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百葉窗,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屬于太陽能應用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太陽能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太陽內部進行的由“氫”聚變成“氦”的原子核反應,不停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太陽能。太陽內部的這種核聚變反應,可以維持幾十億至上百億年的時間。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很大,其中20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大氣層的太陽能,30%被大氣層反射,23%被大氣層吸收,其余的到達地球表面,其功率為800000億k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鐘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于燃燒5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等。狹義的太陽能則限于太陽輻射能的光熱、光電和光化學的直接轉換。[0003]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知道利用鋼制四面鏡聚焦太陽光來點火;利用太陽能來干燥農副產品。發展到現代,太陽能的利用已日益廣泛,它包括太陽能的光熱利用,太陽能的光電利用和太陽能的光化學利用等。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0004]百葉窗常用作類似窗簾的作用,能夠遮陰,在需要時也可以完全封閉以提供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常用于辦公室、日光廳等場所,使用較為方便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百葉窗,一般是用于起遮陰和遮蔽隱私的作用,常直接收到太陽的直射,然而,現有技術中的百葉窗并不具有相關技術來利用其所接收的光照,而相對于能源緊缺的今天,這項技術很是關鍵。[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具體技術方案如下[0007]—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具有一系列橫向設置的葉片,所述葉片以控制索懸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外側面為太陽能充電板,所述控制索將每個太陽能充電板與一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上具有輸出端口。[0008]優選的,所述蓄電池位于所述百葉窗的底部。[0009]優選的,所述蓄電池上設置有電量指示燈。[0010]優選的,所述輸出端口為USB端口。[0011]優選的,所述蓄電池上覆蓋有外殼。[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能夠將照射在其上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用于給其它用電設備供電,從而使得百葉窗除了傳統的遮陰和提供私密空間的作用之外,還能夠起到一定的發電的作用,一舉兩得,同時也有利于解決現在能源緊缺的問題。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的側面示意圖。[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的正面示意圖。[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的蓄電池的示意圖。[0016]其中,附圖標記1-控制索,2-葉片,3-蓄電池,4-外殼,5-電量指示燈,6_輸出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0018]如圖1-3所示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具有一系列橫向設置的葉片2,所述葉片2以控制索1懸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2的外側面為太陽能充電板,所述控制索1將每個太陽能充電板與一蓄電池3連接,所述蓄電池3上具有輸出端口 6,所述蓄電池3位于所述百葉窗的底部,所述蓄電池3上設置有電量指示燈5,所述蓄電池3上覆蓋有外殼4。
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具有一系列橫向設置的葉片,所述葉片以控制索懸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外側面為太陽能充電板,所述控制索將每個太陽能充電板與一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上具有輸出端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位于所述百葉窗的底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上設置有電量指示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端口為USB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上覆蓋有外殼。
專利摘要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所述百葉窗具有一系列橫向設置的葉片,所述葉片以控制索懸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外側面為太陽能充電板,所述控制索將每個太陽能充電板與一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上具有輸出端口,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百葉窗,能夠將照射在其上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用于給其它用電設備供電,從而使得百葉窗除了傳統的遮陰和提供私密空間的作用之外,還能夠起到一定的發電的作用,一舉兩得,同時也有利于解決現在能源緊缺的問題。
文檔編號E06B9/28GK202280410SQ2011202963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1日
發明者李敏 申請人:南通芯迎設計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