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屬于內平開窗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建筑物采用的外窗主要有平開窗和推拉窗2種。其中,推拉窗在推廣使用初期,曾以使用可靠、加工簡單的優勢走俏市場,但經過多年工程實踐的考驗,其許多不足之處逐漸顯露出來,是毛坯房竣工驗收檢查中出現問題最多的建筑部件之一,其主要缺點是密封性能較差,氣密性和水密封性指標都不好,對于保溫、絕熱、節能及環境舒適度是不利的。因此目前高層建筑上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平開窗。
[0003]現有的平開窗在組裝過程中,窗框和扇框的組角均采用結構相同的角碼連接,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窗框和扇框受到的力并不相同,因此二者所需要的連接強度也不相同,使用結構相同的角碼,如果角碼連接強度過大,則造成生產成本增大,如果連接強度低的話,就會造成窗框或扇框松動,從而影響整個門窗結構的使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該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通過采用結構不同的窗框角碼和活動扇框角碼,在滿足各自的連接強度要求下,降低了平開窗的生產成本。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包括窗框、固定扇框和活動扇框,所述固定扇框安裝在窗框上部,活動扇框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活動扇框對稱安裝在固定扇框下方,所述窗框四角上設置有窗框角碼,窗框通過窗框角碼組裝固定,所述活動扇框的四角上設置有活動扇框角碼,所述活動扇框通過活動扇框角碼組裝固定;
所述窗框角碼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垂直連接,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間隔設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內設置有一個空心柱,第二空腔內設置有三個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軸向分別垂直于所在左、右支架的長度方向;
所述活動扇框角碼包括角碼本體,所述角碼本體外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凸起,角碼本體內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凹槽底邊兩端與內側邊框之間設置有支撐柱。
[0006]優選的是,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端部設置有開口槽,所述開口槽內也設置有空心柱。
[0007]優選的是,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一體成型設置且左支架和右支架連接處設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通過斜桿分為兩個小空腔,所述每個小空腔內也設置有空心柱。
[0008]優選的是,所述空心柱的形狀為C形柱。
[0009]優選的是,所述凹槽的截面為T形結構。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通過采用結構不同的窗框角碼和活動扇框角碼,結構不同的角碼能夠滿足各自的連接強度和穩固性的要求,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降低平開窗的生產成本。
[0011]活動扇框角碼通過在外側邊框上設置凸起,能夠增加活動扇框角碼與空腔內的摩擦力,使角碼不易脫落,增加活動扇框的連接強度,凹槽用于活動扇框組角時將活動扇框型材壓在凹槽內,提升活動扇框的牢固性。
[0012]窗框角碼通過在空腔內設置空心柱,當螺釘固定型材和角碼時,螺釘穿過型材的外壁后,螺釘端部到達角碼的空心柱內,空心柱能夠對螺釘兩端形成支撐,從而提升窗框的連接強度,使窗框組角更加穩固。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4]圖1為內開平窗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窗框角碼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窗框角碼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活動扇框角碼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活動扇框角碼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為窗框,2為固定扇框,3為活動扇框,4為窗框角碼,41為左支架,42為右支架,43為第一空腔,44為第二空腔,45為空心柱,46為開口槽,47為第三空腔,48為斜桿,5為活動扇框角碼,51為角碼本體,52為凸起,53為凹槽,54為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圖5所示,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包括窗框1、固定扇框2和活動扇框3,所述固定扇框2安裝在窗框I上部,活動扇框3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活動扇框3對稱安裝在固定扇框2下方,所述窗框I四角上設置有窗框角碼4,窗框I通過窗框角碼4組裝固定,所述活動扇框3的四角上設置有活動扇框角碼5,所述活動扇框3通過活動扇框角碼5組裝固定。
[0021]所述窗框角碼4包括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垂直連接,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上間隔設置有第一空腔43和第二空腔44,第一空腔43內設置有一個空心柱45,第二空腔44內設置有三個空心柱45,所述空心柱45的軸向分別垂直于所在左、右支架42的長度方向。
[0022]窗框角碼4通過在空腔內設置空心柱45,當螺釘固定型材和角碼時,螺釘穿過型材的外壁后,螺釘端部到達角碼的空心柱45內,空心柱45能夠對螺釘兩端形成支撐,從而提升窗框I的連接強度,使窗框I組角更加穩固。
[0023]為了形成螺釘在窗框角碼4兩端的加固作用,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的端部設置有開口槽46,所述開口槽46內也設置有空心柱45。
[0024]為了使得空心柱45獲得張力上的自由度,適應不同型號的螺釘的釘入,擴大窗框角碼4的使用范圍,將空心柱45的形狀設置為C形柱。
[0025]另外,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 —體成型設置且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連接處設置有第三空腔47,所述第三空腔47通過斜桿48分為兩個小空腔,所述每個小空腔內也設置有空心柱45。不同空腔結構內設置的空心柱45,能夠加強空心柱45穩固螺釘的作用。
[0026]所述活動扇框角碼5包括角碼本體51,所述角碼本體51外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凸起52,角碼本體51內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53,所述凹槽53底邊兩端與內側邊框之間設置有支撐柱54。所述凹槽53的截面為T形結構。
[0027]活動扇框角碼5通過在外側邊框上設置凸起52,能夠增加活動扇框角碼5與空腔內的摩擦力,使角碼不易脫落,增加活動扇框3的連接強度,凹槽53用于活動扇框3組角時將活動扇框3型材壓在凹槽53內,提升活動扇框3的牢固性。
[0028]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固定扇框(2)和活動扇框(3),所述固定扇框(2)安裝在窗框(I)上部,活動扇框(3)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活動扇框(3)對稱安裝在固定扇框(2)下方,所述窗框(I)四角上設置有窗框角碼(4),窗框(I)通過窗框角碼(4)組裝固定,所述活動扇框(3)的四角上設置有活動扇框角碼(5),所述活動扇框(3)通過活動扇框角碼(5)組裝固定; 所述窗框角碼(4)包括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垂直連接,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上間隔設置有第一空腔(43)和第二空腔(44),第一空腔(43)內設置有一個空心柱(45),第二空腔(44)內設置有三個空心柱(45),所述空心柱(45)的軸向分別垂直于所在左、右支架(42)的長度方向; 所述活動扇框角碼(5)包括角碼本體(51),所述角碼本體(51)外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凸起(52),角碼本體(51)內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53),所述凹槽(53)底邊兩端與內側邊框之間設置有支撐柱(5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的端部設置有開口槽(46),所述開口槽(46)內也設置有空心柱(4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 ) —體成型設置且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 )連接處設置有第三空腔(47 ),所述第三空腔(47)通過斜桿(48)分為兩個小空腔,所述每個小空腔內也設置有空心柱(4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45)的形狀為C形柱。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3)的截面為T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內平開窗領域,特別是公開了一種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該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通過采用結構不同的窗框角碼和活動扇框角碼,在滿足各自的連接強度要求下,降低了平開窗的生產成本內平開窗裝配連接結構,包括窗框和活動扇框,窗框四角上設置有窗框角碼,活動扇框的四角上設置有活動扇框角碼,所述窗框角碼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上設置有第一、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內設置有一個空心柱,第二空腔內設置有三個空心柱,空心柱的軸向分別垂直于所在左、右支架的長度方向;活動扇框角碼包括角碼本體,角碼本體外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凸起,角碼本體內側邊框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凹槽底邊兩端與內側邊框之間設置有支撐柱。
【IPC分類】E06B3/968, E06B3/36
【公開號】CN104989225
【申請號】CN201510371269
【發明人】武小妮, 閆海波, 元曉燕, 苗玲玲
【申請人】長治市唯美門窗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