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腳踏式止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將門扇定位的止門裝置,尤其是一種既不損傷地板表面、又能隨意控制門扇開啟角度大小的腳踏式止門器。
人們每天都要與門打許多次交道,開門后如何把門定位,這是隨手需做好的事。為適應人們的需要,市面上早已有多種止門器出售,其中,主要的幾種為磁吸式、掛鉤式及碰扣式止門器。它們的定位都較可靠,但也存在幾點不足之處。首先,這三類止門器均為分體結構即有一部件安裝在門背,另一部件則必須破壞墻體后裝在墻壁上,十分不便。盡管現在已有足以鉆穿混泥土結構的沖擊鉆,但是,并非每戶家庭都擁有這類工具。其次,這三種止門器都是固定式定位,即必須把門開至兩個分體部件接觸之后才能定位,此時,門的開啟已接近最大極限,而在某種情況下,門的開啟不需這么大,比如,當通過該門的風速稍高時就不必要把門全開。針對這問題,市面上也曾出售一種隨意定位止門器,其定位軸與腳踏部位整體成形,僅依靠橡膠棒頭部的受壓變形力來定位,而橡膠棒頭的變形有限,當室內地面俏有些高低不平,或當橡膠棒頭磨損之后,其定位的可靠性會隨之而降低;其次,當室內地板為大理石或瓷磚時,由于表面的磨擦系數較小,加上橡膠棒頭部表面積較小,其定位的可靠性也會相對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腳踏式止門器,它既可適用于任何地板裝飾材料并且不損傷地板表面,又能隨意控制各種單開、雙開門扇開啟角度的大小,它還可作門柵使用。
本實用新型有一件腳踏軸(圖2·1),其工作行程通過與之裝配成整體的行程銷(圖2·6)、行程鎖片(圖2·4)及具有雙向作用力的扭力彈簧(圖2·5)來控制,而行程鎖片(圖2·4)及扭力彈簧(圖2·5)則通過墊片(圖2·3)及鎖片定位釘(圖2·2)裝配在封板(圖2·7)上,封板(圖2·7)則通過彈簧墊圈(圖2·12)和封板固定螺釘(圖2·13)與外殼(圖2·17)擰緊成整體,腳踏軸(圖2·1)向上復位的作用力由裝于其下端的復位彈簧(圖2·11)提供,在距彈簧孔底部3mm的上方開設具有止轉及限位作用的凹槽以安裝螺母,凹槽安裝螺母的軸線與腳踏軸(圖2·1)的軸線重合,凹槽與彈簧孔有連通的圓孔沿腳踏軸(圖2·1)的軸線設置,定位軸彈簧(圖2·10)、定位軸(圖2·14)、橡膠吸盤(圖2·15)通過平墊圈(圖2·16)、螺釘(圖2·9)及螺母(圖2·8)懸掛安裝在腳踏軸(圖2·1)上,而定位軸(圖2·14)則由外殼(圖2·17)下部的圓孔限位及導向,該圓孔的軸線與裝配后的腳踏軸(圖2·1)的軸線重合,當外力垂直施加于腳踏軸(圖2·1)上端時,腳踏軸(圖2·1)下行同時壓縮復位彈簧(圖2·11)和定位軸彈簧(圖2·10),定位軸(圖2·14)和橡膠吸盤(圖2·15)受壓向下運動壓住地板,當與腳踏軸(圖2·1 )同時下行的行程銷(圖2·6)運行至行程鎖片(圖2·4)的缺門時,行程鎖片(圖2·4)在扭力彈簧(圖2·5)的作用下卡住行程銷(圖2·6),撤除外力后,門扇即被定位;當需關門時,只要對腳踏軸(圖2·1)上端垂直施加外力,令腳踏軸(圖2·1)與行程銷(圖2·6)下行5mm后,行程鎖片(圖2·4)在扭力彈簧(圖2·5)的作用下,對行程銷(圖2·6)撤卡,腳踏軸(圖2·1)在復位彈簧(圖2·11)的作用下往上運動,并帶動定位軸(圖2·14)和橡膠吸盤(圖2·15)離地復位,門扇即可恢復轉動狀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中18為固定螺釘(4件)。
圖2是
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1.腳踏軸(1件);2.鎮片定位釘(1件);3.墊片(1件)4.行程鎖片(1件);5.扭力彈簧(1件);6.行程銷(1件);7.封板(1件);8.螺母(1件);9.螺釘(1件);10.定位軸彈簧(1件);11.復位彈簧(1件);12.彈簧墊圈(4件);15.封板固定螺釘(4件);14.定位軸(1件);15.橡膠吸盤(1件);16.平墊圈(1件);17.外殼(1件)。
圖3是行程鎖片正視圖。
圖4是圖3的側視圖。
圖5是定位扣正視圖。
圖6是圖5的側視圖。
圖中19為定位扣。
本實用新型的安裝位置應選擇在門鎖的下角,裝于門扇的正反面皆可。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傳力機構、行程鎖機構有座體機構三部份組成。
1、傳力機構由腳踏軸(圖2·1)、螺母(圖2·8)、螺釘(圖2·9)、定位軸彈簧(圖2·10)、復位彈簧(圖2·11)、定位軸(圖2·14)、橡膠吸盤(圖2·15)、平墊圈(圖2·16)組成。當外力垂直施加于腳踏軸(圖2·1)時,腳踏軸(圖2·1)下行同時壓縮復位彈簧(圖2·11)和定位軸彈簧(圖2·10),定位軸(圖2·14)和橡膠吸盤(圖2·15)變形,排出盤內空氣,當施加在腳踏軸(圖2·1)上端的力與地面對腳踏軸(圖2·1)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時,即可使門扇定位,但此時取消外力,腳踏軸(圖2·1)則會在復位彈簧(圖2·11)的作用下往上運動,并帶動定位軸(圖2·14)及橡膠吸盤(圖2·15)離地復位而起不到定位作用,因此,必須引進行程鎖定機構。
2、行程鎖定機構由鎖片定位釘(圖2·2)、墊片(圖2·3)、行程鎖片(圖2·4)、扭力彈簧(圖2·5)、行程銷(圖2·6)組成,它的行程鎖片(圖2·4)可繞鎖片定位釘(圖2·2)軸線轉動和沿該軸線移動,而扭力彈簧(圖2·5)則具有雙向作用力沿鎖片定位釘(圖2·1)的軸線方向的彈力和該軸線旋轉的彈力;行程銷(圖2·6)則腳踏軸(圖2·1)裝配成整體,因此,當外力行政施加于腳踏軸(圖2·1)上端時,腳踏軸(圖2·1)下行同時壓縮復位彈簧(圖2·11)及定位軸彈簧(圖2·10),定位軸(圖2·14)和橡膠吸盤(圖2·15)受壓向下運動壓住地板,橡膠吸盤(圖2·15)變形并排出盤內空氣,當與腳踏軸(圖2·1)同時下行的行程銷(圖2·6)運行到行程鎖片(圖2·4)的缺口時,行程鎖片(圖2·4)在扭力彈簧(圖2·5)的作用下卡住行程銷(圖2·6),撤除外力后,門扇即被定位;當需關門時,只要對腳踏軸(圖2·1)上端垂直施加外力,令其與行程銷(圖2·6)下行5mm后,行程鎖片(圖2·4)在扭力彈簧(圖2·5)的作用下對行程銷(圖2·4)撤卡,腳踏軸(圖2·1)在復位彈簧(圖2·11)的作用下往上運動,并帶動定位軸(圖2·14)和橡膠吸盤(圖2·15)離地復位,門扇即可恢復可轉動狀態。
3、座體機構由外殼(圖2·17)、封板(圖2·7)、彈簧墊圈(圖2·12)及封板固定螺釘(圖2·13)組成,外殼(圖2·17)上端的孔與封板(圖2·7)配合,對腳踏軸(圖2·1)實施限位并導向,外殼(2·17)下部的圓孔與定位軸(圖2·14)的外徑成滑動配合,對其實施限位及導向,該圓孔的軸線與裝配后的腳踏軸(圖2·1)的軸線重合,全部零件均安裝在外殼(圖2·17)上而成為整體式結構。
實施例一目前市售的磁吸式、掛鉤式及碰機式止門器,由于都是分成兩個部件,一件裝于門背,另一件裝于墻上,十分不便,而且裝修好后的墻壁被局部破壞;其次,門扇必須開至接近最大極限,令兩個分體部件接觸之后方能定位,否則,這三類止門器均不起作用。若使用本實用新型,以上缺陷均消除,其安裝也十分力便,僅需螺絲批即可,它不但能任意控制門扇開啟角度之大小,還可保護門框免受門扇因風力作用而造成的強沖擊,并能消除門扇因長期懸掛受自身重力作用所造成的傾斜下垂之現象。
實施之二市面上也有一種隨意定位止門器,由于其定位軸與腳踏軸部位整體成形,僅依靠橡膠棒頭部的變形力來定位,而橡膠棒頭部的變形力有限,當室內地面稍有些高低差,或當橡膠棒頭部磨損之后,其定位的可靠性會隨之而降低;其次,當室內地板是大理石或瓷磚時,由于表面的磨擦系數較小,加上橡膠棒頭部接觸地板的表面積較小,其定位之可靠性也會相對降低;如果使用本實用新型,它可使門扇對地板的作用力為橡膠吸盤的愛壓變形力、橡膠吸盤內孔及外表面形成的大氣壓力差及定位軸彈簧的壓縮變形力之合力,而且,定位軸彈簧的壓縮變形之預壓力可通過螺釘圖2·9)及螺母(圖2·8)來調整加大,同時,在安裝本實用新型時,降低橡膠吸盤底部至地板面的距離也能增加對地板的壓力,加上橡膠吸盤接觸地成的面積較大,足可使其能適用于任何地板裝飾材料并可任意控制門扇開啟角度之大小,其定位之可靠性相對較高。
實施例三本實用新型還可作門柵使用,只須把橡膠吸盤(圖2·15)下,配上定位扣(圖6),即可變成一組門柵,但其結構鋼用全鋼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腳踏式止門器,它有一件腳踏軸1,其工作行程通過行程銷6、行程鎖片4及扭力彈簧來控制,而行程鎖片及扭力彈簧則通過墊片3及徜片定位釘2裝配在封板7上,封板7則通過彈簧墊圈12和封板固定螺釘13與外殼17擰緊成整體,腳踏軸1向上復的作用力由裝于其下端的復位彈簧11提供,在距彈簧孔底3mm的上方開設具有止轉及限位作用的凹槽以安裝螺母,凹槽與彈簧孔有連通的圓孔,定位軸彈簧10、定位軸14、橡膠吸盤15通過平墊圈16、螺釘9及螺母8懸掛安裝在腳踏軸1上,而定位軸14則由外殼17下部的圓孔限位及導向,其特征是控制腳踏軸1,工作行程的行程銷6與腳踏軸1裝配成整體,扭力彈簧5具有雙向作用力,腳踏軸1上開設具有止轉用限位作用的安裝螺母的凹槽,其安裝螺母的軸線與腳踏軸1的軸線重合,該凹槽與彈簧孔連通的圓孔不腳踏軸1為軸線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門器,其特征是扭力彈簧5具有的雙向作用力為沿鎖片定位釘2的軸線方向的彈力和該軸線旋轉的彈力。
專利摘要一種腳踏式止門器,它既可適用于任何地板裝飾材料,并且不損傷地板表面,又能隨意控制各種單開、雙開門扇開啟角度的大小,這不僅可保護門框免受門扇因風力作用而開成的強沖擊,而且還能消除門扇因長期懸掛受自身重力作用所造成傾斜下之弊病,它還可作門柵使用。
文檔編號E05C17/02GK2260149SQ9521135
公開日1997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1995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1995年5月12日
發明者梁建才, 李應昌 申請人:李應昌, 梁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