圓形通風送料口,所述通風送料口外設置有圓形封門。
[0014]優選地,所述爐蓋下側設置有一層保溫涂層。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結構簡單,側壁可折疊收納攜帶方便,占用空間小;燃燒室和燒烤室采用分開設計,且將燒烤箱設置在燒烤室內,可避免碳火與食物直接接觸,且能避免烤油滴落到木炭上產生油煙危害環境;萬向輪及踩剎的設計方便烤爐移動并固定;通風送料口的開合設計方便送碳的同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空氣量;爐底通氣排灰孔的設計,可增加空氣的流通,增加燃燒;燒烤箱四周內壁涂覆鋁箔涂層,防止水分流失,保持鮮嫩,利用輻射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并減少能量的損失,并且使得烤制的食物受熱更均勻、更味美;中空矩形上蓋的設計,更有利用燃燒室的煙氣排出。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無煙燒烤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無煙燒烤爐的組裝剖視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無煙燒烤爐的烤屜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無煙燒烤爐的中空矩形上蓋的示意圖;
[0021 ]圖5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無煙燒烤爐的爐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具體實施例:
[0024]結合圖1-5所示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包括爐身,爐身包括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前、后、左、右側壁通過合頁連接形成爐腔,在爐身I底部固定設置有爐底2,爐底2通過螺栓與前、后、左、右側壁連接,爐腔內的左側壁和右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支撐板3,支撐板3上設置有烤屜4,烤屜4將爐腔分隔成燃燒室5和燒烤室6,燃燒室5位于烤屜4的下方,燒烤室6內設置有燒烤箱7,燒烤箱7上部邊沿和爐身I頂部邊沿之間設置有中空矩形上蓋8,燒烤箱7頂部設置有爐蓋9。
[0025]本實施例中,燒烤箱7內設置有接油盤10,接油盤10和燒烤箱7底部之間設置有內墊11,接油盤10內設置有多個烤簽12。
[0026]本實施例中,烤簽12包括樹枝狀的烤簽本體13和支座14,烤簽本體13固定在支座14上,支座14設置在接油盤10內,烤簽本體13頂部還設置有手環15。
[0027]本實施例中,烤屜4上均勻設置有圓形通孔。
[0028]本實施例中,中空矩形上蓋8上均勻設置有通氣孔。
[0029]本實施例中,燒烤箱7的四周內壁上涂覆鋁箔涂層。
[0030]本實施例中,爐底2中心位置設置有多個通氣排灰孔16,爐底2下方的四個角處分別設置有萬向輪17,萬向輪17上設置有踩剎18。
[0031 ]本實施例中,左側壁上設置有收納袋19,右側壁上設置有調料架20,調料架20為可折疊設置,方便收納攜帶。
[0032]本實施例中,燃燒室5處的前側壁上設置有圓形通風送料口21,通風送料口外設置有圓形封門。
[0033]本實施例中,爐蓋9下側設置有一層保溫涂層。
[0034]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將折疊前、后、左、右側壁依次打開固定成爐身1,將爐底2固定在爐身下方并用螺栓四周固定,用踩剎18固定萬向輪17將燒烤爐位置固定,然后將點燃的木炭從通風送料口 21放進燃燒室5,將烤屜4放置在支撐板3上,并將燒烤箱7放入燒烤室6,再依次放入內墊11、接油盤10、烤簽12,蓋上爐蓋9及中空矩形上蓋8,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開合通風送料口 21,調整內部空氣流量增減燃燒速度。
[0035]本實用新型烤簽上的食物沒有直接與炭火相接處,避免的烤油滴落炭火上,可以達到無煙燒烤的目的,燒烤箱7內壁鋁箔涂層的設計避免了食物水分的流逝,保持鮮美,增加了能量的利用率,減少了能量的損失,使得食物受熱更均勻,接油盤10的設計方便清洗,萬向輪17及踩剎18的設計可使燒烤架便于移動及固定,側壁的可拆卸可折疊設計方便攜帶,結構設計合理,具有實用性。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包括爐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身包括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前、后、左、右側壁通過合頁連接形成爐腔,所述爐身底部固定設置有爐底,所述爐底通過螺栓與所述前、后、左、右側壁連接,所述爐腔內的所述左側壁和所述右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烤屜,所述烤屜將所述爐腔分隔成燃燒室和燒烤室,所述燃燒室位于所述烤屜的下方,所述燒烤室內設置有燒烤箱,所述燒烤箱上部邊沿和所述爐身頂部邊沿之間設置有中空矩形上蓋,所述燒烤箱頂部設置有爐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烤箱內設置有接油盤,所述接油盤和所述燒烤箱底部之間設置有內墊,所述接油盤內設置有多個烤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簽包括烤簽本體和支座,所述烤簽本體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設置在所述接油盤內,所述烤簽本體頂部還設置有手環。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烤屜上均勻設置有圓形通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矩形上蓋上均勻設置有通氣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烤箱的四周內壁上涂覆鋁箔涂層。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底中心位置設置有多個通氣排灰孔,所述爐底下方的四個角處分別設置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上設置有踩剎。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壁上設置有收納袋,所述右側壁上設置有調料架,所述調料架為可折疊設置。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處的所述前側壁上設置有圓形通風送料口,所述通風送料口外設置有圓形封門。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無煙燒烤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蓋下側設置有一層保溫涂層。
【文檔編號】A47J37/06GK205568759SQ201620067008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
【發明人】李艷
【申請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