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凳及其折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折疊凳及其折疊方法,折疊凳包括: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第一主體包括: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第一側面以及第一頂面;第二主體包括: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第二側面以及第二頂面;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以及第一側面圍成第一支撐體,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以及第二側面圍成第二支撐體,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的上部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卡槽,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下部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卡槽,兩個第一卡槽與兩個第二卡槽分別相互卡合,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蓋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本發明的折疊凳在拆開之后完全扁平,節約儲存空間。
【專利說明】
折疊凳及其折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折疊凳及其折疊方法,屬于家居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搬家的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剛畢業在外租房子的年輕人來說,花費很多錢買了承重的家具在搬家時反而會成為累贅。新買的書柜,新買的桌椅,留還是扔?陷入兩難的境地。
[0003]現有的一些組裝家具,不僅組裝和拆卸麻煩,而且結構復雜,重量大。例如現在的折疊凳,雖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折疊功能,但是由于材質仍然是傳統的金屬和木料制成,即使折疊后重量和體積仍然較大,搬運不便。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裝和拆卸方便的折疊凳,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5]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折疊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第一主體包括: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第一側面以及第一頂面;第二主體包括: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第二側面以及第二頂面;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可折疊的設置在第一側面的左右兩側;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可折疊的設置在第二側面的左右兩側;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以及第一側面圍成第一支撐體,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以及第二側面圍成第二支撐體,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的外部邊緣處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扣和至少一個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互卡合,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外部邊緣處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第三卡扣和至少一個第四卡扣,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相互卡合,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的上部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卡槽,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下部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卡槽,兩個第一卡槽與兩個第二卡槽分別相互卡合,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蓋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
[0007]進一步,本發明的折疊凳,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分別可翻折的設置在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上側。
[0008]進一步,本發明的折疊凳,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的結構相同,均包括頂面本體和可翻折卡片,可翻折卡片與頂面本體之間可翻折,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卡槽,可翻折卡片卡在第三卡槽中。
[0009]進一步,本發明的折疊凳,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可翻折卡片上還具有至少一個第四卡槽,第四卡槽和第三卡槽相互卡合。
[0010]進一步,本發明的折疊凳,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三卡槽的寬度等于兩個可翻折卡片的厚度。
[0011]進一步,本發明的折疊凳,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矩形鏤空。
[0012]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折疊凳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0013]步驟一、將第一主體的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向第一側面的中間方向折疊,將位于第一支撐面上的第一卡扣和位于第二支撐面上的第二卡扣相互卡合,形成第一支撐體;將第二主體的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向第二側面的中間方向折疊,將位于第三支撐面上的第三卡扣和位于第四支撐面上的第四卡扣相互卡合,形成第二支撐體;
[0014]步驟二、將第一支撐面和第二側面上的第一卡槽相對應的與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上的第二卡槽相互卡合,使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相互卡合;
[0015]步驟三、將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上的可翻折卡片翻折,將可翻折卡片前端的第四卡槽卡入位于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上的第三卡槽中,使第一主體上的第一頂面和第二主體上的第二頂面蓋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形成凳面。
[0016]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7]本發明的折疊凳重量僅為傳統折疊凳的20%到30%,便于搬運及使用。本發明的折疊凳在拆開之后完全扁平,節約儲存空間,一方面有利于儲運時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儲運成本。
[0018]本發明的折疊凳組裝非常方便,不需要釘接或膠帶等輔助材料即可成型。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明的折疊凳的第一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發明的折疊凳的第二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為第一主體成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第二主體成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第一主體、第二主體連接示意圖;
[0024]圖6為本發明的折疊凳的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標號:1、第一主體2、第二主體 3、第一支撐面
[0026]4、第二支撐面 5、第一側面 6、第一卡扣
[0027]7、第二卡扣 8、第一卡槽 9、第四卡槽
[0028]10、第一頂面 11、第一鏤空 12、第三支撐面
[0029]13、第四支撐面 14、第二側面 15、第二頂面
[0030]16、第二卡槽 17、卡扣18、第三卡槽
[0031]19、卡扣20、第五卡槽 21、第二鏤空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3]如圖5和圖6所示,本發明的折疊凳包括第一主體I和第二主體2兩個相互拼接的部分。由于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的材質均為瓦楞紙,因此在各個壓痕處,兩側的面都可以翻折,因此本實施方式中所說的可翻折,是指各結構之間在折痕處進行翻折的方式。
[0034]圖1是本發明的折疊凳的第一主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顯示的是第一主體I的展開狀態圖,如圖1所示,第一主體I具有第一支撐面3、第二支撐面4、第一側面5以及第一頂面10。
[0035]第一支撐面3和第二支撐面4可折疊的設置在第一側面5的左右兩側。
[0036]第一支撐面3上具有第一卡扣6,第二支撐面4上具有第二卡扣7,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相互卡合。
[0037]第一支撐面3和第二支撐面4上各設置有一個第一卡槽8,兩個第一卡槽8相對于第一側面5的縱向中心線對稱。
[0038]第一側面5上還具有第一鏤空11。
[0039]第一頂面10包括:第一頂面本體101和第一可翻折卡片102,第一頂面本體101可翻折的連接在第一側面5的上方。第一頂面本體101和第一可翻折卡片102之間也可翻折。第一可翻折卡片102上具有第四卡槽9。
[0040]圖2是本發明的折疊凳的第二主體的結構示意圖,圖2顯示了第二主體的展開狀態。如圖2所示,第二主體2包括:第三支撐面12、第四支撐面13、第二側面14以及第二頂面15ο
[0041]第三支撐面12和第四支撐面13可折疊的設置在第二側面14的左右兩側。
[0042]第三支撐面12上具有第三卡扣17,第四支撐面13上具有第四卡扣19,第三卡扣17和第四卡扣19相互卡合。
[0043]第三支撐面12和第四支撐面13的下部各設置有一個第二卡槽16,兩個第二卡槽16相對于第一側面5的縱向中心線對稱。
[0044]第三支撐面12和第四支撐面13的上部各設置有一個第三卡槽18。
[0045]第二側面14上還具有第二鏤空21。第一鏤空和第二鏤空的作用是方便人手提搬運。
[0046]第二頂面15包括:第二頂面本體151和第二可翻折卡片152,第二頂面本體151可翻折的連接在第二側面14的上方。第二頂面本體151和第二可翻折卡片152之間也可翻折。第二可翻折卡片152上具有第五卡槽20。
[0047]由于本發明的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是由瓦楞紙制成,因此在第一支撐面3、第二支撐面4與第一側面5的交界處具有壓痕,第一支撐面3、第二支撐面4沿著壓痕即可進行折疊。
[0048]本發明的折疊組裝過程如圖4至圖6所示。
[0049]第一主體I的折疊如圖3所示,第一支撐面3和第二支撐面4向中間折疊,然后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相互卡合,使得第一支撐面3、第二支撐面4以及第一側面5圍成第一支撐體。
[0050]第二主體2的折疊如圖4所示,第三支撐面12和第四支撐面13向中間方向折疊,然后第三卡扣17和第四卡扣19相互卡合,使得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以及第二側面圍成第二支撐體。
[0051]如圖5所示,兩個第一卡槽8與兩個第二卡槽16分別相互卡合,使第一主體I和第二主體2相互卡合在一起。
[0052]如圖6所示,第一頂面10和第二頂面15蓋在和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形成凳面。第一可翻折卡片102和第二可翻折卡片152向下彎折,插入第三卡槽18中。第一可翻折卡片102和第二可翻折卡片152前端的第四卡槽9和第五卡槽20卡在第三卡槽18中。
[0053]本發明的折疊凳,折疊方法如下:
[0054]步驟一、將第一主體的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向第一側面的中間方向折疊,將位于第一支撐面上的第一卡扣和位于第二支撐面上的第二卡扣相互卡合,形成第一支撐體;將第二主體的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向第二側面的中間方向折疊,將位于第三支撐面上的第三卡扣和位于第四支撐面上的第四卡扣相互卡合,形成第二支撐體;
[0055]步驟二、將第一支撐面和第二側面上的第一卡槽相對應的與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上的第二卡槽相互卡合,使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相互卡合;
[0056]步驟三、將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上的可翻折卡片翻折,將可翻折卡片前端的第四卡槽卡入位于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上的第三卡槽中,使第一主體上的第一頂面和第二主體上的第二頂面蓋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形成凳面。
[0057]當需要拆卸本發明的折疊凳時,只需要將上述步驟逆向進行,即可將本發明的折疊凳還原成平板的形狀,進行收納或者搬運。
[0058]以上描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折疊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 第一主體包括: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第一側面以及第一頂面; 第二主體包括: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第二側面以及第二頂面; 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可折疊的設置在第一側面的左右兩側; 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可折疊的設置在第二側面的左右兩側; 第一支撐面、第二支撐面以及第一側面圍成第一支撐體, 第三支撐面、第四支撐面以及第二側面圍成第二支撐體, 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的外部邊緣處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扣和至少一個第二卡扣,第—^扣和第二卡扣相互卡合, 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外部邊緣處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第三卡扣和至少一個第四卡扣,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相互卡合, 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的上部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卡槽, 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下部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卡槽, 兩個所述第一卡槽與兩個所述第二卡槽分別相互卡合, 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蓋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分別可翻折的設置在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第二側面的上側。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頂面和所述第二頂面的結構相同,均包括頂面本體和可翻折卡片,所述可翻折卡片與頂面本體之間可翻折,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卡槽,所述可翻折卡片卡在所述第三卡槽中。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疊凳,其特征在于: 其中,可翻折卡片上還具有至少一個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相互卡入口 ο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疊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三卡槽的寬度等于兩個所述可翻折卡片的厚度。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第二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矩形鏤空。7.一種折疊凳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第一主體的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向第一側面的中間方向折疊,將位于第一支撐面上的第一卡扣和位于第二支撐面上的第二卡扣相互卡合,形成第一支撐體;將第二主體的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向第二側面的中間方向折疊,將位于第三支撐面上的第三卡扣和位于第四支撐面上的第四卡扣相互卡合,形成第二支撐體; 步驟二、將第一支撐面和第二側面上的第一卡槽相對應的與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上的第二卡槽相互卡合,使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相互卡合; 步驟三、將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上的可翻折卡片翻折,將可翻折卡片前端的第四卡槽卡入位于第三支撐面和第四支撐面上的第三卡槽中,使第一主體上的第一頂面和第二主體上的第二頂面蓋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上,形成凳面。
【文檔編號】A47C4/02GK106073260SQ201610406880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發明人】崔慶斌, 黃昌海, 孔茵
【申請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