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電腦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桌,具體的說是一種多功能電腦桌。
背景技術:
很多上班一族和學生一族喜歡晚上在床上玩筆記本電腦,床上柔軟又舒服,困了還可以睡覺,所以在床上玩電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床上玩電腦時間長了,就會感到腰酸背痛,長期下來,背部會慢慢變得佝僂起來,并且在床上由于種種不正確的姿勢和光線不合適,會導致眼睛視力逐漸下降。長時間玩電腦時,電腦運作會散發(fā)很大的熱量,床上使用會妨礙筆記本的散熱性能,如此以來會對筆記本的性能有很大損耗。雖然目前市面上出現(xiàn)床上電腦桌,但是這種電腦桌靈活性不夠,不能很好的被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電腦桌,該電腦桌可以靈活轉動和角度調整,以方便使用者在床上使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它由桌板、支架和旋轉軸構成,所述的桌板上設有欄桿,桌板設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分為支桿、支撐肋和套桿,支桿固定在旋轉軸的頂端,支撐肋連接在支桿和旋轉軸之間;所述的套桿套接在支桿上,套桿的截面成矩形,其下端面設有凹槽,套桿一端稍長,可在一側支桿上滑動,其上的凹槽可避開支撐肋,套桿另一端稍短,與另一側支桿端口扣合,向外拉開時,與支桿端口分離;所述的套桿上設有轉軸,桌面通過轉軸連接在套桿上,桌面可翻轉至九十度;所述的旋轉軸下端設有兩個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螺紋孔,可通過螺絲釘固定在床鋪兩側的支桿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可以靈活轉動和角度調整,能很好的避免在床上玩電腦各種弊端,方便簡單,對上班一族和學生一族來說特別適用。
以下結合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支架拉伸后的示意圖圖4是套桿的剖視圖其中,1-支桿、2-旋轉軸、3-支撐肋、4-固定板、5-欄桿、6_桌板、7_轉軸、8_套桿、9-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在圖1、圖2、圖3、圖4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一種多功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它由桌板、支架和旋轉軸構成,所述的桌板上設有欄桿,桌板設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分為支桿、支撐肋和套桿,支桿固定在旋轉軸的頂端,支撐肋連接在支桿和旋轉軸之間;所述的套桿套接在支桿上,套桿的截面成矩形,其下端面設有凹槽,套桿一端稍長,可在一側支桿上滑動,其上的凹槽可避開支撐肋,套桿另一端稍短,與另一側支桿端口扣合,向外拉開時,與支桿端口分離;所述的套桿上設有轉軸,桌面通過轉軸連接在套桿上,桌面可翻轉至九十度;所述的旋轉軸下端設有兩個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螺紋孔,可通過螺絲釘固定在床鋪兩側的支桿上。在圖1、圖2、圖3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安裝時,將旋轉軸擺放至床鋪的一側,通過螺絲釘連接固定板,將其固定在床鋪一側的支桿上。使用時,將電腦擺放在桌板上,其上的欄桿起到防護的作用。使用者可根據(jù)使用的情況自由轉動桌板的角度,以適應最佳的使用狀態(tài),非常舒適自由。需要移動桌板時,由于桌板與套桿連接,只需要拉動桌板,帶動套桿向外拉出,使用者調整位置即可方便使用。需要將桌板立起時,將桌板繞轉軸翻轉至九十度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它由桌板、支架和旋轉軸構成,所述的桌板上設有欄桿,桌板設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分為支桿、支撐肋和套桿,支桿固定在旋轉軸的頂端,支撐肋連接在支桿和旋轉軸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桿套接在支桿上,套桿的截面成矩形,其下端面設有凹槽,套桿的一端可在一側支桿上滑動,其上的凹槽可避開支撐肋,套桿的另一端與另一側支桿端口扣合,向外拉開時,與支桿端口分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桿上設有轉軸,桌面通過轉軸連接在套桿上,桌面可翻轉至九十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軸下端設有兩個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螺紋孔,可通過螺絲釘固定在床鋪兩側的支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電腦桌,它由桌板、支架和旋轉軸構成,所述的桌板上設有欄桿,桌板設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分為支桿、支撐肋和套桿,支桿固定在旋轉軸的頂端,支撐肋連接在支桿和旋轉軸之間;所述的套桿套接在支桿上,套桿的截面成矩形,其下端面設有凹槽,套桿一端稍長,可在一側支桿上滑動,其上的凹槽可避開支撐肋,套桿另一端稍短,與另一側支桿端口扣合,向外拉開時,與支桿端口分離;所述的套桿上設有轉軸,桌面通過轉軸連接在套桿上,桌面可翻轉至九十度。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可以靈活轉動和角度調整,能很好的避免在床上玩電腦各種弊端,方便簡單,對上班一族和學生一族來說特別適用。
文檔編號A47B23/00GK202919412SQ20122039385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何祥勝, 葉育富, 楊泉華 申請人:何祥勝, 葉育富, 楊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