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及應用該控溫總成的電飯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PTC發熱器傳熱效率高,性能穩定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該控溫總成包括突跳式溫控器、PTC發熱器、支架和導熱蓋,PTC發熱器的上散熱面與導熱蓋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支架壓緊固定突跳式溫控器和PTC發熱器于導熱蓋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應用上述控溫總成的電飯鍋,該電飯鍋還包括發熱盤和電飯鍋內膽,導熱蓋的開口部向外延伸設有裙邊,導熱蓋下部設有彈性部件,發熱盤設有導熱蓋安裝孔,導熱蓋向上穿過所述導熱蓋安裝孔,導熱蓋的裙邊由彈性部件頂靠以使導熱蓋的裙邊與發熱盤緊密接觸,PTC發熱器與所述突跳式溫控器并聯后再與發熱盤串聯在電飯鍋電源回路中。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控溫總成的電飯鍋,可實現自動限溫、保溫和防干燒功能。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及應用該控溫總成的電飯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由磁鋼限溫器進行控溫的電飯鍋由于結構簡單,價格便宜而得到廣泛應用, 這種電飯鍋主要由磁鋼限溫器、微動開關總成、保溫板實現電飯鍋限溫、保溫功能。但是,磁鋼限溫器有易碎、感溫不靈敏、溫度公差大、裝配、調試復雜等缺陷;專利號201520387307.1 “一種電飯鍋控溫總成及應用該控溫總成的電飯鍋”提出了可利用斷電復位突跳式溫控器及簡單的結構實現電飯鍋限溫、保溫和防干燒功能,但這種結構的電飯鍋控溫總成發熱元件的安裝位置不在導熱蓋內頂面,傳熱效率差,導熱蓋溫度較低,不能提供足夠的熱能實現電飯鍋的保溫功能,在寒冷天氣時也易自動復位。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出一種PTC發熱器傳熱效率高,性能穩定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包括突跳式溫控器、PTC發熱器、支架和導熱蓋,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發熱器的上散熱面與所述導熱蓋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所述支架壓緊固定所述突跳式溫控器和所述PTC發熱器于所述導熱蓋內。
[0005]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PTC發熱器散熱表面為鋁材質,上散熱面與導熱蓋的內頂面緊密貼合,與現有利用斷電復位突跳式溫控器及簡單的結構實現電飯鍋限溫、保溫和防干燒功能的技術方案相比,PTC發熱器的傳熱效率更高,更容易提供熱能實現電飯鍋的保溫功能,并且即使在寒冷天氣也不容易自動復位,性能穩定。本實用新型的PTC 發熱器和突跳式溫控器的結構和原理均為現有成熟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0006]進一步的,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PTC發熱器的下散熱面與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表面緊密貼合。這樣PTC發熱器的上散熱面與導熱蓋內頂面緊密貼合,向導熱蓋提供熱量用于電飯鍋保溫,PTC發熱器的下散熱面直接與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表面緊密貼合,向突跳式溫控器鋁蓋提供熱量,以保持突跳式溫控器的雙金屬片溫度,使突跳式溫控器在沒有斷電的情況下觸點保持斷開,這樣的結構,PTC發熱器的傳熱效率高,性能更穩定,遇急冷不易復位;
[0007]具體的說,所述支架為環狀支架,所述支架的內圈套在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周壁并緊密壓緊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所述支架的外周設有用于貼合所述導熱蓋內周壁的折邊。這種結構的支架固定方式,安裝簡易而且牢固;并且支架外周設置的與導熱蓋內周壁密貼合的折邊,一方面方便支架的安裝和牢固定位,另一方面可加大支架與導熱蓋的傳熱面積,從而加強導熱蓋與突跳式溫控器之間的傳熱性能,提高突跳式溫控器的可靠性。
[0008]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表面與所述導熱蓋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所述支架通過支架的上表面的彈片和支架上的通孔分別壓緊固定所述PTC發熱器和突跳式溫控器。這種結構的控溫總成,突跳式溫控器的雙金屬片保持溫度的熱量傳遞需要再通過導熱蓋傳遞,相比前述實施方式,低溫防止復位需要更高的PTC發熱功率,而且PTC發熱器安裝位置小,需要更高溫度的PTC發熱元件,但是,這種結構下的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直接與導熱蓋緊密貼合,突跳式溫控器可以更靈敏的通過導熱蓋反映電飯鍋的溫度。
[0009]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上述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的電飯鍋。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飯鍋,包括了上述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還包括發熱盤和電飯鍋內膽,所述導熱蓋的開口部向外延伸設有裙邊,所述導熱蓋下部設有彈性部件,所述發熱盤設有導熱蓋安裝孔,所述導熱蓋向上穿過所述導熱蓋安裝孔,所述導熱蓋的裙邊由彈性部件頂靠以使導熱蓋的裙邊與發熱盤緊密接觸,所述PTC發熱器與所述突跳式溫控器并聯后再與所述發熱盤串聯在電飯鍋電源回路中。
[0011]本實用新型的電飯鍋,一方面,可以在突跳式溫控器的觸點斷開后,由PTC發熱器提供熱量,熱量經導熱蓋傳至電飯鍋內膽,實現保溫功能,這種結構傳熱效率高,保溫效果好,與目前使用的保溫板相比可以降低約一半的保溫功耗;另一方面,導熱蓋的裙邊可在彈性部件和電飯鍋內膽的作用下與電飯鍋發熱盤接觸或分離,當電飯鍋內膽拿開時,導熱蓋的裙邊與電飯鍋發熱盤接觸,熱量通過導熱蓋裙邊傳到PTC發熱器的鋁型材,再由PTC發熱器的鋁型材傳至突跳式溫控器,當溫度升至突跳式溫控器觸點斷開溫度時,觸點斷開,發熱盤此時由于串入PTC發熱器,電流只有約100毫安,此時發熱盤停止加熱,從而起到防干燒作用。煮飯時,導熱蓋裙邊與發熱盤分離,導熱蓋頂頂靠在電飯鍋內膽鍋底,鍋底的溫度通過導熱蓋傳遞給PTC鋁型材,PTC鋁型材再將溫度傳遞給突跳式溫控器,當鍋底的溫度升至突跳式溫控器觸點斷開溫度時,觸點斷開,發熱盤此時由于串入PTC發熱器,電流只有約100毫安,此時發熱盤停止加熱,PTC發熱器起保溫作用。【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飯鍋防干燒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飯鍋煮飯和保溫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0〇17] 實施例1:
[0018] 如圖1,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包括突跳式溫控器1、PTC發熱器2、支架3和導熱蓋4,PTC發熱器2的上散熱面與導熱蓋4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支架壓緊固定突跳式溫控器1和PTC發熱器2于導熱蓋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 PTC發熱器2的傳熱效率更高,更容易提供熱能實現電飯鍋的保溫功能,并且即使在寒冷天氣也不容易自動復位,性能穩定。本實用新型的PTC發熱器2和突跳式溫控器1的結構和原理均為現有成熟技術,此處不再贅述。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PTC發熱器2的下散熱面與突跳式溫控器1的鋁蓋表面緊密貼合。這樣PTC發熱器2的上散熱面與導熱蓋4內頂面緊密貼合,向導熱蓋提供熱量用于電飯鍋保溫,PTC發熱器2的下散熱面直接與突跳式溫控器1的鋁蓋表面緊密貼合,向突跳式溫控器1的鋁蓋提供熱量,以保持突跳式溫控器1的雙金屬片溫度,使突跳式溫控器1在沒有斷電的情況下觸點保持斷開,這樣的結構,PTC發熱器2的傳熱效率高,性能更穩定。支架3為環狀支架,支架3的內圈套在突跳式溫控器1的周壁并向上緊密壓緊突跳式溫控器1的鋁蓋,支架3的外周設有用于貼合導熱蓋4內周壁的折邊31。這種結構的支架固定方式,安裝簡易而且牢固;并且支架3外周設置的與導熱蓋4內周壁密貼合的折邊 31,一方面方便支架3的安裝和牢固定位,另一方面可加大支架3與導熱蓋4的傳熱面積,從而加強導熱蓋4與突跳式溫控器1之間的傳熱性能,提高突跳式溫控器1的可靠性。
[0019] 實施例2:[〇〇2〇]如圖2,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突跳式溫控器1的鋁蓋表面與導熱蓋4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支架3通過支架3的上表面的彈片32和支架3上的通孔分別壓緊固定PTC發熱器2和突跳式溫控器1。這種結構的控溫總成,突跳式溫控器1的雙金屬片保持溫度的熱量傳遞需要再通過導熱蓋4傳遞,相比實施例1的實施方式,需要更高的PTC發熱功率,而且安裝需要更精確定位,但是,這種結構下的突跳式溫控器1的鋁蓋直接與導熱蓋4緊密貼合,突跳式溫控器1可以更靈敏的通過導熱蓋4反映電飯鍋內膽的溫度。
[0021]如圖1、3、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應用上述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的電飯鍋,其結構包括了上述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還包括發熱盤5和電飯鍋內膽6,導熱蓋4的開口部向外延伸設有裙邊41,導熱蓋4下部設有彈性部件7,發熱盤5設有導熱蓋安裝孔51,導熱蓋4向上穿過導熱蓋安裝孔51,導熱蓋4的裙邊41由彈性部件7頂靠以使導熱蓋的4的裙邊41與發熱盤5緊密接觸,PTC發熱器2與突跳式溫控器1并聯后再與發熱盤5串聯在電飯鍋電源回路中。 [〇〇22] 本實用新型的電飯鍋,一方面,可以在突跳式溫控器1的觸點斷開后,由PTC發熱器 2提供熱量,熱量經導熱蓋4傳至電飯鍋內膽6,實現保溫功能,電飯鍋的保溫和煮飯狀態如圖4所示。這種結構傳熱效率高,保溫效果好,與目前使用的保溫板相比可以降低約一半的保溫功耗;另一方面,導熱蓋4的裙邊41可在彈性部件7和電飯鍋內膽6的作用下與電飯鍋發熱盤5接觸或分離,當電飯鍋內膽6拿開時,導熱蓋4的裙邊41與電飯鍋發熱盤5接觸,熱量通過導熱蓋裙邊41傳到PTC發熱器2的鋁型材,再由PTC發熱器2的鋁型材傳至突跳式溫控器1, 當溫度升至突跳式溫控器1的觸點斷開溫度時,觸點斷開,發熱盤5此時由于串入PTC發熱器 2,電流只有約100毫安,此時發熱盤5停止加熱,從而起到防干燒作用,其防干燒狀態如圖3 所示。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包括突跳式溫控器、PTC發熱器、支架和導熱蓋,其特征在 于所述PTC發熱器的上散熱面與所述導熱蓋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所述支架壓緊固定所述突 跳式溫控器和所述PTC發熱器于所述導熱蓋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發熱器的下散熱面 與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表面緊密貼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為環狀支架,所述 支架的內圈套在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周壁并緊密壓緊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所述支架 的外周設有用于貼合所述導熱蓋內周壁的折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跳式溫控器的鋁蓋 表面與所述導熱蓋的內頂面緊密貼合,所述支架通過支架的上表面的彈片和支架上的通孔 分別壓緊固定所述PTC發熱器和突跳式溫控器。5.—種電飯鍋,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新型電飯鍋控溫總成,還 包括發熱盤和電飯鍋內膽,所述導熱蓋的開口部向外延伸設有裙邊,所述導熱蓋下部設有 彈性部件,所述發熱盤設有導熱蓋安裝孔,所述導熱蓋向上穿過所述導熱蓋安裝孔,所述導 熱蓋的裙邊由彈性部件頂靠以使導熱蓋的裙邊與發熱盤緊密接觸,所述PTC發熱器與所述 突跳式溫控器并聯后再與所述發熱盤串聯在電飯鍋電源回路中。
【文檔編號】G05D23/19GK205568649SQ201620196765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
【發明人】梁煒暢, 韋科宏
【申請人】梁煒暢, 韋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