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窗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窗鎖,特別是汽車玻璃窗鎖。
現有技術中的窗鎖主要是采用扭力彈簧套于軸上,通過軸安裝在固定座內,這種窗鎖扭力彈簧作用于活動鉤的力矩較小,不利于活動鉤扣緊緊扣件,而且其裝配較復雜,如中國專利號為96237439·3所公布的按拉式自動關窗窗鎖,其中復位彈簧就是采用的扭力彈簧,所產生的回復力小,結構也比較復雜,使用效果不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配容易,作用于活動鉤的扭力矩大的窗鎖。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固定座、固定鉤和活動鉤組成,其特征在于活動鉤通過一對共軸設置的銷軸可轉動地安裝在固定座上,活動鉤與固定座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還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活動鉤底部設有兩個對稱的支撐架,每個所述支撐架內設有一個共軸通孔,所述一對銷軸滑動設置在通孔內,兩銷軸之間設有沿軸向向外施偏壓的壓力彈簧。
活動鉤內壁上對稱置有兩凸臺,每一凸臺套有一個復位彈簧。
固定座內壁上設有凹坑,與復位彈簧的一端相配合。
固定座兩側壁對稱開有凹槽,與活動鉤兩端的銷軸相配合。
固定座底部設有固定孔。
固定座底部對應銷軸設有滑軌。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壓力彈簧代替扭力彈簧,不僅增大了作用于活動鉤上的扭力矩,而且裝配方便,使用效果更佳。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仰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活動鉤的主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活動鉤右視圖的局部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的A-A剖視圖結合實施例說明附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固定座1、固定鉤12和活動鉤2組成,活動鉤2通過銷軸3可轉動地安裝在固定座1上,活動鉤2與固定座1之間設有復位彈簧7。固定座1底部對應銷軸3設有滑軌13,便于銷軸3導入固定座1兩側壁上的凹槽10。
如圖2所示,活動鉤2通過銷軸3可轉動地安裝在固定座1上,固定座1和活動鉤2形成一個封閉殼體,將窗鎖的固定裝置和彈簧封閉起來,使窗鎖的外形簡潔,美觀。
如圖3、4、5和6所示,活動鉤2底部設有兩個對稱的支撐架4,每個支撐架4內設有一個共軸通孔5,所述一對銷軸3滑動設置在通孔5內,兩銷軸3之間設有沿軸向向外施偏壓的壓力彈簧6。固定座1兩側壁對稱開有凹槽10,與活動鉤2兩端的銷軸3相配合。活動鉤2內壁上對稱置有兩凸臺8,每一凸臺8套有一個復位彈簧7。固定座1內壁上設有凹坑9,與復位彈簧6的一端相配合。固定座1底部設有固定孔11。
使用前,只要先用一字改錐插入固定座1底部的凹槽10扳動銷軸3脫離凹槽10,分開固定座1和活動鉤2,用螺栓通過固定座1底部的固定孔11將窗鎖固定,把活動鉤2兩端的銷軸3按壓進通孔5內,沿著滑軌13裝回到固定座1兩側壁上的凹槽10中,再將固定鉤12安裝在與窗鎖相對應的位置上。
開窗時,用手按壓活動鉤2的外側壁向后推,使活動鉤2繞銷軸3轉過一定的角度,與固定鉤11脫開,復位彈簧7受力后收縮,窗戶即可打開,松開手,復位彈簧7不受力,又回復到原位,該結構能把開窗與開鎖的動作結合在一起,用同一動作完成;關窗時,按住固定座1外側壁向前拉,直到活動鉤2自動卡住固定鉤11鎖死為止。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窗鎖的固定座1與固定鉤12鎖死狀態的右視圖,也可以采用其他鎖座,只要能夠限制活動鉤的各個方向位移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窗鎖采用壓力彈簧代替了扭力彈簧,便于窗鎖的裝配,增加了作用于活動鉤上的扭力矩,鎖緊效果更好,而且體積小,結構簡單,外形美觀。
權利要求1.一種窗鎖,由固定座、固定鉤和活動鉤組成,其特征在于活動鉤通過一對共軸設置的銷軸可轉動地安裝在固定座上,活動鉤與固定座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鎖,其特征在于活動鉤底部設有兩個對稱的支撐架,每個所述支撐架內設有一個共軸通孔,所述一對銷軸滑動設置在通孔內,兩銷軸之間設有沿軸向向外施偏壓的壓力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鎖,其特征在于活動鉤內壁上對稱置有兩凸臺,每一凸臺套有一個復位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鎖,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內壁上設有凹坑,與復位彈簧的一端相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鎖,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兩側壁對稱開有凹槽,與活動鉤兩端的銷軸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鎖,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底部設有固定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所述的窗鎖,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底部對應銷軸設有滑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窗鎖,特別是汽車玻璃窗鎖。本實用新型由固定座、固定鉤和活動鉤組成,其特征在于活動鉤通過一對共軸設置的銷軸可轉動地安裝在固定座上,活動鉤與固定座之間設有復位彈簧。其優點在于采用壓力彈簧代替了扭力彈簧,便于窗鎖的裝配,增加了作用于活動鉤上的扭力矩,鎖緊效果更好,而且體積小,結構簡單,外形美觀。
文檔編號E05C3/00GK2382802SQ99214379
公開日2000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1999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25日
發明者陳百勝 申請人:陳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