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密門密封結構及其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對氣密門進行密封的解耦股及其密封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因試驗或生產工藝要求,一些空間需要密閉后抽掉大氣,形成具有某個真空度的密閉空間,即氣密空間,通過在進出氣密空間的門與門框之間設置密封結構,來保證該氣密空間的氣密性。當前常規做法是采用單條橡膠密封條進行密封,即在門框上黏貼一圈橡膠密封條,抽真空時將門和門框貼合,施加外力,使其緊密貼合,待氣密空間達到某真空度后,利用負壓將門體吸合,實現密封。采用這種方法密封,對門和門框的密封面平面度精度要求高,且初始施加外力大、負壓建立時間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進行改進,提供一種氣密門密封結構及其控制系統,降低了對氣密門和門框密封面的平面度加工要求,減小施加的用于閉合或開啟氣密門的外力,縮短氣密空間負壓建立及開啟時間,且工作可靠。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氣密門密封結構,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外圈為橡膠密封圈,所述橡膠密封圈固定嵌接在氣密空間門框內側四周上的凹槽內,所述內圈為可充氣輪胎,外圈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開口朝向氣密空間門框的內部,所述可充氣輪胎固定嵌接在所述安裝槽內。
[0006]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
[0007]所述橡膠密封圈的橫截面寬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寬度。
[0008]所述安裝槽位于所述橡膠密封圈軸向長度的中間位置,且所述安裝槽的橫截面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橡膠密封圈的橫截面寬度的二分之一。
[0009]在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氣密門密封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氣密門密封結構的控制系統,包括壓縮空氣罐,壓縮空氣罐通過管路一與換向閥的進氣口連接,換向閥的第一出氣口通過管路二與真空發生器的壓縮空氣出口連接,換向閥的第二出氣口通過管路三與真空發生器的壓縮空氣進口連接,換向閥的第一排氣口通過管路四與所述可充氣輪胎內部連通,且管路四與所述可充氣輪胎為密封連接,真空發生器的真空進口通過管路五與管路四連接;換向閥的第二排氣口與外部容器連接;管路一設有截止閥和減壓閥。
[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在橡膠密封圈內嵌裝有可充氣輪胎,在氣密空氣抽真空時,通過對所述可充氣輪胎進行充氣、可充氣輪胎膨脹來填補氣密門和門框之間的間隙從而實現二者氣密,采用這種密封結構,不僅降低了氣密門和門框密封面的平面度加工要求,且減小了初始施加的使得氣密門和門框緊密貼合的外力大小,能實現快速密封,從而縮短氣密空間建立負壓的時間;在氣密空間恢復正常大氣壓時,通過對所述可充氣輪胎進行放氣并抽真空,能快速地消除氣密門的密封作用,加快氣密空間進氣速度,開啟氣密門更為省時、省力;可充氣輪胎在放氣后可完全嵌入橡膠密封圈的凹槽內,能夠有效保護可充氣輪胎。
【附圖說明】
[0012]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氣密門密封結構與氣密空間門框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氣密門密封結構的橫向剖視圖,圖中雙點劃線為氣密空間門框。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氣密門密封結構的控制系統的原理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1、內圈;2、外圈;3、壓縮空氣罐;4、管路一;5、換向閥;51、進氣口;52、第一出氣口;53、第二出氣口;54、第一排氣口;55、第二排氣口;6、管路二;7、真空發生器;71、壓縮空氣進口 ;72、壓縮空氣出口;73、真空進口;8、管路三;9、管路四;10、管路五;11、截止閥;12、減壓閥;13、氣密空間門框。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7]見圖I、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氣密門密封結構包括內圈I和外圈2,內圈外圈I為橡膠密封圈,所述橡膠密封圈固定嵌接在氣密空間門框13內側四周上的凹槽內,內圈I為可充氣輪胎,外圈I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開口朝向氣密空間門框13的內部,所述可充氣輪胎固定嵌接在所述安裝槽內;所述橡膠密封圈的橫截面寬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寬度,圖I中,所述橡膠圈超出氣密空間門框13上所述凹槽;所述安裝槽位于所述橡膠密封圈軸向長度的中間位置,且所述安裝槽的橫截面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橡膠密封圈的橫截面寬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可充氣輪胎優選橡膠輪胎。
[0018]在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氣密門密封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氣密門密封結構的控制系統,見圖3,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壓縮空氣罐3,壓縮空氣罐3通過管路一 4與換向閥5的進氣口 51連接,換向閥5的第一出氣口 52通過管路二 6與真空發生器7的壓縮空氣出口 72連接,換向閥5的第二出氣口 53通過管路三8與真空發生器7的壓縮空氣進口71連接,換向閥5的第一排氣口 54通過管路四9與所述可充氣輪胎內部連通,且管路四9與所述可充氣輪胎為密封連接,真空發生器7的真空進口 73通過管路五10與管路四9連接;換向閥5的第二排氣口 55與外部容器連接;管路一4設有截止閥11和減壓閥12。
[0019]本實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統運行方式如下:
[0020]氣密空間抽真空時的密封:施加外力使得氣密空間的門和門框緊密貼合在一起,然后打開截止閥11,使換向閥5—側線圈得電,換向閥5閥芯移動,使得換向閥5的進氣口 51與第一出氣口 52連通,第二出氣口 53與第一排氣口 54連通,此時,壓縮空氣罐3內的壓縮空氣減壓后對所述可充氣輪胎充氣,所述可充氣輪胎膨脹,填補氣密空間的氣密門和門框之間的縫隙,從而實現氣密門和門框之間的密封;
[0021]氣密空間需恢復正常大氣壓時:打開截止閥11,使換向閥5另一側線圈得電,換向閥5閥芯移動,使得換向閥5的進氣口 51與第二出氣口 53連通,第一出氣口 52與第二排氣口55連通,此時,真空發生器7對所述可充氣輪胎放氣并抽真空至負壓,抽真空后的所述可充氣輪胎完全陷入外圈2的所述安裝槽內,從而快速消除氣密門的密封作用,施加一定外力即可打開氣密門。
[0022]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權項】
1.氣密門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圈(I)和外圈(2),所述外圈(2)為橡膠密封圈,所述橡膠密封圈固定嵌接在氣密空間門框內側四周上的凹槽內,所述內圈(I)為可充氣輪胎,外圈(2)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開口朝向氣密空間門框的內部,所述可充氣輪胎固定嵌接在所述安裝槽內。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密門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密封圈的橫截面寬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寬度。3.按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氣密門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位于所述橡膠密封圈軸向長度的中間位置,且所述安裝槽的橫截面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橡膠密封圈的橫截面寬度的二分之一。4.如權利要求I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氣密門密封結構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空氣罐(3),壓縮空氣罐(3)通過管路一(4)與換向閥(5)的進氣口(51)連接,換向閥(5)的第一出氣口(52)通過管路二(6)與真空發生器(7)的壓縮空氣出口(72)連接,換向閥(5)的第二出氣口(53)通過管路三(8)與真空發生器(7)的壓縮空氣進口(71)連接,換向閥(5)的第一排氣口(54)通過管路四(9)與所述可充氣輪胎內部連通,且管路四(9)與所述可充氣輪胎為密封連接,真空發生器(7)的真空進口(73)通過管路五(10)與管路四(9)連接;換向閥(5)的第二排氣口( 55)與外部容器連接;管路一(4)設有截止閥(11)和減壓閥(12)。
【專利摘要】氣密門密封結構,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外圈為橡膠密封圈,所述橡膠密封圈固定嵌接在氣密空間門框內側四周上的凹槽內,所述內圈為可充氣輪胎,外圈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開口朝向氣密空間門框的內部,所述可充氣輪胎固定嵌接在所述安裝槽內。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相應的控制所述密封結構進行密封的系統。本實用新型降低了對氣密門和門框密封面的平面度加工要求,減小施加的用于閉合或開啟氣密門的外力,縮短氣密空間負壓建立及開啟時間,且工作可靠。
【IPC分類】E06B7/16, E06B7/22, E06B5/12
【公開號】CN205153949
【申請號】CN201520902672
【發明人】吳曉生, 徐青發, 俞文建, 周康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