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炒菜機內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炒菜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全炒菜機內鍋。
【背景技術】
[0002]炒菜機是一臺可以實現自動化烹飪過程的智能化設備。采用專業烹飪程序模擬技術,無需人工看管,將準備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設定程序后,自動熱油、自動翻炒,自動控制火候,無需學廚經驗。炒菜機不僅能實現自動炒、煎、烹、炸、爆、燜、蒸、煮、烙、燉、煲等一鍋多用的功能,更讓做飯過程變得自動化和趣味化。
[0003]目前市面上的炒菜機的內鍋大部分是平底穿孔,然后將攪拌刀固定在鍋底,采用硅膠或者緊密結構進行密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鍋底會出現大量漏油、漏水現象,導致鍋底電機漏電或者損壞電機,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有效解決鍋底漏油、漏水現象,提升密封效果的安全炒菜機內鍋。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炒菜機內鍋,其包括一鍋體,該鍋體的底面中心位置向上凸起并軸向延伸形成一軸向柱,該軸向柱上設有安裝軸孔,該軸向柱與鍋體的連接處設有凸臺。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軸向柱與鍋體相連接的一端較大,另一端呈逐漸縮小狀。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軸向柱與鍋體為一體連接結構。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鍋體的內側壁呈圓心對稱設有凸起。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巧妙,合理,在鍋體一體成型有軸向柱,進而提高配合縫隙的高度,有效解決鍋底漏油、漏水現象,安全性好,同時設有凸臺,有效提供軸向柱與攪拌刀之間配合的緊密性,進一步提升密封效果,而且鍋體的內側壁設有凸起,對食材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以增加了食材的翻轉頻率,達到較佳的翻炒食材效果,讓食材充分受熱,鎖住食材營養,提升口感,另外整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有效延長炒菜機使用壽命,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0010]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安全炒菜機內鍋,其包括一鍋體1,該鍋體I的底面中心位置向上凸起并軸向延伸形成一軸向柱2,該軸向柱2與鍋體I為一體連接結構,該軸向柱2上設有安裝軸孔21,用來與攪拌刀的轉軸相配合,還可以在安裝軸孔21內設有硅膠套,以提升密封效果,該軸向柱2與鍋體I的連接處設有凸臺3,有效提供軸向柱2與攪拌刀之間配合的緊密性,進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0014]較佳的,所述軸向柱2與鍋體I相連接的一端較大,另一端呈逐漸縮小狀,結構強度大,穩定性好。
[0015]較佳的,在所述鍋體I的內側壁呈圓心對稱設有凸起11,對食材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以增加了食材的翻轉頻率,達到較佳的翻炒食材效果,讓食材充分受熱,鎖住食材營養,提升口感。
[0016]使用時,由于在鍋體I 一體成型有軸向柱2,進而提高配合縫隙的高度,有效解決鍋底漏油、漏水現象,延長炒菜機使用壽命,同時也確保使用安全性。
[0017]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內鍋,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安全炒菜機內鍋,其包括一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的底面中心位置向上凸起并軸向延伸形成一軸向柱,該軸向柱上設有安裝軸孔,該軸向柱與鍋體的連接處設有凸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炒菜機內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柱與鍋體相連接的一端較大,另一端呈逐漸縮小狀。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炒菜機內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柱與鍋體為一體連接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炒菜機內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的內側壁呈圓心對稱設有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全炒菜機內鍋,其包括一鍋體,該鍋體的底面中心位置向上凸起并軸向延伸形成一軸向柱,該軸向柱上設有安裝軸孔,該軸向柱與鍋體的連接處設有凸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巧妙,合理,在鍋體一體成型有軸向柱,進而提高配合縫隙的高度,有效解決鍋底漏油、漏水現象,安全性好,同時設有凸臺,有效提供軸向柱與攪拌刀之間配合的緊密性,進一步提升密封效果,而且鍋體的內側壁設有凸起,對食材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以增加了食材的翻轉頻率,達到較佳的翻炒食材效果,讓食材充分受熱,鎖住食材營養,提升口感,另外整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有效延長炒菜機使用壽命,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IPC分類】A47J36/00, A47J27/00
【公開號】CN205197732
【申請號】CN201520823997
【發明人】李明
【申請人】東莞市御明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