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及擱板支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可靠地支撐于支撐構件的托架及擱板支撐裝置。托架(1)具備通過金屬板的折彎而形成的托架主體(10)及將托架主體(10)鎖定成卡止于擱板支柱(2)的狀態的鎖定構件(40)。托架主體(10)具備:隔開間隔而對置的一對側板(11、12);將側板(11、12)連結的連結部(15);及形成于側板(11、12)的后端并卡止于擱板支柱(2)的卡止部(13、14)。鎖定構件(40)通過向側板(11、12)之間插入而阻止卡止部(13、14)的間隔縮窄。
【專利說明】托架及擱板支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作為擱板支撐件等而使用的懸臂狀的托架及擱板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已知有在墻面或櫥柜的內表面設置擱板支柱、板等支撐構件,且安裝于該支撐構件而使用的擱板支撐件。
[0003]該擱板支撐件的主體通過金屬板的折彎而形成。在擱板支撐件主體的隔開間隔對置的一對側板上設有卡止于支撐構件的卡止部。在將擱板支撐件向支撐構件安裝時,通過擱板支撐件主體的彈性將一對側板從兩側壓縮,使卡止部的間隔縮窄。將該卡止部向支撐構件的凹部插入,然后使其復原而卡止于支撐構件。
[0004]在這樣的擱板支撐件中,為了避免在施加了沖擊時從支撐構件脫落,而將阻止卡止部的間隔變窄的鎖定構件插入到側板之間(例如專利文獻I)。
[0005]在本說明書中,將擱板支撐件的卡止于支撐構件的一側定義為“后”,將從支撐構件呈懸臂狀地突出的前端側定義為“前”。
[0006]另外,將鉛垂方向上側定義為“上”,將鉛垂方向下側定義為“下”。
[0007]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通過左右的側板和底板形成為截面U字狀的擱板支撐件式物品保持用具。在該擱板支撐件式物品保持用具的側板的后端上部設有左右一對鉤狀卡止部。當將上述的鉤狀卡止部向沿著上下方向形成在支撐板上的燕尾槽內插入,并使寬度限制用具從上方嵌合于一對側板之間時,阻止側板的間隔變窄,并使卡止部壓力接觸于對燕尾槽進行劃分的前表面部的背面側。
[0008]【在先技術文獻】
[0009]【專利文獻】
[0010]【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昭60-198105號公報
[0011]在專利文獻I的擱板支撐件式物品保持用具中,雖說是在燕尾槽的內側使卡止部壓力接觸于支撐板,但是在將重量大的物品載放于擱板時,卡止部可能沿著燕尾槽滑落。因此,無法將擱板支撐件式物品保持用具可靠地支撐在支撐板的規定高度。
【發明內容】
[0012]基于以上那樣的課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由支撐構件可靠地支撐的托架及具備該托架的擱板支撐裝置。
[0013]本發明的托架具備:托架主體,通過金屬板的折彎而形成;及鎖定構件,將托架主體鎖定成卡止于對托架主體進行支撐的支撐構件的狀態。
[0014]托架主體具備:一對側板,隔開間隔而對置;連結部,將一對側板連結;及卡止部,形成于一對側板的后端,并卡止于支撐構件。
[0015] 并且,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卡止部相對于在支撐構件沿上下方向隔開間隔而形成的多個支撐孔中的被選擇的多個支撐孔的每一個支撐孔單獨形成,且插入到對應的支撐孔,鎖定構件通過插入到一對側板之間來阻止卡止部的間隔縮窄。
[0016]根據本發明,由于托架主體在上下方向的多個部位卡止于支撐構件,因此與僅在I個部位卡止的情況相比,支撐強度高。
[0017]而且,由于卡止部插入到支撐孔,因此卡止部不會沿上下方向滑落,而能夠使托架可靠地卡止于支撐構件的規定高度。
[0018]在本發明的托架中,優選的是,支撐構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正面壁、及從正面壁的寬度方向兩側朝向托架主體的相反側立起的一對側壁,供卡止部插入的支撐孔形成于
正面壁。
[0019]在本發明中,當從支撐構件的正面壁的表側向支撐孔插入卡止部時,卡止部向支撐孔的背側突出并卡止于支撐孔的端緣。在一對側板分別形成的卡止部插入到同一支撐孔內,并且由該支撐孔的寬度方向兩側的端緣卡止。
[0020]根據本發明,在各個側板形成的卡止部可以由同一支撐孔一并卡止,因此支撐構件的結構變得簡單,也能抑制制造成本。
[0021]在本發明的托架中,優選的是,鎖定構件具備:在一對側板的內側由側板支撐為能夠轉動的軸支撐部;及與軸支撐部連動而向側板之間的至少后端側插入的鎖定主體。
[0022]當如此將鎖定構件軸支撐在將鎖定主體向側板之間的至少后端側插入的位置時,相比較于將與側板分離的鎖定構件相對于側板的后端側定位之后向側板之間壓入的情況相比,能容易地進行鎖定操作。
[0023]另外,當通過軸支撐于側板而將鎖定構件與側板一體化時,將托架作為單一的構件進行處理,因此能夠提高托架的處理性。
[0024]本發明的軸支撐部優選設為在一對側板之間相互隔開間隔而對置的一對彈性臂。
[0025]這樣的話,追隨于使一對側板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發生彈性變形的情況,一對彈性臂也發生彈性變形。因此,不會受到鎖定構件的妨礙,就連側板的軸支撐部周邊也能夠容易地使其發生彈性變形。
[0026]在本發明的托架中,優選的是,鎖定構件具備寬度比一對側板的間隔大的擴幅部。
[0027]當將鎖定構件從切口向側板之間插入時,擴幅部與側板的端面抵接,因此能夠對鎖定構件進行定位。
[0028]該擴幅部可以設為能夠支撐擱板的擱板支撐部。
[0029]在本發明的托架中,優選的是,連結部在一對側板的上端或下端被折彎而將一對側板連結,一對側板的與連結部相反的一側為自由端,在連結部,從一對側板的后端朝向前端側形成寬度與一對側板的間隔對應的切口,鎖定構件經由切口而插入到一對側板之間。
[0030]在本發明中,在將一對側板連結的連結部的后端側形成切口。該切口用于使鎖定構件插入到一對側板之間,并且在側板后端側將一對側板由連結部限制的情況解除。
[0031]因此,能夠使一對側板的后端從連結部側到與之相反側的自由端在上下方向的整體上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容易地發生彈性變形。因此,使一對側板的卡止部的間隔縮窄而卡止于支撐構件的作業變得容易。
[0032]如上述那樣,能夠使側板的后端在上下方向的整體上容易地發生彈性變形,因此能夠使上下方向的位置不同的多個卡止部中的任一個都能容易地卡止于支撐構件。
[0033]本發明的擱板支撐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的托架;及支撐托架主體的支撐構件。
[0034]由此,能夠享有與上述同樣的作用及效果。
[0035]在本發明的擱板支撐裝置中,優選的是,支撐構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正面壁、及從正面壁的寬度方向兩側朝向托架主體的相反側立起的一對側壁,支撐孔形成于正面壁。
[0036]在本發明中,支撐構件具備正面壁和一對側壁而形成為截面大致“ ^ ”字狀。當從該支撐構件的正面壁的表側向支撐孔插入卡止部時,卡止部向支撐孔的背側突出并卡止于支撐孔的端緣。在一對側板上分別形成的卡止部向同一支撐孔插入,并且由該支撐孔的寬度方向兩側的端緣卡止。
[0037]根據本發明,能夠將在各個側板上形成的卡止部由同一支撐孔一并卡止,因此支撐構件的結構變得簡單,能抑制制造成本。
[0038]發明效果
[0039]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可靠地支撐于支撐構件的托架及擱板支撐裝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0]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托架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0041]圖2是卡止部被解除鎖定的狀態的托架的立體圖。
[0042]圖3是卡止部被鎖定的狀態的托架的立體圖。
[0043]圖4是圖3的IV-1V線剖視圖。
[0044]圖5是鎖定構件單體的立體圖。
[0045]圖6是表示將托架向擱板支柱安裝的步驟的圖。(a)及(b)對應于圖2的VIab-VIab 線。
[0046]圖7是表示將托架向擱板支柱安裝的步驟的圖。對應于圖3的VI1-VII線。
[0047]圖8是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托架的立體圖。
[0048]圖9是表示鎖定構件的變形例的圖。
[0049]標號說明
[0050]1、5 托架
[0051]2擱板支柱(支撐構件)
[0052]10托架主體
[0053]10A 軸孔
[0054]11、12 側板
[0055]13、14 卡止部
[0056]15連結部
[0057]17 第一切口
[0058]21正面壁
[0059]22 側壁
[0060]30前部分
[0061]40、50、55 鎖定構件
[0062]40A軸部(轉動軸)[0063]41,41臂(彈性臂、軸支撐部)
[0064]42擱板支撐部(擴幅部)
[0065]43鎖定主體
[0066]43A前方區域
[0067]43B后方區域
[0068]45后立而面
[0069]51軸支撐部
[0070]210支撐孔
[0071]451 凸部
[0072]B 擱板
[0073]F 前端
[0074]W 墻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75]以下,基于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發明。
[0076]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托架I安裝在作為支撐構件的擱板支柱2上,用作支撐擱板B的擱板支撐件。通過托架I及擱板支柱2,構成擱板支撐裝置。
[0077]擱板支柱2設置于墻面W而沿著鉛垂方向延伸。該擱板支柱2具有沿著墻面W的正面壁21和從正面壁21的寬度方向兩端向背面側立起的側壁22,橫截面形成為“ ”字狀。在正面壁21上沿著鉛垂方向(上下方向)等間隔地形成有多個矩形形狀的支撐孔210。其中,在根據要設置擱板B的高度而任意選擇的支撐孔210的內側,托架I的后端部卡止于擱板支柱2。
[0078]擱板B呈矩形形狀,由在其長度方向的至少與兩端部對應的位置上設置的擱板支柱2及托架I水平地支撐。該擱板B也可以使用例如網狀的板。
[0079]以下,對托架I的結構進行說明。
[0080]如圖2所示,托架I具備:托架主體10 ;在托架主體10的前端設置的前部分30 ;在托架主體10的后端側設置成能夠相對于托架主體10轉動的鎖定構件40。
[0081]托架主體10具備:隔開間隔對置的一對側板11、12 ;在側板11、12的后端形成的卡止部13、14 ;將側板11、12的各自的上端連結的連結部15。上述的側板11、12、卡止部13、14、及連結部15通過將I張金屬板折彎而一體地形成。
[0082]側板11、12通過直線狀的上端棱線18、與上端棱線18垂直的后端緣19、將從后端緣19的下端到上端棱線18的前端平緩地連結的彎曲緣20來確定形狀。
[0083]側板11、12的前端F通過折彎而對接,形成為U字狀(圖6)。
[0084]在側板11、12上形成有沿著厚度方向貫通的軸孔10A。軸孔IOA從側板11、12的后端朝向前方分離規定距離。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軸孔IOA位于比連結部15的后端靠前端側的位置。而且,軸孔IOA從側板11、12的上端朝向下方分離規定距離。
[0085]如圖1所示,側板11、12的下端側從前端一直開放到后端。因此,相對于由連結部15限制的側板11、12的上端側,側板11、12的下端側成為自由端。
[0086]在側板11的后端形成卡止部13。卡止部13是比側板11的后端緣19向后方突出的金屬片,將與后端緣19連續的基端隔開擱板支柱2的正面壁21的板厚的量,并向外側折回。在側板12上也形成同樣的卡止部14。這一對卡止部13、14向擱板支柱2的同一支撐孔210插入。
[0087]在側板11、12上形成的卡止部13、14的個數根據托架I所要求的支撐強度、及也與支撐強度關聯的側板11、12的后端的高度而任意地決定,但是本實施方式的卡止部13、14形成在側板11、12的上端附近和比該上端附近靠下方的兩個部位這總計三個部位。設供上端附近的卡止部13、14插入的支撐孔210為第一個時,比其靠下方的卡止部13、14依次向第二個、第四個支撐孔210插入。在此,也可以形成與第三個支撐孔210對應的卡止部13、14,但由于在強度方面沒有問題,因此這里將形成省略。
[0088]連結部15通過在側板11、12的上端將金屬板折彎而形成,在其寬度方向兩側與側板11、12連續。該連結部15形成在側板11、12之間的除了前端側和后端側之外的位置。
[0089]因此,在連結部15上,從側板11、12的后端朝向前端側形成第一切口 17。第一切口 17將側板11、12的后端由連結部15限制的情況解除。
[0090]另外,第一切口 17以與側板11、12的間隔對應的寬度形成為矩形形狀,鎖定主體43經由該第一切口 17而插入到側板11、12之間。
[0091]另一方面,在連結部15的側板11、12的前端側,也以與側板11、12的間隔對應的寬度形成有矩形形狀的第二切口 16。
[0092]在樹脂制的前部分30,在比連結部15稍高的位置,形成有對擱板B進行支撐的支撐面31。防止擱板B脫落的突起32從支撐面31的前端立起。
[0093]在前部分30的背側(下側),如圖6所示,形成有沿著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對縱槽33、33。縱槽33、33在前后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由橫槽34?36 (也參照圖4)連結,從第二切口 16露出的側板11、12的前端F插入到上述的一個橫槽和縱槽33、33內。根據插入的橫槽34?36不同而前部分30的前端的位置改變,因此能夠根據擱板B的尺寸來調整托架I的前后的進深。
[0094]接下來,對鎖定構件40的結構進行說明。
[0095]鎖定構件40當從圖2所示的鎖定解除狀態起順時針(箭頭R)轉動時,如圖3所示,經由第一切口 17而插入到側板11、12之間。
[0096]該鎖定構件40為樹脂注塑成形品,如圖5所示,一體地具備:作為軸支撐部的一對臂41、41 ;與臂41、41的轉動連動的鎖定主體43 ;對擱板B進行支撐的擱板支撐部42。
[0097]一對臂41、41隔開規定的間隔對置,且具有彈性。從臂41、41的一方的外表面到另一方的外表面為止的距離設定為與側板11、12的間隔相等,如圖4所示,在側板11、12之間收容臂41、41整體。
[0098]在一對臂41、41的各自的外表面上,沿著橫截臂41、41的方向突出設有軸部40A。使一對臂41、41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發生彈性變形而插入到側板11、12之間,由此將軸部40A從側板11、12的內側向軸孔IOA插入。以該軸部40A為轉動中心,鎖定構件40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撐于側板11、12。
[0099]此外,也可以取代在側板11、12形成軸孔IOA的情況,而形成從側板11、12的內表
面凹陷而未向外表面貫通的凹部,并使軸部40A與該凹部嵌合。
[0100]另外,也可以在臂41、41上形成軸孔,并使在側板11、12的內表面上突出設置的軸部與該軸孔嵌合。
[0101]鎖定主體43形成為在圖3所示的鎖定狀態時比臂41、41向后方延伸的大致矩形的板狀。該鎖定主體43在圖2所示的鎖定解除狀態下,經由第一切口 17而從側板11、12之間突出。
[0102]鎖定主體43被劃分成接近軸部40A的前方區域43A和與前方區域43A相鄰的后方區域43B。
[0103]前方區域43A的壁厚比后方區域43B的壁厚薄。
[0104]后方區域43B的厚度與側板11、12的間隔相等,因此通過將后方區域43B插入到側板11、12之間,能阻止卡止部13、14的間隔變窄的情況。
[0105]擱板支撐部42形成為在鎖定時的轉動方向(鎖定轉動方向R)上的鎖定主體43的后端其寬度比側板11、12的間隔大的板狀。在圖2所示的鎖定解除狀態下,擱板支撐部42的軸部40A側的端部421抵接于連結部15,在圖3所示的鎖定狀態下,擱板支撐部42的背側的面抵接于從第一切口 17露出的側板11、12的上端面。由此,將鎖定構件40在轉動方向上定位。
[0106]擱板支撐部42的表面與前部分30的支撐面31 —起對擱板B進行支撐。而且,在使鎖定構件40轉動時,擱板支撐部42也被用作被把持的操作部。
[0107]從軸部40A到鎖定主體43的后端面45為止的距離設定為稍大于從側板11、12的軸孔IOA到后端緣19為止的距離。因此,如圖7所示,在卡止部13、14卡止于擱板支柱2的支撐孔210的端緣的狀態下將鎖定主體43向側板11、12與擱板支柱2的正面壁21之間的空間插入時,鎖定主體43從后端緣19突出而按壓正面壁21,由此,卡止部13、14壓力接觸于正面壁21的背面。
[0108]后端面45如圖2所示,對寬度方向兩側進行倒角,位于鎖定轉動方向R上的鎖定主體43的前端的角部L也如圖5所示那樣被倒角。
[0109]后端面45的高度設為兩個支撐孔210的量的尺寸。在后端面45形成有與所述兩個支撐孔210中的位于上方的支撐孔210對應的凸部451 (圖2、圖4)。
[0110]鎖定主體43的厚度也可以均勻地形成,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從模具脫離時的應力釋放而形成薄壁的前方區域43A。前方區域43A減少鎖定主體43與側板11、12內表面之間的摩擦,也有助于使鎖定構件40順暢地轉動。
[0111]對將以上說明的結構的托架I向擱板支柱2安裝的步驟進行說明。
[0112]首先,如圖2所示,將鎖定構件40轉動至相對于側板11、12立起的姿態。
[0113]接下來,從兩側對側板11、12的后端側進行壓縮,使側板11、1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彈性變形。在此,通過在連結部15形成第一切口 17,能夠使側板11、12的后端從連結部15到下端(自由端)在上下方向的整體上朝著相互接近的方向容易地發生彈性變形。
[0114]另外,如圖6 (a)所示,在側板11、12的后端附近之間什么也不插入,在從后端向前方分離的位置上,在側板11、12之間收容有臂41、41。因此,當側板11、1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發生彈性變形時,追隨于此,臂41、41也同樣地發生彈性變形。即,當從兩側壓縮側板11、12的后端側時,不存在對其妨礙的構件。
[0115]由以上所述,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不同的總計3組的任一組卡止部13、14中,都容易縮窄其間隔。使各組的卡止部13、14的間隔比擱板支柱2的支撐孔210的寬度縮窄,如圖6(a)所示,向支撐孔210的內側插入。
[0116]在此狀態下,當將側板11、12從壓縮釋放時,如圖6 (b)所示,卡止部13、14的間隔擴大,卡止部13的基端卡止于支撐孔210的寬度方向一方的端緣,并且卡止部14的基端卡止于寬度方向另一方的端緣。
[0117]接下來,使鎖定構件40朝后端側向鎖定轉動方向R轉動。如圖3所示,當鎖定構件40轉動至擱板支撐部42與側板11、12的上端抵接為止時,如圖7所示,在側板11、12與正面壁21之間介有鎖定主體43,因此能阻止卡止部13、14的間隔縮窄的情況。此時,雖然省略圖示,但是由于后端面45的凸部451 (圖2、圖4)向支撐孔210插入,因此鎖定構件40不會向上方抬起,而留在側板11、12之間。由此,將卡止部13、14更可靠地鎖定。
[0118]由以上所述,結束托架I向擱板支柱2的安裝。
[0119]在向擱板支柱2安裝了托架I的狀態下,除了擱板支撐部42之外,鎖定構件40整體收容在側板11、12之間,不向外部露出。
[0120]如此,鎖定構件的轉動及卡止部的鎖定所需的功能部即臂41、41及鎖定主體43隱蔽在側板11、12之間,因此能提高托架I的外觀性。
[0121]鎖定主體43以側板11、12后端部的高度的一半左右的深度插入至從側板11、12的上端數起的第二個卡止部13、14的位置,因此能夠在從上端到下端的整體上維持側板
11、12的間隔。因此,通過鎖定構件40將全部的部位的卡止部13、14鎖定成卡止于擱板支柱2的狀態。
[0122]在將鎖定解除時,從圖3所示的狀態開始,使鎖定構件40逆時針轉動,從側板11、12之間經由第一切口 17拔出鎖定主體43。并且,若從兩側對側板11、12進行壓縮而使卡止部13、14的間隔縮窄,從支撐孔210脫離,則托架I被從擱板支柱2卸下。
[0123]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托架1,在上下方向的多個部位將托架主體10卡止于擱板支柱2,因此與僅在I個部位卡止的情況相比,支撐強度高。
[0124]而且,卡止部13、14通過向支撐孔210插入而卡止于支撐孔210的端緣,因此即便向擱板B載放重量物,卡止部13、14也不會沿上下方向滑落,能夠可靠地使托架I卡止于擱板支柱2的規定高度。
[0125]而且,通過連結部15將側板11、12的上端連結,并且在連結部15形成第一切口17,因此連結部15不會成為使側板11、12的后端側的間隔縮窄時的妨礙,而能夠容易地使卡止部13、14卡止于擱板支柱2。
[0126]在此,即便側板11、12的下端側的整體未開放,只要其至少后端側開放,就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而且,只要能夠使側板11、12的后端側相互接近,在側板11、12的下端側也可以形成與連結部15對置的折彎片。
[0127]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鎖定構件40軸支撐在從第一切口17將鎖定主體43向側板
11、12之間插入的位置,因此不將鎖定構件40相對于切口進行定位,而容易進行鎖定操作。
[0128]此外,鎖定構件40的軸支撐部設為追隨于側板11、12的彈性變形的一對彈性臂,因此不會受到鎖定構件40的妨礙,即便是側板11、12的軸支撐部周邊也能夠容易地發生彈性變形。
[0129]而且,縮窄臂41、41的間隔,能夠使鎖定構件40容易地軸支撐于側板11、12,因此容易組裝托架I。[0130]圖8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托架5。托架5具備的鎖定構件50未軸支撐于側板11、12。因此,鎖定構件50不具備作為軸支撐部的臂,在側板11、12未形成軸孔10A,但除了這些點以外,托架5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托架I同樣地構成。
[0131]在托架5的連結部15也形成有第一切口 17,連結部15不會妨礙側板11、12的后端側的間隔的縮窄,因此能夠容易地使卡止部13、14卡止于擱板支柱2。
[0132]并且,當將鎖定構件50的鎖定主體43從托架主體10的上方經由第一切口 17向側板11、12之間插入時,托架主體10被鎖定成卡止于擱板支柱2的狀態。
[0133]另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側板11、12的上端由連結部15連結,側板11、12的下端開放,但是與之相反,側板的下端由連結部連結而側板的上端開放的結構也包含于本發明。這種情況下,經由在位于側板的下端側的連結部形成的切口,將鎖定構件從下方插入到偵販之間。
[0134]而且,本發明也包括一對側板在前端被連結且側板的上端及下端開放的結構。這種情況下,將鎖定構件從上方或下方插入到側板之間。
[0135]除了以上敘述以外,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就可以對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列舉的結構進行取舍選擇或適當變更為其他的結構。
[0136]在本發明的鎖定構件軸支撐于側板的情況下,該鎖定構件的方式只要具備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撐于一對側板的軸支撐部和通過向一對側板之間的至少后端側插入而阻止卡止部的間隔縮窄的鎖定主體即可,可以任意。
[0137]例如圖9 Ca)所示,也可以采用矩形板狀的鎖定構件55。在鎖定構件55中,具備占據矩形形狀的區域的一端側的鎖定主體43及占據另一端側的軸支撐部51、以及擱板支撐部42。在軸支撐部51突出設有軸部40A。
[0138]在將該鎖定構件55支撐為能夠轉動的側板11、12上,如圖9 (b)所示,形成有在鎖定主體43從側板11、12之間突出時供擱板支撐部42插入的切口 10B。當使該鎖定構件55向鎖定轉動方向R轉動時,鎖定主體43插入到側板11、12之間。
[0139]上述實施方式的鎖定構件40具備作為軸支撐部的一對臂41、41及鎖定主體43。在此,鑒于阻止卡止部13、14的間隔縮窄的作用,鎖定主體43只要具有形成為與側板11、12的間隔同等的厚度的厚壁的后方區域43B即可。
[0140]另外,鎖定構件的軸支撐部可以不必為彈性臂。即使軸支撐部形成為實心,不具有側板的厚度方向的彈性,通過在連結部形成切口,也容易使側板后端的間隔縮窄。而且,若使一對側板之間稍擴開,則能夠將軸支撐部向側板的內側插入而軸支撐于側板。
[0141]托架I除了安裝于在墻面W設置的擱板支柱2之外,也可以安裝于例如在櫥柜的內壁固定的擱板支柱。通過該擱板支柱及托架1,對設置在櫥柜內的擱板的4個拐角部進行支撐。
[0142]此外,本發明的托架并不局限于擱板支撐件,也可以使用作為安裝于板等的支撐構件而保持物品的物品保持用具。在該托架主體設有例如用于吊掛物品的鉤構件。
【權利要求】
1.一種托架,其特征在于,具備: 托架主體,通過金屬板的折彎而形成;及 鎖定構件,將所述托架主體鎖定成卡止于對所述托架主體進行支撐的支撐構件的狀態, 所述托架主體具備: 一對側板,隔開間隔而對置; 連結部,將所述一對側板連結 '及 卡止部,形成于所述一對側板的后端,并卡止于所述支撐構件, 所述卡止部相對于在所述支撐構件沿上下方向隔開間隔而形成的多個支撐孔中的被選擇的多個支撐孔的每一個支撐孔單獨形成,且分別插入到對應的所述支撐孔, 所述鎖定構件通過插入到所述一對側板之間來阻止所述卡止部的間隔縮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中, 所述支撐構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正面壁、及從正面壁的寬度方向兩側朝向所述托架主體的相反側立起的一對側壁, 供所述卡止部插入的所述支撐孔形成于所述正面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架,其中, 所述鎖定構件具備: 在所述一對側板的內側由所述側板支撐為能夠轉動的軸支撐部;及 與所述軸支撐部連動而向所述側板之間的至少后端側插入的鎖定主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其中, 所述軸支撐部設為在所述一對側板之間相互隔開間隔而對置的一對彈性臂。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托架,其中, 所述鎖定構件具備寬度比所述一對側板的間隔大的擴幅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托架,其中, 所述擴幅部是能夠支撐擱板的擱板支撐部。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托架,其中, 所述連結部在所述一對側板的上端或下端被折彎而將所述一對側板連結, 所述一對側板的與所述連結部相反的一側為自由端, 在所述連結部,從所述一對側板的后端朝向前端側形成寬度與所述一對側板的間隔對應的切口, 所述鎖定構件經由所述切口而插入到所述一對側板之間。
8.一種擱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托架;及 支撐所述托架主體的支撐構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擱板支撐裝置,其中, 所述支撐構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正面壁、及從正面壁的寬度方向兩側朝向所述托架主體的相反側立起的一對側壁, 所述支撐孔形成于所述正面壁。
【文檔編號】A47B96/06GK103960892SQ201410036249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久保田晴信 申請人:世嘉智尼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