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餐具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筷子。
【背景技術】
[0002]在東亞國家,人們用筷子的歷史非常悠久,人們每天的進餐都需要用筷子夾取食物。傳統的筷子結構簡單,通常包括一體化結構的手持部和夾持部,在使用筷子時,人們一般是用手捏住筷子的手持部來操控筷子,并通過夾持部接觸并夾持住食物。
[0003]現在,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如果將筷子直接放在承載桌面上,容易使筷子沾上桌面上的餐巾紙、湯汁或灰塵等,導致筷子很不衛生。為此,人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首先在承載桌面上放置一個墊片,例如一個木質墊片或一個陶瓷墊片,當在承載桌面上放置筷子的時候,將筷子放置在墊片上,使筷子的手持部的端部與承載桌面接觸,筷子的夾持部將在墊片的支撐下抬起而不與承載桌面接觸,以確保筷子的衛生。但是,如果需要準備單獨的墊片,放置在墊片上的筷子也常常從墊片上滑落或滾落,使筷子的夾持部粘染到承載桌面的其他物質,導致筷子不衛生。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筷子,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筷子的夾持部粘染到承載桌面的其他物質,導致筷子不衛生的問題。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筷子,其中,包括:一體化結構的手持部和夾持部,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安裝有墊件部,所述墊件部用于支撐所述夾持部以避免所述夾持部與承載桌面接觸。
[0006]其中,所述墊件部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0007]或者,所述墊件部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0008]其中,所述墊件部的外周邊輪廓為多邊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扇形。
[0009]其中,所述墊件部由如下一種以上的材料制備得到:
[0010]木材、聚合物樹脂、塑料、金屬材料、玻璃、陶瓷、硅和二氧化硅。
[0011]其中,所述墊件部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具體包括:
[0012]所述墊件部中設置一個與筷子截面相匹配的套設孔,所述墊件部通過所述套設孔套設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0013]其中,在所述墊件部的套設孔上設置內螺紋,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墊件部通過上述螺紋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0014]其中,所述墊件部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具體包括:
[0015]所述墊件部上設置一個與筷子截面相匹配的開口槽,所述墊件部通過所述開口槽卡設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0016]其中,所述手持部的重量大于所述夾持部的重量。
[0017]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0018]本實施例中,在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安裝有墊件部,在重力作用下,墊件部與手持部均與承載桌面接觸,墊件部支撐上抬夾持部,以避免夾持部與承載桌面接觸,確保筷子的夾持部不粘染承載桌面上的其他物質,保持筷子衛生。
【附圖說明】
[0019]本發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圖1為本發明禊子第一實施例的結構不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筷子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施例中墊件部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施例中墊件部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實施例中墊件部的第三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26]圖1為本發明禊子第一實施例的結構不意圖。如圖1所不,本實施例禊子10具體包括:手持部101、夾持部102和墊件部103,其中,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為一體化結構,墊件部103設置在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之間的位置,墊件部103用于支撐夾持部102,夾持部102將在墊件部103的支撐下上抬而離開承載桌面,以避免夾持部102與承載桌面接觸,確保夾持部不粘染承載桌面上的餐巾紙、湯汁或灰塵等物質,保持筷子的夾持部102的衛生。
[0027]在實際應用中,墊件部103可以固定地安裝在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也就是說,手持部101、夾持部102和墊件部103為一體化結構。墊件部103也可以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之間的位置,以方便拆卸清洗。
[0028]當筷子被放置到承載桌面的時候,手持部101的端點和墊件部103分別與承載桌面接觸,夾持部102則被抬起而遠離承載桌面。在生產筷子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大手持部101的重量,以使手持部101的重量大于夾持部102的重量,在將筷子放置到承載桌面的時候,筷子的手持部101自然與承載桌面接觸,并在墊件部103的支撐下靠自身重量將夾持部102抬起,從而進一步避免夾持部102與承載桌面接觸。
[0029]本實施例中,在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上安裝有墊件部,在重力作用下,墊件部與手持部的端點均與承載桌面接觸,墊件部支撐上抬夾持部,以避免夾持部與承載桌面接觸,確保筷子的夾持部不粘染承載桌面上的其他物質,保持筷子衛生。
[0030]圖2為本發明筷子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施例中墊件部的第一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施例中墊件部的第二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施例中墊件部的第三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筷子中,墊件部103與筷子之間是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起,一體化結構的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之間是可拆卸的關系,這樣,可以將墊件部103拆卸下來,以方便清洗墊件部103,以及同時也可以很方便地清洗一體化的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
[0031]在實際應用中,墊件部103的套設孔與筷子上設置套設孔的位置的截面形狀相匹配,墊件部103的外周邊輪廓可以為多邊形、鋸齒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或扇形等。
[0032]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墊件部103中設置一個與筷子截面相匹配的套設孔1031,墊件部103通過套設孔1031套設在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之間的位置,其中,如果筷子的截面為六邊形,套設孔1031為六邊形。
[0033]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筷子的截面為圓形,墊件部103的周邊輪廓為多邊形中的六邊形,墊件部103的套設孔1031為圓形,墊件部103的周邊輪廓為多邊形,也能避免筷子滾動,確保筷子粘染承載桌面的其他物質。
[0034]進一步的,手持部101可以為多邊形中的六棱形,夾持部102為圓形,墊件部103上的套設孔為圓形,將墊件部103上的套設孔1031從夾持部102 —端套設到筷子上,墊件部103將固定在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2之間的位置。
[0035]在實際應用中,在墊件部103上的套設孔1031中設置內螺紋,在手持部101和夾持部103之間的位置設置有與內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墊件部103通過螺紋安裝在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0036]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筷子的截面為圓形,墊件部103上設置一個與筷子截面相匹配的開口槽1032,開口槽1032的開口處的尺寸小于筷子截面的直徑,開口槽1032可以容納筷子,墊件部103通過開口槽1032卡設在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墊件部103可以由如下一種以上的材料制備得到:木材、聚合物樹脂、塑料、金屬材料、玻璃、陶瓷、硅和二氧化硅等,聚合物樹脂包括PVC、橡膠等材料。其中,金屬材料包括:鋁合金、不銹鋼等。
[0037]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化結構的手持部和夾持部,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安裝有墊件部,所述墊件部用于支撐所述夾持部以避免所述夾持部與承載桌面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墊件部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或者,所述墊件部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墊件部的外周邊輪廓為多邊形、鋸齒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或扇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墊件部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具體包括: 所述墊件部中設置一個與筷子截面相匹配的套設孔,所述墊件部通過所述套設孔套設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墊件部的套設孔上設置內螺紋,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所述墊件部通過上述螺紋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墊件部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具體包括: 所述墊件部上設置一個與筷子截面相匹配的開口槽,所述墊件部通過所述開口槽卡設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重量大于所述夾持部的重量。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筷子,其中,包括:一體化結構的手持部和夾持部,在所述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安裝有墊件部,所述墊件部用于支撐所述夾持部以避免所述夾持部與承載桌面接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中,在手持部和夾持部之間的位置安裝有墊件部,在重力作用下,墊件部與手持部均與承載桌面接觸,墊件部支撐上抬夾持部,以避免夾持部與承載桌面接觸,確保筷子的夾持部不粘染承載桌面上的其他物質,保持筷子衛生。
【IPC分類】A47G21-10
【公開號】CN204561713
【申請號】CN201420763631
【發明人】金淵龜
【申請人】株式會社綠地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