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餐電蒸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設備領域,尤其涉及智能配餐電蒸鍋。
【背景技術】
[0002]電蒸鍋也稱電蒸籠,其利用電蒸汽原理清蒸各種美食的廚房生活電器。現有市場上的電蒸鍋結構采用分層結構,該分層結構的設計原理是在同一鍋體內的物品加熱時間相同,這就導致當不同食材(例如蔬菜或肉類、米飯)放入電蒸鍋內蒸煮時,易出現蔬菜煮爛而米飯或肉類未蒸熟的情況。另外現有電蒸鍋的鍋體截面為圓形,而碗、盤的造型也為圓形,這就導致電蒸鍋鍋內較多空間被浪費;同時現有電蒸鍋體積龐大、占用空間大,缺乏設計感與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智能配餐電蒸鍋,通過采用內艙蓋上氣閥實現排氣方式的變化,實現了不同食材在不同艙體內在同一時間蒸熟,體積小巧,占用空間少。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智能配餐電蒸鍋,包括鍋體,鍋蓋與所述鍋體鉸接,于所述鍋蓋上設置蒸汽外排口,于所述鍋體內由上至下設置外艙與內艙,于所述內艙的艙口設置用于封閉內艙的內艙蓋;在所述內艙內設置托架及蒸汽發生器,一對用于放置肉類食材的第一配餐盤及用于放置米飯的主食盒自上而下設置于所述托架上,于所述外艙內自上而下分別設置用于放置蔬菜的第二配餐盤及一對用于放置魚類、蛋類的第三配餐盤;
[0006]所述內艙蓋的具體結構如下:
[0007]包括蓋板體,于所述蓋板體的底蓋部設置把手;以所述把手為中心、于所述蓋板體上分別設置一對外排氣口及內排氣口;于所述蓋板體的底部還設置用于控制內艙蓋排氣方向的金屬接點,在所述蓋板體上還設置氣閥。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09]所述外排氣口與外艙內的通氣道相連通,所述通氣道與蒸汽外排口連通;所述內排氣口為長條形斜孔,所述內排氣口的孔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90° ;
[0010]于所述內艙的艙壁上還向外延伸形成一對用于卡接第一配餐盤的內艙筋條;
[0011]沿所述外艙的艙壁上還向外延伸形成一對用于卡接第二配餐盤的第一外艙筋條及用于卡接第三配餐盤的第二外艙筋條;
[0012]所述托架包括提拉縱桿,于所述提拉縱桿的頂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對提拉折彎部,所述提拉折彎部以所述提拉縱桿為中心對稱布置;于所述提拉縱桿的底部還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對用于放置主食盒的橫板,于所述橫板的端部設置防止主食盒掉出的限位折彎部;
[0013]至少在一個第三配餐盤的內部設置隔板,所述隔板將第三配餐盤的內腔一分為-* *
[0014]于所述鍋蓋上還設置有鎖扣及第一透明玻璃視窗,于所述鍋體的正前方設置控制面板及第二透明玻璃視窗。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在內艙蓋上布置氣閥實現了內艙排氣方式的變化,使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由內艙直接向鍋體外排蒸汽或由內艙到外艙、最后在排出鍋體外的排氣方式,由此實現鍋體內各食材在同一時間蒸熟,并且各種食材蒸煮到位,各配餐盤與主食盒的布置使鍋體內空間利用率更為緊湊,同時不同體積的配餐盤及主食盒引導人們對食物量進行合理的分配管理,使膳食結構更加合理。托架的布置使主食盒及配餐盤的拿取更為方便快捷,不會燙手,同時通過在內艙及外艙艙壁設置筋條可以便于將各配餐盒之間分隔,從而使各配餐盤及主食盒擁有充分的加熱空間。另外本實用新型整體體積小于傳統電蒸鍋,而食物加工量增加,造型美觀時尚。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1。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三配餐盤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Π。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內艙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托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其中:1、鍋蓋;101、鎖扣;2、鍋體;201、外艙;202、內艙;203、內艙筋條;3、內艙蓋;
301、把手;302、外排氣口;303、內排氣口;4、第一配餐盤;5、主食盒;6、托架;601、提拉折彎部;602、提拉縱桿;603、橫板;604、限位折彎部;7、第二配餐盤;701、凸緣;8、第三配餐盤;9、隔板;10、第一外艙筋條;11、第二外艙筋條;12、蒸汽發生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5]如圖1所示,智能配餐電蒸鍋包括鍋體2,鍋蓋I與鍋體2鉸接,于鍋蓋I上設置蒸汽外排口、鎖扣101及第一玻璃透明視窗(蒸汽外排口、第一玻璃透明視窗圖中未不出),于鍋體2正前方設置控制面板及用于觀察米飯膨脹過程的第二透明玻璃視窗。如圖1所示,于鍋體2內由上至下設置外艙201與內艙202,于內艙202的艙口設置用于封閉內艙202的內艙蓋3;在內艙202內設置托架6及蒸汽發生器12,一對用于放置肉類食材的第一配餐盤4及用于放置米飯的主食盒5自上而下設置于托架6上,于外艙201內自上而下分別設置用于放置蔬菜的第二配餐盤7及一對用于放置魚類、蛋類的第三配餐盤8,如圖3所示,至少在一個第三配餐盤8的內部設置隔板9,隔板9將第三配餐盤8的內腔一分為二。如圖1、圖2及圖4所示,于內艙202的艙壁上還向外延伸形成一對用于卡接第一配餐盤4的內艙筋條203。沿外艙201的艙壁上還向外延伸形成一對用于卡接第二配餐盤7的第一外艙筋條10及用于卡接第三配餐盤8的第二外艙筋條U。上述第二外艙筋條11及內艙蓋3的把手301的頂部表面形成三點支撐使第三盤餐盤8平穩擺放。
[0026]如圖1、圖4及如圖5所示,內艙蓋3的具體結構如下:包括蓋板體,于蓋板體的底蓋部設置把手301;以把手301為中心、于蓋板體上分別設置一對外排氣口 302及內排氣口 303;于蓋板體的底部還設置用于控制內艙蓋3排氣方向的金屬接點,在蓋板體上還設置氣閥。上述外排氣口 302與外艙201內的通氣道相連通,通氣道與蒸汽外排口連通;內排氣口 303為長條形斜孔,內排氣口 303的孔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90°。
[0027]如圖6所示,上述托架6包括提拉縱桿602,于提拉縱桿602的頂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對提拉折彎部601,提拉折彎部601以提拉縱桿602為中心對稱布置;于提拉縱桿602的底部還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對用于放置主食盒5的橫板603,于橫板603的端部設置防止主食盒5掉出的限位折彎部604。
[0028]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29]通過控制面板設置蒸煮時間為20分鐘,外艙201為15分鐘,本實用新型工作后,由內艙蓋3將蒸汽通過外排氣口 302、通氣道及蒸汽外排口排出鍋體2外部,從而實現了內艙202內食物的加熱,內艙202加熱結束后,在最后5分鐘內,艙體電流通過金屬接點傳輸至內艙蓋3上,內艙蓋3上的氣閥旋轉,將排氣方式改為上排氣,從而將內艙202內的熱蒸汽通過內排氣口303排入外艙201內,實現了本實用新型鍋體2內的聯通循環蒸汽,蒸汽通過內排氣口 303向外艙202兩側噴射,內排氣口 303設置為斜孔避免蒸汽筆直向上受第三配餐盤8阻擋。5分鐘之后實現內艙202與外艙201內的食材同時出鍋,
[0030]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權項】
1.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包括鍋體(2),鍋蓋(I)與所述鍋體(2)鉸接,于所述鍋蓋(I)上設置蒸汽外排口,于所述鍋體(2)內由上至下設置外艙(201)與內艙(202),于所述內艙(202 )的艙口設置用于封閉內艙(202 )的內艙蓋(3 );在所述內艙(202 )內設置托架(6 )及蒸汽發生器(12),一對用于放置肉類食材的第一配餐盤(4)及用于放置米飯的主食盒(5)自上而下設置于所述托架(6)上,于所述外艙(201)內自上而下分別設置用于放置蔬菜的第二配餐盤(7)及一對用于放置魚類、蛋類的第三配餐盤(8); 所述內艙蓋(3)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蓋板體,于所述蓋板體的底蓋部設置把手(301);以所述把手(301)為中心、于所述蓋板體上分別設置一對外排氣口(302)及內排氣口(303);于所述蓋板體的底部還設置用于控制內艙蓋(3)排氣方向的金屬接點,在所述蓋板體上還設置氣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氣口(302)與外艙(201)內的通氣道相連通,所述通氣道與蒸汽外排口連通;所述內排氣口( 303)為長條形斜孔,所述內排氣口(303)的孔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9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內艙(202)的艙壁上還向外延伸形成一對用于卡接第一配餐盤(4)的內艙筋條(203)。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艙(201)的艙壁上還向外延伸形成一對用于卡接第二配餐盤(7)的第一外艙筋條(10)及用于卡接第三配餐盤(8)的第二外艙筋條(1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6)包括提拉縱桿(602),于所述提拉縱桿(602)的頂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對提拉折彎部(601),所述提拉折彎部(601)以所述提拉縱桿(602)為中心對稱布置;于所述提拉縱桿(602)的底部還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對用于放置主食盒(5)的橫板(603),于所述橫板(603)的端部設置防止主食盒(5)掉出的限位折彎部(604)。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個第三配餐盤(8)的內部設置隔板(9),所述隔板(9)將第三配餐盤(8)的內腔一分為二。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電蒸鍋,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鍋蓋(I)上還設置有鎖扣(101)及第一透明玻璃視窗,于所述鍋體(2)的正前方設置控制面板及第二透明玻璃視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配餐電蒸鍋,包括鍋體,鍋蓋與所述鍋體鉸接,于所述鍋蓋上設置蒸汽外排口,于所述鍋體內由上至下設置外艙與內艙,于所述內艙的艙口設置用于封閉內艙的內艙蓋;在所述內艙內設置托架及蒸汽發生器,一對用于放置肉類食材的第一配餐盤及用于放置米飯的主食盒自上而下設置于所述托架上,于所述外艙內自上而下分別設置用于放置蔬菜的第二配餐盤及一對用于放置魚類、蛋類的第三配餐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在內艙蓋上布置氣閥實現了內艙排氣方式的變化,使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由內艙直接向鍋體外排蒸汽或由內艙到外艙、最后在排出鍋體外的排氣方式,由此實現鍋體內各食材在同一時間蒸熟,并且各種食材蒸煮到位。
【IPC分類】A47J36/06, A47J27/04, A47J36/16
【公開號】CN205234264
【申請號】CN201521047681
【發明人】安景瑞, 張凌浩
【申請人】江南大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