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簾式閘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置在工廠或倉庫等建筑物的出入口或間隔部分以及各種裝置上的簾式閘門。
背景技術:
以往,眾所周知一種設置在工廠或倉庫等建筑物的出入口、或間隔部分的簾式閘門,該簾式閘門使能夠卷繞和放出地設置于簾筒的簾沿著兩側的支柱進行升降。在這種簾式閘門中,公知有如下結構,即,在構成于左右支柱的外導軌中,形成左右內側開放的上下方向的導軌槽,在該導軌槽內設置內導軌,在該內導軌中形成卡合引導件,該卡合引導件使簾的左右端部能夠升降滑動引導且能夠左右移動卡合,在導軌槽內的前后的面即槽側面和內導軌之間設置施力部件,該施力部件對內導軌向左右外側彈性地施力,這種簾式閘門在 將內導軌向外側方向彈性地牽引的同時進行簾展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 :日本特公平6-31502號公報上述專利文獻I中所示的簾式閘門,在簾受到強風的情況、以及人或物沖撞簾的情況下,由于內導軌抵抗施力部件的彈性力向左右內側移動,沖擊減少,所以能夠有效防止簾左右端部從卡合弓I導件脫離。但是,由于將由長方體塊狀的彈性部件構成的施力部件以填充狀態插入槽側面與內導軌之間,所以,當內導軌左右移動時,施力部件壓縮變形,強力抵接于槽側面而產生大的摩擦阻力,存在妨礙內導軌的平滑的左右移動的情況。并且,上述那樣的施力部件一般是通過起泡加工將橡膠或合成樹脂材料制造為塊(block)形截面,所以存在以下缺點,即,在往復運動時磨損,并且由于氣候適應性差而提前劣化并喪失簾展開的彈性。此外,存在變脆而剝離的小片進入到側壁與導軌基座之間的間隙,損害內導軌的移動性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當在左右支柱上分別設置具有導軌槽的外導軌,在該一對的各導軌槽內能夠左右移動地收納并支承內導軌,在左右內導軌中分別設置自由升降地引導放出了的簾的左右端側的卡合引導件,并在上述導軌槽內設置用于對卡合引導件向左右外側施力而防止簾松弛的施力部件時,使卡合引導件的左右移動平滑進行,并且抑制施力部件的磨損。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第一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具有左右一對的上下方向的支柱和架設在該左右的支柱的上端部間的簾盒,在左右的支柱的相互相對的面上,分別設置外導軌,該外導軌具有俯視截面的左右內側開放的上下方向的導軌槽,在該左右的各外導軌的導軌槽內,收納并能夠左右移動地支承內導軌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的內導軌中分別形成上下方向的卡合引導件,該卡合引導件在限制左右運動的狀態下對從上述簾盒內放出的簾的左右兩端側進行升降引導,在間隙空間中,設置對該內導軌向導軌槽的底側彈力地施力的施力部件,通過該施力部件將簾向左右兩側拉伸,上述間隙空間形成在內導軌和作為收納有該內導軌的導軌槽的前后兩面或單面的槽側面之間,其特征在于,施力部件具有將間隙空間前后分割的彈性片部,通過該彈性片部的彈性的彎曲或者彎折變形,對內導軌向左右外側施加彈力。第二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從內導軌的導軌槽底面側端部朝向槽側面,將前后方向的導軌基座一體地延伸出,從外導軌的導軌槽的開放端側開始,以與該導軌基座相對的方式一體地設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相對壁,在導軌基座和相對壁之間插有彈性片部。第三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通過導軌基座和從該導軌基座向左右內側延伸出的上述卡合引導件,形成引導件角部,并且,通過相對壁和槽側面,形成槽角部,使上述彈性片部與引導件角部和槽角部抵接,并設置在間隙空間內。第四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將與相對壁面狀抵接的板狀的開放側抵接部一體地形成于彈性片部的槽角部附近端部。第五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以封閉間隙空間的導軌槽的開放端側的方式成型上述開放側抵接部。第六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將彈性片部的導軌基座側端部與該導軌基座一起一體地形成。第七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將與導軌基座面狀抵接的板狀的底側抵接部一體地形成于彈性片部的引導件角部側端部。第八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彈性片部上設置有伸縮部,該伸縮部通過多個自由折疊的彎折部而形成折皺狀。第九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以通過外導軌連接成為支柱的左右內側端的內側壁、和形成在支柱內的左右中途部的中間壁的方式,將該外導軌與內側壁及中間壁一起一體地形成。根據上述結構,在由于受到強風、或者與人或物品接觸所產生的沖擊,作用有使簾的左右兩端以及該兩端側的內導軌向左右內側移動的強大的力時,通過施力部件的彈性片部在間隙空間內彎曲或者彎折變形,在使該朝向左右內側的強大的力減弱的一側作用彈性力,由此,降低了上述沖擊,此時,該彎曲或者彎折變形的彈性片部由于其面狀的形狀,僅局部地與槽側面接觸。因此,不妨礙內導軌的平滑的左右移動,緩沖對簾的沖擊并減少施力部件的磨損,此外,由于通過該彈性片部將間隙空間前后分割,能夠有效防止清潔水、雨水、灰塵等侵入導軌槽的槽側面一側。此外,當彈性片部由不具有透水性的部件構成時,即使在經常進行自來水噴水清潔的食品工廠等使用的簾式閘門的情況下,也可以有效防止清潔水等通過施力部件而浸入到間隙空間的槽側面附近的部位。并且,前后方向的導軌基座從內導軌的導軌槽底面側端部向槽側面一體地延伸出,并一體地設置相對壁,該相對壁從外導軌的導軌槽的開放端側以與該導軌基座相對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延伸,當將彈性片部插入導軌基座和相對壁之間時,可以抑制錯位等地將彈性片部穩定地設置在導軌基座與相對壁之間。此外,通過導軌基座和從該導軌基座向左右內側延伸出的上述卡合弓I導件來形成引導件角部,并且通過相對壁和槽側面來形成槽角部,當使上述彈性片部與引導件角部和、槽角部抵接并設置在間隙空間內時,能夠確保彈性片部的全長為最大限度的長度,并且,通過引導件角部和槽角部,可以將彈性片部的兩個部位穩定地定位。另外,當在彈性片部的槽角部附近的端部一體地形成面狀地抵接于相對壁的板狀的開放側抵接部,或者在彈性片部的引導件角部側端部一體地形成面狀地抵接于導軌基座的板狀的底側抵接部時,通過相對壁與開放側抵接部的面狀抵接,或者導軌基座與底側抵接部的面狀抵接,能夠更穩定地進行彈性片部的定位和配置。并且,當以封閉間隙空間的導軌槽開放端側的方式成型上述開放側抵接部時,能夠進一步有效地防止水或塵埃等異物進入導軌槽內。另外,當將彈性片部的導軌基座側端部與該導軌基座一起一體地形成時,彈性片部不會從內導軌脫離,能夠從彈性片部向內導軌穩定地作用彈性力。并且,當在彈性片部中設置由多個折疊自由的彎折部形成為折皺狀的伸縮部時,在彈性片部彈性變形時,各彎折部整體折疊,另一方面,在彈性片部復原為原形狀時,各彎 折部整體展開,因此能夠向左右方向穩定地作用彈性力。并且,當以通過外導軌連接內側壁和中間壁的方式將該外導軌與內側壁及中間壁一起一體地形成時,能夠在實現支柱及外導軌的薄壁化的同時提高強度,并實現支柱的輕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上述內側壁形成支柱的左右內側端,上述中間壁形成在支柱內的左右中途部。
圖I是局部剖開地表示本發明使用的簾式閘門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在簾式閘門的支柱中收納有控制盤的狀態的側截面圖。圖3是表示取出了控制盤的姿態的圖2的側截面圖。圖4是圖I的A-A線截面圖。圖5是表示圖4的內導軌向內側移動了的狀態的截面圖。圖6是圖I的B-B線截面圖。圖7是圖I的C-C線截面圖。圖8是表示將圖7的操作部分解了的狀態的截面圖。圖9是彈性片部件的立體圖。圖10是簾復原引導件和內導軌的側視圖。圖11是圖10的A-A線截面圖。圖12是簾復原引導件的主視圖。圖13是圖12的俯視圖。圖14是控制盤的主視圖。圖15是圖14的側視圖。圖16是表示簾盒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側視圖。圖17是表示使彈性片部件和內導軌一體化后的簾伸展機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線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簾式閘門的整體主視圖。符號I是主要設置在建筑物的進出口的簾式閘門,包括支柱(側框)3和筒狀的簾盒4等,上述支柱3構作為引導部件構成,該引導部件支承用于門的簾2的左右端部并引導其進行上下方向的升降移動,上述簾盒4內裝有簾2的開閉機構。上述支柱3沿著構成于建筑物的進出口的柱或壁安裝固定,簾盒4沿著建筑物的梁或壁面等的設置部橫向設置,并且以載置于左右的支柱3的狀態組裝。圖示的簾式閘門I通過支柱3的上部外側的安裝部件將簾盒4的兩側能夠拆裝地載置并安裝于左右的支柱3、3。并且,在簾盒4的內部,作為門開閉機構,在內部具有簾筒(放出裝置)5,通過簾筒5的正反旋轉進行簾2的卷繞及放出。簾2以左右兩側邊能夠升降滑動的方式支承于設置在左右支柱3上的簾引導件,通過該簾2的升降動作進行出入口的開閉。首先,參照圖I 圖8對簾式閘門I的整體結構進行說明。在該簾盒4中,在側截面視圖中成型為四邊形的筒狀的盒主體6的兩側,通過自由拆裝地安裝端板6a、6b而形成中空狀的盒室。在盒室內收容有中空圓筒狀的簾筒5,簾筒5被左右端板6a、6b以能夠圍繞自身的軸旋轉的方式軸支承,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盒主體6的下表面后部形成有開口部6c,左右的支柱3的上端側面對上述開口部6c,經由該開口部6c,簾2能夠從簾盒4進出。在盒主體6的左右一方側(圖示例中為右側)端板6a的內側面,螺栓固定有圓柱形狀的馬達7的一端側,上述馬達7收容在簾盒4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馬達7在驅動軸上軸支承輪體狀的驅動體8,通過使該驅動體8與簾筒5的內表面花鍵嵌合而使簾筒5正反旋轉。
盒主體6的左右另一方側(在圖示的例子中為左側)的端板6b以封閉盒主體6的該另一方側的開放端的方式安裝,并能夠旋轉地對簾筒5的該另一方側端部上安裝的安裝板8a的支軸8b進行支承。由此,簾筒5被水平地軸支承在簾盒4內,并伴隨著馬達7的正反旋轉而進行簾2的放出下降(前進動作)和卷繞上升(回退動作),從而進行建筑物出入口的開閉。此外,簾2的開閉動作與現有技術相同,是通過馬達7的正反旋轉控制而進行的,上述馬達7的正反旋轉控制基于操作部(閘門電氣安裝件)9a的手動操作指令、以及檢測通過體的檢測部%的檢測指令等,上述操作部(閘門電氣安裝件)9a由控制盤(閘門電氣安裝件)9所具有的各種操作開關構成。控制盤9通過后面說明的結構能夠取出地收納設置在支柱3的內部。簾2由具有透光性和撓性的合成樹脂制的長方形幕體構成,上端(基部側)能夠放出地卷繞于簾筒5的周面。在圖示的簾2的左右各邊緣部,每隔規定間隔設置由公知結構構成的楔狀的引導突起10,并在上述左右支柱3、3的相互相對的面(相對面)側設置簾引導部11,使引導突起10能夠升降滑動地卡合并收納于該簾引導部11。這樣,由于簾2的左右兩側分別能夠升降地與左右的簾引導部11卡合,所以,該簾2在向橫向張開的狀態下,在左右支柱3、3之間平滑地升降。此外,該簾式閘門I設置在地面或地板面等的設置面上,在簾2的下端部設置接地部12,當使簾2最大程度地下降而關閉簾式閘門I時,該接地部12保持氣密性地與上述設置面接觸。該接地部12兼用作內裝有配重的配重部,通過配重使簾2向下方以張開的狀態伸展。支柱3通過作為左右內側端的壁的內側壁3a、作為左右外側端的壁的外側壁3b、以及作為將兩者前后連接的連接壁的正面側壁3c和背面側壁3d,構成俯視截面為四邊形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柱狀。在該支柱3的內側壁3a的前后方向中間位置上,如圖4、圖8所示,一體地形成有上下方向的外導軌14,該上下方向的外導軌14呈朝向外側壁3b凹陷的俯視截面U字形。具體來說,外導軌14由前后的側壁14a、14a、和將該前后的側壁14a、14a的左右外側端彼此連接的底壁14b構成,由此,在各支柱3的相對面側形成有上下方向的導軌槽14c,該上下方向的導軌槽14c的左右內側開放。換言之,通過前后的側面14a、14a的相互相對的面(槽側面)、和底壁14b的左右內側面(底面),形成在俯視截面中向左右外側凹陷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導軌槽14c。
而且,內導軌16和連接于該內導軌16的上部的簾復原引導件17能夠從導軌槽14c的全長方向端部拆裝地嵌合于該導軌槽14c內。此外,從前后的側壁14a、14a的左右內側端部開始,一體地形成有上下方向的內側槽壁(相對壁)14d,該上下方向的內側槽壁14d朝向相互接近的一側沿俯視截面的前后方向突出。在設置于該各外導軌14的前后一對的內側槽壁14d、14d之間,形成有導軌槽14c的開口部。換言之,使前后一對的內側槽壁14d、14d面對導軌槽14c的開放側,在該內側槽壁14d、14d和側壁14a、14a的邊界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角Hf。此外,通過在俯視截面中向前后延伸的中間壁3e,將位于導軌槽14c的側面側的、形成槽側面的前后的側壁14a分別單獨地一體連接于前后的連接壁3c、3d。換言之,外導軌14與內側壁3a及中間壁3e —體地形成,由此,位于支柱3的左右內側端的前后的內側壁3a、3a、和支柱3內的前后的中間壁3e、3e由該外導軌14連接。因此,對于謀求設置成規定以下的粗細的支柱3,不用特意將外導軌14設定得厚就能夠提高其強度,上述外導軌14在其內部沿前后方向受到大的負荷。根據以上所述,由于通過外導軌14及中間壁3e的截面形狀能夠充分提高柱強度,所以不用白白增大支柱3的粗細,能夠輕量化并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外導軌14位于支柱3內的左右內側附近,形成為收納在該支柱3內的俯視截面面積的二分之一以內的尺寸(具體為,底壁14b位于內側壁3a附近),由此,在制約了俯視截面面積的大小(粗細)的支柱3內,確保高效地收納控制盤9及操作部9a等電氣安裝件和其他部件的多目的的空間。此外,在前后的側壁14a、14a和前后的連接壁3a、3d之間,形成有分別向支柱3方向延伸的布線空間3g。此外,在前后一方側(圖示例子中為后側)的側壁3a和與該側壁相對的一側的連接壁3d上,一體地形成有上下方向的肋狀的突起部14g、3f,該突起部14g、3f位于主視圖中的底壁14b側,并向相互接近的一側突出,通過該一對突起部14g、3f,將電線束13等可靠地定位并收納在布線空間3g內,此外,通過該肋結構提高了支柱3的剛性(參照圖6)。另外,由于支柱3如上述那樣提高了強度,所以能夠形成使連接壁3c (進一步具體為正面側壁3c)的一部分開口的上下方向的支柱開口部3h。該支柱開口部3h沿著支柱3的全長方向形成,容易進行后述的支柱空間41的多目的的利用。具體來說,在連接壁3c的支柱開口部3h的左右兩端側,分別一體形成向支柱3內突出的肋狀的開口緣3j,另一方面,在蓋罩15的左右兩端部分別形成向支柱3內突出的卡定片15a、15a,上述蓋罩15的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且是在支柱3方向上帶狀地延伸的板狀部件,使該一對卡定片15a、15a分別自由卡定和脫離地與上述一對開口緣3 j、3j卡合,由此,將蓋罩15嵌入支柱開口部3h,封閉支柱開口部3h,另一方面,通過解除兩者的卡合,開放支柱開口部3h。此外,支柱3在背面側壁3d的左右中途部,沿著支柱3的全長方向穿設有多個插入安裝用螺栓18的螺栓孔18a。并且,從取下蓋罩15而開放的支柱開口部3h,使螺栓18進入支柱3內,并使該螺栓18插入設置有螺栓孔18a及本簾式閘門I的建筑物等并緊固,由此,能夠簡單地進行支柱3的固定。另外,如上述那樣構成的支柱3能夠與現有的鋁制的支柱架同樣地通過鋁材的拉拔或擠壓加工而簡單地制作。此外,蓋 罩15優選為合成樹脂制的帶狀板,由此,能夠切斷為如下尺寸而外觀良好地進行覆蓋,上述尺寸與后述的操作部9a設置在柱中途的上下的支柱開口部3h的長度相對應。下面,參照圖4 圖9對內導軌16進行說明。內導軌16遍及外導軌14的導軌槽14c的全長方向整體并沿上下方向形成,由板狀的導軌基座19和卡合引導件21構成,上述導軌基座19以沿著俯視截面的導軌槽14c的底面的方式形成為在前后方向上長,上述卡合引導件21從俯視截面的導軌基座19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向左右內側突出。在上述導軌基座19的前后的端部,一體形成有沿俯視截面的左右兩側延伸的引導件部(嵌合部)22、22,該一對引導件部22、22分別與前后的側壁14a、14a面狀接觸,使該導軌基座19嵌合于導軌槽14c的前后的側壁14a、14a之間,由此,內導軌16左右自由滑動地收納并支承在導軌槽14c內。該一對嵌合部22使內導軌16穩定地向左右方向滑動移動,并且不使導軌基座19增加壁厚而提高導軌基座19的柔軟性及耐久性。上述卡合引導件21朝向俯視截面的左右內側在前后分為兩股狀并突出,通過該形狀,具有前后一對的保持體23、23。此外,在作為卡合引導件21的左右外側端部的基端部與導軌基座的連接部位,形成有上下方向的引導件角部19a,該卡合引導件21的前端部面向導軌槽14c的開放側。前后的保持體23、23的左右內側端部即突出端部(前端部)以在俯視截面中相互接近的方式在前后彎曲或彎折,由此形成為鉤狀。因此,在前后的保持體23、23的前端部間,形成在內外把持簾2的左右端部的把持部23a,另一方面,在前后的保持體23、23的基端部間,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袋狀的引導槽23b。由把持部23a把持內外的簾2,在前后的擺動被限制的狀態下被升降引導。上述引導突起10在能夠左右移動并且前后移動被限制的狀態下,被收納在引導槽23b內。即,左右的保持體23、23在整體范圍內壁厚大致一定,能夠向相互離開的一側彈性地彎曲或彎折,通過向該離開側的彎曲或彎折,能夠開放引導槽23b。由此,如圖4所示,簾2在將左右兩端側的引導突起10收容于卡合引導件21的引導槽23b而防止向左右內側拔出的同時,升降滑動。即,即使簾2升降時受到前后方向的風壓,引導突起10打開引導槽23b而將要從引導槽23b拔出,由于通過保持體23的鉤狀的突出端部防止引導突起10的拔出,因此,簾2平滑地被引導升降。另外,內導軌16及簾復原引導件17通過具有耐磨耗性和某程度的撓性的合成樹脂材料形成。
在上述那樣的結構中,在上下方向的各導軌槽14c內的前后的槽側面與內導軌16的卡合引導件21之間,形成有前后一對的槽空間部(間隙空間)14e,形成在該內導軌16的前后的各槽空間部He在俯視截面中處于被卡合引導件21、導軌基座19、內側槽壁14d和偵_ 14a圍繞四方的狀態。在該各槽空間部14e內,彈性片部件(施力部件)26以將該槽空間部14e前后分割的方式設置,該彈性片部件(施力部件)26通過彎曲變形或彎折變形(圖示例子中為彎折變形)而對內導軌16向左右外側彈性地施力,伴隨該內導軌16向左右外側的彈性施力,引導突起10和簾2的左右端部也被向左右外側彈性地牽引。通過該彈性片部件26,能夠提供阻止水和塵埃等異物向導軌槽14c內的內側侵入并且耐久性方面品質高的簾式閘門。S卩,如圖4、圖5、圖9所示,彈性片部件26為橡膠或合成樹脂制,具有內側接觸面(開放側抵接部、簾部)27、外側接觸面(底側抵接部、簾部)28、和連接兩者的膜狀的彈性片部(彈性片部)29,并以形成俯視截面Z狀的方式整體一體成型,該內側接觸面27具有與上述內側槽壁14d的內表面面狀抵接的寬度,該外側接觸面28具有與導軌基座19面狀抵接
的抵接寬度,該彈性片部29具有牽引方向(簾張開方向)的彈性和撓性。換言之,以彈性片部29的前后的邊緣部分別與槽角部14f和引導件角部19a抵接的方式,將該彈性片部29的俯視截面形狀在槽角部14f和引導件角部19a之間沿傾斜方向形成,此外,在彈性片部29的槽角部14f側端部(內側角部27a) —體地形成內側接觸面27,并且,在彈性片部29的引導件角部19a側端部(外側角部28a),一體地形成有外側接觸面28。除此之外,該內側接觸面27形成為具有如下長度的形狀,該長度是與外側接觸面28相比前后寬度變窄的長度,且是封閉或大致封閉將各槽空間部14e開放的左右內側端的長度。另外,彈性片部29的厚度為幾毫米左右,并且彈性片部29在俯視截面形狀中形成有在左右中途以折皺狀彎折的彎折部29a或者彎曲部(圖示例子中為多個彎折部29a)。因此,如圖5所示,當對彈性片部件26施加左右方向的強大的壓縮力時,彈性片部29的由多個彎折部29a構成的伸縮部以整體和左右縮小的方式折疊并壓縮,將與該伸縮部的壓縮量相對應的彈性力作為向左右外側的拉伸力,作用到內導軌16上。由此,彈性片部29沿左右方向伸縮,此時,通過形成折皺狀的彈性片部29,該伸縮平滑地進行,向前后方向的振動被抑制。因此,彈性片部件26即使在壓縮時,也能夠抑制彈性片部29與側壁14a或者與卡合引導件21的接觸,所以,能夠在長時間的使用中防止彈性片部29的損傷及劣化,并能夠保持耐久性高的穩定的簾2的牽引性能。因此,能夠使內導軌16平滑地左右運動,而不會像在槽空間部14e中設置有塊狀截面的彈性部件的結構那樣,當內導軌16向內移動時,伴隨有彈性部件壓縮并膨脹而與側壁14a滑動接觸所造成的移動阻力。進而,能夠穩定地進行簾張開作業,而不會由于上述移動阻力而產生對簾2及引導突起10的阻礙。此外,彈性片部件26通過彈性片部29將內側槽壁14d和導軌基座19連接,該彈性片部29與具有通氣性和吸水性的海綿類不同,具有橡膠或合成樹脂的彈性和密封功能。因此,從導軌槽14c的外部進入的水和塵埃不會通過彈性片部29,能夠可靠地阻止其侵入槽空間部14e內。能夠長期防止例如如下的麻煩,即,侵入了海綿或刷子材料和纖維材料制的彈性部件的水和塵埃,進入導軌基座19與側壁14a的間隙并固體化,從而產生移動阻力。另外,彈性片部29使其兩端分別與槽角部14f和引導件角部19a抵接并設置在槽空間部14e內,其中,該槽角部14f由內側壁3a和側壁14a形成,該引導件角部19a由卡合引導件21的基端側和導軌基座19形成,因此,具有下述的作用效果。即,彈性片部29在具有彈性的同時,在截面方形的槽空間部He內沿對角線方向以延長張設距離的狀態設置,因此,彈性片部29被壓縮時能夠不勉強撓曲地增大撓曲范圍,能夠防止膜部的過早劣化并提聞耐久性。此外,彈性片部29的左右外側附近(導軌槽14c的底側)端部與卡合引導件21的基部側的引導件角部19a抵接,因此,被彈性片部29分隔的外側附近的槽空間部14e朝向內側收斂。因此,在對簾2噴出自來水而進行清洗時,即使在水勢大而進入外側附近的槽空間部14e內的情況下,由于該外側附近的槽空間部He朝向內側收斂,所以限制水向內側附近的槽空間部14e侵入。此外,外側附近的槽空間部14e是收斂的狹窄空間部,具有容易通過清潔水的水流清洗污濁并且促進排水且容易干燥等優點。 此外,通過使彈性片部件26成為Z形截面形狀,內側接觸面27和外側接觸面28分別與內側壁3a和導軌基座19以寬廣的面積緊密地抵接,不需要粘結劑就能夠防止水的侵入,并且能夠簡單地進行彈性片部件26的拆裝,能夠容易地進行簾張開機構的組裝及分解。另外,圖示的彈性片部件26在彈性片部29上形成有內側接觸面27及外側接觸面28,但也可以使上述彈性片部29例如為合成樹脂制或鋼制的具有彈性及撓性的帶狀板,該情況下,優選使上述槽角部Hf和引導件角部19a定位并嵌合。下面,對如上述那樣構成的彈性片部件26向支柱3內設置的方式進行說明。首先,在導軌槽14c內,從導軌槽14c的全長方向端部插入內導軌16及簾復原引導件17并組裝,之后,從導軌槽14c的全長方向端部向槽空間部14e內插入彈性片部件26并組裝,由此,能夠簡單且高效地進行彈性片部件26的設置作業。這時,當彈性片部件26抵抗彈性片部29的彈性而收縮時,在使內側接觸面27和外側接觸面28接近的狀態下,彈性片部件26能夠容易地進行從槽端向槽空間部14e內的插入。當由此插入的彈性片部件26在槽空間部14e內成為自由狀態時,能夠將內側角部27a定位于由內側槽壁14d和側壁14a形成的槽空間部14e的槽角部14f,能夠使外側角部28a在進入上述內導軌16的引導件角部19a的狀態下定位。因此,能夠簡單且迅速地進行彈性片部件26向支柱3內的配置。此外,同時,內側接觸面27和外側接觸面28分別與內側槽壁14d和導軌基座19緊密地抵接,所以,即使省略粘結劑的使用等也能夠將彈性片部件26穩定地固定在槽空間部14e內。由此,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氣性的彈性片部件26能夠將槽空間部He前后分割,即使清洗水和雨水以及塵埃等進入槽外側,也能夠可靠地防止向槽內側的侵入。具有如上述那樣構成的簾張開機構的簾式閘門1,在簾2由于強風等而受到與簾面垂直的前后方向的強大的力時,如圖5所示,內導軌16經由簾2及引導突起10受到向內方向的拉伸力。此時,內導軌16抵抗彈性片部件26在外導軌14內沿向內方向滑動,所以能夠緩沖由風產生的拉伸力。此外,在車等通過體與簾2碰撞等情況下,簾2在前后方向被強力推壓,同時,內導軌16如圖5所示向內移動,由此,彈性片部件26成為折疊狀并達到向內移動的界限(滑動的界限),引導突起10在推壓方向上傾斜,同時,以克服其彈力而將保持體23、23撬開的方式起作用。然后,引導突起10彈力地推開保持體23、23,從而從卡合引導件21的擴開的簾槽23b拔出并從內導軌16脫離。因此,從內導軌16脫離而喪失了支柱3的支承的簾2的基于推壓力的過分的拉伸被解除,因此,防 止簾2及引導突起10損傷。此外,即使對于內導軌16及關聯部件等,也能夠不產生過載而防止破損。接著,參照圖10 圖13對簾復原引導件17進行說明。如圖I所示,該簾復原引導件17在支柱3內經由外導軌14與內導軌16的上部連接而進行設置。由此,簾復原引導件17進行簾2的卷繞引導和放出引導,并且,如圖12中的虛線所示那樣,將從內導軌16脫離的簾2在卷繞時拉升并復原到原來的姿勢,能夠再次以適當姿勢放出。簾復原引導件17為合成樹脂制,與內導軌16大致為同一截面形狀。SP,簾復原引導件17在引導件主體部的中途部形成導軌基座19,在其內側和外側具有形成引導槽23b的卡合引導件21,該引導槽23b收納引導突起10。此外,簾復原引導件17在上述卡合引導件21的中途部,設置有形成上下寬度的切口的復原槽31,該切口導入脫離的簾2。此外,位于復原槽31的上下的各保持體23、23分別在V形傾斜面上形成有上下端的入口部分。由此,各保持體23、23的入口傾斜端面對簾2及引導突起10的、從復原槽31的上方或下方向把持部23a及引導槽23b的導入平滑地進行引導。此外,在簾復原引導件17的引導主體的上部,一體地突出設置有使保持體23向內延長而形成的簾制動片32。在簾2的卷繞發生了誤動作時,該簾制動片32擋住設置在接地部12的兩側的制動器33,由此能夠限制簾2的進一步的上升并防止接地部12的卷入。在上述限制狀態下,簾筒5旋轉到馬達7根據過載檢測機構的檢測指令而停止旋轉為止,因此,卷緊所卷繞的簾2而去除卷繞時的膨脹或褶皺,修正為適當的卷繞直徑,能夠使簾2的左右的卷繞直徑大致均勻。這樣,在馬達7根據過載檢測的指令而停止旋轉之后,當簾筒5進行簾2的放出旋轉時,不會存在再次下降初期的松弛,能夠防止接地部12的傾斜而使其適當地接地。此外,如圖10、圖11所示,簾復原引導件17能夠將突出設置在導軌基座19的下端的連接片34自由拆裝地與內導軌16的導軌基座19嵌合并連接。即,簾復原引導件17通過4個小螺釘35將突出設置在下端的連接片34與內導軌16的導軌基座19連接,并通過從上述內導軌16側延長的彈性片部件26彈力地支承。由此,內導軌16及簾復原引導件17都能夠通過向導軌方向插入及拔出等簡單的動作而容易地進行組裝及分解,能夠簡單地進行簾張開機構的零件更換等維護作業。另外,簾復原引導件17在厚壁的簾制動片32的內部設置有由毛氈等含油材料構成的潤滑部件36,該厚壁的簾制動片32從卡合引導件21側向內突出,該潤滑部件36與引導突起10接觸并提供潤滑劑。該潤滑部件36在插入長方形截面的潤滑孔部37內的狀態下,保持從供給孔38供給的潤滑油并面向引導槽23b內,上述潤滑孔部37橫向穿設于簾制動片32。由此,潤滑部件36在支柱3的最上部位置上,能夠簡單且均勻地對進行升降動作的引導突起10的大致整個范圍進行潤滑,并且,在抑制各滑動部的損耗及噪音的同時能夠使簾2的升降平滑地進行。接著,參照圖I 圖3、圖6、圖14、圖15對設置在支柱3上的簾式閘門控制用電氣安裝件的安裝結構進行說明。首先,支柱3通過上述簾張開機構的結構,將上述支柱空間(收納空間)41以占據支柱3內的俯視截面積的一半以上的方式,形成在支柱3內的外導軌14的相反側附近(左右外側附近),該支柱空間41是多目的空間,除了收納對簾筒5的旋轉進行控制的控制盤9之外,能夠收納多種電氣安裝件以及收納品。而且,如圖6、圖14、圖15所示,控制盤9通過將電氣安裝基座42、基板43、以及設置在該基板43上的控制部件部44、轉換設備46和設定設備47等電氣安裝類部件單元化而構成的,該電氣安裝基座42形成為收納在支柱空間41內的規定長度和前后寬度,該基板43經由安裝座安裝在該電氣安裝基座42上。
電氣安裝基座42穿設有安裝孔53,該安裝孔53使插入內側壁3a和中間壁3e且位于支柱3內的后部的螺栓(安裝部件)52插通,電氣安裝基座42通過該安裝螺栓52螺紋固定在支柱3上。由此,如圖2所示,控制盤9在收納于支柱空間41內的狀態下,通過緊固螺栓52,可以將電氣安裝基座42 (控制盤9)沿著支柱3方向能夠拆裝地安裝固定。此夕卜,電氣安裝基座42能夠與突起部3f和底壁14b抵接,以通過簡潔的結構防止控制盤9的左右及前后方向的擺動的方式固定。此時,控制盤9將電氣安裝部件等配置在基板43的上方位置側,上述電氣安裝部件等具有需要避開振動的電氣安裝部件和控制部件部44以及許多布線。在下方位置側配置設定設備47等,該設定設備47等需要日常維護作業和設備的操作。此外,在基板43的最上部設置有整理各種布線并固定的端子部54。而且,端子部54與從馬達延伸出的電線58的連接器自由拆裝地連接。由此,支柱3在收納了控制盤9的狀態下,通過在左右的開口緣3 j、3j卡合蓋罩15的左右的卡定片15a、15a,能夠通過蓋罩15簡單地封閉將收納空間41的前方開放的支柱開口部 3h。而且,當處于將控制盤9取出的狀態時,通過與上述相反順序的動作,將蓋罩15取下之后松開螺栓52,之后,當以該螺栓52為支點使控制盤9向前方轉動(將電氣安裝基座42以其上端部為支點使下端部向前方轉動)時,如圖3所示,控制盤9的下部側能夠切換為取出姿勢,該取出姿勢是大幅度向支柱3的前方外側拉出而露出的姿勢。由此,作業者能夠對處于露出狀態的控制盤9容易地進行所需部位的維護作業。此時,設定設備47等處于低的位置,所以不需要勉強的姿勢就能夠高效地進行設定變更作業和維護作業。如上述那樣構成的電氣安裝品的安裝結構不是如現有技術那樣將控制盤9等設置在支柱3的側方或突出于簾盒4地設置,而是能夠相對于支柱空間41將控制盤9等整理成簡潔且廉價的結構而設置于支柱方向上。此外,由于支柱空間41形成在支柱方向即上下方向上,所以,例如能夠選擇所希望的高度地設置與大小等不同的簾式閘門I的樣式相適應的控制盤9,并且,能夠在空閑的部位收納后述的操作部9a和工具以及使用說明書等,所以能夠作為具有便利性的多目的空間而加以利用。此外,控制盤9在支柱空間41內自由轉動地設置電氣安裝基座42的一端,并且能夠向前后方向拉出轉動地安裝另一端,因此,在運動少的轉動支點側配置電氣安裝品,通過長度短的電線58與馬達7連接,能夠得到總成性良好的緊湊的布線結構。此外,在運動少的一側布線的電線58和各種線類,能夠減小拉出及收納控制盤9的轉動時的彎曲,因此,具有能夠減少布線上的麻煩等的特征。接著,參照圖I 圖3、圖7、圖8,對操作部9a進行說明。操作部9a通過如下方式構成,S卩,在各支柱3的立起狀態下的能夠操作的高度部位,以露出狀態設置開關板(操作面板)61。具體為,操作部9a由開關安裝板62、開關板61、和小螺釘64等構成,上述開關安裝板62以安裝在罩安裝用的開口緣3j側的方式具有從支柱開口部3h向收納空間41側凹陷的通道(channel)狀俯視截面,上述開關板61自由拆裝地安裝在固定設置于該開關安裝板62內側的上下的帶墊圈的螺母63上,上述小螺釘64將該開關板61安裝于螺母63及開口緣3j。開關板61設為與開關安裝板62對應的長度,并以覆蓋支柱開口部3h的寬度形成 為與兩側的開口緣3j的表面臺階部嵌合的寬度。在開關安裝板62上,沿上下方向安裝有使馬達7正反旋轉及停止操作的多個操作開關66,各操作開關66設置為從穿設于開關板61的操作孔按動而自由進行ON、OFF操作。另外,在右側的操作部9a的開關板61上,設置有表示操作狀況的監視器67。此夕卜,設置于開關板61上的各操作開關類66等的電線束通過上述布線空間3g與控制盤9連接。上述結構的操作部9a的安裝為,將螺母63通過埋頭螺釘68緊固于開關安裝板62的上下端,之后,將開關安裝板62的口字形截面的兩腳部與開口緣3j的槽部3k嵌合。然后,使開關板61從正面側與開口緣3 j嵌合,之后,將小螺釘64插入并緊固于螺母63。通過該小螺釘64的安裝,開關板61被拉到開關安裝板62側的近前,強力夾持兩者的兩側所對應的開口緣3j,因此能夠簡單地進行操作部9a相對于支柱3的安裝。換言之,在開關板61與開關安裝板62之間,通過夾持一對開口緣3j、3j并使兩者緊固固定,從而將操作部9a自由拆裝地安裝固定在支柱3上。此外,安裝操作部9a之后,支柱3通過將切斷為開口長度的各蓋罩15嵌入形成在該操作部9a的上下的支柱開口部3h而進行封閉。由此,支柱3能夠封閉支柱開口部3h的整體且外觀整潔地完工。另一方面,當分解操作部9a時,如果松開小螺釘64并取下開關板61,則解除開關安裝板62與開口緣3j的接合,由此,能夠在支柱空間41內自由地處理操作部9a。由此,如圖8的虛線所示,開關安裝板62能夠成為從槽部3k脫離并傾斜的狀態,能夠從支柱開口部3h取出。因此,如上述那樣構成的操作部9a利用罩安裝用的開口緣3j的內側,能夠使開關安裝板62自由拆裝,因此,具有能夠自由選擇支柱方向的安裝位置并設置在適當位置上等的特征。接著,對具有如上述那樣構成的簾引導件的簾式閘門I的動作及使用方式等進行說明。該簾式閘門I將簾2卷繞在簾筒5上,將制動器33與簾復原引導件17的簾制動片32抵接的之前的位置作為最大上升位置,以使簾筒5的旋轉停止的方式進行旋轉控制。在該最大上升位置,使接地部12停止在簾復原引導件17的復原槽31的上方的狀態成為為了下一次的下降的待機姿勢。當簾筒5向放出方向旋轉而放出簾2時,簾2的兩端的引導突起10被左右的支柱3的內導軌16引導而下降滑動,在接地部12與設置面接觸的位置,簾筒5自動停止,在使簾2在寬度方向上(橫向)張開而防止松弛的狀態下封閉橫寬。該簾式閘門I的簾2在上述封閉狀態或進行升降動作時,當受到強風而被推壓并且引導突起10將要從卡合引導件21拔出時,通過卡合引導件21的卡合力防止引導突起10拔出,這時,使內導軌16抵抗彈性片部件26的牽引力(彈力)而向內滑動移動。此外,當風壓變弱時,通過彈性片部件26的彈力使內導軌16復原為原來的簾張開姿勢。因此,內導軌16能夠在對應于風的變化而緩沖風壓的同時張開并支承簾2,在防止簾由于風而脫落的同時使開閉動作平滑。此外,在車等通過體與簾2碰撞時,簾2受到前方或后方的強大的外力,內導軌16達到如圖5所示那樣的滑動界限,在簾2被進一步強力推壓的情況下,引導突起10以向推壓方向傾斜并撬開保持體23、23的方式進行動作。由此,引導突起10打開簾槽23b并從卡 合引導件21拔出,從而從內導軌16脫離,簾2失去支柱3的支承而成為自由狀態。因此,簾2能夠避免耐久界限以上的推壓力而防止損傷,此外,內導軌16及與其固定的關聯部件等也不會受到過量的負載。如上所述,從內導軌16脫離的簾2通過簾筒5的卷繞旋轉而復原到原來的狀態,此時,簾2在左右的支柱3之間自由撓曲,同時,使引導突起10的位置在前后左右自由的狀態下上升。此外,在簾筒5側的簾2的兩側,在卷起時,相對于簾復原引導件17的復原槽31,從脫離側的(前側或后側的)槽口的某一個,將脫離的部分自動地拉入,在通過復原槽31上部的簾槽23b時,一邊修正撓曲一邊卷繞到簾筒5上。由此,在接地部12停止在簾復原引導件17的復原槽31的上方的上述最大上升位置,簾2自動地復原到卡合引導件21內,并成為為了下降的待機姿勢,能夠通過簾筒5的放出旋轉而再次下降。此外,在簾2的升降中,一方的制動器33強力地抵接于簾制動片32,在被施加限制上升的阻力的狀態下被馬達牽引,簾2的單側被強力牽引,在該情況下,該側的簾復原引導件17和內導軌16以如下方式擺動,S卩,以下方側為支點抵抗彈性片部件26,上方側整體傾斜。此時,彈性片部件26在向支柱方向成比例地以傾斜的位移量進行壓縮變形的同時,使牽引方向的負載彈力地分散,因此,提高簾復原引導件17和內導軌16的向內擺動的緩沖性。這樣,當內導軌16的左右方向移動反復進行時,相對于簾2受到大的上升負載或者推壓負載而使內導軌16向內移動的向內牽引力,彈性片部件26向外牽引而進行對抗,其中,彈性片部件26的彈性片部29在槽空間部14e內將內側角部27a和外側角部28a分別定位于槽角部Hf和引導件角部19a。即,在膜寬度內具有多個彎折部29a的彈性片部29抵抗其彈性并折疊成折皺狀而被壓縮,并且在對應于負載的減輕而伸展的同時向外拉伸而進行對抗。此外,由于彈性片部29彎折成折皺狀而被壓縮,因此,相對于移動行程以均等的彈力推壓內導軌16,使內導軌16平滑地左右移動。此時,即使彈性片部29被內導軌16的較大的內側移動壓縮,由于該彈性片部29張開設置在槽空間部He的對角線方向而形成前后允許充分撓曲的空間部,因此,彎折部29a不與側壁14a接觸而抑制損耗。此外,彈性片部29主要將壓縮力集中施加到槽角部14f和引導件角部19a上,因此,各角部限制彈性片部件26的錯位。
因此,在長期的使用中,彈性片部件26也能夠有效發揮牽引力的作用。此外,不具有透水性的彈性片部件26將槽空間部14e在彈性片部29的前后分割為槽內側和槽外側,因此,即使清洗水和雨水以及塵埃等進入槽外側,也能夠可靠防止向槽內側的侵入。另外,由橡膠材料構成的彈性片部件26表面光滑、疏水性高且容易干燥,因此,即使頻繁地用自來水噴洗清洗,或受到伴隨強風的雨,也能夠可靠地限制水由于水壓而侵入。此外,由于減少塵埃和水的附著,能夠得到耐久性及維護作業性優良的簾式閘門I。此時,張開設置在槽空間部14e的對角線方向的彈性片部29使其表面側與導軌槽14c的開放端側相向并面對,因此,能夠直接受自來水而高效地進行附著物的流動清洗,并 且,可靠實施向槽內深部的防水。因此,具有能夠良好地用作食品工廠的簾式閘門I等的特征,上述食品工廠日常需要消毒和水的清洗。另外,彈性片部件26不限定于圖示例子的形狀,在用于多種用途的簾式閘門I的方式中,例如可以形成不具有內側接觸面27和外側接觸面28并具有彈性的薄板帶的彈性片部29。該情況下,優選在彈性片部29的膜寬度端形成有抵接部,該抵接部以卡合狀態與槽角部14f和引導件角部19a抵接。此外,彈性片部件26也可以在如下狀態下進行插入安裝,即,以使插入槽空間部14e的方向成為例如圖17所示的方向的方式反轉的狀態。即,該情況下,內側角部27a接近卡合引導件21的保持體23側,并且,外側角部28a設置成從引導件角部19a分離的狀態。另外,上述各彈性片部件26也可以相對于內導軌16,在卡合引導件21的前后,預先將外側接觸面28粘結于導軌基座19。在該情況下,在使前后一對的彈性片部件26與內導軌16 —體化的狀態下,能夠有效進行捆包及搬送。此外,在向外導軌14組裝時,在將粘結于卡合引導件21的前后的彈性片部件26壓縮了的狀態下,能夠從一側簡單地插入外導軌14內,能夠降低組裝成本。接著,參照圖16對將電氣安裝件安裝于簾盒4時的簾盒4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該簾盒4在簾盒4的全長方向上形成有收納空間74,該收納空間74通過使前部面壁71和底部壁72的角部以切口狀進入內側而能夠收納設置電氣安裝件73。S卩,收納空間74通過橫面部71a和縱面部72a形成,該橫面部71a使前部面壁71的下部側向內方彎折,該縱面部72a使底部壁72的前部側向上方彎折。另一方面,電氣安裝件73與上述控制盤9相同地,將具有各種電氣安裝部件的基盤43安裝到電氣安裝基座42上,由小螺釘76將該電氣安裝基座42安裝于上述縱面部72a,由此,能夠將電氣安裝件73自由拆裝地設置在收納空間74內。而且,在該安裝時,優選在預先通過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的合成樹脂制的電氣安裝蓋77覆蓋電氣安裝件73的至少外側面的狀態下,將其安裝到收納空間74中。圖示例的電氣安裝蓋77能夠從其后面側插入電氣安裝件73,在該狀態下,將蓋后表面壁夾在電氣安裝基座42和縱面部72a之間,通過緊固小螺釘76來進行安裝。由此,電氣安裝蓋77在收納空間74內,以覆蓋了電氣安裝件73的前表面和底面及側面整體的狀態安裝,能夠不從簾盒4的外輪廓突出地進行安裝。此外,通過合成樹脂材料制的電氣安裝蓋77的設置,能夠提高簾式閘門I的外觀設計性。
另外,在支柱3內設置有控制盤9的情況下,在電氣安裝蓋77內,可以根據需要設置顯示設備73b等,該顯示設備73b使照亮檢測部9b和設置面的燈73a或者各種顯示內容點亮。此外,在被上述電氣安裝蓋77覆蓋的電氣安裝件73的設置中,當使簾盒4的下部側相對于圖2的裝置向下側形成鼓出狀時,能夠設置足夠大小的收納空間74,因此,相對于該部分,上述結構的控制盤9也能夠容易地設置。接著,根據圖17對彈性片部件26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內導軌16和彈性片部件26能夠以使兩者一體化的狀態制作。在該情況下,對由內導軌16和彈性片部件26構成的簾張開機構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如下說明。另外,對于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和作用省略說明。配置于卡合引導件21的前后的各彈性片部件26為如下結構,即,將彈性片部29的基部29b —體地接合在導軌基座19的內側面的前后端附近。而且,彈性片部29沿著內導軌方向連續地形成有在膜寬度內以折皺狀自由折疊的多個彎折部29a、和位于膜端的內 側接觸面27。換言之,彈性片部29的導軌基座19側端部與該導軌基座19 一起一體地以不同種類形成。S卩,與內導軌16的導軌基座19 一體地形成的彈性片部件26,在無負載狀態下,如圖17中虛線所示那樣,各彎折部29a的折疊被解除而成為伸開的狀態。并且,在卡合引導件21的兩側,將各彈性片部件26折疊并壓縮,與內導軌16 —起插入外導軌14內。由此,前后的彈性片部件26在外導軌14內,在使內側接觸面27與內側槽壁14d抵接的狀態下,將導軌基座19向底壁14b側推壓并發揮簾2的牽引性。此外,與內導軌16 —體構成的彈性片部件26,能夠省略使彈性片部29的外側接觸面28與導軌基座19粘結的作業工序,所以能夠減少零件的種類及制造成本以及搬送成本等。此外,如圖示例子所示,彈性片部29即使將其基部29b設置在導軌基座19的前后端附近,由于與導軌基座19 一體地形成,所以不會發生錯位。因此,有助于內導軌16的平滑的移動,長時期地保持簾2的牽引性能。另外,內導軌16與彈性片部件26的一體化制造使用異種材質混合一體成型法,通過擠壓或拉拔加工簡單地制作,該異種材質混合一體成型法將由公知方式構成的硬質合成樹脂材料和軟質合成樹脂材料按照一個成型模具的各主要部分同時供給。另外,在該加工中,對內導軌16側的成型模具部供給硬質合成樹脂材料,對彈性片部件26側的成型模具部供給軟質合成樹脂材料,兩合成樹脂材料在彈性片部29的基部29b和導軌基座19的接合部進行穩定的材料結合。另外,在形成彈性片部件26的內側接觸面27和外側接觸面28這雙方的情況下,在圖4等所示例子中,遍及引導件角部19a和槽角部14f,沿俯視截面傾斜方向形成彈性片部29,但也可以使其前后反轉,設置在槽空間部14e內。具體來說,為如下狀態,即,彈性片部29的一端部在俯視截面中夾著槽空間部14e,位于引導件角部19a的前后相反側,另一方面,彈性片部29的另一端在俯視截面中,夾著槽空間部14e,位于槽角部14f的前后相反側。符號說明3 支柱3a內側壁
3e中間壁4簾盒14c導軌槽14d內側槽壁(相對壁)14e間隙空間(間隙空間)14f槽角部14外導軌16內導軌19導軌基座19a引導件角部21卡合引導件26彈性片部件(施力部件)27內側接觸面(開放側抵接部,密封部)28外側接觸面(底側抵接部,密封部)29彈性片部(彈性密封部)29a彎折部權利要求
1.一種簾式閘門,具有左右一對的上下方向的支柱(3)、(3)和架設在該左右的支柱(3)、(3)的上端部間的簾盒(4),在左右的支柱(3)、(3)的相互相對的面上,分別設置外導軌(14),該外導軌(14)具有俯視截面的左右內側開放的上下方向的導軌槽(14c),在該左右的各外導軌(14)的導軌槽(14c)內,收納并能夠左右移動地支承內導軌(16)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的內導軌(16)中分別形成上下方向的卡合引導件(21),該卡合引導件(21)在限制左右運動的狀態下對從上述簾盒(4)內放出的簾(2)的左右兩端側進行升降引導,在間隙空間(He)中,設置對該內導軌(16)向導軌槽(14c)的底側彈力地施力的施力部件(26),通過該施力部件(26)將簾(2)向左右兩側拉伸,上述間隙空間(14e)形成在內導軌(16)和作為收納有該內導軌(16)的導軌槽(14c)的前后兩面或單面的槽側面之間,其特征在于,施力部件(26)具有將間隙空間(14e)前后分割的彈性片部(29),通過該彈性片部(29)的彈性的彎曲或者彎折變形,對內導軌(16)向左右外側施加彈力。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簾式閘門,從內導軌(16)的導軌槽(14c)底面側端部朝向槽側面,將前后方向的導軌基座(19) 一體地延伸出,從外導軌(14)的導軌槽(14c)的開放端側開始,以與該導軌基座(19)相對的方式一體地設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相對壁(14d),在導軌基座(19)和相對壁(14d)之間插有彈性片部(29)。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簾式閘門,通過導軌基座(19)和從該導軌基座(19)向左右內側延伸出的上述卡合引導件(21),形成引導件角部(19a),并且,通過相對壁(14d)和槽側面,形成槽角部(14f),使上述彈性片部(29)與引導件角部(19a)和槽角部(14f)抵接,并設置在間隙空間(He)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簾式閘門,將與相對壁(14d)面狀抵接的板狀的開放側抵接部(27)—體地形成于彈性片部(29)的靠近槽角部(14f)的端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簾式閘門,以封閉間隙空間(14e)的導軌槽(14c)的開放端側的方式成型上述開放側抵接部(27)。
6.如權利要求3 5中任一項所述的簾式閘門,將彈性片部(29)的導軌基座(19)偵Ij端部與該導軌基座(19) 一起一體地形成。
7.如權利要求3 5中任一項所述的簾式閘門,將與導軌基座(19)面狀抵接的板狀的底側抵接部(28) —體地形成于彈性片部(29)的引導件角部(19a)側端部。
8.如權利要求I 7中任一項所述的簾式閘門,在彈性片部(29)上設置有伸縮部,該伸縮部通過多個自由折疊的彎折部(29a)而形成折皺狀。
9.如權利要求I 8中任一項所述的簾式閘門,以通過外導軌(14)連接成為支柱(3)的左右內側端的內側壁(3a)、和形成在支柱(3)內的左右中途部的中間壁(3e)的方式,將該外導軌(14)與內側壁(3a)及中間壁(3e) —起一體地形成。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簾門,以與左右支柱相向的方式分別形成導軌槽,在導軌槽內能夠左右運動地收納內導軌,將對放出的簾的左右端側進行升降引導的卡合引導件設置在各內導軌中,設置對內導軌向左右外側施力的施力部件,使內導軌圓滑地左右運動,并且抑制施力部件的磨損。本發明分別在左右的支柱上設置具有導軌槽的外導軌,在該一對的各導軌槽內能夠左右運動地收納支承內導軌,在該左右的內導軌中分別形成卡合引導件,該卡合引導件在對放出的簾的左右兩端側進行左右運動的限制的狀態下進行升降引導,在導軌槽內設置對內導軌向左右外側施力的施力部件,在施力部件上設置將導軌槽內前后分割的彈性片部。
文檔編號E06B9/58GK102733737SQ20111022048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6日
發明者堀江好明, 小松昭夫, 藤井雄志, 足立仁行 申請人:小松電機產業株式會社