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保溫蓋,其包含有一蓋體、一抓取部及一密封部,所述蓋體內部成形有一空間且具有與所述空間相連通的一蓋體開口,所述抓取部固設在所述蓋體的頂部外壁面上且為絕熱材質,所述密封部突出成形在所述蓋體環繞所述蓋體開口的底面上,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至少一排氣開口,于實際使用時,以所述保溫蓋的所述密封部抵頂在鍋具上,并透過所述至少一排氣口排出高溫蒸氣,由于所述至少一排氣口遠離所述保溫蓋的抓取部,故能輕易避開所述至少一排氣口,即使所述高溫蒸氣能傳遞至保溫蓋上方,因距離過長而使高溫蒸氣的熱量于傳遞過程中散失,以此減少高溫蒸氣的燙傷意外。
【專利說明】
保溫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配合鍋具或便當盒使用以阻隔食物與環境接觸的保溫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保溫蓋為配合鍋具及便當盒一齊使用,食物烹煮后會裝入大型鍋子或可攜帶的便當盒中,所述烹煮后的食物常帶有余溫,但與外界空氣接觸后將使食物的溫度快速下降,因而讓食物失去美味,為此,現今在鍋具或便當盒上覆蓋一保溫蓋,避免鍋具或便當盒中的食物直接與空氣接觸,以此將熱量保持在所述鍋具或便當盒中,所述保溫蓋也能使用在烹調中的食物,如烹煮湯品時,將保溫蓋覆蓋上使鍋具內的溫度升高,以縮短烹調時間,此外為維持鍋具內的壓力穩定以避免產生意外,所述保溫蓋上會設置一排氣孔以排出高溫蒸氣,然而所述排氣孔為貫穿在所述保溫蓋的頂面上且與所述鍋具的抓取部的距離接近,故當使用者欲取下所述保溫蓋時,可能忽略所述排氣孔的位置,而使手部遭到高溫蒸氣的燙傷,故具有可供改善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現有的保溫蓋的排氣孔的位置容易造成忽視,而于烹調過程中易遭受高溫蒸氣的燙傷,為此,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保溫蓋,以達到減少燙傷意外之目的。
[0004]為達到上述新型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保溫蓋,其包含:
[0005]—蓋體,其內部成形有一空間且具有與所述空間相連通的一蓋體開口 ;
[0006]—抓取部,其固設在所述蓋體的頂部外壁面上且為絕熱材質;以及
[0007]—密封部,其突出成形在所述蓋體環繞所述蓋體開口的底面上,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至少一排氣開口。
[0008]本實用新型于實際使用時,以所述保溫蓋的所述密封部抵頂在鍋具上,并透過所述至少一排氣口排出高溫蒸氣,以維持所述鍋具內的壓力,由于所述至少一排氣口成形在蓋體底面且遠離所述保溫蓋的抓取部,故使用者的手部于抓取保溫蓋時遠離所述至少一排氣口,即使所述高溫蒸氣能傳遞至保溫蓋上方,因距離過長而使高溫蒸氣的熱量于傳遞過程中散失,使高溫蒸氣的溫度大幅下降,當使用者接觸時,也不會造成使用者手部的燙傷,以此減少高溫蒸氣的燙傷意外。
[0009]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兩所述排氣開口。
[0010]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所述兩排氣開口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的兩長邊底面上且相互對齊。
[0011]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所述兩排氣開口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的兩對角處且斜向相對。
[0012]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四所述排氣開口。
[0013]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所述四排氣開口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的四對角處。
[0014]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
[0015]所述密封部的各排氣開口貫穿成形至所述密封部遠離所述蓋體底面的外壁面上。
[0016]所述蓋體環繞所述開口的外周緣水平突出在所述密封部的外側。
[0017]所述抓取部包含有一固定板及一提把,所述固定板藉由一鎖固螺絲及一螺帽而固設在所述蓋體的頂面,所述提把連接所述固定板。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鍋具的結合立體外觀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鍋具的結合剖面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外觀立體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0025]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新型目的所采取之技術手段。
[0026]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之保溫蓋裝設在一鍋具40上且包含有一蓋體
10、一抓取部20及一密封部30。
[0027]前述之蓋體10內部成形有一空間且具有與所述空間相連通的一蓋體開口 11,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所述蓋體10為矩形外觀且環繞所述蓋體開口 11的底面,所述蓋體10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12及兩短邊底面13,于其它實施態樣中,所述蓋體10可為圓形或其它形狀。
[0028]前述之抓取部20固設在所述蓋體10的頂部外壁面上且為絕熱材質,所述抓取部20包含有一固定板21及一提把22,所述固定板21藉由一鎖固螺絲及一螺帽而固設在所述蓋體10的頂面,所述提把22連接所述固定板21且朝遠離蓋體10的方向延伸,于其它實施態樣中,所述抓取部20可為一環形塊結構。
[0029]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所述密封部30突出成形在所述蓋體10環繞所述蓋體開口 11的底面上,所述密封部30水平貫穿成形有四排氣開口 31,所述四排氣開口 31分別設置在所述蓋體10的底部四對角處且各排氣開口 31分別橫跨在所述蓋體10之相鄰的一長邊底面12及一短邊底面13上,于其它實施態樣中,所述四排氣開口31也可分別設置在所述蓋體10的兩長邊底面12及兩短邊底面上。
[0030]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部份相同,不同處在于,所述密封部30A水平貫穿成形有兩排氣開口 31A,所述兩排氣開口 31A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10的兩長邊底面12上且相互對齊,于其它實施態樣中,所述兩排氣開口31A可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10的兩短邊底面13上且相互對齊。
[0031]請參閱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其與第二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于,所述密封部30B的兩所述排氣開口 31B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10的兩對角處且斜向相對。
[0032]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配合一鍋具40—齊使用,以所述保溫蓋的所述密封部30抵頂在鍋具40上,使所述蓋體10與所述鍋具40形成一悶燒環境,以此提升內部溫度并加速食物的烹煮,而食物烹煮過程中所產生之高溫蒸氣50則透過所述數個排氣開口 31排至空氣環境中,以平衡所述鍋具40內的壓力,由于各排氣口 31為設置在所述蓋體10底面上且遠離所述保溫蓋的抓取部20,故使用者的手部于抓取所述保溫蓋時與所述數個排氣開口 31具有相當的距離,因此,即使所述高溫蒸氣50能傳遞至保溫蓋上方,將因傳遞距離過長而使所述高溫蒸氣50的熱量多數散失于空氣中,當高溫蒸氣接觸到使用者時,其溫度已大幅降低,因此不會造成使用者手部的燙傷,以減少高溫蒸氣50的燙傷意外。
[0033]于其它較佳實施例中,請配合參閱圖3及圖4所示,所述密封部30的各排氣開口31貫穿成形至所述密封部31遠離所述蓋體10底面的外壁面上,使所述密封部30分離成數個相互間隔的塊體結構。
[0034]于其它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蓋體10環繞所述蓋體開口11的外周緣水平突出在所述密封部30的外側,以導引所述高溫蒸氣50斜向遠離所述蓋體10,進一步降低高溫蒸氣50與使用者的接觸機會。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保溫蓋,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蓋體,其內部成形有一空間且具有與所述空間相連通的一蓋體開口; 一抓取部,其固設在所述蓋體的頂部外壁面上且為絕熱材質;以及 一密封部,其突出成形在所述蓋體環繞所述蓋體開口的底面上,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至少一排氣開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兩所述排氣開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所述兩排氣開口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的兩長邊底面上且相互對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所述兩排氣開口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的兩對角處且斜向相對。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密封部水平貫穿成形有四所述排氣開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所述四排氣開口分別成形在所述蓋體的四對角處。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蓋體為矩形外觀,環繞所述開口的底面包含有對向的兩長邊底面及兩短邊底面。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密封部的各排氣開口貫穿成形至所述密封部遠離所述蓋體底面的外壁面上。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蓋體環繞所述開口的外周緣水平突出在所述密封部的外側。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溫蓋,其中所述抓取部包含有一固定板及一提把,所述固定板藉由一鎖固螺絲及一螺帽而固設在所述蓋體的頂面,所述提把連接所述固定板。
【文檔編號】A47J36/36GK205514154SQ20152113087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
【發明人】陳獻楨
【申請人】陳獻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