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椅背包括窄幅部、寬幅部以及過渡部;過渡部的兩側邊沿形成靠腿部,寬幅部與過渡部的兩側連接處形成包圍側翼;椅座包括設置側方靠部以及支撐部;側方靠部的最外側邊沿形成支撐側翼,側方靠部最外側邊沿形成弧形靠邊,側方靠部的另一側邊沿與支撐部的前端邊沿弧形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能在方便人朝四個方向坐都能得到舒適感且造型美觀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專利說明】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餐椅領域,具體涉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背景技術】
[0002]餐椅一般設置在比較休閑的場所,如餐廳、咖啡廳等,一般這些休閑場所人主要是放松為主,這樣就會有各個方向坐的需求,但是現有設計的餐椅,由于椅背的設計問題,人在反向坐的時候會壓迫胸口導致胸部不適,側重則會壓迫大腿下側,導致容易腿麻。
[0003]又如發明專利,號CN102389228A所公開的一種餐椅,其特征在于,椅背和座面為一體式結構,椅背和座面之間設有圓弧過渡面,在座面的下方四角分別安裝有椅腿。但是該發明還是沒有解決解決讓人可以舒適的在椅子上四方向坐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能在方便人朝四個方向坐都能得到舒適感且造型美觀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椅背、椅座以及椅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包括設置在所述椅背的底部的寬度方向上的窄幅部、設置在所述椅背的頂部的寬度方向上的寬幅部以及設置在所述窄副部與所述寬幅部之間的過渡部;所述窄幅部的寬度方向上最外側兩端點的連線距離小于所述寬幅部的寬度方向上最外側兩端點的連線距離,所述過渡部的兩側邊沿的上端與所述寬幅部的寬度方向上兩側最外端相連,所述過渡部的兩側邊沿的下端與所述窄幅部的寬度方向上兩側的最外端相連,所述過渡部的兩側邊沿的中間部向所述椅背的中心軸線方向弧形彎曲靠攏形成能契合人體大腿正面上側曲線的靠腿部,所述寬幅部與所述過渡部的兩側連接處朝向人體方向彎曲形成配合人體背部弧線的包圍側翼;所述的椅座包括設置在左右兩側部長度方向上的可以在人側坐時支撐人體大腿部的側方靠部以及設置在兩個所述側方靠部之間的用以支撐人體臀部的支撐部;所述側方靠部的最外側邊沿的中間部沿著所述椅座的寬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彎曲形成可以貼合人體臀部側面曲線同時又可以在人體側坐時分開人體雙腳的支撐側翼,所述側方靠部自所述支撐側翼最外側端點至所述支撐部后端邊沿的相同側最外側端點的方向上的邊沿的中間部向所述椅座的中心點方向彎曲形成貼合人體大腿下側曲線的弧形靠邊,所述側方靠部的另一側邊沿與所述支撐部的前端邊沿弧形連接。
[0006]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椅背的表面設置有多條壓緊所述椅背的表面使被壓緊處下陷的壓緊線,兩條相鄰的所述壓緊線之間凸起形成能提供人體接觸部柔軟舒適感的軟質凸墊。這么設置的目的是提升人在坐的時候得舒適感
[0007]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壓緊線自所述窄幅部的底端邊沿穿過所述過渡部至所述寬幅部的上端邊沿輻射線型設置在所述椅背的表面,所述的軟質凸墊的寬度自所述窄幅部至所述寬幅部方向逐漸增大。這樣就能兼顧到人側坐的時候得接觸面的舒適度,同時美觀。
[0008]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椅座表面設置有多條所述壓緊線,且所述壓緊線由所述椅座的后端邊沿向所述椅座的前端邊沿與所述支撐側翼的最外側端點方向輻射線型設置,相鄰兩條所述壓緊線之間設置有所述的軟質凸墊,所述軟質凸墊的寬度自所述椅座的后端邊沿至所述椅座的前端邊沿方向逐漸增大。
[0009]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椅背的所述壓緊線的數量與所述椅座的所述壓緊線的數量相坐寸ο
[0010]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寬幅部的頂端邊沿由中心點處向兩側邊沿弧形向下彎曲連接所述的包圍側翼,所述的包圍側翼的水平位置至所述椅座表面的水平面的距離為480mnT550mm。在這個距離上,包圍側翼的最外側端點位于人體的腋下,這樣第一不會對肩部造成擠壓感,第二還能在向后坐的時候不頂到人的肩膀。
[0011]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椅座的底部設置有用以連接所述椅腳的椅腳固定裝置,所述的椅腳固定裝置的后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椅背的L型連接裝置。
[0012]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L型連接裝置的椅背連接處的最下端至所述椅腳固定裝置的連接處為向外側彎曲的弧線型。
[0013]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椅腳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椅腳固定裝置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軸線成15°?20°角度,與所述的椅腳固定裝置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以及寬度方向的中心軸線均成45°角度向外傾斜設置。通過實驗得出,樣的角度設置十分穩定。
[0014]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椅腳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且平行短邊朝向所述椅腳固定裝置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軸線方向。
[0015]綜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6]現有技術中通常設置平面的椅背,這樣的椅背沒有特別為人體反向坐的時候為人體的大腿部讓出容納空間的設計,椅座的側面也沒有設置能在人體側坐時不壓迫人體大腿的設計,導致人在長時間保持以上兩種方向的坐姿時容易腿麻和部位酸痛。
[0017]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過渡部的兩側邊沿的中間部向所述椅背的中心軸線方向弧形彎曲靠攏形成能契合人體大腿正面上側曲線的靠腿部,所述寬幅部與所述過渡部的兩側連接處朝向人體方向彎曲形成配合人體背部弧線的包圍側翼;這樣的設計就可以在人體向后坐的時候保證人體兩腿之間的阻隔物既椅背所占空間非常小,人的腿部有足夠的容納空間,同時靠腿部還能保證人的腿部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以便調整放置姿勢,消除了人腿麻痹的可能性。所述側方靠部的最外側邊沿的中間部沿著所述椅座的寬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彎曲形成可以貼合人體臀部側面曲線同時又可以在人體側坐時分開人體雙腳的支撐側翼,這樣的設置就可以在人正坐的時候分散了人臀部側面的壓迫力,為臀部側面提供支撐感,同時在人側坐時能支撐人的一側大腿,使人不需要特別用力的去保持坐姿也能很好的坐在椅座上,同時側方靠邊與弧形靠邊的根據人體曲線的設置更加能提升人大腿的舒適度。本實用新型中的特殊結構都能兼顧兩種以上的用途,且都根據人體曲線設置,這是現有技術所無法做到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標號如下:
[0021]1-椅背、2-椅座、3-椅腳、4-壓緊線、5-軟質凸墊、6_椅腳固定裝置、7_L型連接裝置、101-窄幅部、102-寬幅部、103-過渡部、201-側方靠部、202-支撐部、203-弧形靠邊、1031-靠腿部、1032-包圍側翼、2011-支撐側翼。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如圖1至圖2所不,本實施例包括椅背1、椅座2以及椅腳3,椅背I與椅座2的表面采用軟質的海綿材質制成,椅腳3采用木質材質,外表面涂漆工藝。椅座2的底部設置有用以連接椅腳3的椅腳固定裝置6,椅腳固定裝置6的后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椅背I的L型連接裝置7。L型連接裝置7的椅背I連接處的最下端至椅腳固定裝置6的連接處為向外側彎曲的弧線型。椅腳3的中心軸線與椅腳固定裝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軸線成15°角度,與椅腳固定裝置6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以及寬度方向的中心軸線均成45°角度向外傾斜設置。椅腳3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且平行短邊朝向椅腳固定裝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軸線方向。L型連接裝置7為椅腳固定裝置6向后方方向的延伸段向上以一定的弧度翻起,翻起的弧度為0.41 π,L型連接裝置7與椅背I的背面連接,連接部分為直板設置,不設有任何弧度曲線,4個椅腳3固定在椅腳固定裝置6的兩側。L型連接裝置7與椅腳固定裝置6均為與椅腳3 —樣的木質材質制成。
[0024]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椅背I包括設置在椅背I的底部的寬度方向上的窄幅部101、設置在椅背I的頂部的寬度方向上的寬幅部102以及設置在窄副部與寬幅部102之間的過渡部103。窄幅部101的寬度方向上最外側兩端點的連線距離小于寬幅部102的寬度方向上最外側兩端點的連線距離,過渡部103的兩側邊沿的上端與寬幅部102的寬度方向上兩側最外端相連,過渡部103的兩側邊沿的下端與窄幅部101的寬度方向上兩側的最外端相連,過渡部103的兩側邊沿的中間部向椅背I的中心軸線方向弧形彎曲靠攏形成能契合人體大腿正面上側曲線的靠腿部1031,寬幅部102與過渡部103的兩側連接處朝向人體方向彎曲形成配合人體背部弧線的包圍側翼1032。椅座2包括設置在左右兩側部長度方向上的可以在人側坐時支撐人體大腿部的側方靠部201以及設置在兩個側方靠部201之間的用以支撐人體臀部的支撐部202。側方靠部201的最外側邊沿的中間部沿著椅座2的寬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彎曲形成可以貼合人體臀部側面曲線同時又可以在人體側坐時分開人體雙腳的支撐側翼2011,側方靠部201自支撐側翼2011最外側端點至支撐部202后端邊沿的相同側最外側端點的方向上的邊沿的中間部向椅座2的中心點方向彎曲形成貼合人體大腿下側曲線的弧形靠邊203,側方靠部201的另一側邊沿與支撐部202的前端邊沿弧形連接。
[0025]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椅背I的表面設置有多條壓緊椅背I的表面使被壓緊處下陷的壓緊線4,兩條相鄰的壓緊線4之間凸起形成能提供人體接觸部柔軟舒適感的軟質凸墊5。壓緊線4自窄幅部101的底端邊沿穿過過渡部103至寬幅部102的上端邊沿輻射線型設置在椅背I的表面,軟質凸墊5的寬度自窄幅部101至寬幅部102方向逐漸增大。椅座2表面設置有多條壓緊線4,且壓緊線4由椅座2的后端邊沿向椅座2的前端邊沿與支撐側翼2011的最外側端點方向輻射線型設置,相鄰兩條壓緊線4之間設置有軟質凸墊5,軟質凸墊5的寬度自椅座2的后端邊沿至椅座2的前端邊沿方向逐漸增大。椅背I的壓緊線4的數量與椅座2的壓緊線4的數量相等。
[0026]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寬幅部102的頂端邊沿由中心點處向兩側邊沿弧形向下彎曲連接包圍側翼1032,包圍側翼1032的水平位置至椅座2表面的水平面的距離為500mmo
[0027]以上說明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完整的實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包括椅背(1)、椅座(2)以及椅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1)包括設置在所述椅背(1)的底部的寬度方向上的窄幅部(101 )、設置在所述椅背(1)的頂部的寬度方向上的寬幅部(102)以及設置在所述窄幅部與所述寬幅部(102)之間的過渡部(103);所述窄幅部(101)的寬度方向上最外側兩端點的連線距離小于所述寬幅部(102)的寬度方向上最外側兩端點的連線距離,所述過渡部(103)的兩側邊沿的上端與所述寬幅部(102)的寬度方向上兩側最外端相連,所述過渡部(103)的兩側邊沿的下端與所述窄幅部(101)的寬度方向上兩側的最外端相連,所述過渡部(103)的兩側邊沿的中間部向所述椅背(1)的中心軸線方向弧形彎曲靠攏形成能契合人體大腿正面上側曲線的靠腿部(1031),所述寬幅部(102)與所述過渡部(103)的兩側連接處朝向人體方向彎曲形成配合人體背部弧線的包圍側翼(1032); 所述的椅座(2)包括設置在左右兩側部長度方向上的可以在人側坐時支撐人體大腿部的側方靠部(201)以及設置在兩個所述側方靠部(201)之間的用以支撐人體臀部的支撐部(202);所述側方靠部(201)的最外側邊沿的中間部沿著所述椅座(2)的寬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彎曲形成可以貼合人體臀部側面曲線同時又可以在人體側坐時分開人體雙腳的支撐側翼(2011 ),所述側方靠部(201)自所述支撐側翼(2011)最外側端點至所述支撐部(202 )后端邊沿的相同側最外側端點的方向上的邊沿的中間部向所述椅座(2 )的中心點方向彎曲形成貼合人體大腿下側曲線的弧形靠邊(203),所述側方靠部(201)的另一側邊沿與所述支撐部(202)的前端邊沿弧形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的表面設置有多條壓緊所述椅背(1)的表面使被壓緊處下陷的壓緊線(4),兩條相鄰的所述壓緊線(4)之間凸起形成能提供人體接觸部柔軟舒適感的軟質凸墊(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緊線(4)自所述窄幅部(101)的底端邊沿穿過所述過渡部(103)至所述寬幅部(102)的上端邊沿輻射線型設置在所述椅背(1)的表面,所述的軟質凸墊(5)的寬度自所述窄幅部(101)至所述寬幅部(102)方向逐漸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2)表面設置有多條所述壓緊線(4),且所述壓緊線(4)由所述椅座(2)的后端邊沿向所述椅座(2)的前端邊沿與所述支撐側翼(2011)的最外側端點方向輻射線型設置,相鄰兩條所述壓緊線(4)之間設置有所述的軟質凸墊(5),所述軟質凸墊(5)的寬度自所述椅座(2)的后端邊沿至所述椅座(2)的前端邊沿方向逐漸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的所述壓緊線(4)的數量與所述椅座(2)的所述壓緊線(4)的數量相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寬幅部(102)的頂端邊沿由中心點處向兩側邊沿弧形向下彎曲連接所述的包圍側翼(1032),所述的包圍側翼(1032)的水平位置至所述椅座(2)表面的水平面的距離為480mnT55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2)的底部設置有用以連接所述椅腳(3)的椅腳固定裝置(6),所述的椅腳固定裝置(6)的后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椅背(1)的L型連接裝置(7 )。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連接裝置(7)的椅背(1)連接處的最下端至所述椅腳固定裝置(6)的連接處為向外側彎曲的弧線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腳(3)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的椅腳固定裝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軸線成15°?20°角度,與所述的椅腳固定裝置(6)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以及寬度方向的中心軸線均成45°角度向外傾斜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腳(3)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且平行短邊朝向所述椅腳固定裝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軸線方向。
【文檔編號】A47C7/00GK204071274SQ201420544551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王國民 申請人:安吉縣聚源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