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幼兒用學步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嬰幼兒用學步車,特別涉及ー種在折疊收納時可消除折疊的連接裝置應カ的嬰幼兒用學步車。
背景技術:
嬰幼兒用學步車是嬰幼兒會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走路,促進孩子發育。嬰幼兒用學步車一般包括底座、支持部和連接所述底座與支持部的連接裝置,底座的下面設置有腳輪,用于學步車的行走。日本專利JP-A-2001-112589公開了ー種嬰幼兒用學步車,其包括有腳輪的底座、用于支撐嬰幼兒的支持部、以及連接所述底座和支持部的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為連桿機·構,可以使支持部在上方的使用位置和下方的收納位置間移動,所述連桿機構與支持部之間設置有彈簧機構。上述嬰幼兒用學步車在支持部向底座位置進行收納時,支持部按照從使用位置向收納位置移動的方式折疊所述連接裝置,在達到收納位置時,連接裝置與支持部之間的彈簧機構的彈簧會被壓縮,因此在折疊所述連接裝置時彈簧會產生與折疊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即復原力,在支持部被約束在收納位置時,作用在連接裝置上的復原カ仍然存在,所以在不小心解除對支持部的約束時,支持部可能會從收納位置向使用位置突然跳出,可能會使人收到傷害。另外,由于支持部位于收納位置時仍處于受カ狀態,其受カ的零部件因為有應力的存在而有產生蠕變(creep)破壞的可能性。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嬰幼兒用學步車,避免在收納時由于有應力存在而破壞零件。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包括支撐嬰幼兒的支持部、在支撐所述支持部的同時可隨嬰幼兒的動作而移動的底座,連接所述支持部和底座并可使所述支持部相對所述底座在使用高度和收納高度之間移動的連接機構,以及在所述支持部從所述使用高度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相對所述連接機構產生朝向所述使用高度的復原カ的復原カ產生機構,還包括復原カ消除機構,其使在所述支持部到達所述收納高度前,所述復原力消除。作為所述連接機構,設置有將配置成X形的兩根連桿以交叉位置為支點可相互旋轉地進行連接的連桿機構,其中一根連桿的第一端部可前后滑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持部的前方,第三端部連接在所述底座的后方;另一根連桿的第二端部可前后滑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持部的后方,第四端部可前后滑動地連接在所述底座的前方。所述復原力消除機構具有設置在所述支持部上的固定部件,與所述第一端部相連,可將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和解除對所述第一端部的固定的移動部件,在所述支持部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所述移動部件對所述第一端部進行固定吋,由于所述復原カ產生機構而產生所述復原力,通過所述移動部件解除該固定吋,消除產生的所述復原力。所述復原カ產生機構具有設置在所述支持部上,對所述第二端部的滑動進行支撐的滑動引導部,在所述支持部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時向所述第二端部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加壓カ的施壓單元,在所述支持部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由所述施壓單元產生所述復原力。所述滑動引導部內具有支撐所述第二端部并可在滑動引導部內滑動的支撐塊,所述施壓単元與所述支撐塊相接觸,向所述支撐塊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壓。所述滑動引導部設置成覆蓋所述支撐塊及所述施壓單元并使所述支撐塊在其內部空間內可沿著所述支持部的前后方向滑動。在所述滑動引導部設置有可供所述第二端部穿過并提供移動空間的開ロ部。所述施壓單元為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在進行收納時,可消除因約束支持部所產生的復原力,因此,在不小心解除位于收納位置的支持部的約束時,支持部不會突然跳出,并且將支持部約束在收納位置,零部件不會發生蠕變破裂。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用學步車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為圖I中嬰幼兒用學步車的主視圖;圖3為圖I中復原カ消除機構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3的仰視圖;圖5為顯示圖I中復原カ產生機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復原力產生機構的復原力產生與解除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用學步車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為圖I中嬰幼兒用學步車的主視圖,參見圖I和2,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用學步車I包括支撐嬰幼兒的支持部2、裝有腳輪41的底座4,以及連接所述支持部2和底座4的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可折疊,便于嬰幼兒用學步車I在使用后進行收納。所述連接裝置完全打開時,支持部2處于圖2所示的高度H1,這時支持部2處于使用位置,當支持部2處于圖2所示的高度H4,所述連接裝置折疊起來,這時支持部2處于收納位置。所述支持部2上設有支撐座21和靠背22,嬰幼兒位于支持部2內時,可通過支撐座21和靠背22對嬰幼兒進行支撐。在圖I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裝置為ー對対稱的“X”形連桿機構3,其分別安裝在嬰幼兒用學步車I的兩個側部,所述連桿機構3由第一連桿31和第二連桿32構成,第一連桿31和第二連桿32的中部相互鉸接,如圖中所示的鉸接支點33。所述第一連桿31的上端部即第二端部31a與所述支持部2之間設有復原カ產生機構6,其下端部即第四端部31b與所述底座4之間設有鎖定機構7 ;所述第二連桿32的上端部即第一端部32a與所述支持部2之間設有復原カ消除機構5,其下端部即第三端部32b與所述底座4鉸接。當所述支持部2處于高度Hl時,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被復原カ消除機構5鎖定,學步車I呈高度被固定的狀態。鎖定機構7的結構可利用已知技術,其包括第二滑動引導部71、限制部件72和把手73,所述第一連桿31的第四端部31b可在第二滑動引導部71中滑動,并在滑動到限制部件72時進行鎖定。當拉動把手73時,可使限制部件72解除對所述第一連桿31的第四端部31b的鎖定。復原カ消除機構5的結構參見圖3和4,圖3為圖I中復原カ消除機構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3的仰視圖,如圖所示,復原カ消除機構5由設于所述支持部2上的固定部件51和與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相連接的移動部件52構成,所述移動部件52上設有可在固定部件51上鎖緊固定的嚙合部53。為配合嚙合部53在固定部件51上的鎖緊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51上設有多個高度調節溝槽,如圖中所示位置P1。為方便操作移動部件52,可在移動部件52上設置操作部54。ー對連桿機構3的所述移動部件52可以連接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是一體化結構,因此操作部54可以共用ー個,方便操作。 當支持部2處于圖2所示的高度Hl吋,即嬰幼兒使用該學步車I的使用位置。此時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由復原カ消除機構5固定,并通過哨合部53與固定部件51上位置Pl上的多個高度調節溝槽的分別嚙合,來調節支持部2使用位置的高度,可適應不同嬰幼兒的體型。此時的第一連桿31的第四端部31b位于第二滑動引導部71。當需要收納學步車I時,可通過操作部54將嚙合部53脫離固定部件51上的高度調節溝槽位置P1,此時支持部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在固定部件51上滑動區域A上滑動,同時第一連桿31的第四端部31b也在第二滑動引導部71上滑動一定距離后被限制部件72限制固定,而移動部件52移動到圖3中所示的52a對應的位置P4,此時支持部2被固定在高度H2。此時松開把手73,可使限制部件72解除對所述第一連桿31的第四端部31b的限制,此時支持部2在重力的作用下繼續向下移動,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在固定部件51上滑動區域A上繼續滑動。在所述固定部件51上的位置P2處設置第二溝槽,所述移動部件52移動到圖3中所示的52b對應的位置P2吋,嚙合部53與第二溝槽嚙合,使支持部2停留在高度H3。上述使支持部在高度H2、H3的停留,可避免在支持部2向底座部4收納吋,由于支持部2的急速下降而夾到手指。在支持部2處于高度H3時,可通過操作部54將嚙合部53脫離固定部件51上的第二溝槽位置P2,此時支持部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移動部件52移動到圖3中所示的52c對應的位置P3,支持部2移動到高度H4的收納位置被固定。圖5為顯示圖I中復原カ產生機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復原カ產生機構6包括位于所述支持部2上的滑動引導部61、位于所述滑動引導部61內的彈簧62,以及可在滑動引導部61內滑動的支撐塊63,所述彈簧62的一端固定在滑動引導部61的端部,另一端與支撐塊63連接,所述支撐塊63與所述第一連桿31的第二端部31a連接。滑動引導部61可在引導部件64內開設,所述滑動引導部61設置成覆蓋所述支撐塊63及所述彈簧62并使所述支撐塊63在其內部空間內可沿著所述支持部2的前后方向滑動。滑動引導部61上還開設有開ロ部65,供第一連桿31的第二端部31a穿過并提供移動空間。所述彈簧62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彈性的部件替代,作為所述支持部2向所述收納高度H4移動時向所述第二端部31a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加壓カ的施壓單元。在支持部2處于高度H3吋,如果不解除復原カ消除機構5的固定部件51上的第二溝槽位置P2對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的約束,當往下按支持部2吋,由于第一連桿31的第二端部31a移動使得彈簧62被壓縮而產生變形,此時在高度H4由于彈簧62要反抗來自第二端部31a的壓カ而往回推使得支持部2回到高度H3,這時,彈簧62會對支撐塊63施加復原力,即彈簧62的復原力,復原カ方向OD如圖中所示的箭頭方向。如果此時在高度H4將支持部2進行固定的話,彈簧62的復原カ就作用在第二端部31a上,此時如果松開支持部2,支持部2會從高度H4返回到高度H3。因此,當解除復原カ消除機構5對所述第二連桿32的第一端部32a的約束時,移 動部件52移動到位置P3,鎖定機構7也沒有對第一連桿31的第四端部31b進行限制時,在支持部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由于復原力消除機構5和鎖定機構7都沒有對第二連桿32和第一連桿31進行約束,彈簧62就不會被壓縮,因此在支持部2到高度H4吋,彈簧62不會被壓縮,因此也不會存在復原力。圖6為復原力產生機構的復原力產生與解除的狀態示意圖,當往下按支持部2時,支撐塊63在第一連桿31的第二端部31a的帶動下向壓縮彈簧62的方向移動,彈簧62從圖中所示的狀態6A變為6B,這時彈簧62向支撐塊63施加復原力,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當支持部2處于收納位置即高度H4吋,由于復原力消除機構5解除了對第二連桿32的鎖定,鎖定機構7解除了對第一連桿31的鎖定,因此彈簧62處于圖中所示的狀態6A,因此彈簧62不存在復原力,使得學步車I可以在沒有作用力的情況下被收納。
權利要求1.一種嬰幼兒用學步車,包括 支撐嬰幼兒的支持部, 在支撐所述支持部的同時可隨嬰幼兒的動作而移動的底座, 連接所述支持部和底座并可使所述支持部相對所述底座在使用高度和收納高度之間移動的連接機構, 以及在所述支持部從所述使用高度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相對所述連接機構產生朝向所述使用高度的復原力的復原力產生機構,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復原力消除機構,其使在所述支持部到達所述收納高度前,所述復原力消除。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作為所述連接機構,設置有將配置成X形的兩根連桿以交叉位置為支點可相互旋轉地進行連接的連桿機構,其中一根連桿的第一端部可前后滑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持部的前方,第三端部連接在所述底座的后方;另一根連桿的第二端部可前后滑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持部的后方,第四端部可前后滑動地連接在所述底座的前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原力消除機構具有設置在所述支持部上的固定部件, 與所述第一端部相連,可將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和解除對所述第一端部的固定的移動部件, 在所述支持部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所述移動部件對所述第一端部進行固定時,由于所述復原力產生機構而產生所述復原力,通過所述移動部件解除該固定時,消除產生的所述復原力。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原力產生機構具有設置在所述支持部上,對所述第二端部的滑動進行支撐的滑動引導部, 在所述支持部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時向所述第二端部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加壓力的施壓單元, 在所述支持部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由所述施壓單元產生所述復原力。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引導部內具有支撐所述第二端部并可在滑動引導部內滑動的支撐塊,所述施壓單元與所述支撐塊相接觸,向所述支撐塊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引導部設置成覆蓋所述支撐塊及所述施壓單元并使所述支撐塊在其內部空間內可沿著所述支持部的前后方向滑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動引導部設置有可供所述第二端部穿過并提供移動空間的開口部。
8.如權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壓單元為彈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嬰幼兒用學步車,其包括支撐嬰幼兒的支持部、在支撐所述支持部的同時可隨嬰幼兒的動作而移動的底座,連接所述支持部和底座并可使所述支持部相對所述底座在使用高度和收納高度之間移動的連接機構,以及在所述支持部從所述使用高度向所述收納高度移動的過程中,相對所述連接機構產生朝向所述使用高度的復原力的復原力產生機構,還包括復原力消除機構,其使在所述支持部到達所述收納高度前,所述復原力消除。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用學步車,在進行收納時,可消除因約束支持部所產生的復原力,將支持部約束在收納位置,零部件不會發生蠕變破裂。
文檔編號A47D13/04GK202751083SQ20122034081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谷崎雅志 申請人:康貝(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