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座椅托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托盤,尤其是一種能根據使用者的體重自動調節座椅傾仰調節力大小的旋轉座椅托盤。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旋轉座椅托盤,除了具有升降,背鎖定功能。以及不同體重的人使用可以靠手柄調節彈簧松緊,來改變靠背角度變化所需要的力使其符合不同體重人的使用舒適性。沒有一種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體重不同。自動調節靠背角度變化所需要的力使其自動符合不同體重的人的使用舒適性的座椅托盤。靠背與座椅連接成一體后,座椅的傾仰調節力大小就是被固定,一個座椅只有一種調節力,這會對不同體重的人造成麻煩。體重小的人對靠背的作用力也小,對座椅的作用 力小,如果座椅的調節力適合體重小的人使用,也就是座椅的調節小較小,那體重大的人會對靠背產生較大的作用力就容易使靠背后仰,使用不太方便。如果座椅的調節力適合體重大的人使用,也就是座椅的調節力較大,那體重小的人對靠背產生的作用力不足以調節座椅的傾仰角度,使用不太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座椅的傾仰調節力大小不能隨使用者的體重變化進行自動調節,造成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種旋轉座椅托盤,靠背與座椅形成聯動,根據靠背受力的大小來自動對座椅的傾仰力進行調節,適應不同體重的人使用,舒適性較高。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靠背為固定結構,不能對靠背角度進行調整,舒適性較低的缺陷,提供一種旋轉座椅托盤,靠背在人體的后仰作用力下能自動調整角度,提高使用舒適性。本實用新型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座椅的角度調整需要專門的調整機構,造成座椅托盤整體結構復雜,成本增加的缺陷,提供一種旋轉座椅托盤,座椅的角度調整與靠背的角度調整形成聯動,不用專門的調整機構,簡化結構,降低了成本。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轉座椅托盤,包括相互連接的用于連接座椅的大盤組、用于連接靠背的翻蓋組和用于連接氣壓棒的中盤組,翻蓋組與大盤組相鉸接并形成聯動結構,翻蓋組與中盤組相鉸接,翻蓋組與中盤組之間相對鉸接部位偏心設置有彈簧組件;中盤組上設置有長條孔,大盤組通過連接件穿入到長條孔內與中盤組相連接。翻蓋組與中盤組鉸接,使得翻蓋組可以繞著鉸接部位轉動,人坐到座椅上時,靠背隨著人體的作用力自動傾仰;翻蓋組與大盤組形成聯動結構的鉸接狀態,翻蓋組傾仰過程中,與大盤組隨之同時升降和傾仰,中盤組上的長條孔不會阻礙大盤組的隨動;體重大的人作用到座椅上的力也就是作用到大盤組上的力和作用到靠背上的力都較大,形成聯動后,靠背上的作用力能傳遞給大盤組,從而提供大盤組較大的傾仰調節力,適應體重大的人使用;同理體重小的人作用到大盤組上的力和作用到靠背上的力較小,形成聯動后,靠背上的作用力傳遞給大盤組,也只需較小的調節力就能對大盤組進行傾仰調節,適應體重小的人使用,舒適性較高;不用其他調整機構來單獨驅動大盤組,不會增加機構,簡化整體結構,也降低了成本;大盤組隨翻蓋組同時傾仰,提高了使用舒適性;翻蓋組與大盤組之間連接彈簧組件,翻蓋組傾仰后,通過彈簧組件實現自動復位;彈簧組件偏心能發生作用,驅動翻蓋組轉動。作為優選,中盤組呈槽形結構,槽底的一端設置有碗狀的凹部,彈簧組件的一端與凹部相連接。碗狀的凹部用于連接彈簧組件,連接 比較穩定。作為優選,長條孔設置在中盤組的兩側的槽邊上,長條孔相對槽底傾斜而設,長條孔與凹部分別處于中盤組的兩端。長條孔傾斜,順應翻蓋組轉動產生的軌跡,不會發生干涉。作為優選,大盤組呈槽形,大盤組倒扣在中盤組上,大盤組與中盤組通過大盤鉚釘連接,大盤鉚釘穿過長條孔,大盤鉚釘的兩端連接到大盤組上并固定。大盤組相對中盤組傾仰的時候,大盤鉚釘沿著長條孔移動。作為優選,翻蓋組與大盤組之間通過翻蓋鉚釘連接,翻蓋鉚釘的兩端均穿過翻蓋組和大盤組并將端部固定,翻蓋鉚釘將翻蓋組和大盤組相鉸接。翻蓋組通過翻蓋鉚釘推動大盤組實現傾仰隨動。作為優選,翻蓋組具有伸出到中盤組外用于連接靠背的呈簸箕狀的靠背連接部,靠背連接部的兩側反向延伸有用于連接大盤組的豎邊,兩豎邊之間連接橫部,橫部與靠背連接部的簸箕底處于相反的位置,彈簧組件的一端與橫部相連接。靠背連接部上設置有若干連接孔用于固定靠背;豎邊用于與大盤組鉸接。作為優選,翻蓋組與中盤組之間通過中盤鉚釘相連接,中盤鉚釘的兩端均穿過翻蓋組和中盤組并將端部固定,翻蓋組與中盤組通過中盤鉚釘相鉸接。翻蓋組套著中盤鉚釘轉動。作為優選,彈簧組件包括彈簧及處于彈簧內部的支架,支架的一端為圓盤狀,支架的另一端為一字狀,中間為可伸縮的連接桿;圓盤狀的一端與中盤底部的凹部相連;翻蓋組上設置有一字孔,彈簧組件一字狀的一端嵌入到一字孔內。作為優選,中盤組連接翻蓋組的端部設置有端蓋,端蓋將中盤組該端的槽形口覆蓋,端蓋上設置有槽形開槽,翻蓋組的靠背連接部從槽形卡槽內伸出到外,端蓋的外部設置有兩個連接座。端蓋覆蓋中盤組,同時也保護彈簧組件;端蓋上的連接座用于連接靠背。作為優選,中盤組的中間部位設置有氣壓棒孔,中盤組內設置有頂桿,頂桿的一端延伸到氣壓棒孔的軸線處,頂桿的另一端延伸到中盤組外并與升降手柄相固定。頂桿壓住氣壓棒,從而實現托盤升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翻蓋組與中盤組鉸接,使得翻蓋組可以繞著鉸接部位轉動,人坐到座椅上時,靠背隨著人體的作用力自動傾仰,翻蓋組傾仰過程中,與翻蓋組鉸接的大盤組隨之同時升降和傾仰,根據靠背的受力從而自動調節大盤組傾仰的作用力,適應不同體重的人使用,提高使用舒適性。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傾仰視圖;圖中1、翻蓋組,2、大盤組,3、中盤組,4、大盤鉚釘,5、翻蓋鉚釘,6、中盤鉚釘,7、連接腳,8、升降手柄,9、豎邊,10、橫部,11、靠背連接部,12、端蓋,13、開槽,14、連接座,15、一字孔,16、彈簧,17、支架,18、凹部,19、頂桿,20、氣壓棒孔,21、長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一種旋轉座椅托盤(參見附圖I附圖2),包括相互連接的用于連接座椅的大盤組2、用于連接靠背的翻蓋組I和用于連接氣壓棒的中盤組3。大盤組和中盤組均呈槽 形,大盤組倒扣在中盤組上,翻蓋組處于大盤組和中盤組之間,翻蓋組的一端伸出到大盤組外。大盤組的槽底上設置有四個外翻的連接腳7,連接腳上設置有連接孔,座椅通過連接孔與大盤組相固定。大盤組通過大盤鉚釘4與中盤組相鉸接,大盤組通過翻蓋鉚釘5與翻蓋組相鉸接。中盤組槽底的一端設置有碗狀的凹部18,槽底的該端部設置有凸出的翻邊。凹部處放置有彈簧組件,彈簧組件包括彈簧16及處于彈簧內部的支架17,支架的下端為圓盤狀,支架的上端為一字狀,中間為可伸縮的連接桿。圓盤狀的一端與凹部相抵接。中盤組的槽底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圓形的氣壓棒孔20。中盤組另一端的槽壁上設置有傾斜的長條孔21,長條孔從槽底的部位往另一端斜向上傾斜。大盤鉚釘穿入到長條孔內,大盤鉚釘的兩端分別固定到大盤組的兩側槽壁上。中盤組內設置有頂桿19,頂桿具有三個垂直的折彎,頂桿的一端延伸到氣壓棒孔的軸線處,靠近該端的第一個折彎的部位鉸接到中盤內,相鄰的第二個折彎與中盤組的槽壁相平行,頂桿的另一端延伸到中盤組外并與升降手柄8相固定,中盤組上與升降手柄對應的槽壁上設置有弧形孔,頂桿從弧形孔內伸出再與升降手柄相固定。升降手柄的端部與該槽壁相鉸接,升降手柄能繞著自身的軸線轉動。翻蓋組具有伸出到中盤組外用于連接靠背的呈簸箕狀的靠背連接部11,靠背連接部上設置有呈三角形布置的連接孔。靠背連接部的兩側反向延伸有用于連接大盤組的豎邊9,兩豎邊之間連接橫部10,橫部與靠背連接部的簸箕底處于相反的位置。翻蓋組中間部位的下側通過中盤鉚釘6與中盤組相鉸接,該鉸接部位與凹部相偏離。橫部的中間部位設置有一字孔15,彈簧組件的支架的上端與一字孔相連接。彈簧組件支架的伸縮方向與中盤鉚釘的軸線為偏心布置。翻蓋組的靠背連接部上套置有端蓋12,端蓋上設置有與靠背連接部的形狀相適配的槽形的開槽13,靠背連接部從開槽處伸出,端蓋上設置有兩個對稱的連接座14。端部的下部設置有包邊,該包邊包住中盤組端部的翻邊。靠背連接部固定靠背,大盤組固定座椅,人坐到座椅上,背部靠到靠背上,作用力下,靠背帶動翻蓋組繞著中盤鉚釘轉動(參見附圖3)。翻蓋組通過翻蓋鉚釘帶動大盤組運動,在翻蓋組的驅動下,同時也在中盤組長條孔的限定下,大盤組產生一定的傾仰和升高。從而使得座椅相對靠背產生隨動,能實現自動調節,提高舒適性。[0029]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 較佳方案,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座椅托盤,包括相互連接的用于連接座椅的大盤組、用于連接靠背的翻蓋組和用于連接氣壓棒的中盤組,其特征在于翻蓋組與大盤組相鉸接,翻蓋組與中盤組相鉸接,翻蓋組與中盤組之間相對鉸接部位偏心設置有彈簧組件;中盤組上設置有長條孔,大盤組通過連接件穿入到長條孔內與中盤組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中盤組呈槽形結構,槽底的一端設置有碗狀的凹部,彈簧組件的一端與凹部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長條孔設置在中盤組的兩側的槽邊上,長條孔相對槽底傾斜而設,長條孔與凹部分別處于中盤組的兩端。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大盤組呈槽形,大盤組倒扣在中盤組上,大盤組與中盤組通過大盤鉚釘連接,大盤鉚釘穿過長條孔,大盤鉚釘的兩端連接到大盤組上并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翻蓋組與大盤組之間通過翻蓋鉚釘連接,翻蓋鉚釘的兩端均穿過翻蓋組和大盤組并將端部固定,翻蓋鉚釘將翻蓋組和大盤組相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翻蓋組具有伸出到中盤組外用于連接靠背的呈簸箕狀的靠背連接部,靠背連接部的兩側反向延伸有用于連接大盤組的豎邊,兩豎邊之間連接橫部,橫部與靠背連接部的簸箕底處于相反的位置,彈簧組件的一端與橫部相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翻蓋組與中盤組之間通過中盤鉚釘相連接,中盤鉚釘的兩端均穿過翻蓋組和中盤組并將端部固定,翻蓋組與中盤組通過中盤鉚釘相鉸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或7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彈簧組件包括彈簧及處于彈簧內部的支架,支架的一端為圓盤狀,支架的另一端為一字狀,中間為可伸縮的連接桿;圓盤狀的一端與中盤底部的凹部相連;翻蓋組上設置有一字孔,彈簧組件一字狀的一端嵌入到一字孔內。
9.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或7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中盤組連接翻蓋組的端部設置有端蓋,端蓋將中盤組該端的槽形口覆蓋,端蓋上設置有槽形開槽,翻蓋組的靠背連接部從槽形卡槽內伸出到外,端蓋的外部設置有兩個連接座。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或7所述的旋轉座椅托盤,其特征在于中盤組的中間部位設置有氣壓棒孔,中盤組內設置有頂桿,頂桿的一端延伸到氣壓棒孔的軸線處,頂桿的另一端延伸到中盤組外并與升降手柄相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座椅托盤。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靠背為固定結構,不能對靠背角度進行調整,舒適性較低的缺陷,包括相互連接的用于連接座椅的大盤組、用于連接靠背的翻蓋組和用于連接氣壓棒的中盤組,翻蓋組與大盤組相鉸接,翻蓋組與中盤組相鉸接,翻蓋組與中盤組之間相對鉸接部位偏心設置有彈簧組件;中盤組上設置有長條孔,大盤組通過連接件穿入到長條孔內與中盤組相連接。翻蓋組與中盤組鉸接,使得翻蓋組可以繞著鉸接部位轉動,人坐到座椅上時,靠背隨著人體的作用力自動傾仰,翻蓋組傾仰過程中,與翻蓋組鉸接的大盤組隨之同時升降和傾仰。
文檔編號A47C7/00GK202588946SQ2012202187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陳千奎 申請人:陳千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