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淘米機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屬于一種洗米裝置的改進。
目前市場上用于洗米類的裝置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靠機械攪拌式的裝置,如日本特許出愿公告昭49-35425、昭53-17663、實用新案出愿公告昭54-16135等項專利所介紹的洗米裝置,其基本原理是以動力使機械攪拌器驅動米在容器中運動,達到洗凈目的。另一種是靠水流攪拌的裝置,如美國專利4,430,143號、日本特許出愿公告昭54-16583、實用新案出愿公告昭54-13414、昭54-25428等項專利所介紹的洗米裝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流帶動米在容器中運動,并通過改變水流方向,或通過網、孔等加深洗凈效果。還有一種是利用射流循環方法的裝置,如日本特許出愿公告昭51-20579、實用新案出愿公告昭54-13415、昭54-13417等項專利所介紹的洗米裝置,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壓力的水產生的動力,使容器中中的米隨水流經射流管進行反復循環,由于不斷注入新鮮水、達到了洗凈米類的目的。我國國產的洗米機大都為此種裝置。
使用上述三種裝置,一次可以清洗大量的米,減輕人工勞動的強度。其中最后一種洗米機還可根據不同比重分離出少量沙粒。但它們普遍都存在著清沙率很低或根本不能清沙的缺點。有關單位曾對國內采用射流循環方法的雙翼牌洗米機作過性能測試,發現該產品一次循環出沙率僅在24%左右。由于我國東及南亞廣大產米地區機械化程度不高,打場和曬干等都和地面直接接觸,因而米中含沙量較大,上述裝置不能充分滿足要求。
本發明的任務是對現有的射流循環式洗米機在結構上加以加以改進,在不降低洗凈效果的同時大大提高清沙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具有離心結構的米沙分離器。另外在設計上對分離器空腔內的水流速度及方向加以控制,保證比重較大的沙粒能順利下沉到空腔底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具體說明附圖1為該淘米機的總裝示圖。
附圖2為淘米機米沙分離器的截面圖。
附圖3為米沙分離器空腔上部剖面圖(A-A剖面)附圖4為米沙分離器空腔下部剖面圖(B-B剖面)。
附圖中標號為1 出米彎道、2 溢水口,3 接套管。4--盛米桶,5--出米管,6--分米錐,7--支撐腿,8--米沙分離器,9--進水橡膠管,10--盛米桶底部通道,11--進米管,12--進水管,13--環狀進水通道,14--斜孔,15--分離器空腔上部,近似離心水泵內腔,16--橫向凹槽,17--分離器空腔下部,18--縱向凹槽或凸臺,19--放水孔,20--放水三通管,21--放水閥芯 22--手柄。
參照附圖,進米管(11)一端套接在盛米桶底部通道(10)上,另一端深入進米沙分離器空腔內,其下邊緣位置約在空腔中部。環狀進水通道(13)設在米沙分離器中部,其內側壁上開有數個斜孔(14),外側壁與進水管(12)接通。在環狀進水通道(13)下端近處空腔內壁上開有一周橫向凹槽(16),自橫向凹槽的下緣至空腔底部開設有若干條縱向凹槽或凸臺(18)。
使用時,盛米桶(4)內的米通過分米錐(6)經進米管(11)進入米沙分離器(8),用進水管(12)將一定壓力的水經環狀進水通道(13)由斜孔(14)射入空腔,水進入空腔后帶動米在空腔中部和下部一同旋轉,并向分離器(8)上部流動。由于進米管(11)深入進空腔內的位置,米沙必須通過空腔下部至中部旋轉后才能進入空腔上部,因而沙子不會直接從空腔上部被帶入出米管(5)。開設在分離器空腔內壁上的橫向凹槽(16)、縱向凹槽或凸臺(18)可以降低水流在空腔內壁附近的速度及方向,從而使比重較大的沙粒順槽道及凸臺邊緣沉到空腔底部,比重較輕的米隨旋轉水流帶入分離器空腔上部(15)。在水壓作用下米粒可以上升至比盛米桶(4)液面高一些的位置,形成循環淘洗過程。
經發明人測試,這種淘米機一次循環出沙率為96%左右,經兩次循環環基本保證米中無沙。本裝置還可用于兩種以上比重不同的粒狀物體的濕法分離。
權利要求
1.一種淘米機,由盛米桶(4)、進米管(11)、進水管(12)、米沙分離器(8)、出米及放水裝置組成,其特征為在米沙分離器中部設有一環狀進水通道(13),其內側壁上開有數個斜孔(14)通向分離器的內空腔,外側壁與進水管(12)接通。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淘米機,其特征在于進米管(11)部分深入進米沙分離器空腔內,其下緣位置約在空腔中部。
3.如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淘米機,其特征是在米沙分離器空腔壁上接近環狀進水通道(13)處開有一周橫向凹槽(16),自橫向凹槽下緣至空腔底部開設有若干條縱向凹槽或凸臺(18)。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型淘米機。在米沙分離器(8)中部設有一周環狀進水通道(13),通道內側開有數個斜孔(14)與分離器內部空腔溝通,水經斜孔(14)射入后帶動米在空腔內旋轉。在空腔內壁開設有若干凹槽或凸臺(16、18),并使進米管(11)部分深入進腔體。保證比重較大的沙粒沉淀。
文檔編號A47J43/04GK85203030SQ85203030
公開日1986年8月6日 申請日期1985年7月18日
發明者李建利 申請人:李建利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