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門鎖裝置中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門鎖裝置,尤其是那種即使兒童淘氣、也不能把車門打開的門鎖裝置中防兒童的閉鎖機構。
圖20表示以前公知的較典型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圖中,A是閉鎖裝置的后板,在后板A上,內桿B和回轉桿C由軸D能自由回轉地支承著,而轉換桿E由軸F能自由回轉地支承著。在轉換桿E上形成操作旋鈕G,它穿過在車門面板上形成的通孔(圖中沒表示)并突出在外部。移動桿H的一端連接在轉換桿E上,移動桿H的另一端上設有銷K,它與回轉桿C上的長孔J相結合。當操縱操作旋鈕G使轉換桿E回轉時,銷K就在長孔J內沿上下方向移動。上述的內桿B通過桿L連接在車門的內側手柄M上,使內桿B的結合部N的回轉軌跡與長孔J的上部位置重合。P是使車門打開的啟開桿,回轉桿C的一端能與啟開桿P鄰接。
在圖20中,銷K是與內桿B結合部N的回轉軌跡脫離的,在這狀態(即防兒童的閉鎖狀態)下,即使用內側手柄M使內桿B回轉,由于結合部N不能與銷K相接觸,不能使回轉桿C和啟開桿P回轉,因而不能把車門打開。
為了把防兒童的閉鎖解除,操縱操作旋鈕G,使銷K向上移動,并與結合部N的回轉軌跡鄰接。在這樣狀態下,當由內側手柄M使內桿B回轉時,使結合部N與銷K相接觸,從而使回轉桿C回轉,由此使開啟桿P回轉,就能把車門打開。
上述的公知例子,為了構成在內桿B和開啟桿P之間所設置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必需用三個構件,即與銷K成一體地形成的移動桿H、形成與銷K結合的長孔J的回轉桿C,以及與操作旋鈕G成一體地形成的、使移動桿H沿上下方向移動的轉換桿E。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不影響操作性能的前提下,把構成上述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的三件構件簡化成一個構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車輛門鎖裝置中防兒童的閉鎖機構是在一種有與車體旁側所固定的車門閂2相結合、將車門保持成關閉狀態的卡鎖3,和與車門的外側手柄10及內側手柄48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回轉時把上述卡鎖3和車門閂2的結合解除、使車門打開的開啟桿8,和設置在開啟桿8與內側手柄48之間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的門鎖裝置中,使上述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由與上述內側手柄48連接的、以支承軸46為中心地進行回轉的內桿45,和回轉時能使上述開啟桿8打開車門地回轉的防兒童的桿50構成;在上述防兒童的桿50上形成穿過車門面板上形成的通孔54而突出在外部的操作旋鈕55,當使這操作旋鈕55進行轉換動作時,上述防兒童的桿50就能在與內桿45聯動地回轉的不防兒童閉鎖位置和不與內桿聯動的防兒童的閉鎖位置間轉換。
圖1是閉鎖裝置的正視圖,圖2是閉鎖裝置的背面圖,圖3是閉鎖裝置本體的背面圖,圖4是閉鎖桿的背面圖,圖5是閉鎖桿的局部剖切斷面圖,
圖6是結合部的斷面圖,圖7是后板的背面圖,圖8是閉鎖裝置的縱斷側面圖,圖9是防兒童桿的側面圖,圖10是車門面板的通孔的立體圖,圖11是車門面板的通孔和操作旋鈕的斷面圖,圖12是防兒童的閉鎖狀態圖,圖13是防兒童閉鎖的作用圖,圖14是不防兒童的閉鎖狀態圖,圖15是不防兒童閉鎖的作用圖,圖16是防兒童桿的第2實施例,圖17是防兒童桿的第3實施例,圖18是前側座位用的閉鎖裝置的背面圖,圖19是前側座位用的閉鎖裝置的側面圖,圖20是公知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的例子。
下面,參照著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1是安裝在后側座位車門上的車門閉鎖裝置的本體,它是用合成樹脂制成的,在它的正面一側上設置著凹部5,在這凹部5里裝有與車體側的車門閂2相結合的回轉的卡鎖3和與這卡鎖3相結合以防止其反轉的棘爪4。6是使上述車門閂2進入的沿左右方向的導引槽溝。
在上述本體1的背面上部位置,由前后方向的軸7支承著開啟桿8。在開啟桿8的左端形成結合部9。10是后側座位車門外側的手柄,它的轉動端11直接或間接地與上述結合部9臨接,當使外側手柄10轉動時,開啟桿8就克服彈簧44的彈力向反時針方向回轉。
上述的開啟桿8有臂13,在臂13上形成從軸7沿放射方向延伸的長孔14。使設置在縱向的移動桿15上端的結合銷16與長孔14結合。移動桿15的下端由軸34支承在閉桿20上,當使閉鎖桿20轉動時,移動桿15就沿上下方向移動,由此使結合銷16也沿上下方向在長孔14內移動。
17是支承在上述軸7上的棘爪臂。棘爪臂17和上述棘爪4由銷18相互固定著,使棘爪臂17和棘爪4能成一體地回轉。在棘爪臂17上形成臨接長孔14的下端位置的結合端19。
當上述移動桿15的結合銷16位于長孔14的下端時,如圖2所示,閉鎖裝置呈開鎖狀態。在這狀態下,當由上述的外側手柄10使上述的開啟桿8向圖2中的反時針方向回轉時,與長孔14結合著的結合銷16向右側移動并與結合端19相接,使棘爪臂17反時針方向回轉。由于棘爪臂17和棘爪4通過銷18相互連接著,因而使棘爪4向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回轉,使其與卡鎖3脫離,就能使車門開啟。
與此相對,當上述結合銷16位于長孔14的上端時,閉鎖裝置呈閉鎖狀態,在這狀態下,由外側手柄10使開啟桿8向圖2中的反時針方向回轉時,與長孔14結合著的結合銷16也就向右側移動,由于結合銷16與結合端19沒結合,因而不能使棘爪臂17回轉,車門就不能被開啟。
21是安裝在閉鎖裝置本體1背面上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后板,上述閉鎖桿20能自由回轉地安裝在后板21的外側。閉鎖桿20上形成與上述后板21平行的三個臂部。向左側延伸的第1臂部20a是連接鑰匙筒體用的臂,由于本閉鎖裝置是后側座位用的,因而如圖所示,在第1臂20a上什么也沒連接。向右側延伸的第2臂部20b如下所述間接連接著內側閉鎖操作構件32。眾所周知,閉鎖桿20由內側閉鎖操作構件32的動作而在閉鎖位置和開鎖位置間轉換,由這轉換使上述移動桿15的結合銷16沿上下方向移動。上述第1臂部20a和上述第2臂部20b大致呈直線狀并排配置,剩下的第3臂部20c相對于這兩個臂部、大致呈垂直配置。如圖4和圖6所示,在上述第3臂部20c的前端36上形成突出在上述本體1一側的突起37。
在上述閉鎖裝置本體1的背面上,如圖3所示,形成向后方膨脹出的脹出部38,它是為了形成上述的導引槽溝6,在這脹出部38的下側形成與上述第3臂部20c的前端36臨接的結合部39。在上述結合部39的左右兩側、形成在開鎖位置時與第3臂部20c相接觸的開鎖壁40;和在鎖緊位置時與第3臂20c相接觸的閉鎖壁41,在結合部39的底面42的大致中央部位形成角形膨脹的波動部43。第3臂部20c的突起37滑動地連接在結合部39的底面42上,當使閉鎖桿20轉動時,突起37彈性地貼緊在這波動部43上而移動。由這突起37和波動部43的作用,閉鎖桿20被保持在閉鎖位置和開鎖位置中的任意一位置上,能防止因車輛的振動而引起的沒思想準備的偏離。因此,閉鎖桿20上就可不用定位用的助推彈簧。
下面,說明閉鎖桿20的結構。本發明的閉鎖桿20基本上由桿部22和軸部23構成,桿部22由三個臂部構成,軸部23是在桿部22的中心形成的,這些都是如圖5所示,由合成樹脂形成一體的。在圓柱形的軸部23的前端形成阻止脫落的突起24,它是沿著大致與桿部22平行的方向突出的。突起24的個數是可自由選取的,在本實施例中,在軸部23的兩側各設一個。如圖7所示,在安裝閉鎖桿20的上述后板21上形成卡緊孔25。卡緊孔25由與軸部23對應的圓孔26和與突起24對應的切口27構成,把上述軸部23插入卡緊孔25里,當其轉動約60度時,則突起24和切口27就不會離開原來位置而脫落。
在上述突起24的前端部成一體地形成彈性片28,它是靠彈力與后板21的里表面相接觸的。當彈性片28把閉鎖桿20卡緊在后板21上時,由于彈性片是靠彈力與后板21的里表面相接觸的,因而使后板21的厚度發生變化,突起24和后板21里表面之間的間隔也發生變化,由此能抑制閉鎖桿20的晃蕩。若在桿部22與后板21相接觸的面29上形成彈性片28,并使彈性片28與后板21的表面相接觸,則同樣有上述的效果。
如圖7和圖8所示,在后板21的右側形成一部分向背面方向彎曲的彎曲板30,“L”型的轉接桿31通過支軸支承在彎曲板30的下部一側上。延伸到上述內側閉鎖操作構件32上的桿33緊固在轉接桿31的一端31a上,轉接桿的另一端31b與閉鎖桿20的第2臂部20b上的結合孔20d相結合。
如圖8所示,由軸46把“L”型的內桿45支承在上述彎曲板30的上部一側上。使延伸到內側手柄48的桿49與內桿45的一端47相結合。
圖9表示防兒童的桿50。使上述的軸46穿過它的長孔51。如圖11所示,在防兒童的桿50上成一體地形成操作旋鈕55,它穿過在車門面板53上形成的通孔54而向外突出。當直接用手指握住露出在外的操作旋鈕55進行轉換操作時,防兒童的桿50就在軸46位于長孔51的一端57上的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如圖12和圖13所示)、和軸46位于長孔51的另一端56上的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如圖14和圖15所示)間轉換。
上述的防兒童的桿50全部由合成樹脂構成,在它的長孔51的中間位置上形成波動部58,它是朝著使長孔51的幅度變狹窄的方向彈性地鼓出的。當使防兒童的桿50轉換時,波動部58與軸46相接觸,產生轉換阻力,由此能保持良好的轉換操作間隔,同時能防止因振動等原因引起防兒童桿50的不必要的轉換。
在上述防兒童的桿50上形成結合突起59和結合臂61,結合突起59是向著與操作旋鈕55相反一側凸出的;結合臂61是與上述開啟桿8的右端62相結合的。當防兒童桿50位于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如圖14和圖15所示)上時,上述的結合突起59臨接在內桿45的結合爪60的回轉軌跡上,這樣,在使內桿45回轉時,也使防兒童桿50聯動地回轉;防兒童桿50的結合臂61與上述開啟桿8的右端62結合,能使開啟桿8向順時針方向回轉。但在防兒童桿50位于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如圖12和圖13所示)時,結合突起59與上述的結合爪60的回轉軌跡脫離,即使內桿45回轉,防兒童的桿50也不回轉。
當把圖14中用實線表示的位于位置b的操作旋鈕55順時針方向轉到虛線表示的位置a時,上述防兒童的桿50就處于防兒童的閉鎖位置。而當內側手柄48通過內桿45使防兒童的桿50反時針方向回轉時,操作旋鈕55從實線所示的位置b移動到虛線所示的位置C上。由于操作旋鈕55是這樣在虛線位置a和虛線位置C之間移動,因而把操作旋鈕55臨接著的車門面板53的通孔54也做成與之相對應的形狀。這就必須注意到位于用實線表示的位置b上的操作旋鈕55是大致處在通孔54的中間位置。當操作旋鈕55大致在通孔54的中間時,操作人員有可能不清楚使操作旋鈕55朝什么方向移動,為此在車門面板53上清楚地記上防兒童的閉鎖位置的方向。但在本發明中,不能使操作旋鈕55朝不必要的方向移動。為此,在通孔54的位置C那一側,形成如圖10所示的風洞狀的分隔部64,由此就不能使操作旋鈕55移動到位置C側。
如圖8所示,防兒童的桿50與操作旋鈕55相反一側的結合臂61的前端臨接在后板21和開啟桿8的右端62之間。在這一狀態下,用手指握住操作旋鈕55轉換時,由于能適當地保持結合臂61的位置,因而能圓滑進行轉換。而當結合臂61是搖晃狀態時,由于不處在回轉中心,因此轉換操作的圓滑性受到影響。
圖16表示另一個實施例的防兒童的桿50′。在這個實施例中,只是把防兒童的桿50′的轉換方向作了變更,功能上沒有什么差別。此外,圖17表示又一個實施例的防兒童的桿50″,這個實施例只把波動部58″的形狀作了變更。
后側座位用的閉鎖裝置的結構如上所述,圖18和圖19表示與此相對應的前側座位用的閉鎖裝置,為慎重起見,對具有相同功能的構件都用相同的符號表示。由圖可見,兩者中主要的結構件是相同的,除了與防兒童的閉鎖機構有關的部分以外,只有開啟桿8的結構是不同的。
在閉鎖桿20處在不閉鎖位置、防兒童的桿50處在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見圖8或圖14)時,當對內側手柄48作開門操作時,通過桿49,內桿45以軸4 6為中心沿圖14中反時針方向回轉,使內桿45的結合爪60與防兒童的桿50的結合突起59相接。這樣,就使防兒童的桿50沿反時針方向回轉,防兒童的桿50的結合臂61與開啟桿8的右端62結合,使開啟桿8克服彈簧44的彈力向圖2中的反時針方向回轉。由此,使與開啟桿8的長孔14結合著的結合銷16向右移動,按壓棘爪臂17的結合端19,使棘爪臂17向反時針方向回轉,通過銷18使棘爪4與卡鎖3脫離,車門就能打開。
在把防兒童的桿50轉換到防兒童的閉鎖位置時,如圖11所示,要打開門,就要握住車門面板53的通孔54的位置b的操作旋鈕55,使其移動到位置a。于是,防兒童的桿50從圖14的位置轉換成圖12的位置,防兒童的桿50的結合突起59與內桿45的結合爪60的回轉軌跡脫離。這樣,即使如上所述地操作內側手柄48,使內桿45回轉,因結合爪60與結合突起59不能結合,不能使防兒童的桿50回轉,因而不能把車門打開。
如上所述,在防兒童的桿50轉換時,由于在長孔51中間部位上形成的波動部58與軸46接觸,對轉換操作施加了適當的阻力,因而使轉換操作的感覺較良好,而且能防止由于振動等原因引起沒有思想準備的使防兒童的桿50的轉換。
如上所述,由于本發明中防兒童的閉鎖機構是由與內側手柄48相連接的、以支承軸46為中心進行回轉的內桿45,和一回轉就能使開啟桿8打開車門地回轉的防兒童的桿50構成,在上述防兒童的桿50上形成穿過車門面板上的通孔54而向外突出的操作旋鈕55,當轉換上述操作旋鈕55時,就能使防兒童的桿50在與上述內桿45聯動地回轉的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和不與內桿45聯動的防兒童的閉鎖位置之間轉換,因而能把分成三件的構件合成一件。
還由于在通孔54上設置著當防兒童的桿50與內桿45聯動地回轉時、操作旋鈕55進入的分隔部64,因而能防止把操作旋鈕55轉換到錯誤的方向上。
又由于在防兒童的桿50的一端形成操作旋鈕55,防兒童的桿50的另一端做成能與閉鎖裝置的后板21或與此相當的不動構件相接,因而在用操作旋鈕55進行轉換操作時,通過防兒童的桿50的另一端與后板21相接,能在回轉中心進行圓滑的轉換。
此外,由于防兒童的桿50用合成樹脂成一體地做成帶有使內桿45的支承軸46穿過的長孔51,在上述長孔51上設有當防兒童的桿50轉換時與上述支承軸46相接觸的、彈性地位移的波動部58,因而在進行轉換操作時因受到適當的阻力,能形成感覺良好的轉換操作,同時能防止由于振動等原因引起沒有思想準備的使防兒童的桿50的轉換。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門鎖裝置中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它具有與車體旁側所固定的車門閂相結合、將車門保持成關閉狀態的卡鎖,和與車門的外側手柄及內側手柄直接或間接連接、回轉時把上述卡鎖和車門閂的結合解除、使車門打開的開啟桿,和設置在開啟桿與上述內側手柄之間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由與上述內側手柄連接的、以支承軸為中心進行回轉的內桿,和回轉時能使上述的開啟桿打開車門地回轉的防兒童的桿構成;在上述防兒童的桿上形成穿過車門面板上的通孔并突出在外的操作旋鈕;當該操作旋鈕轉換時,上述防止兒童的桿就能在與內桿聯動地回轉的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和不與內桿聯動的防兒童的閉鎖位置間轉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門鎖裝置中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通孔上設置著當上述防兒童的桿與內桿聯動地回轉時,上述操作旋鈕進入的分隔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門鎖裝置中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防兒童的桿的一端形成上述的操作旋鈕,把上述防兒童的桿的另一端做成能與閉鎖裝置的后板或與此相當的不動構件相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門鎖裝置中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兒童的桿是用合成樹脂成一體地做成的,帶有使內桿的支承軸穿過的長孔,在上述的長孔上設有當上述防兒童的桿轉換時,與上述支承軸相接觸而彈性地位移的波動部。
5.一種車輛門鎖裝置中的防兒童的閉鎖機構,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與車體旁側所固定的車門閂相結合、將車門保持成關閉狀態的卡鎖,和由車門的外側手柄操作而回轉、在回轉時把上述卡鎖和車門閂的結合解除、使車門打開的開啟桿,和由車門的內側手柄、使其以支承軸為中心地進行回轉的內桿,和設置在上述開啟桿與內桿之間、在把上述內桿的回轉傳遞到開啟桿的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和不傳遞的防兒童的閉鎖位置間轉換的、由合成樹脂制成的防兒童的桿構成;在上述防兒童的桿上形成上述支承軸穿過的長孔,在上述防兒童的桿轉換時,上述的支承軸能在長孔的兩端間位移,而且在上述防兒童的桿上成一體地形成有穿過上述車門面板上的通孔而突出在外的操作旋鈕。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車輛門鎖裝置中防兒童的閉鎖機構由與車體旁側所固定的車門閂結合而將車門保持關閉狀態的卡鎖,和通過操作車門的外側手柄使上述卡鎖和閂的結合解除的門的開啟桿,和通過車門內側手柄使其以支承軸為中心回轉的內桿,和設置在上述開啟桿和內桿之間、在把上述內桿的回轉傳遞到開啟桿的不防兒童的閉鎖位置和不傳遞上述回轉的防兒童的閉鎖位置間轉換的防兒童的桿構成;該防兒童的桿上有供支承軸穿過的長孔和成一體形成的穿過車門面板上的通孔而向外突出的操作旋鈕。
文檔編號E05B65/12GK1122869SQ94118150
公開日1996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10日
發明者海野雅昭 申請人:三井金屬礦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