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的機構,具有被卡合部15和與該被卡合部15卡合的鎖定部件16。
[0062]上述上下鎖定機構是將上述固定側部件4相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的多個位置鎖定及解除鎖定的機構。該上下鎖定機構如上述那樣具有鎖定操作部14ο
[0063]上述操作部9將上述前后鎖定機構和上述上下鎖定機構沿著操作方向且同時操作。更具體地講,進行用來將向前后方向的移動被鎖定的狀態下的上述可動側部件5的鎖定解除、并將向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鎖定的狀態下的上述固定側部件4的鎖定解除的操作。
[0064]另外,該操作部9的操作方向被設定為沿著左右寬度方向。此外,該操作部9自身的操作通過手動或自動進行,但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手動操作的形態。
[0065]接著,對上述X形連桿機構更詳細地說明。
[0066]首先,對上述固定側部件4及上述可動側部件5的結構詳細地說明。
[0067]上述固定側部件4如圖I?圖6、圖8?圖11所示,具有固定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上的板狀的基體部件4a、和安裝在上述基體部件4a的前表面上并連接上述X形連桿機構的主體部4b。
[0068]上述基體部件4a是金屬制,在背面觀察形成為大致凸字型。
[0069]并且,形成為大致凸字型的左右兩側的部位被固定在上述一對柱保持部3a、3b的上述遮蓋體12、12的后表面側。此外,在形成為大致凸字型的中央的部位固定著上述主體部4b。
[0070]此外,雖然后述,但在上述基體部件4a的后表面側,如圖2、圖7所示那樣安裝著上述前后鎖定機構的鎖定部件16。
[0071 ] 上述主體部4b是樹脂制,具備板20、多個支承部21、22、多個固定部23…和多個加強肋板24、24。
[0072]上述板20是對上述基體部件4a的前表面側抵接的板狀體,經由上述多個固定部23…固定在上述基體部件4a上。
[0073]上述多個固定部23…以向該板20的左右方向突出的方式一體形成在上述板20的至少四角上。該多個固定部23…通過螺釘或鉚釘等那樣的緊固件固定在上述基體部件4a上。
[0074]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可旋轉地連接構成上述X形連桿機構的上述內側連桿6及上述外側連桿7,還支承該內側連桿6及外側連桿7。
[0075]此外,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向前方突出地一體形成在上述板20的前表面側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兩側及上下方向的兩側、即板20的四角上。進而,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中的多個支承部21、21配置在上側,多個支承部22、22配置在下側。
[0076]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的左右寬度方向的長度比前后厚度方向的長度(向前方的突出量)長而寬幅地形成。由此,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的剛性被提高。
[0077]此外,在上方的上述多個支承部21、21上,以在左右寬度方向上貫通的方式形成有后述的連接部件47被插入的貫通孔。另外,該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的貫通孔為圓孔。
[0078]此外,下方的上述多個支承部22、22相比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為較長尺寸。
[0079]進而,在該多個下方的支承部22、22上,也以在左右寬度方向上貫通的方式形成有后述的連接部件58被插入的貫通孔。另外,該下方的多個支承部22、22的貫通孔沿著該多個支承部22、22在上下方向上為長尺寸的長孔。
[0080]此外,在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與上述下方的多個支承部22、22之間,一體形成有上述多個加強肋板24、24。該多個加強肋板24、24位于上述板20的左右側端部,并且將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的左右側端部與上述下方的多個支承部22、22的左右側端部連接,構成上述主體部4b的側壁面。
[0081]此外,上述多個加強肋板24、24的后端一體形成在上述板20上,上端一體形成在上述上方的支承部21上,下端一體形成在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上。該多個加強肋板24、24的前端為以向后方后退的方式凹陷形成的凹部26。
[0082]另外,上述多個固定部23…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23配置在與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不同的高度。在本實施方式中,該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23被配置在與上述多個加強肋板24、24大致相等的高度。S卩,在上述加強肋板24的上下端間的范圍內,配置有該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
[0083]這里,在本實施方式中,考慮將上述主體部4b向上述基體部件4a固定、或將后述的連接部件47向上述圓孔插入等時的組裝性,上述固定部23、23配置在與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不同的高度,但并不限定于此。即,雖然沒有圖示,但考慮上述固定側部件4的剛性提高,也可以將上述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23配置到與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大致相等的高度。
[0084]另一方面,上述多個固定部23…中的位于下方的固定部23、23配置在與上述下方的多個支承部22、22大致相等的高度。即,在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的上下端間的范圍內配置有該位于下方的固定部23。
[0085]此外,上述主體部4b及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配置在將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的軸心間連結的假想線Vl的后方。
[0086]S卩,通過將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相互隔開間隔配置,在該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間產生空間。并且,由于上述基體部件4a固定在上述一致的柱保持部3a、3b的后表面側,所以能夠將上述主體部4b及上述多個支承部21、22收容到上述空間中。
[0087]此外,上述固定側部件4具有設置在與上述被卡合部15對應的位置處的避讓部17。即,在后面敘述,上述被卡合部15構成為,比上述固定側部件4更向后方突出。在上述固定側部件4上設有用來容許這樣后方突出的上述被卡合部15的移動的避讓部17。
[0088]本實施方式的避讓部17是將上述固定側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貫通的孔,由形成在上述基體部件4a上的基體側孔部17a、和形成在上述主體部4b上的主體側孔部17b構成。
[0089]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上述避讓部17而采用孔狀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向后方突出并且內部為避讓部的凸型結構等。
[0090]進而,上述固定側部件4具有將構成上述操作部9的第一軸部60可滑動地保持的保持部18。
[0091]此外,上述固定側部件4具有限制上述鎖定部件16的動作范圍的限制部19。
[0092]接著,如圖1?圖6、圖8?圖11所示,上述可動側部件5配置在乘員頭部側,如上述那樣能夠相對于上述固定側部件4前后移動。此外,該可動側部件5是樹脂性,具備凹狀部30、多個支承部31、32和頭枕箱33。
[0093]上述凹狀部30是以與上述固定側部件4的上述板20對置的方式配置的板狀體。此外,該凹狀部30的上下方向的長度及左右寬度方向的長度設定為與上述板20大致相等。
[0094]此外,上述凹狀部30位于上述可動側部件5的左右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并且以朝向后方凹陷的方式彎曲形成。即,由于上述可動側部件5配置在乘員頭部側,所以上述凹狀部30為考慮到乘員的后腦部的形狀。
[0095]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可旋轉地連接構成上述X形連桿機構的上述內側連桿6及上述外側連桿7,進而將該內側連桿6及外側連桿7支承。
[0096]此外,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一體形成在上述凹狀部30的后表面側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兩側及上下方向的兩側、即凹狀部30的四角上。進而,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中的多個支承部31、31配置在上側,多個支承部32、32配置在下側。
[0097]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的左右寬度方向的長度比前后厚度方向的長度(向后方的突出量)長而寬幅地形成。由此,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被提高了剛性。
[0098]此外,與上述固定側部件4同樣,在上方的上述多個支承部31、31上,形成有后述的連接部件57被插入的圓孔的貫通孔。此外,下方的上述多個支承部32、32,也形成為比上述上方的多個支承部31、31在上下方向上尺寸長,進而形成有后述的連接部件48被插入的長孔的貫通孔。
[0099]另外,如上述那樣,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向后方突出。上述凹狀部30以朝向后方凹陷的方式彎曲形成,其向后方的凹陷量(向后方的突出量)比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向后方的突出范圍小。即,上述凹狀部30的后表面配置成,收納在上述多個支承部31、32的向后方突出的范圍內。
[0100]此外,在上述上方的支承部31與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2之間,與上述固定側部件4側不同,沒有形成上述加強肋板24那樣的肋板,而形成有空間。即,上述上方的支承部31與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2之間,為由該上方的支承部31及下方的支承部32和上述凹狀部30形成為側視大致凹狀的凹部36。
[0101]上述頭枕箱33如圖8?圖10所示,為在周圍設有緩沖墊、并且將前側箱部34與后側箱部35組合而成的內部中空狀部件。
[0102]上述前側箱部34具備前表面部34a、和從該前表面部34a的上下左右的周圍端部向后方設置的周側面部34b。并且,上述前表面部34a與上述凹狀部30 —體形成。
[0103]上述后側箱部35具備后表面部35a、和從該后表面部35a的上下左右的周圍端部向前方設置的周側面部35b。并且,通過將該后側箱部35的周側面部35b和上述前側箱部34的周側面部34b連接固定,構成上述頭枕箱33。
[0104]另外,上述周側面部34b與上述周側面部35b的連接的實施方式沒有特別限定,采用以往周知的技術。
[0105]此外,在上述周側面部34b和上述周側面部35b的下表面側,分別形成有用來將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插入的缺口部34c、35c。該缺口部34c、35c形成為將長孔所謂半切(半割O )的狀態,通過將上述周側面部34b和上述周側面部35b連接,能夠在上述頭枕箱33的下表面上形成長孔。
[0106]該長孔在上述頭枕箱3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兩個,以其長度方向沿著上述可動側部件5的前后移動方向的方式配置。
[0107]此外,雖然沒有圖示,但在上述頭枕箱33的側面上,形成有用來使上述操作部9的一端向外方突出的狹縫。該狹縫也與上述缺口部34c、35c同樣,通過將在上述前側箱部34側和上述后側箱部35側以半切狀態形成的缺口部彼此組合而形成。
[0108]由此,在進行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時,是對從上述頭枕箱33的側面突出的部分直接操作。
[0109]接著,上述X形連桿機構中的上述內側連桿6如圖1?圖6所示,是上端部配置在上述固定側部件4側、下端部配置在上述可動側部件5側的連桿。
[0110]此外,上述外側連桿7是上端部配置在上述可動側部件5側、下端部配置在上述固定側部件4側的連桿。
[0111]另外,這些內側連桿6和外側連桿7的前后的朝向也可以相反。
[0112]此外,上述內側連桿6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側部件4的上述左右兩側的上方的多個支承部21、21間。
[0113]上述外側連桿7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側部件4的上述左右兩側的下方的多個支承部22、22間。
[0114]進而,上述內側連桿6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動側部件5的上述左右兩側的下方的多個支承部32、32間。
[0115]上述外側連桿7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動側部件5的上述左右兩側的上方的多個支承部31、31間。
[0116]此外,上述內側連桿6及上述外側連桿7如圖3、圖5所示,在側面觀察為彎曲形狀。進而,上述內側連桿6及上述外側連桿7以朝向前方隆起的方式彎曲。
[0117]如果在圖3中更詳細地說明,則上述內側連桿6的比中央的交叉連接部8靠上方的部分以朝向后方隆起的方式彎曲,靠下方的部分以朝向前方隆起的方式彎曲。即,概括地講,形成為側視大致S字狀。另外,上述內側連桿6的比上述交叉連接部8靠下方的部位稍稍向下方延伸。
[0118]另一方面,上述外側連桿7以中央的交叉連接部8附近為中心彎曲,整體上以向前方隆起的方式彎曲。即,概括地講,形成為側視大致L字狀。
[0119]并且,上述內側連桿6及外側連桿7如上述那樣經由中央的上述交叉連接部8可旋轉地連接。
[0120]另外,X形連桿機構必然產生一方的連桿與另一方的連桿重合的部位。因而,上述交叉連接部8被配置在為構成上述X形連桿機構而必然產生的上述內側連桿6與上述外側連桿7重合的部位。
[0121]此外,上述交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