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體式執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分體式執手,包括:執手座;由執手座延伸而形成的執手把;收容于執手座中,與執手座中同軸設置的限位架;設置于限位架底部的撥舌;分別穿過撥舌、限位架以及執手座,與執手把連接的輪牙;執手座底蓋;固定于外開型材的背面,將所述執手座底蓋固定于所述外開型材上的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為長條狀,所述執手座與所述執手座底蓋相扣合,以將分體式執手安裝于所述外開型材上。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執手,通過固定于外開型材上的傳動桿使得執手座底蓋固定于外開型材上,進而使得執手座與執手座底蓋相扣合即可完成分體式執手的安裝,即便與外開型材的接觸面較少也是能將分體式執手牢固地固定于外開型材上,安裝既簡單、方便,又穩定、可靠。
【專利說明】分體式執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體式執手。
【背景技術】
[0002]由于市場上存在著大量老式的38和50的外開型材,其扣條大都為斜面形式,這就使得普通執手與之配合不甚理想,存在著普通執手因與外開型材接觸面少而固定不牢固的現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提供一種能改善因與外開型材接觸面少而固定不牢固的現狀的分體式執手。
[0004]一種分體式執手,包括:
[0005]執手座;
[0006]由所述執手座延伸而形成的執手把;
[0007]收容于所述執手座中,與所述執手座中同軸設置的限位架;
[0008]設置于所述限位架底部的撥舌;
[0009]分別穿過所述撥舌、限位架以及執手座,與所述執手把連接的輪牙;
[0010]執手座底蓋;
[0011]固定于外開型材的背面,將所述執手座底蓋固定于所述外開型材上的傳動桿;
[0012]所述傳動桿為長條狀,所述執手座與所述執手座底蓋相扣合,以將分體式執手安裝于所述外開型材上。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撥舌倒扣,所述撥舌中的齒條處于倒扣位的設置。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執手座底蓋中開設傳動孔,所述撥舌中的齒條穿過所述傳動孔。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傳動桿通過自攻釘或者機制螺釘固定于所述外開型材上。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執手座的頂部開設通孔且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一圓環凸起,所述限位架的頂部開設通孔且向外延伸以形成與第一圓環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圓環凸起,所述第二圓環凸起穿過所述第一圓環凸起將所述限位架固定于所述執手座中。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輪牙底部端面沿徑向延伸形成卡接凸起,所述撥舌中開設安裝通孔,所述輪牙穿過所述安裝通孔并通過所述卡接凸起將所述輪牙固定于所述安裝通孔中。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上沿輪牙的徑向設置若干個限位凸起,所述安裝通孔的內壁相應設置與所述限位凸起相對應的限位凹槽,通過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之間的配合轉動所述執手把。
[0019]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所獲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0]分體式執手中,傳動桿固定于外開型材的背面,且為長條狀,使得執手座底蓋通過傳動桿固定于外開型材上,進而使得執手座與執手座底蓋相扣合即可將分體式執手安裝于外開型材上,由于傳動桿為長條狀,即便與外開型材的接觸面較少也是能將分體式執手牢固地固定于外開型材上,使得分體式執手的安裝既簡單、方便,又穩定、牢固、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分體執手的分解示意圖;
[0022]圖2為外開型材中的開孔示意圖;
[0023]圖3為傳動桿的安裝示意圖;
[0024]圖4為執手座底蓋的安裝示意圖;
[0025]圖5為執手把的安裝示意圖;
[0026]圖6為執手蓋和執手座底蓋的扣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更進一步了解實用新型新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實用新型新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0028]如圖1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種分體式執手,包括執手座10、執手把20、限位架30、撥舌40、輪牙50、執手座底蓋60以及傳動桿70。
[0029]執手座10將被安裝于外開型材上,其可為圓柱體、方柱體或者其它柱體,圖中所示的為略有所變形的圓柱體。
[0030]執手把20由執手座10延伸而形成。限位架30將用于保證執手座10中撥舌40、輪牙50的準確安裝和可靠使用。具體的,限位架30被收容于執手座10中與執手座10同軸設置,撥舌40設置于限位架30底部,輪牙50將分別穿過撥舌40、限位架30以及執手座10,與執手把20連接,以使得執手把20得以通過輪牙50進行平衡轉動。
[0031]傳動桿70固定于外開型材的背面,該外開型材可以為任意一種類型的外開型材,例如,該外開型材可為老式的38的外開型材或者50的外開型材,以使得分體式執手得以兼顧各種不同的外開型材。
[0032]在一個實施例中,如上所述的撥舌40倒扣,撥舌40中的齒條處于倒扣位的設置,以使得撥舌40眼看著撥動傳動裝置,顛覆了傳統執手中撥舌需要接一撥舌后再由撥動塊撥動傳動裝置的方式,減少了一個中間傳遞動力的環節,大大降低了執手因轉接一撥動塊后出現傳動過程上下擺動、不穩定的現象,極大地降低了損壞撥舌的風險,進而使得撥舌40在傳動過程中始終保持順暢、穩定且不易脫落的最佳性能。
[0033]進一步的,執手座底蓋60中開設傳動孔610,撥舌40中的齒條穿過執手座底蓋60中開設的傳動孔610。
[0034]在一個實施例中,傳動桿70通過自攻釘或者機制螺釘固定于外開型材上。在優選的實施例中,該傳動桿70為招制傳動桿。
[0035]在一個實施例中,執手座10的頂部開設通孔且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一圓環凸起110,限位架30的頂部開設通孔且向外延伸以形成與第一圓環凸起110相匹配的第二圓環凸起310,第二圓環凸起310穿過第一圓環凸起110將限位架30固定于執手座10中,進而使得執手座10和限位架30同軸設置。
[0036]在一個實施例中,輪牙50底部端面沿徑向延伸形成卡接凸起510,撥舌40中開設安裝通孔410,輪牙50穿過安裝通孔410并通過卡接凸起510將輪牙50固定于安裝通孔410 中。
[0037]具體的,輪牙50通過卡接凸起510與撥舌40相抵接,而將輪牙50安裝于撥舌40的安裝通孔。
[0038]進一步的,卡接凸起510上沿輪牙50的徑向設置若干個限位凸起530,安裝通孔410的內壁相應設置與限位凸起530相對應的限位凹槽411,通過限位凸起520和限位凹槽411之間的配合轉動執手把20。
[0039]限位凸起530均布設置于輪牙50之上,通過限位凸起530和限位凹槽411之間的限位配合,使得輪牙50在安裝通孔410中可按照一定的角度平穩轉動,進而使得執手把20得以按照一定的角度轉動。
[0040]下面結合圖2至圖6來闡述如上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在外開型材上的安裝過程。具體的,將首先如圖2所示,在外開型材上開設傳動桿開口 210,然后再如圖3所示通過十字沉頭自攻釘310將傳動桿70固定于外開型材背面,按照如圖4所示的方式通過十字沉頭自攻釘310將執手座底蓋60通過固定于傳動桿70安裝固定于外開型材上。
[0041]最后如圖5和6所示,通過十字沉頭自攻釘將收容了限位架30、撥舌40、輪牙50的執手座10扣合于執手座底蓋60上,以完成分體式執手在外開型材上的安裝固定。
[0042]由技術常識可知,以上實施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式來實現,故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因此,上述公開的具體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都只是舉例說明,還可以有若干變形,并不是僅有,所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等同范圍內的改變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執手座; 由所述執手座延伸而形成的執手把; 收容于所述執手座中,與所述執手座中同軸設置的限位架; 設置于所述限位架底部的撥舌; 分別穿過所述撥舌、限位架以及執手座,與所述執手把連接的輪牙; 執手座底蓋; 固定于外開型材的背面,將所述執手座底蓋固定于所述外開型材上的傳動桿; 所述傳動桿為長條狀,所述執手座與所述執手座底蓋相扣合,以將分體式執手安裝于所述外開型材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撥舌倒扣,所述撥舌中的齒條處于倒扣位的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執手座底蓋中開設傳動孔,所述撥舌中的齒條穿過所述傳動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通過自攻釘或者機制螺釘固定于所述外開型材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執手座的頂部開設通孔且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一圓環凸起,所述限位架的頂部開設通孔且向外延伸以形成與第一圓環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圓環凸起,所述第二圓環凸起穿過所述第一圓環凸起將所述限位架固定于所述執手座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牙底部端面沿徑向延伸形成卡接凸起,所述撥舌中開設安裝通孔,所述輪牙穿過所述安裝通孔并通過所述卡接凸起將所述輪牙固定于所述安裝通孔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體式執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上沿輪牙的徑向設置若干個限位凸起,所述安裝通孔的內壁相應設置與所述限位凸起相對應的限位凹槽,通過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之間的配合轉動所述執手把。
【文檔編號】E05B1/00GK204175016SQ20142058228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9日
【發明者】白寶鯤 申請人: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