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梯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尤其是一種當電梯由于停電等原因停止在平層位置之外的位置時,防止乘客從轎廂內打開轎廂門的鎖定機構。
背景技術:
電梯的門由設在電梯轎廂側的轎廂門和設于建筑物各層平層處出入口的層站門
構成,一般通過安裝在轎廂側的轎廂門的開閉帶動層站門的開閉。通過設置在轎廂門上的卡合板,以及設置在層門上的凸輪將轎廂門的動作傳遞至層站門,從而使轎廂門與層站門可以同時打開或者關閉。當轎廂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停電或者故障停留在非層站區域時,轎廂內的乘客可能會打算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脫身或者轎廂內的乘客可能在電梯運行的過程中無謂地打開轎廂門。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導致乘客掉落進井道之中或者露面平臺上出現人員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轎廂中安裝一轎廂門的鎖定結構,保證電梯在非平層區域時,轎廂門不能被打開。目前的轎廂門鎖定機構一般有電磁式轎廂門鎖和機械式轎廂門鎖。電磁式轎廂門鎖需要靠線圈吸合產生作用,而且需采用電氣控制,由于電子電氣元件存在失效問題,因此存在一定風險;而且電源一旦斷電,電氣系統就會失效,因此電磁式轎門鎖的可靠性不如機械式轎門鎖。中國專利CN1381394A中公開了一種登電梯門鎖機械驅動的電梯間門鎖,包括一可變形的鉸接的平行四邊形組件,包括兩個垂直板,倒T形的上橫桿和下橫桿以及預拉伸的彈簧,其端部分別連接到一個板和支撐板,促使可變形的組件回復到分開的位置;兩個截面為L形的結構件構成的垂直桿,包括一個平直邊和一個彎曲邊,通過鉸接的平行四邊形懸掛機構將所述桿懸掛在板上,其兩個彎曲邊轉到相互面對的狀態,以及電梯間門鎖定機構,設置成可在所述支撐板上進行轉動。但是采用該鎖定結構的設計安裝過于復雜,需要使用大量的需要精確設置的元部件,安裝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高并且安裝方便的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所述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包括系合底座,固定于轎廂門上,隨轎廂門通過一門滑輪組件打開或者關閉動作;和第一杠桿,所述第一杠桿連接與所述系合底座一側;鎖鉤裝置,包括一鎖鉤和一被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設于轎廂上,所述鎖鉤中部鉸接于所述系合底座上,一端設有一卡合部,另外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杠桿,使得第一杠桿向鎖定方向或者非鎖定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后,推動該鎖鉤的卡合部鎖定所述被卡合部或者與被卡合部解鎖 '及凸輪,其設置在所述層站門上,在轎廂位于平層區的狀態下,在轎廂門移動時,通過該凸輪推動第一杠桿抵接所述鎖鉤裝置解鎖。具體的,所述鎖鉤與該系合底座的鉸接點位于系合底座的上部。進一步,還包括第一上橫桿和第一下橫桿,所述第一上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杠桿的上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所述第一下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杠桿的底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進一步,還包括一第二杠桿和第二上橫桿以及第二下橫桿,所述第二上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二杠桿的上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所述第二下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杠桿的底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在轎廂位于平層狀態時,所述凸輪位 于所述第一杠桿和所述第二杠桿之間;以及一滑槽和滑塊,所述滑槽一端固定于轎廂,所述滑塊與所述第二杠桿鉸接,在轎廂門打開或關閉過程中,所述滑塊在滑槽向左下或者右上移動過程中,帶動所述第二杠桿下或者上方向移動。進一步,還包括限制第一杠桿左移范圍的第一左限位裝置和限制第一杠桿右移范圍的第一右限位裝置,以及限制第二杠桿左移范圍的第二左移限位裝置和限制第二杠桿右移范圍的第二右限位裝置,并且,在該第一左限位裝置和第一右限位裝置限制下,所述第一上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一杠桿的鉸接點,所述第一下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一杠桿的鉸接點;以及,在該第二左限位裝置和第二右限位裝置限制下,所述第二上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二杠桿的鉸接點,所述第二下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二杠桿的鉸接點。具體的,所述鎖鉤呈反“Z”形,該鎖鉤的鉸接點將鎖鉤分為相互平行的長臂和短臂,短臂端部鉸接有一滾輪,所述第一杠桿與所述滾輪抵接;長臂端部設有所述卡合部。進一步,還包括一彈性體,所述彈性體一端抵接所述系合底座,另外一端抵接所述長臂的端部。具體的,所述彈性體為一彈簧,所述彈簧上端通過一設于系合底座上的上固定座固定,中部通過一設于系合底座上的下固定座固定,底部抵接所述長臂的端部。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機構通過純機械結構實現轎廂門對鎖定,結構簡單而且可靠性高,并且通過第一杠桿和鎖鉤實現鎖定功能,占用的面積小,結構緊湊,而且不受井道的影響,耐用程度高。為了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鎖定機構的在非平層區上鎖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鎖定機構在平層區上鎖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機構在平層區解鎖后的機構示意圖;[0028]圖中I—系合底座;2—第一杠桿;21—第一上橫桿;22—第一下橫桿;23—第一左限位裝置;24—第一 右限位裝置;3—鎖鉤裝置;31—鎖鉤;311—卡合部;312—鎖鉤滾輪;32—被卡合部;33_彈簧;4_第二杠桿;41_第二上橫桿;42_第二下橫桿;43_滑槽;431_滑槽滾輪;44一第二左限位裝置;45—第二左限位裝置;5—轎廂;61—左滾輪;62—右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3所示,一種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包括系合底座I、第一杠桿2、鎖鉤裝置3和層門鎖滾輪。在平層區間中,系合底座I隨轎廂門開啟或者關閉運動過程中,通過層門鎖滾輪帶動第一杠桿2將鎖鉤裝置3開啟;在非平層區域中,由于沒有層門鎖滾輪,鎖鉤裝置3將轎廂門鎖止,使轎廂門可以打開某一可設定的距離時進行鎖定,并且在該基礎上不能完全打開,在保證了轎廂中乘客的安全的同時方便乘客換氣,一旦在困在電梯中也不會太悶。系合底座I固定于轎廂門上,并且能夠隨轎廂門的開啟或者關閉一起運動。在轎廂5中,其出入口上部設有門導軌架,該門導軌架沿其出入口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轎廂門通過設置導軌架上的滑輪組懸掛在轎廂上,并由該門導軌架引導進行開啟或者關閉轎廂5的出入口門的動作的。電梯在平層區間時,通過轎廂上的電機驅動轎廂門的開啟或者關閉。所述系合底座I固定于轎廂門上,隨著轎廂門的移動而移動。層門鎖滾輪設置在建筑物的層站門上,分為左滾輪61和右滾輪62。在轎廂位于平層區的狀態下,在轎廂門打開過程中,右滾輪62能夠與該第一杠桿2抵觸,推動第一杠桿2擠壓鎖鉤裝置3解鎖;在轎廂門移動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層門鎖滾輪帶動層站門的移動,實現轎廂門與層站門一起開啟或者關閉。第一杠桿2設于系合底座I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轎廂門向左運動為打開轎廂門的過程,向右運動為關閉轎廂門的過程。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杠桿2設于系合底座I的右側,其上部通過第一上橫桿21與系合底座I連接,下部通過第一下橫桿22與系合底座I連接。第一上橫桿21的一端與第一杠桿2的上部鉸接,另外一端與系合底座I鉸接,第一下橫桿21的一端與第一杠桿2的下部鉸接,另外一端與系合底座I鉸接。圖I所示為電梯轎廂在非平層區域中鎖定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在圖示位置中,第一上橫桿21和第二上橫桿22的頂部端與系合底座I鉸接,底部端與第一杠桿2鉸接,其中鉸接的方式可以通過軸承連接。為了將第一杠桿2的活動范圍限制在一定區域中,在第一杠桿2的左側活動范圍的最左處設有一第一左限位裝置23,在第一杠桿2的右側活動范圍的最右處設有一第一右限位裝置24。所述第一左限位裝置23和第二右限位裝置可以為一出頭的螺栓,該螺栓一端固定于系合底座I上,露出與該系合底座I的部分即可以擋住第一杠桿2的移動。第二杠桿4設置在第一杠桿2的左側,通過第二上橫桿41和第二下橫桿42與系合底座I連接,連接方式與第一杠桿2與第一上橫桿21和第一下橫桿22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此處不再贅述。轎廂5上高于系合底座I的地方還固定有一滑槽43,滑槽43中設有一可以在滑槽43中滑動的滑塊431。滑塊431與該第二杠桿4的頂端鉸接,當第二杠桿4隨著系合底座I向左移動時,帶動滑塊431在滑槽43中滑動并導致第二杠桿4向下方運動,在滑塊431位于滑槽43的最低點處,第二上橫桿41和第二下橫桿44處于水平狀態,第二杠桿4的右側面抵接于左滾輪61的左側,具體情形如圖3所示。鎖鉤裝置3包括一鎖鉤31和被卡合部32。被卡合部32固定于轎廂5上,可以為一固定在轎廂5上的螺栓。鎖鉤3 —端與第一杠桿2抵接,另外一端設有卡合部311,其中卡合部311可以為一鉤子,在鎖止裝置3的鎖止狀態下,卡合部311可以與被卡合部32卡合連接。鎖鉤31的中部與系合底座I鉸接,左端與第一杠桿4抵接。第一杠桿4向右推動鎖鉤31的過程中,鎖鉤3以鉸接點為中心逆時針旋轉,卡合部311離開被卡合部32,完成解鎖的過程;而在第一杠桿4向左移動的過程中,鎖鉤3以鉸接點為中心順時針旋轉,卡合部311卡合該被卡合部32,完成鎖止的過程。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可以將鎖鉤3設置為一彎月形,或者如圖I至圖3中所示的反“Z”形。鎖鉤3的鉸接點將鎖鉤3分為長臂和短臂,長臂端部設置卡合部311,短臂端部鉸接一鎖鉤滾輪312,通過鎖鉤滾輪312與第一杠桿2抵接。鎖鉤3的長臂在鉸接點處向下延伸與短臂連接。為了增強鎖鉤3的鎖止牢固程度,可以在卡合部311上方設置一彈性體,如彈簧33。在系合底座I設置一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彈簧33的頂部固定于該上固定座中,中部固定在下固定座上,底部可以與鎖止鉤3長臂的端部接觸,或者靠近長臂的端部。在具有最優的實施效果中,可以將彈簧33的底部設置在,當鎖止裝置3處于鎖止狀·態時,彈簧3剛好抵接在卡合部311的上方。以下詳細描述該電梯轎廂門鎖止機構的工作過程I)當電梯轎廂位于非平層區位置時,如圖I所示,在該狀態下需要對轎廂門進行鎖止,防止轎廂門完全打開。在該狀態下,鎖鉤3長臂端的卡合部311低于被卡合部32,使得在非平層區中,轎廂門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卡合部311與被卡合部32卡合,系合底座I被鎖鉤3拖住,無法繼續向左移動從而保證轎廂門不能夠完全打開,達到阻止轎廂門打開的目的。進一步,在鎖鉤3的重力作用,以及彈簧33的阻力、以及第一左限位裝置24的共同作用下,保證了鎖鉤3在轎廂運動過程中不會抖動,提高了鎖止結構的安全性能。2)當電梯轎廂位于平層區,能夠打開轎廂時,需要解除鎖止。如圖2所示,在該狀態下,由于轎廂5已經到達平層區域,層站門上的左滾輪61和右滾輪62已經進入到系合底座I中。在轎廂門移動時,帶動系合底座I及其上的部件一起運動。當第一杠桿2的左側與右滾輪62的右側接觸后,第一杠桿2在右滾輪62的推動下向右運動,帶動第一杠桿2的第一上橫桿21和第一下橫桿22逆時針轉動。在第一杠桿2相對于系合底座I向右運動的分力作用下,推動滾輪312轉動并使鎖鉤31逆時針轉動,其長臂端部向上抬起并脫離被卡合部32的卡合范圍,彈簧33被壓縮。其中,第一右限位裝置24能夠有效地保護彈簧33因超程而引起的失效,在轎廂門門繼續向左運動下,因鎖鉤31已經抬起,轎廂門可不受阻擋而打開。轎廂門繼續往開門方向運動時,第二杠桿4帶動滑塊431沿著固定在滑槽43的軌跡運動,第二杠桿4下降,使第二杠桿4與左滾輪61的左側接觸,從而使第一杠桿2和第二杠桿4夾緊層門鎖滾輪的左滾輪61和右滾輪62,此時轎門可帶動層站門完全打開。因上述過程均是以轎門運動作為啟動源,所以無論是人為在轎內啟動打開轎門或是正常電動開門均適用于上述過程,完成解鎖后的狀態如圖3所示。3)當電梯轎廂位于平層區,關閉轎廂門后,需要鎖止轎廂門。如圖3所示,完成接觸鎖止和打開轎廂門后,第一杠桿2和第二杠桿4保持夾緊層層門鎖滾輪的左滾輪61和右滾輪62,而鎖鉤31則保持抬起狀態。當轎廂門關閉動作開始后的一段時間內,第一杠桿2和第二杠桿2保持夾緊固定于層站門層門鎖滾輪,而鎖鉤31在開始運動過程中保持抬起,直到第二杠桿4在滑塊431的帶動下,沿著滑槽43的軌跡向上提升,第二杠桿4開始逆時針轉動,當碰到第二右限位裝置45時,第二杠桿4停止運動,層站門在自閉力作用下繼續關閉,使左滾輪61脫離接觸第二杠桿4。當轎廂門接近完全關閉時,第二杠桿4脫離左滾輪61。鎖鉤31在彈簧33的回復力和鎖鉤31的自重,以及第二杠桿2的重力共同作用下,進行順時針運動,其長臂端端部上的卡合部311下降,直到卡合部311的最低點低于被卡合部32,完成轎廂門的鎖止過程。在該鎖止過程中,在彈簧33的回復力作用下,能夠使右滾輪62擠壓第一杠桿2向左擺動,在第一左限位裝置23的作用下,限制了鎖鉤3繼續轉動以及限制第一杠桿2繼續向左運動,實現復位和上鎖,完成鎖止過程后的狀態如圖2所示。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構思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根據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均應該在由本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ー種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包括 系合底座,固定于轎廂門上,隨轎廂門通過一門滑輪組件打開或者關閉動作;和 第一杠桿,所述第一杠桿連接于所述系合底座ー側; 鎖鉤裝置,包括一鎖鉤和一被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設于轎廂上,所述鎖鉤中部鉸接于所述系合底座上,一端設有ー卡合部, 另外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杠桿,使得第一杠桿向鎖定方向或者非鎖定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后,推動該鎖鉤的卡合部鎖定所述被卡合部或者與被卡合部解鎖;及 凸輪,其設置在所述層站門上,在轎廂位于平層區的狀態下,在轎廂門移動時,通過該凸輪推動第一杠桿抵接所述鎖鉤裝置解鎖。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鉤與該系合底座的鉸接點位于系合底座的上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上橫桿和第一下橫桿,所述第一上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杠桿的上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所述第一下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杠桿的底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第二杠桿和第二上橫桿以及第ニ下橫桿,所述第二上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二杠桿的上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所述第二下橫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杠桿的底部鉸接,另外一端與所述系合底座鉸接;在轎廂位于平層狀態時,所述凸輪位于所述第一杠桿和所述第二杠桿之間;以及 ー滑槽和滑塊,所述滑槽一端固定于轎廂,所述滑塊與所述第二杠桿鉸接,在轎廂門打開或關閉過程中,所述滑塊在滑槽向左下或右上移動過程中,帶動所述第二杠桿下或上方向移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制第一杠桿左移范圍的第一左限位裝置和限制第一杠桿右移范圍的第一右限位裝置,以及限制第二杠桿左移范圍的第二左移限位裝置和限制第二杠桿右移范圍的第二右限位裝置;并且, 在該第一左限位裝置和第一右限位裝置限制下,所述第一上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一杠桿的鉸接點,所述第一下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一杠桿的鉸接點;以及, 在該第二左限位裝置和第二右限位裝置限制下,所述第二上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二杠桿的鉸接點,所述第二下橫桿與系合底座的鉸接點高于其與第二杠桿的鉸接點。
6.如權利要求I至5任ー項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鉤呈反“Z”形,該鎖鉤的鉸接點將鎖鉤分為相互平行的長臂和短臂,短臂端部鉸接有ー滾輪,所述第一杠桿與所述滾輪抵接;長臂端部設有所述卡合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弾性體,所述弾性體一端抵接所述系合底座,另外一端抵接所述長臂的端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轎廂門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弾性體為ー彈簧,所述彈簧上端通過ー設于系合底座上的上固定座固定,中部通過ー設于系合底座上的下固定座固定,底部抵接所述長臂的端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梯轎廂門鎖定機構,包括固定于轎廂門上的系合底座,第一杠桿連接與所述系合底座一側;鎖鉤裝置,包括一鎖鉤和一被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設于轎廂上,所述鎖鉤中部鉸接于所述系合底座上,一端設有一卡合部,另外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杠桿;以及一凸輪,其設置在所述層站門上,在轎廂位于平層區的狀態下,該凸輪能夠與所述第一杠桿抵觸,在轎廂門移動時推動第一杠桿抵接所述鎖鉤裝置解鎖。在平層區間中,通過凸輪4帶動第一杠桿2將鎖鉤裝置3開啟;在非平層區域中,由于沒有凸輪4,鎖鉤裝置3將轎廂門鎖止,使轎廂門在可以打開某一可設定的距離時進行鎖定,并且在該基礎上不能完全打開,在保證了轎廂中乘客的安全的同時方便乘客換氣。
文檔編號E05C19/10GK202417117SQ201120531778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鄧浩斌, 郭奕珉, 霍俊超 申請人: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